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理想课堂研课手记 关于品词析句 上周在五年级研课,发现一个现象性问题:五年级学生在品味文章中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人物形象时,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只对“非常”“终于”之类的虚词感兴趣,而忽略文章中很多精彩传神的描写,诸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中那些对法布尔动作神态的描写,对小昆虫可爱样子的描写,对父母态度的描写等等? 评课中我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两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一些想法,也还存在一些困惑。首先,课堂上老师的指导是教学机智的关键(当然必须以教师有明确的意识为前提),比如当学生思维总局限在那些无关紧要的文字时,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指向真正文章中值得品味学习的地方。 其次,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决定了教师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指向。就拿《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来说,如果你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找词语来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形象,那么“非常”“终于”这些词不失为好的凭借。但是,如果你教学初衷是教材文选只是“例子”,只是“例文”,那么你的教学眼光会停留在文章是如何表达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上,那“非常”“终于”之类的虚词,其进入学生视野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所以归根到底,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观念还没有有效转变,还是停留在带领孩子做读者的角度,咬文嚼字的目的也是为了从中读出思想内容、理解思想内容。 第三是学生的思维习惯,强调“非常”“终于”等词语的朗读,无非是简单容易操作,或者说这样的朗读只是最原始技巧的展示,而并非学生进入文本后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当学生通过重读这些词语表现人物时,听在耳朵里的语调都是生硬的,缺乏了灵动与生机。当学生的视角不是集中在为了朗读的方便这一点上,而是真正走进文本区与作者对话,发现作者运用语言的目的,体验作者创作之初的情绪状态,不仅能从中学到遣词造句的方法,而且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表现出来的情感也才可能真实、真性。 第四是怎样的文本才适合细读批注,如何进行细读批注。细读批注是学习文章的好方法,但它一般适合运用于一些经典文本。学习预习时进行细读批注值得提倡,那是自学留下思考的痕迹。那如何批注,我看了一下我最近的两个同学的语文书,他们的批注都非常多,说明这个班学生已经养成了非常好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但我想批注也不能泛泛而谈,也应该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通过对学生的指导使他们明白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批注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批注文章精彩的文字为什么精彩,还是应该综合这两者?我想只要老师有了这样的意识,给予了学会指导,学生会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 每次研课中,我们都能发现一些问题,给我们带领了对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改进,这是研课的真正目的。谢谢五年级 |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3 15:00 , Processed in 0.19555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