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办适合师生成长的教育 成就幸福美好人生
诸城市枳沟初中
枳沟初中1994年迁建于此,占地96.7亩,总建筑面积11810平方米。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生1099人,教职工107人,专任教师103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现有龙城名师1人,诸城市特级教师1人,潍坊市教学能手3人,诸城市学科带头人3人,诸城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9人,诸城市优秀教师26人,诸城市课改优秀教师16人。
近年来,我们努力创办适合师生成长的教育,积极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和完美教室,大力拓展教师的研修培训,教师素质明显提高。广大教师勇立改革潮头,涌现出了谭瑞梅、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规范化学校、潍坊市教学创新50强学校、潍坊市普通话校园语言示范校、潍坊市中小学“311”工程电脑制作活动特色学校、全国文化立校研究基地、诸城市文明单位、诸城市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诸城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系列荣誉称号。
一、本年度学校整体工作思路:全面启动与深化“十大工程”建设,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1)领导干部示范工程。指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
(2)干部教师研修工程。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干部教师的业务素质,建设学习型组织。
(3)全员育人导师工程。除在校内落实好十二项育人制度外,我们印发了家校联系卡,将教育投诉电话与教育热线服务结合起来,家长与学校、校长,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更为便捷,电话成为学生成长的导航,家校共育的平台。指导好孩子的闲暇时段的学习、活动,是培养能力,提高的质量的又一关键。
(4)名师团队锻造工程。 (5)课堂建设工程。
(6)课程开发工程。主要进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7)德育体系构建工程。
(8)学校文化建设工程。树立“文化立校”的观念,用思想管理学校。
(9)特色建设工程。学校的特色工作主要是课堂教学改革、电脑制作、科技创新和机器人训练,以及校本课程开发。
(10)教研科研工程。抓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行动研究,以教研促课改,以科研引领教改。通过教科研工程,提升干部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为名师团队的锻造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用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统领全校工作
学校的发展少不了先进的理念作为统领,每年我们都要根据上学年工作实际,结合下一步工作要点,对我们的办学理念进行调整和完善,2012年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学期初,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确定了今年新的办学理念,统领全年的教育教学工作:
1、办学宗旨:创办促进人民幸福的教育
2、办学目标:当专家思想型校长 做研究智慧型教师
育学习创新型学生 办家长满意的学校
打造生命活力课堂 锻造特色教育品牌
构建人文情怀校园 成就幸福美好人生
3、办学理想:让每位教师幸福的工作、快乐的生活
让每位学生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4、校 训:用心做事
5、校 风:规范 责任 奉献 科学
6、教 风:育人教书 追求卓越
7、学 风: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探究创新 和谐发展
(二)、关注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中学生处于心里敏感的青春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如果不及时排解,很容易造成心理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久而久之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灵氧吧”、 “情绪宣泄室”,让学生有机会有去处宣泄,排解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碰到的烦心事,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2、“亲情接待室”的建立,成为家长与老师和学生沟通亲近的又一桥梁。
作为学校,家长到校探望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学生情况、处理一些特殊问题,是常见现象,但一般都是在办公室或走廊进行,没有专门的接待场所,往往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办公秩序,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此,学校在教学楼西校区一楼设立了两个“亲情接待室”。由校治安值勤人员负责这项工作,接待室里备有桌椅、茶水、报刊杂志、花卉,解除了孩子家长及监护人等孩子时的焦急心理。每有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来学校,执勤人员先接待他们,询问他们孩子所在的年级、班级,然后通知孩子的班主任和学生的成长导师到接待室与家长就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交流沟通。“亲情接待室”的建立,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也是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思想的重要体现,让学生、家长感受到了尊重,温馨的环境让学生享受到了更多的家庭般温情。“亲情接待室”的建立,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对学校教育工作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3、组建并发挥学生会的作用,让学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学校成立了“枳沟初中学生会”,由学生自己管理班级、级部以及学校的许多事务,组织相关活动,诸如每天的卫生检查,校服的穿戴校牌的佩戴,午休静班情况、组织各类比赛等。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提高了他们的组织领导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将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进社区进行体验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校以社区为单位,按照居住就近的原则,将学生进行分组,利用双休和节假日的时间,学生自行组织进行社区体验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特长可以尽情地发挥。通过体验活动,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信心明显的增强,人生价值得到了升华。
5、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成立了“小小发明家协会”等28个社团,利用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开展活动,学生人人都是社团成员,教师个个都是指导教师,社团活动内容精彩纷呈。我们还联合老年大学的老人到校与师生们一起活动,体现了“老少同乐”的思想。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发展了特长,促进了能力的形成,田径、武术、篮球等社团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舞蹈、吉他、笛子等艺术社团,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演讲、主持、书法、绘画等社团增强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6、让学生走进机器人世界,生发科技创新的翅膀
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搞的有声有色:2008年我校同学制作的电子捕杀器、2009年的多功能拐杖、2010年的切西瓜机分别在第25、26、27届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个全国一等奖、两个全国二等奖,并分别取得了潍坊市政府成果奖一、二等奖;2011年科技创新分别获得省二等奖和全国一等奖各一个,并取得了潍坊市政府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各一个。这得益于:
1、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将机器人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起来,并编写了大量的校本教材,如《敢想才有创新》、《走进精彩的机器人世界》、《电脑绘画》、《奥赛编程指南》等,让学生徜徉在机器人世界和科技创新的世界里。
2、学校成立了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社团和“小小发明家”社团。根据学生的兴趣不同分成了若干兴趣小组,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统一进行活动,由老师进行相应辅导,并定期请专家来校或在网上进行指导。
3、组建了强有力的辅导教师团队。我校有魏本刚、张旖、翟鹏三名优秀辅导教师,他们不但业务能力过硬,而且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经常与机器人大赛优秀的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进行专业辅导,在辅导过程中,他们循循善诱、善于引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创新能力得到了强力提升。
7、精心构建完美教室,让学生享受灵性的教育。
我们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完美教室,教室门口有该班的班名、班徽、班级简介、班歌、班主任寄语、班级目标、学生成长导师及所承包学生名单,教室内有班风、班训、班规、和班级格言,并建有班级花市,达到了花源花姿共享、美化教室环境的目的,同时也便于学生了解花的种类、特点及生活习性,有利于净化室内空气。每个教室的图书角,书目内容丰富,实现了图书资源共享、方便学生阅读的目的,既解决了学生学习资料匮乏的困扰,又有利于调动学生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各班都建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小组文化。完美教室的构建有利于师生心灵与行为的共建。朱永新教授说:“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传奇,生命的成长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完美教室的终极价值、终极关怀与终极信仰是“幸福完整”。我们正走在构建完美教室的路上,让我们不断行动,不断坚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共同见证,让我们的完美教室,从一间屋子,逐渐长成一座促进师生共成长的神奇宫殿!
8、利用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学校每年组织的“科技节”有“航模展”、“创意机器人”、“小小发明家”等系列比赛,让学生领略科技的魅力;“读书节”的“读书日记”评选、“读书演讲”比赛、“即兴作文”比赛等系列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并逐渐形成阅读的好习惯;“体育节”的长跑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系列活动锻炼了学生的体质、意志,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艺术节”的艺术特长展示、歌咏比赛、曲艺比赛、舞蹈比赛等系列活动,开启了学生的艺术灵感,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让学生灿烂的笑脸洒满校园,成就学生的艺术爱好,让“五个一“伴随学生的幸福、快乐地成长。
9、全面开展“星满校园”系列争星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星满校园”争星活动。学校结合“五个一”工程、“风华少年”、“主题语文阅读”、“应用英语”、课堂表现、课外表现等主题,通过一系列活动评选出“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纪律之星”、“文明礼仪之星”、“孝敬老人之星”、“科技创新之星”“探究活动之星”等小明星,然后在楼道文化专栏中进行宣传,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对被表扬的学生和未被表扬的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和促进,促使所有学生人人争当小明星。
10、发挥楼道文化的育人功能,让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校以地区文化为依据,在编写地区文化校本教材的同时,利用楼道墙面空间,以校区和楼层为单位,创办了“诚孝文化长廊”、“历史文化长廊”、“恐龙文化长廊”、“二十四节气文化长廊”、“科技文化长廊”,让学生身处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深切感受家乡文化积淀,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
11、通过班会和国旗下讲话等集体活动,让五种教育和五项美德伴随学生健康成长。五项教育:主要指习惯养成教育、自主合作教育、信念信心教育、感恩孝心教育和法制道德教育。五项美德:在育人方面,学校积极倡导尊严、自信、勇气、爱心、诚信这五项美德,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为此,学校在每一面墙壁上都制作了喷绘版面,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名人故事引导学生堂堂正做人、认认真真学习、快快乐乐助人,诚信守信交往,勇往无前创新,幸幸福福生活。
(三)、关注教师的发展与成长,让教师幸福的工作、快乐的生活
1、创设幽雅环境,让教师们诗意一般的生活。
马克思曾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幽雅的校园环境建设,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称之为校园显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我们以近5000年的中华文化底蕴为基础,结合地区文化实际,实施“让校园成为温馨家园、生态公园、文化圣园和成长乐园”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亭阁美观,树木婆娑,绿草成茵,四季鲜花,……让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墙都会说话,使校园环境体现出知识化、艺术化、人文化的倾向,呈现出以人为本、处处育人、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气息。让幽雅的环境,成为教师们休憩与心灵栖息的净土。
2、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让教师们身心轻松地工作。
以尊重人为前提。一是尊重优秀人才,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二是尊重每位教师,依法尊重和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和劳动成果,建立校长信箱,经常召开座谈会,增强与教师的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使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个体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以关心人为基础。首先,关心教师的物质生活,深入了解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对困难职工实施帮扶政策,让教师们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激发其内在的力量;其次,关心教师的精神生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给教师的校园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其三,凸显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创造各种渠道和方式让教师们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使老师们与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整体,使其产生极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3、努力营造学术氛围,让教师们主动地获得发展。
在学校文化建设以及重构的进程中,设法做到以人为本,让广大的教师有幸福感。人人参与新课程的实施与学校文化的重构,让广大的教师有成就感。强调并积极形成团队合作的学术研究氛围,让每一位教师有能量感。激励教师奋发向上,使每一位教师均有明确的方向感。今年我们实施的“系列文化长廊”、“校本开发工程”、和“人人有课题活动”就是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方向和空间。
4、精心营造艺术氛围,让教师们充满灵性地工作。
杨振宁博士说过:“创造是枚硬币,它一面是科学,一面是艺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使师生置身于内容生动而丰富的人文、特别是艺术的浩瀚海洋之中,将普遍存在于心中的爱美悦美之意因其势而利导,达到愉悦性情,进德修身的功效。我们每天的快乐大课间、社团活动和定期举行的师生文艺汇演,在师生同乐的过程中就很好的体现了我们的这一理念。
5、构建理想课堂,让课堂成为成就教师的舞台。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开放高效的教学形式,科学艺术的教学内容,智慧灵动的教学策略,活跃有序的师生互动,情意浓浓的个体体验,生机勃勃的学习状态是我们对课堂的追求。学校构建了“一六三”教学模式,即“一温故六自主三拓展”。 “一温故”是指知识对接,温故达标。“六自主”是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自主交流,赏评互补;自主合作,探究新知;自主展示,质疑点拨;自主测评,当堂达标;自主管理,主体评价。“三拓展”是指知识能力,课后拓展;实践能力、社区拓展;管理模式,校外拓展。各科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创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例如谭瑞梅老师的“初中生物六环节自主达标教学法”、张晓的“初中历史六步分层教学法”、殷盛林的“英语语法延伸教学法”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学业,在快乐中健康成长,从而让教师找到了成就自我的舞台。
6、锻造名师团队,引领课改航向。以20人的名师团队锻造为切入点,通过加强研修培训、外出学习、赛课和专家指导与打磨、上公开课、观课议课以及承担校本课程开发、教科研课题研究等形式,让他们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课程特色,引领教师走向“强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课改之路。
7、教育互助共同体的建设,促进了师生的交流与发展,达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带动了教育互助共同体的共同发展。
我们与龙源、林家村等学校结成了教育互助共同体,大力推进干部教师交流,积极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一方面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到龙源、林家村的学校参观学习交流,开展学校发展愿景恳谈会、学校特色创建研讨会、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等系列活动,开拓了领导干部的视野,更新了管理理念;另一方面经常开展联合教研,组织教师到龙源、林家村听课观摩,邀请龙源骨干教师送课下乡、作辅导报告等,与龙源、林家村采取“轮流坐庄”的形式开展了研煮论、观研磨等系列活动;三是扎实抓好干部教师交流,精心选派优秀的干部、教师到龙源交流学习,要求我们的老师带着课题“进城”,以研究的姿态去上课、学习,总结提炼城区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带着作业“回乡”,定期将调研成果等回传到学校,及时推介,这一反馈措施,不仅使进城教师本人受益,更将收获传达到了全体教师。至今我镇交流的干部教师,共完成并传回调研报告6篇、提出合理化建议12条,均被学校一一采纳。
(四)、用心经营管理策略,引领学校快速发展
1、推行目标管理,实行目标定位与目标反思制度。我们提出的目标是 “一年一大变,两年大发展,三年出特色,四年求卓越,五年成品牌”,这些目标现在正按部就班地逐一实现。学期初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学期目标,学期末对自己负责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更好地制定和完成下一学期的目标。目标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主要依据。
2、学校实行分两校区管理模式,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发展机制。
在教学管理上,我校实行东、西两个校区管理模式,分别设副校长两名,教导主任两名(兼任级部主任),级部主任四名。两名副校长对各自校区的教育教学和师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教导主任、级部主任对各自的级部负责。我们对所有科任教师进行了平衡搭配,对每个级部的学生重新进行了分班,使他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形成了在同一标准下既竞争又合作,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3、利用《学校工作周报》、《教育信息》、《督查通报》三条途径对学校进行精细化管理。
学校运用《学校工作周报》布置本周的工作,同时回顾上周主要工作。运用《教育信息》,将工作经验、荣誉成绩、师生获奖、评比表彰等信息公示下去,一是让师生了解学校发展情况,二是为期末考评校区、级部、老师、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依据。学校布置的每项工作的检查情况,都以《督查通报》的形式及时通报全校。督查通报机制的确立,使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结果反馈及时,落实有根据,考评有据可查,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问题整改落实的力度。
4、“四级论坛”:领导班子论坛、班主任论坛、教研组长论坛、优秀教师论坛。
时间是利用每月的四个周六,分别举行四级论坛。这也是学校独特的校本培训方式之一。要求人人发言,介绍工作中的具体经验做法,汇报成绩源于何种举措,通过论坛,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形成经验共享机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中得到收获与感悟,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论坛”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干部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
5、学校设置了常规督查部、课堂评价部、质量抽测部、卫生安全督查部和系列活动部五个部门,齐抓共管学校全面工作。五部门互相独立,又通力协作,分口把关,职责分明,有利于任务落实,有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辉,有利于竞争机制的形成,有利于师生潜能的挖掘,有利于内部活力的激发。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4 06:56 , Processed in 0.1998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