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历的天空下”晨诵课程研究:
在新教育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山东临淄金茵小学的常丽华老师在自己的四年级班级开展了“在农历的天空下”晨诵课程研究,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实践,已经形成了令人瞩目的晨诵课程成果。
在2008年7月的年会上,常老师讲述了她的班级在这一年里进行的“在农历的天空下”晨诵课程,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关注。
常老师说,我们的先人为了掌握农务,长期观察天文,创造了农历,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主要是运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作物的收种管理。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巧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所以,诗词课程就以农历时间为线索,从冬至开始,跨越四五两个年级,直到下一个冬至结束。在这段旅程中,以学习诗歌为主体,观察月亮与星辰及其他自然景物;配合国画、民间故事、汉字、书法、考古、对联、民俗……学习农历(阴历、月亮历),二十四节气……
我们的先人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唐诗宋词元曲,是先人们创造出来的辉煌。中国何以成为中国?那些伟大的诗歌,是专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方式的。
常老师说,在农历的天空下憩息,诗词已经成为我们心灵的生活方式,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最好的诗”,而是 “此时此刻最适合”的诗。 小寒那天,他们开始了梅花诗词之旅。寒假里,老师给孩子们设计了“在农历的天空下憩息”的假期作业,里面有十一首梅花诗词和四首关于春节、元宵节的诗词。每天,老师都会通过短信提醒孩子们背诵。在这个冬天里,他们共读了苏联作家维比安基的冬季《森林报》,这是一套世界科普名著,分为春夏秋冬四本。在这个白皑皑的冬天里,他们一起去滑雪,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带着沉甸甸的收获,我们送走了冬天。大寒之后,立春来了,春天也就开始了。读关于春天的诗歌。三八妇女节献母亲之花;农历三月三、惊蛰、谷雨等都读那些与之相关的诗歌。比如桃花开的时候,他们走进桃花林,去欣赏那满山的桃花。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读崔护的那首“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之后,海棠、杜鹃、蔷薇、兰花、牡丹次第开放,诵读老师精心挑选的“花之咏”组诗。春天结束时,他们读完了春季《森林报》,认识了榛子花、兰花积雪草、三色堇、欧洲野菊等很多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花……班级书架上的一套《新博物丛书》因此成为同学们最喜欢的书。夏天来了,读关于夏天的诗,夏天的田园诗。秋天读秋天的诗……无论清明节、端午节,还是中秋节,都能让孩子们享受到诗歌的美味大餐。在农历的天空下,孩子们更加优雅、从容,真正过上了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