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村小学地处绛县东北,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190名学生,12名任课教师。作为全县营造书香校园第一所学校,第一个现场会承办单位,营造书香校园是学校走向新教育实验的第一步。自2005年9月始,学校坚持做到了“六有” (有书可读、有时间来读、有环境来读、有兴趣来读、有法导读、有活动促读)和“五个结合”(读与说、读与写、读与画、读与编、读与演结合);现阶段学校紧紧围绕“一条主线,两个途径,三种措施”,走向了书香校园建设的内涵化、课程化、常态化。 一、一条主线,贯穿阅读 (一)晨诵,与黎明共舞 在晨诵的开展中,我们循序渐进,一首一首地诵,一步一步地引领,让师生与黎明共舞,与生命共舞。 1、晨诵时间设置:早读前15分钟。 2、晨诵诵读安排:要求为三步走,1)读通顺、读流畅;2)读出美感;3)能改编的诗歌要学生联系当下进行改编,不能改编的就举办班级诵读比赛。模式与流程是,首先是晨间诵诗开启黎明,复习一首旧诗,然后老师导入出示新的晨诵内容,接着自由读、指名读、指导读、比赛读、分角色读(多种形式的诵读),最后指导创编,展示交流评价等。整个过程配合发挥音乐的渲染、熏陶作用,在每一个新鲜的早晨,通过晨诵带给学生新鲜的体验。 3、晨诵内容选择:教研室儿童课程共同体成员开发了优秀的适合晨诵的诗歌,编印了指导手册。结合教材,学校确保所有班级做到县教研室的底线要求:每周一首古典诗词,一首现代诗歌,并在开学初制定晨诵周推进计划和晨间诵诗安排。对于重点实验班级增加晨诵诗歌的数量,每周诵读两首现代诗歌和两首古典诗词。 4、晨诵课程开展:围绕童年的彩色阶梯,每个班级开设了不同的晨诵主题课程。在开展童谣课程的基础上,一年级进行“三字经”的诵读,二年级进行“百家姓”的诵读;三年级开设金子美玲课程,感受《萤火虫》的愿望,《紫云英地》的意境和《向着明亮那方》的信念;四、五年级“在农历天空下”,跟随着地球的足迹穿越四季和古老的诗词;六年级走进“孔子课程”,自此引导孩子们在小学的六年时间中,穿越童谣、儿童诗歌、农历诗词、孔子课程,从浪漫走向精确。同时,我们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晨诵课程的写绘本,每个教师都有晨诵课程指导备课。 5、晨诵底线管理:确定适宜的底线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这个底线必须是师生可接受、能做到,在这个最低要求上又能有再提升的空间。雎村小学将县教研室提出“每周两首晨诵诗歌”的底线要求与学校晨诵主题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划出了学校的每周晨诵操作底线:
(二)午读,与童书相伴 1、有保障读: 确保时间落实:每天中午的午读课雷打不动,引导孩子们进行自由阅读和共读指导。模式均为“3+2”,低段共读的时间安排多于自由阅读的时间,即即3天共读,2天自由阅读;中高段自由阅读安排多于共读,即3天自由阅读,2天共读。 确保计划先行:每学期初必备班级共读计划,班级共读推进表,避免共读的盲目和随意。 确保底线要求:每天一节午读课,每学期两本共读书。 2、有方法读: ① 师生共读做到有指导 师生共读一本书,在“驯养”中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围绕县教研室要求,学校做到低段每周一个绘本故事,绘本教学主要采用“读读听听、猜猜编编”的方式。中高段每学期两本共读书。教师的共读指导备课可以是简单的内容安排和流程记录,目前采用的方式是“详备每本书的导读课 — 章节推进课 — 详备主题探讨课”。在共读指导中,师生既可以对某一段、章进行深入研读,也可以就整本书中的人物形象、作者观点进行讨论。本学期,学校在共读中开始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主要做法有:指导学生关注与书相关的信息;指导制定读书计划,对阅读时间和进度作统筹安排;指导学生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精读略读相结合;指导学生写批注,写读书笔记。 ②自由阅读做到不盲目 自由阅读不是让孩子们“沙里淘金”,盲目选择和随意阅读。为确保自由阅读的成效,学校设置了每月“阅读看点”和引导“阅读四法”。 A、“阅读看点” 开展新教育的“每月一事”后,我们将每月自由阅读重点定位在 “每月一事”的主题上,让师生收集相关的阅读资料,进行前期主题阅读,使自由阅读活动更具系统性和广泛性。 B、“阅读四法” 在自由阅读中,引导孩子利用“查”、“议”、“画”、“摘” 四种方法读出成效: (1)查。在阅读的过程中,查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人人自备一本新华字典。 (2)议。对于书中不理解的部分小组或同桌进行讨论。我校对于自由阅读的时间安排是周三——周五,每逢周五就拿出时间让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讨论,交换心得,加深理解。 (3)画。教育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他们在阅读时随时准备好一支铅笔,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圈点勾画的好习惯。 (4)摘。记录的内容很广泛,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一种方法,一种启迪;其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原文照抄,也可以是概括大意。学校人手一本摘抄本,每周摘抄不少于两次。 (三)暮省,与快乐同行。 “一个相约,三层展示”是学校暮省的主打形式,操作方法如下: 1、一个相约:即相约星期五,此活动立足晨诵的阶段回顾和评比,围绕 “每周一评比”和“每月一庆典”展开。 “每周一评比”旨在进行班级间的小评比,时间为每月前三周的周五,以随机性抽查诵读为主,以小组展示、班级集体诵读为辅。采用形式:一是班级自行评比,教师点评;二是集中全校学生于操场,由书香校园项目负责人评比,或是班级集体晨诵,或是以点带面抽学生个人诵,其结果记入班级晨诵反馈表。活动结束后,对于本周诵读优秀班级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 “每月一庆典”是指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集中全校师生于操场进行交流展示。内容围绕本月晨诵内容或是本月中的重大节日进行集中展示,全体参与,师生同台,展示形式多样。如在九月的最后一周周五,学校围绕建国六十周年,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一年级是诵读表演爱国歌谣,二、三年级是诵读爱国小诗,四年级展示的是诵演《满江红》。五、六年级分别是《我自豪,我是中国人》、《中国人,不跪的人》的诗朗诵。 2、三层展示:指利用“每天课前三分钟、每月读书班会、每学年阅读节”来交流读书感悟,展示读书风采,共话读书收获。 (1)每天课前三分钟 具体操作中,学校“课前三分钟”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底线低。在这一天中,只要能抽出一节课前进行三分钟的读书小展示就可以,不限在语文课或者阅读课。二是人人说。班级孩子一个不落,人人登台,个个展示。三是有层次。学校采用“照稿念、脱稿说、即兴讲”的三轮渐进和“台下自由说,同桌互相说、上台大胆说”的三步环节,让每个孩子敢上台,上台后能说好。四是有主题。每个年级侧重一种技能的展示,每个班级主题可以是一月一个主题,也可以是一轮一个主题。五是有评比。每轮结束后都要评选出“展示小能手”。“课前三分钟”活动开展以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深受孩子喜爱。 2、每月读书班会 围绕阅读内容,学校班级每月召开一次读书主题班会,可以是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也可以是演讲会、好书推荐会、评比会,或是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内容不限,体现读书这一主题即可。 3、每学年阅读节 从2008年开始,在县局组织的第一届校园读书节的倡导下,学校将读书节作为每年阅读的“集中营”,或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读书活动,或是组织全校层面的展示活动,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其中。首届读书节,学校就组织了教师首届读书演讲会,或讲述读书故事,或倾诉阅读感悟,一展教师读书风采。 二、两条途径,感悟阅读 1、环境渲染 在班级读书氛围的创设中,每个班级都海选了读书口号,开设读书地带,并设置“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等,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和文化气息,墙壁张贴内容做到一月一更换。 2、广播渗透 宣传读书活动,推荐优秀少儿读物,传播书香,传播快乐,赋予书香校园动态的活力。学校广播站和儿童课程有机结合,开展了《书香校园之声》、《佳作欣赏》等栏目。在上学年初学校又为农历课程增设了诗文吟唱的栏目,其中又分“经典诗文诵读”和“古诗新唱”两个小栏目,即每日晨诵前是五分钟的诗文诵读欣赏,每日间操后是五分钟的《古诗新唱》,将传统诗歌《静夜思》、《长歌行》、《渔歌子》等用歌唱的方式展现出来,提高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三、三种方式,提升阅读 1、有效指导。县教研室在书香校园方面先后出台了《绛县首届营造书香校园论坛材料集锦》《营造书香校园,推进素质教育》《营造书香校园优秀晨诵、午读、暮省指导手册》《营造书香书香优秀晨诵篇目推荐》《农历课程指导手册》《农历课程资料荟萃》《农历课程预案》七本指导手册,这七本手册解决读什么、怎样读、怎样做等核心问题,使学校在儿童课程的开展方面少走了弯路,有效推进了活动开展的进程。 2、多元评价。学校的评比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读书评比:学校实施了“小小书迷、小小书虫、阅读之星、阅读大王”的读书评比制度,阅读5本即为小小书迷,15本为小小书虫,30本为阅读之星,50本以上为阅读大王。 2、手抄报、诗配画的阶段评比:要求学生选出在在本季度所有作品中自己认为最成功的参加学校评比,分年级选出“制作小能手”; 3、“闪亮小主播”:每学期从广播站的小主持人中推选产生两位“闪亮小主播”,学校给予奖励。 4、文学社奖项:只要作品刊登在《涑源报》或其他报刊中,学校均给予“优秀小作家”的称号;文学社每学期评选出投稿最多、写作最积极的,尽管作品没有见报,学校也给予“优秀社员”称号。 3、加强研讨。书香校园的深入实施着力点在课堂,因此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儿童课程的研讨活动,如晨诵课例展示,共读书策略研讨,暮省如何评价等,共同体成员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层面的研讨,在研讨中集思广益,在研讨中解决问题,促使书香校园的开展不断向更深处漫溯。 |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3 14:51 , Processed in 0.21723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