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日记,写家信……这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的“标准动作”,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日渐“稀缺”。5月4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苏大文正学院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讲演。讲演中,他介绍了自己与国内某些大学合作的“新教育书院”探索。他把读书、写日记、写家信等列为加入“新教育书院”大学生的必修“功课”,引发了师生强烈共鸣。 探索:“新教育书院”的六项功课 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推行“书院制”,如复旦、西交大、苏大都有尝试。不过,朱永新的“新教育书院”不设任何学术或者成绩门槛,只要完成六项“功课”,就能加入学院。这六项“功课”为:每两周读一本书、每天写日记、每个月完成一次讲演、每个人要参加或者组建一个社团、每月给父母写封信、每月做一次公益活动。换言之,“新教育书院”的门槛是从培养习惯和素养入手,立德树人是根本。 现状:九成学生多门“功课”不及格 那么现实情况中,大学生的“六项功课”完成状况如何?记者在苏城某大学做了一个82人的调查(其中新闻专业62人,随机20人,均为本科生)。结果显示,“每两周读一本书”的学生占统计人数的近七成;“参与社团活动”一项,大学生完成情况也不错,有八成左右的学生参加或组织过社团活动。而其余四项,能做到的大学生就非常“稀缺”了,均不足一成。其中,又以“给父母写信”、“每月讲演”的合格率最低,只有5%左右。(详见统计表格《大学生‘六项功课’情况统计表》) 学生:“过时”了,或者没意识去做 采访中,不少大学生们认为这些“功课”中有的过时了,“从没看见寝室里有人写日记,普遍就是发微博、微信;现在都有手机,联系爸妈很方便,还有谁写信啊。”大四学生小严说,“公共场合讲演,一是很少有机会,二是大家也不积极。比如也有老师上课要求学生做PPT讲演,但一般都是个别优等生的游戏。” 此外,大学生阅读网络化、碎片化趋势明显,爱读人文、社科、科学等经典著作或者说“养分含量更高”书籍的学生其实并不多。 意义:学会和大师对话、和自己对话 “新教育书院”又为何要大力唤回这些“功课”呢?朱永新这样分析: 首先,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是读书的天堂,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的阅读史,一个大学生大学四年从图书馆得到的东西应该比从老师那儿得到的多。” “如果说阅读是和大师对话,那么写日记就是和自己对话。”他说,把生活、感悟记录下来,旨在让人养成反省、反思的习惯,进而提升自己。 每月公众场合的讲演,是表达、沟通能力的训练,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将来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非常重要。 此外,参与社团,或者组织社团,是一个人合群性、领导力的培养。给父母写信,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短信,那是静心梳理和体会亲情的过程,学习感恩和关怀。从事公益,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如果我在文正举办‘新教育学院’,同学们,你们愿意加入吗?”“愿意!”朱永新的一席话,赢得了师生的赞同和热烈的掌声。(记者 小方)
|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3 22:42 , Processed in 0.23036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