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教育在线 门户 故事 区域引领 查看内容

让榜样言说,用故事书写

2012-7-24 15: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69| 评论: 0|原作者: 卢志文

摘要: 新教育实验是这个时代教育改革乐章中独特的旋律,并将越来越显出其巨大的探索价值意义,其实践标本也将成为可供历史叙说的脚本。新教育探索的价值到底如何呈现,才给诸多的实验区、实验学校,乃至于旁观者提供具有可 ...

新教育实验是这个时代教育改革乐章中独特的旋律,并将越来越显出其巨大的探索价值意义,其实践标本也将成为可供历史叙说的脚本。新教育探索的价值到底如何呈现,才给诸多的实验区、实验学校,乃至于旁观者提供具有可借鉴的路径?为期三天半的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和开放周活动,让大家看到了新教育在河南焦作这片土地上的蓬勃生长,从城市到乡村,从小学到初中,大家被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榜样感动着,被焦作新教育人身上的那种精神气质感染着,为新教育无法阻挡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而感慨着。通过“走进一所学校,透视一个班级,体验一种行动,分享一段成长”,我们看到了经由岁月的磨砺,新教育绽放出的花朵。尤其是在焦作的一些学校和教室里,我们看到了那些被新教育浸染过的孩子,他们眼神中的那种高贵和自信,他们是如此与众不同。

新教育在焦作,是一个神话。由一个人的孤独行走,到一群人的结伴而行;由民间草根到行政支持,由自发行动到区域推进;三年多的时间,新教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个过程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以团队的名义推动新教育的发展

每一个实验区的发展都有自己不同的模式,焦作可以说是众多实验区中很特别的一个。它最初完全是通过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一点一点生长起来的。2007年的一次灵山新教育贵州支教行动,使焦作市教科所的张硕果老师和新教育有了一次美丽的相遇,之后,老师成为一粒新教育的种子。她一所学校接着一所学校,一场报告接着一场报告,穿梭在学校和教室之间,教师们的行走方式也因此开始悄悄改变。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共同体逐步形成。一批老师最终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书写中,穿越经典,共同生活,最终成长为榜样。赵素香、大杨树、王丽娜、赵莉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榜样大都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深度卷入新教育实验的。新教育已经成了她们每一天的生活,成了她们的一种教育生活方式。

因为课程化推进和区域研讨的方便,今天焦作实验区有更多的共同体建立起来,比如“润德屋书友会”“圪垱店毛虫团队”“四棵柳读书沙龙”“追梦之旅”等等,从市一级到区一级再到学校层面的,只要愿意成长,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队伍,都可以加入团队。在团队中每个人都会去寻找自己的榜样,同时也为其他团友的成长尽上一己之力。她们彼此欣赏,相互取暖,共同编织,因共同的愿景和梦想而行走。在焦作,新教育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团队的成长,就没有我的成长。

我们对于实验区域的期待,就是有真正站立起来的实验团队。这个团队不是行政管理团队,而是亲身实践的骨干教师团队。团队的每一个人必须站立在教室中,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人、带动人。这一特征,焦作的团队做得风生水起。焦作团队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团队的非同质化,根据实验功能,组成了不同实验性质的研究团队。这样,区域内的实验老师都能对应找到“自己的组织”。团队让越来越多尺码相同的新教育人汇聚在一起,也影响着一些尺码不同的人,通过共读共写,通过网络研修,更多的老师成长起来。团队的渗透和普及,也让我们看到焦作的新教育实验开始改变着越来越多农村教师的生命状态。第三个特征就是实验老师以团队的名义在成长,团队成员一方面尽己所能为刚刚上路的老师送去报告、现场做课、答疑解惑;一方面也不断在团队中寻求支持。在这里,跨学校、跨区域的讲座、辅导、交流、研讨成为新教育毛虫成长最重要的平台,

单靠个人的智慧,成长空间实在有限,只有借助集体的力量才能更好地飞翔。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个团队却可以走得很远。焦作新教育实验区团队推进实验的方式,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二、用榜样的故事书写新教育的传奇

新教育不是贴标签,不是赶时髦,新教育是唤醒,是编织,是仪式,是刻写,是穿越,是成长。新教育能够记入历史的,绝不会是概念和口号,而是榜样和故事。让教师成为生命叙事的主角,让新教育人成为学校真正的英雄,这是检验新教育学校实验开展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尺。在焦作,让榜样言说,用故事书写,是新教育人成长的重要方式。

环南一小的大杨树老师在实验最初的半年多时间里,她给家长写了二十七封信,“不抛弃不放弃”是每封信的末尾都会有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成为她和她们班家长之间的共同约定。在大杨树老师的班级里,每一个孩子过生日都会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生日诵诗,借助这样一种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她们建立了共同的班级愿景,构筑了和谐的家校关系。离修武县城25公里西村乡的50多岁科研负责人罡雪老师多次深入各山区学校,推进实验项目,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一些多年没有看过书的农民家长,都加入了共读共写的行列。还有马村工小的赵素香老师、王丽娜老师都是榜样。尤其是焦东路小学的尤小惠师,前不久刚刚退休,在退休之前她仍坚持和孩子共读共写,不仅学会了电脑,她的班级成长主题帖还被“教育在线”推为优秀帖。朱永新老师专门为她赠书题字:“新教育人永远年轻,青春不老”。

可以说,没有这些榜样教师,没有她们的真情付出,没有她们的坚定和执着,就没有焦作新教育的今天。

我们之所以不断地言说这些榜样和故事,是因为在我们看来,永远都没有抽象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就是在这一个个教育故事和教育细节中写就的。新教育更是如此。如果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新教育的榜样和故事,我们仍然会因此怀疑实验的有效性和实验的真实性。在焦作,虽然还没有常丽华那样优秀的榜样,但在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群体当中都有着自己的榜样,更重要的是,这些榜样在一直坚持不断地前行。

在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中,发现和培植榜样教师,是新教育独特的实验方式,这也体现“榜样+底线”的规律。我们的实验管理网络有了,行政力也跟上了,但是教师从根本上不情愿,那实验也走不远。“人亡政息”的说法,自有其中的道理。只有唤醒教师,挖掘榜样,让榜样的故事发挥激励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验的内驱力问题。我想,这也是焦作实验区带给我们的启发。

 

三、用行政的参与引导教育主流话语 

一本书加一本书,再加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孩子。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在焦作,新教育自下而上不断生长,新教育也在自下而上不断感动和影响着越来越多的行政力量。从教师到校长,从校长到局长,每一个层面对新教育的认同和支持逐渐让新教育成为焦作教育的主流话语。

尤其值得钦佩的是焦作原来的张丙辰局长,20097月亲自带领团队去海门,发出“沐江风海韵,开源头活水,新教育的半亩方塘,映满云影天光”的感叹。200911月,他又顶风冒雪,驱车九个多小时赶赴山西绛县取经。之后,焦作的新教育开始走上了行政支持的快车道。焦作新教育实验研究室应运而生,“焦作新教育之家”培训基地投入使用,焦作新教育实验高级研究班开班,“相约星期二”——焦作新教育系列开放周活动相继推出,新教育逐渐成为焦作教育的主流话语。焦作的新教育成绩也吸引了甘肃、湖北、广东、安徽、山西的新教育追梦人。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发自民间的教育实验,草根性是其鲜明的特征,在实验过程中,强调自发、自愿。因为新教育实验的魅力,很多区域以地区教育局的行政力在推动,这既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同时也隐藏着危险。是否所有的实验区域的教育领导都像张丙辰局长那样“信”新教育?并且身体力行的实践?这是值得思考的追问。

行政主导的前提是有一支专业的实验团队,像山西绛县、石家庄桥西、江苏海门,都有精良的业务团队作为支撑背景。否则,行政的推力越往下面,效应越递减。这也可以作为解释一些区域实验成效不明显原因之一。因此,配合行政的主流话语,一定有一支研究团队,这样我们实验区的榜样才不至于孤立无援。否则,星星之火,也最终形不成燎原之势。

 

新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新教育的价值在哪里?

对于这个辽阔的世界,或许我们真的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们唤醒一个教师,就等于唤醒了几十个孩子,唤醒一个校长就等于唤醒了几百个孩子。我们所做的一切,这几十个孩子在乎,这几百个孩子在乎。因为我们这样一群人的存在,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一部分人的生活,让更多的师生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也许就是新教育人的生命价值之所在吧。就像朱永新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原本卑微,因为新教育,因为一份使命,我们的生命由渺小而庄严,我们的工作由稻粱谋扩充至千古事,我们的世界也由柴米油盐放大到家国天下。

    亲爱的新教育人,今天,我们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往哪里。我们曾经以怎样的方式走过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今后以怎样的方式行走。用我们的理想和坚持,朝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我们唯一的目标。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3 14:50 , Processed in 0.18201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