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教育在线 门户 实验行动 实验学校 查看内容

厦门市同安区滨城小学:追随新教育,共享新教育

2020-8-31 10:32| 发布者: wangmao2019| 查看: 3829| 评论: 0|原作者: 林加进

摘要: 【缘起新教育】教育在线,生命在线 曾几何时,BBS论坛一直是大家茶余饭后交流、碰撞,甚至是专业提升的平台。2004年,我从农村完小应聘到了区域最好的实验小学。在新的工作岗位,业务能力的提升已迫在眉睫。喜欢玩 ...

【缘起新教育】教育在线,生命在线

 

曾几何时,BBS论坛一直是大家茶余饭后交流、碰撞,甚至是专业提升的平台。2004年,我从农村完小应聘到了区域最好的实验小学。在新的工作岗位,业务能力的提升已迫在眉睫。喜欢玩“信息技术”的我,开始在网络上探寻学习的平台与机会。当时BBS论坛较为热门,在“子恒”校长的引荐下,我走进了“教育在线”,并取了一个至今沿用的网名“虫子”。

进论坛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在潜水。面对着满目琳琅的帖子与回复,我才知道自己在专业上与别人的差距有多大。但与此同时,我也知道“教育在线”将会是伴随我专业成长的一个最忠实的师长。我是小学语文学科,又是班主任。因此,我关注更多的是“小语板块”和“班主任板块”。每天论坛上总活跃着两拨人,一拨问题的提问者,在一线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招;还有一拨人,就是解决问题的建议者。他们谦逊、专业,能把自己所学、所经历的与大伙分享交流。一段时间来,因为教育论坛,我的作息变得没有了规律,因为有时会因为等待大师的支招而熬夜静候;有时还会以旁观者观战的角度,看着南北两地学者针对话题不同理解的“唇枪舌战”……

在“小语板块”认识了爱讲故事的小曼老师,在她的《新编一千零一夜——小曼老师讲故事》中,我发现了故事在小学育人中魅力之处。每每在论坛中记下的小故事,都会在合适的时机告诉班上的孩子。班上的孩子一直对“小曼老师”充满着期待与羡慕。20057月,由同安区教育局举办的辰星教育论坛周年庆,邀请来了小曼老师。小曼老师通过现场互动的方式,跟孩子们、家长们及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经验。

在教育在线认识的第二人,是玫瑰。东北人的直爽,对小学语文的“较真”,在字里行间处处可以感受到其智慧与自信的并存。后,了解了她是一位从吉林长春只身来到北京发展的女教师的成长历程;了解到她的网名叫“玫瑰”及其内涵——名字“桂梅”翻转,取谐音“玫瑰”,她希望人们接受玫瑰,是因为自己的小语研究需要有刺的,带有锋芒的花儿的绽放,及含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善良的给予与分享;我研读过她提倡的“主题教学”的教学主张;研读过她提出的“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发现她对语文学科的认识远不止语文本身,诚如她自己所说“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学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教人的。”

在教育在线潜水、冒泡的几年中,时常听“子恒”谈起朱永新老师,坚持、敬业、睿智……,是位值得跟随的长者。2007年,朱永新老师受厦门湖里区教育局邀请到厦讲学。得知该消息,“子恒”联系到了朱老师,并带着我及几个同行到会场听讲。没想到,朱老师现场让工作人员临时安排了一个诗朗诵展示。我们一行人,随着朱老师在台上诵读了《向着明亮那方》……

就这样,新教育走进了我的教育生命中。

 

【初识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106月,随着工作岗位的调整。我跟着“子恒”校长开始了一所新学校的创建——厦门市梧侣学校。筹建阶段,在“子恒”校长的带领下,我们系统学习了新教育的六大行动(后调整为“十大行动”)。同时,学校依托新教育的子课题:《新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研究》开始了系统地新教育实验。石头汤故事、寻找尺码相同的人、教育情怀、戴着镣铐舞蹈……一系列具有新教育人特性称谓很快在校园内及区域内铺开。

梧侣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初、小的结合对当时时任德育主任的我来说挑战很大,面对90%以上都是外口子女占比的学校,整体行为习惯差,家校互动不良。如何入手?如何细化?如何出成效……“习惯筑就英才,信心成就梦想”“无限相信人的潜力”德育科以习惯养成为抓手,以信心培养为目标,无限相信老师、孩子和家长的潜力,相信他们一定能往好的方面发展。通过,每个学期初的“常规养成”细化,并具体责任到班级、年段,形成共性,齐抓共管。再有从校级层面“构建书香校园”,以文化浸润入手,在学校任何一个需要出现书籍的地方出现书籍。从500多平的学校图书室、每个年级的楼层转角、每个班级的图书角,一直延伸到每个家庭。其次,与社区结合通过“萤火虫厦门站”的力量,利用周末的时间开展亲子阅读展示、家教经验分享,发挥家校共育的力量。梧侣学校从2010年践行新教育至今,学校有三张名片享誉业内“千人食堂用餐三无声”“百亩校园零垃圾桶”“每天百位家长随堂听课”。

系统地接触,全盘地践行,让我对新教育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每每在新教育年会上,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教育实验校、实验区交流分享着“新”的收获,我更在坚信应该让“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融入每个有教育情怀的人身上,并以此去广为辐射。

 

【追随新教育】在践行中寻找尺码相同的人

 

2016225日,根据组织的安排。我又调整了岗位,负责一所新的直属校的创建。从宣布担任厦门市同安区滨城小学校长的那一刻起,我倍感责任重大。以前,更多是操作层面的工作推进,现在已经没有了依靠。一切都得由自己规划、实施。“不管办成怎样的学校,她必须是一所新教育实验校。”我在心底不断地提醒自己。由于提前半年筹建,加上学校是整合了原有两所村完小,升格而成。

筹建期间,除了常规的工作熟悉之外,我不断走进原有的两个学校,去了解两校的老师,去想象两校老师合并后共同践行新教育其乐隆隆的样子。但,所有的一切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村完小原有的教学常态相对安逸,一个学校就10几个老师,似乎每天都在重复着简单的学科教学活动,仅为如此。好在两校均有些年轻的老师,刚分配没多久,对教育的理解尚待开发。除了寻找尺码相同,如何让这些今天必须成为同事的人也“尺码相同”成为了筹建期间我的重要工作。

由于有半年的时间,原有的老师和孩子依旧在就旧校舍学习,如何让他们对新校充满期待,并提前参与其中。筹建组于201631日,正式对外发布了滨城小学的微信公众号。在推文中,我们对滨城小学的未来做了详细的构想,细化到每个与滨城结缘的人。我们也通过叙事的方式记录下了筹建过程中,每个“滨城人”筑梦、追梦、圆梦的脚步。

2016411日,新教育人、儿童作家童喜喜走进了滨城小学,为师生们带来了“阅读越幸福”的讲座。这是两个村小第一次这么高规格的主题讲座,师生们没想到儿童作家竟然走到了自己身边,并能与自己互动。讲座后,陈东强院长和喜喜老师走进了滨城小学工地,沿途嬉笑畅谈,也期待着在海峡西部一所新教育实验校的诞生。

滨城教育人在新教育实践的路上,走出了自己的一道风采:“构建书香校园”,滨城是一所高起点的直属校,因此各种硬件的投入也得到上级的支持,除了每生配备足够数量的图书外,我们还引人了超星的阅读平台,既丰富阅读资源库,又能更为科学的做好阅读测评与建议;“研发卓越课程”,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落实的基础上,优化重组各种学科课程,并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把社会上的专业师资力量引入学校中。目前,学校共开设31个自在选修课程,每个年级的孩子均能在周四下午的选修时间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滨城诗语”,这是依托新教育晨诵开展的一项诵读活动。滨城从创校开始,每天坚持让孩子诵读诗集,并依托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目前,滨城所有的会议流程中,一定会有颂诗的环节。

滨城,近三年的新教育行走之路虽然艰辛,但也收获满满。朱老师亲自为滨城小学题写了校名,并为滨城小学题写了“自由自在,幸福完整”的祝福语,学校先后获得新教育实验校、新教育未来学校联盟单位、童喜喜说写课程基地校、清华附小友好学校等等。



【共享新教育】自在展示,滨动全国

 

2016年起,随着厦门新教育团队的日益壮大,我开始承担起区域新教育项目召集人的工作任务。做好新教育实验学校、新教育萤火虫活动、新教育课题研究等系列工作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

20163月,借萤火虫周年庆契机,组织区级名家讲坛暨“我与阅读同成长”系列活动,在全区分享“说写课程”阶段收获。

20178月,召开全区“新学期新父母新孩子”研讨会,推广新教育家校共育经验。

201811月,在朱永新老师的支持下,鹭岛银城获得了“2018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的承办机会。这是一场国际性的教育大会,对同安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展示良机。但也是对同安,对同安新教育人的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除世界同安人联谊会之外,同安没有任何涉外的国际会议经验。

作为国际论坛活动总指挥,8月开始正式筹备后,面对办会环境评估遴选、办会程序申报、会议方案审核确定、会议各类保障协调、以及会议报务、资料收集、整理等等具体、繁杂的琐碎会务,厦门新教育人全情投入,顺利通过了考验。无论是大会的后勤保障,还是会议的成果展示、过程展演等,都得到了来自海内外的700多位教育专家、学者及新教育人的好评。在此次论坛中,滨城小学作为实验展示校,也顺利加入“新教育未来学校联盟”,朱老师也选择在滨城小学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与来自全国33个未来联盟学校、150位骨干教师一起,走进滨城小学,在一砖一瓦中,倾听幸福完整的花开声音,细数新教育的自在履痕。

201811月国际论坛之后,厦门新教育开始了第二次快速发展,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又有7所学校又边申报边开展新教育实验。至此,厦门的新教育队伍达到了11所学校,2万名师生的规模。

20194月,同安第8期名家讲坛暨阅读推广活动在滨城小学举行。厦门新教育人主导的61本全领域阅读读本,正式面向中小学幼儿园推广使用,与全区13.5万师生一起,共享新教育实验成果。

亚斯贝尔斯说过,教育就是一片云推动一片云,一棵树摇动一棵树。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厦门新教育队伍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新教育人、新教育活动开始走向区域教育、区域优秀文化传承的台前幕后,承担起更多的使命与责任。让区域教育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中,增添了一抹抹靓丽的“新教育蓝”!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4-19 16:10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