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送爸爸妈妈到村口,我都忍不住哭,特别是说最后一声再见时。”12岁的何琪是江苏兴化中堡镇中心校的学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每年只有在清明节或春节回家。她从3年级就开始寄宿,每次周五回家,家里有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小弟弟。“我经常想爸爸妈妈,就躲在被窝里哭。” 中堡镇中心校共642名小学生,其中390名留守儿童。学校校长祭德华说:“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最大的不平衡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不平衡。城里孩子可以有爸爸妈妈陪着看书做作业,在农村尤其是留守儿童家庭,几乎看不到。这种亲情的缺失,很难弥补。” “虽然家里住的不是楼房,只要能住就行了,我更希望爸爸妈妈回来,不在乎他们赚多少钱。”8岁的林晓雪坐在校车第一排,抱着自己的书包,看着窗外结冰的水面咬着嘴唇说。“他们外出打工是为了我好,但我宁愿他们在我身边。” 林晓雪的父母都在上海打工,每年清明节和春节才回家。她家在大纵湖畔的南宋村,离学校5公里左右,因为才上二年级,还不能在学校寄宿,每天在老师的护送下坐校车回家。“下半年我上三年级,就要寄宿了。”尽管学校有老师的呵护和同学的陪伴,晓雪并不情愿寄宿,她提出让奶奶在镇里租房子,放学依然能回家,但考虑到奶奶的辛劳,又放弃了。“奶奶也不容易,我都能理解……”轻声细语的,成熟得令人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位8岁的孩子。 面对这种不平衡,学校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晚的课余活动,学校组织的各种兴趣班,有乐器、英语、诗词朗诵、趣味数学等,孩子们玩得都很尽兴。适逢胡忠鑫9岁生日,学校为他买了个小巧的生日蛋糕。老师曹健给他主持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全班同学都兴奋地唱着《生日快乐》歌,仿佛每个人都在过生日。 “爸爸妈妈刚开始出去打工时,我也恨他们,觉得他们抛弃了我们。现在理解了,他们是为了我好。”何琪每个周末回家,都很自觉地做作业,并帮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同时照顾比她小6岁的弟弟。 留守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失去了部分无法弥补的亲情,但他们较早地拥有了坚强。这份坚强,同样是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3 11:27 , Processed in 0.18131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