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网站(www.eduol.cn)创办于2002年,既是大型综合教育网站,又是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的网络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了千千万万一线教师的著名教育网站,一大批老师通过网站获得了成长,网站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教师的“网络师范学院”。 为了进一步发挥网站的作用,也为了推动更多老师更快地成长,我们拟以新教育实验的理念为指导,以新教育实验三大课程(儿童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理想课堂)为主要课程内容,以新教育研究团队为核心力量,联合相关领域的一批热心于公益的专家学者,在已经试运行了一年的“海拔五千-新教育教师读书会”的基础上,筹建一所更为严谨自觉的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并面向全国招生。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校长为朱永新教授,执行校长为干国祥,魏智渊(铁皮鼓)任教务长,由新教育研究中心团队负责课程实施。 一、招生对象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面向一切在职教师、基层教研员、其他教育研究者,以及立志于教育的师范生开放,寻找并欢迎所有与新教育“尺码相同”的人。 新教育的“尺码”是: 虽同样身处浮躁的时代,但不肯放弃早已被许多人弃如敝履的理想,而是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勇于承担身为教师的责任,在自己或者希望在自己的教室里,守护着最初的纯真愿望; 追求真理,求知若渴,愿意亲近那些真正伟大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教育、理解人性,解决问题的专业书籍,并且甘心承受一次次的“打击”,勇于不断地自我否定,将专业修炼视为终身之事; 希望自己的生命经由教学,经由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经由公开课、论文、职称评定等获得意义。 我们拒绝以下老师加盟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 愤世嫉俗,空谈民主与自由,习惯于归咎于政府、环境甚至家长、学生,而缺乏经常性的自我反思、缺乏担当的虚无主义者; 以成就自己的名利为核心,热衷于公开课、发表论文,视共同体为索取资源之所,而非通过奉献彼此丰富之地的功利主义者。 二、培养目标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希望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学员达到下列目标: 1.拥有高度职业认同,理解新教育理念以及三大课程,并且能够积极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尤其是能够设计和践行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课程。 2.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深刻理解若干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相关专业根本书籍,有一定的教育叙事能力;更重要的是,逐渐形成知性阅读能力,形成反思教育教学的专业框架并达到初步自觉。 3.不但能够胜任自己的教学,而且能够达到优秀甚至卓越。 总之,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希望通过“经典研读+案例学习”的方式,培养出大批真正热爱教育,扎根教室,能够以素质教育的方式将学生引向卓越的教师。 三、招生说明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采用宽进严出的方式,有志于教育的各类师范院校在校生、一线教师,均可以报名申请学习。报名时间不限制,随报随学,入学时间从报名被批准之日算起。报名要求如下: 1.填写并提交报名表(可去教育在线网站下载相关表格,内含相关要求); 2.提交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个人阅读史或教育史(论坛有样例可供查询); 3.在教育在线论坛注册并建立个人专帖,注册名建议用实名,必须用汉字网名,禁止用英语网名,或含英文字母的网名。 网络师范学院是公益性质的,不收取任何学费,也不从事任何性质的商业活动。如果有实验区自行组班,可单独商议管理办法。 四、课程设置 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的课程设置非常灵活,基本课程则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以及毕业课程。 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学科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以根本书籍研读为主,也包括一些实践类书籍研读,涵盖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课程理论及实践等领域。学科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本学科的根本书籍、实践类书籍研读,以及课例研讨等。学科必修课目前主要开设语文和数学两科,其他学科以后将陆续开设。 选修课程视具体情况开设。 毕业课程,是指学员在完成网师其他课程后,必须运用在网师的学习经验,在自己的班级或岗位上设计并实践一个课程,并有相关的记录和分析。 五、课程团队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新教育研究中心干国祥主任担任课程指导。 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主持人魏智渊(网名铁皮鼓)担任课程总负责。 理想课堂项目主持人王云(网名西门小醉)、儿童课程项目主持人马玲、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助理杨超(网名新教育杨超)担任与新教育实验相关的课程的讲师。 另外聘请不同领域及学科内的专业人才以及一线优秀教研员、名师担任公共及专业课程讲师或辅讲师。 聘请优秀学员担任各课程组长。 六、学习方式 网络师范学院的学习,是基于教育在线网络平台以及QQ群等。日常资源的下载与上传,个人作业的收领以及提交,集体讨论学习等均通过网络来完成。授课时间通常安排在晚上7-9点之间,学习频率由学员自主选择,可选择三年完成全部学习,也可无限延长学习时限。 到高年级后,将以新教育基地小学为依托,邀请部分优秀学员开展现场的实习与合作。 七、学制及毕业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是一所基于网络的虚拟的公益性质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学制为三年,但是允许优秀者提前毕业。同时,虽然达到底线要求,但是专业未获得相应高度的发展的实验者,也会延迟毕业,直至达到毕业要求。 课表上有本课程总帖以及分帖的链接,您要做好以下工作: 九、 入学申请 简易流程: 1.仔细阅读有关新教育实验以及儿童课程、构筑理想课堂、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导航资料,确认自己与之“尺码相同”,再正式报名。 2.在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建立自己的主题帖,可参照“关于主题帖建设的十一条建议(http://bbs.eduol.cn/post_112_367993_1.html)”。 3.下载并填写“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入学申请表.doc”,(见附件)连同不少于3000字的“我的阅读史”或“我的教育史”以及生活照一张发送至项目邮箱:jszyfz@126.com,联系人杨超老师。 4.您按照杨超老师的邮件回复,加入网师QQ群并按要求进入课程学习。 5.学期中段,杨超老师会寄发“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入学协议书”一式两份给您,请您填写后,将其中一份寄回杨超老师处存档。 |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5-5-19 17:53 , Processed in 0.16949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