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教育在线 返回首页

七彩_阳光的个人空间 http://bbs.eduol.cn/?41864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以厚德涵养师尊 用思想激发创造

热度 1已有 1058 次阅读2014-3-17 21:31

       论语》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在卫国不被重视,准备去陈国,半道上,路过匡地出了事。当地人围攻孔子一行,情况十分紧急,弟子们感到恐惧。孔子却淡定地说:“周文王死后,周朝的文化不就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打算毁灭周朝承载的文化,我这个后来人也没有力量传承它;如果上天不想毁灭周朝的文化啊,匡人能把我怎么样。”每次读到这段故事,都会为孔老夫子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自信、以及他那涵养人文历史的师尊感到无比敬仰。做为两千年之后一名小学教师,我从中感受到为人师者的深刻、厚重与灼见。

    但是曾几何时,我们的教育被时代大潮冲击得越来越功利,越来越媚俗。在与同事无数次的交流中,大家表达了共同的困惑,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成为考试的奴隶,我们的教育怎么了?现在的风气,太多对教师的不满,我们这些曾经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又怎么了?

    读了《不跪着教书》一书,让我深受触动,似有所悟。的确,当我们在对教师处境心有困惑时,有谁去认真思考过,自己是否以开阔的视野、独立的人格、卓越的思想真正做到不跪着教书了呢?如果我们一直以匠人的态度,“跪着教书”,又怎能配做受世人尊敬的文化传承者、传播者呢?

    我理解“不跪着教书”,为人师者就是要做到视野有宽度、知识有厚度、思想有深度。特别是在思想上,“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激发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当然,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宽厚与仁爱才能涵养出学生完善的人格。

    其次,为人师者要有执着的追求。视教育为事业、视教育为信念、视教育为理想。有追求,就有改变自己、改变学生的力量。

    我有过一个叫做盛的学生,如果从入学时的行为看,对老师极具挑战性。突出表现是频繁冲动、攻击性强、语言粗俗,极少能以稳定的情绪和平静的态度与老师、同学交流,对什么事都不负责,在班集体里堪称一害。

    但盛是个令人心疼的孩子,尤其我这个做母亲的,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内心痛惜忧虑:他母亲在他很小时离家出走,父亲和爷爷有病,全家仅靠奶奶苦苦支撑。盛能有饭吃、有衣穿、有家可去已属不易,谈不上任何关爱和教育。

    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首先让自己在情感上完全接纳他。在长达六年的教育历程中,我从点滴小事做起,从他的小习惯改起;跟他讲话从来注意轻声细语;纠正他作业或毛病时我会尽量用一个母亲看自己孩子一样的目光注视着他;鼓励他时我会用最热情洋溢的态度,我甚至会当面为他的细微进步流泪。为了培养盛的责任感,我安排他拿钥匙,但是他总是把钥匙弄丢。无论老师同学如何报怨,我从来都不取消他掌管钥匙的资格。几年来,他弄丢过多少次钥匙,我已经记不清,但他丢钥匙的间隔越来越长,直到我和大家都已经习惯他不再丢钥匙时,他突然又丢了。我什么也没说,又照例为他配了一把。但第二天上午让我大吃一惊的是,他跑进教师办公室,把一块钱塞进我的手里说了句:老师,这是配钥匙钱。说完转身就跑。我望着他敦实的背影在门口一闪消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盛,终于开始感悟出什么是担当。而这些年来,盛的人脉在同学中渐渐好起来,形象也与绝大多数同学别无二致,成绩居中稳定。回想起来,六年来,我为盛做了什么呢?几乎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大事;但六年来,我一直用一个老师和母亲的爱关注着他的成长,一直用最大的耐心向他传递着信任。

    也许,爱和信任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也许,爱和信任比教育的技能更能塑造一个人的心灵。

    我坚信,作为一名教师,教出成绩如何优秀的学生并不值得炫耀,而更为了不起的应当是教会学生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当我们和孩子们一同用善良换来信任、愉悦、温暖的时候,就能以厚德涵养出学生发自内心的师尊;当我们用思想点亮学生的智慧时,就能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巨大创造力,把他们播入创新的沃土。

    这,就是“不跪着教书”。(清茶)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农村草根 2015-2-10 16:13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成为考试的奴隶,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也经常扪心自问,可是现实是学校以学生成绩论英雄,领导以学生成绩论成败,我就失败了。曾经带领学生诵唐诗,练书法,去郊游,在别人看来,我是另一类。
回复 农村草根 2015-2-10 16:14
我坚信,作为一名教师,教出成绩如何优秀的学生并不值得炫耀,而更为了不起的应当是教会学生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当我们和孩子们一同用善良换来信任、愉悦、温暖的时候,就能以厚德涵养出学生发自内心的师尊;当我们用思想点亮学生的智慧时,就能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巨大创造力,把他们播入创新的沃土。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3 21:19 , Processed in 0.1862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