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教育在线 返回首页

若羽之轻的个人空间 http://bbs.eduol.cn/?43205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缔造完美教室

已有 1293 次阅读2013-9-9 10:55 |个人分类:新教育学习| 朱永新

缔造完美教室

——新教育第12届年会主报告

朱永新

提要: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在新教育生命叙事和道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新教育儿童课程的丰富营养,晨诵,午读,暮省,并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为所有学科的追求目标,师生共同书写一间教室的成长故事,形成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教室文化。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穿越课程与岁月,朝向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在各方面训练有素又和谐发展的生命,而一天天地丰盈着、成长着。

本文提纲:

一、缔造完美教室的意义;二、完美教室的文化构建;三、完美教室与道德图谱;四、完美教室的课程建设;五、完美教室的生命叙事;六、结语:临淄宣言

从物理视角讲,一所学校,是由一间间教室组成的。而从社会学角度看,每一间教室都是一所小学校,一个小社会。一所学校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决定的,新教育实验的最终成就与品质,也取决于每一间教室里的故事与成就。

教室是什么?新教育的榜样教师常丽华曾经说:教室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是决定每一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我们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总和,它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

一间教室,一个个生活于同一间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志同道合者。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一、缔造完美教室的意义

什么是“缔造完美教室”?简言之,就是在新教育生命叙事和道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新教育儿童课程的丰富营养,晨诵,午读,暮省,并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为所有学科的追求目标,师生共同书写一间教室的成长故事,形成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教室文化。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穿越课程与岁月,朝向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在各方面训练有素又和谐发展的生命,而一天天地丰盈着、成长着。

在新教育人提出“缔造完美教室”时,许多人问我们:为什么你们要把原先的班级、班集体,说成一个原本仅仅具有空间概念的教室?

从约定俗成的定义来看,班级是学校中的班次与年级的总称。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一个班级通常是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而教室(classroomschoolroom)则是指在学校里教师对学生正式讲课的地方,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空间。所以,一个是从组织的角度来界定班级,一个是从空间的角度来定义教室,而从教师与学生生命活动的形态,以及师生共同活动的场域而言,两者其实是相同的。

我们在这里之所以说教室而不是班级,是想强调教室是一个师生的生命在此展开的场。同时我们又不希望这个概念仅仅停留在空间上。因为在这个空间里,不仅世界得以展开,而且历史得以书写,它是叙事的、时间性的,用新教育人喜欢的词语说,它又是岁月的。

缔造,在字源上有最初创造的含义。我们选择这个词语,是想强调作为教室缔造者之一的教师,可能起着比我们原先认识的更为重要的主体作用。在我们喜欢说学生是目的、是主体的时代里,我们往往会忘记一个事实:没有人不是目的,不是主体。新教育实验主张,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这里所说的人,无疑是包括了学生、教师、父母等所有与教育相关的人。

教室的叙事主体,必然是它的所有参与者。但是,在这个叙事中,教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他不仅仅是主角之一,而且还是参与剧本创作的人。一间平庸的教室并不完全源自一个平庸教师的所为,但一间卓越的教室,一定源自一个不甘平庸的教师的梦想。而且,正是凭借这一梦想,这位教师才可能得以超越自身的局限,自身也抵达卓越。

关于“完美”二字,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因为很多人认为,完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远不如优秀、卓越这样的提法实在。我们认为,这里一方面是为了在我们“开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的表述中显得更对称,另一个方面是提出一个愿景,一个朝向。缔造完美教室是我们追寻的理想,是“虽曰不能,心向往之”的前方。所以,完美教室并不是一个苛刻的衡量当下的标准,而是一个使命,一个愿景,并且在这一表达中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并不想只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一些任务,而是想从自身的领悟与梦想开始,创造一个足够美好的事物。

要全面理解缔造完美教室的内涵,还需要把握好几对重要的关系。

一是教室与学校的关系。学校是完美教室存在的大背景,任何教室都不能孤立于学校之外而独立存在,教室文化和理念的确定同时要以学校的文化为背景。在一所学校很强大的时候,教室更要置身于学校的大文化之下,并从中汲取养分。但是,在一所学校的文化不够强大的时候(如雷夫的第56号教室),教室(班级)就要突出自我,拥有自己的文化和镜像。而且,教室不是一个单一的狭窄的空间,操场、图书馆等学校的其它场所,都是教室的延伸。

二是成长与成绩的关系。完美教室与优秀成绩并不矛盾。新教育不把分数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但是好的分数,一直是对新教育人额外的奖赏。新教育人明白:“缔造完美教室有一个绝对的‘硬指标’:所有孩子在教室里可见的进步——无论是在道德上的、情感上的、智力上的。”没有可见的显性的成长,不是真正的成长,单个的学生个体的成长也不是真正的成长。在德性养成上,孩子们“既质又文,君子堂堂”,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从内至外散发的儒雅气质和宁静之气是显性的。但道德人格以外,我们同样需要智力上的显性成就——最终的分数是很好的体现。我们把分数的要求放在灵魂的成长之后,但最终学生的成长一定能用分数来表现。分数将是成长的一个表征。没有合理的分数,世界无法懂得你也无法承认你,如果把分数抛开,完美教室就无法真正完美。当然,在我们已经存在的完美教室中,因为新教育的课程,因为两套教学大纲的相互促进,孩子们最终的分数都比普通班级要优秀甚至卓越得多。

三是教室与家庭的关系。作为有教育学自觉的教室,应该在思想上领导着家庭,凭借专业素养和技能引领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家庭也是教室的延伸,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教室。没有父母的成熟,很难有孩子的成熟。所以,建立家校联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成立新教育亲子共读中心的缘由所在。因此,完美教室也一定是教师与父母充分交流、交融的教室,是父母充分参与教育教学的教室,是学校和父母高度认可的教室,没有他们的认可和信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在厘清缔造完美教室的概念内涵以后,我们有必要再来审视一下其价值与意义。

教室与生命联系在一起,是为生命而存在。教室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没有生命绽放的教室,就不可能是完美教室。生命,是新教育最重要的一个词汇。

教室的重要性,一直被低估。生命,在任何阶段,都需要一个自由舒展的领地。最初,这个领地被称为母亲的子宫——一个大生命为一个新的小生命创造的舒适的宫殿。然后,是襁褓,是摇篮和家庭;再然后,是校园和教室;最后,是职场与社会。

摇篮和家庭、校园和教室、职场和社会,在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其中,校园和教室对于生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这个时期,生命一边在象征着起点与过去的家庭和当前的校园与教室之间往返,一边将触角伸展到自己未来将独自面对的世界(职场和社会)……生命的这个过程,被理解为是从安全到自由的进程,而生命发展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需要有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场所:为了安全的庇护所,和为了自由的训练场。如果家庭意味着更多安全,社会意味着更多自由的话,那么教室正好意味着在这二者之间且同时具备二者功能的特殊领地,是孩子生命从安全到自由的最重要的驿站。

同样是一间教室,或者平庸、冷漠,甚至充斥着暴力、专制、欺骗,或者完美、温馨,对于每个穿越其间的孩子的意义完全不同,对于每个生命成长的意义完全不同。

从某一刻起,一位教师(或几位教师)和几十个孩子相聚在一个叫教室的地方,生命中一段最重要的时光在这个叫教室的地方度过,大家的成就与挫败、悲哀与喜悦源自于这个叫“教室”的地方。我们能够对它无动于衷吗?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认为,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是从一间间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没有哪间教室与其他教室里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只有从教室开始,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开始,才可能有新的课程创造、新的“学习共同体”创造。

新教育人探讨缔造完美教室的意蕴以及可能性,正是希望有更多的新教育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教室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成长,让缔造完美教室的项目成为师生成长的一个契机,在行动中不断朝向完美。希望有更多的新教育教师,能够“守住自己的教室”,让每一个生命在教室里开出一朵花来。

二、完美教室的文化构建

教室,不应该是一盆散沙。教师和学生,不应该只是各不相干的把知识作为商品的出售者和消费者。在教室里相聚的一群人,不应该只是偶然原因的随机组合,或者偶尔因一首歌、一个演讲、一场比赛才聚集在一起,平日里则是一群没有共同思想共同语言的乌合之众,一群没有共同愿景共同价值的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教室,注定是一个生长中的部落和社会;教室,注定是一个要形成自己文化与规则的地方。

论及教室文化,大家自然会想起新教育第10届研讨会的主题“学校文化”。事实上,我们在有关学校文化论述中的大多数内容,完全符合教室文化。我们甚至可以说,教室就是一个缩微版的学校,教室具备学校的一切结构与功能。

如果要说教室与学校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室,总是有一个明确的期限规定性:或者三年,或者五年、六年,它不但起始时间被规定,而且同样被规定于某一刻完成自己的使命。当然,完成使命并不是宣告这一教室的彻底消失,而是这个教室叙事的完成,而经由这一教室叙事成长起来的师生,将在另外的叙事中继续扮演主角,继续书写各自的生命叙事。学校的绵延性显然要更强一些。如果说教室完全由一群人相聚而成、相离而散的话,那么学校则是无数人、无数代人的进进出出中,生成自己的文化与历史。套用一句老话,就是:“铁打的学校流水的教室”。也因此,教室叙事,是一个比学校叙事结构更清晰的篇章。教室,是一个比学校更应该清晰规划,精心设计好开端和结局的叙事,而文化,就是这个故事中的灵魂、精神。

 2010年石家庄的新教育年会上,我们曾从一所学校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来观照学校文化,也曾从学校的校徽、校歌、校训、仪式、庆典以及建筑、英雄故事等角度来剖析学校文化。这种观照与剖析,我们同样可以运用于教室。也就是说,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构建过程中,拥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一间教室,应该在自己的叙事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命名、象征标志、英雄与榜样,或者说,一套属于自己的形象符号系统。和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形象、学校历史一样,教室文化是完美教室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使命、价值观、愿景的集中整合与体现。

在教室文化的思考中,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第一形象是教室命名,而最终呈现的则是教室文化的整体构建。一间教室的名字,应该是教室文化的具体承载与体现,是班级成员的自我镜像。

通常情况下,许多学校的教室是用数字来命名的,如一(3)班、二(4)班等,或者如雷夫的“第56号教室”。用数字作为教室和班级的代号,无疑是最简单的,但也是最枯燥、机械和重复的。

在新教育的教室里,往往通过具象化的命名,把格式化的数字符号,转化为一种精神意向,赋予教室一种精神力量。教室命名,就像每个人出生时被命名一样,是生命中一件特别重大的事件。也因此,许多班主任老师总想别出心裁,起一个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教室名字。是的,每一间教室应该是独特的,但这里的独特不是非要起一个多么新颖别致的班名,创造一个多么漂亮夺目的班徽或是象征物,让自己的教室与众不同,另类张扬。我们所说的独特,只是相对于这间教室及其特定的老师和孩子而言,它是非同寻常的,是意味深刻的。

江苏海门海南中学有一间教室的名字就非常特别——不一班(般)。班主任江斌杰介绍说,孩子们刚上中学,走进学校就说:“校园不一般呢!”他介绍任课老师时,有学生说:“这些老师不一般呢!”一天课下来,有学生感叹:“真的是不一般呢!”所以,他就想:干脆用“不一班(般)”来命名自己的教室,激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创最好的班级。这样就能够拥有不一般的孩子,不一般的教室。

如果当个性(追求与众不同)与贴切性(就像我们希望的样子)有了冲突的时候,我们建议宁选贴切,不选个性,哪怕与其它教室有所重复也行——毕竟对这些孩子而言,它仍然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因为经历的不同,同样的名字背后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意向,不同的故事,因为最终它的意义是由师生的共同生活所赋予,而不是有一个名字就自足了的。

在许多新教育学校里,教室命名用了“小毛虫”、“蒲公英”之类的小动物或者花草的名字,看起来平淡无奇,甚至简单重复。但只要能够从这些平淡的名字、平常的事物中,充分挖掘其不平凡的内涵,通过阅读、课程、活动不断擦亮这些平淡的名字,它就能够在学生们的心中真正地活起来,成为大家共同生活的愿景。正如海子所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名字叫什么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传递灵魂碰撞而生的温度。

完美教室的命名,并不一定要求教师在学生没有到来之前,就已经完全确定。取一个名字等候孩子出生,这在生孩子时是贴切的,但对于已有自己的情趣、性格、历史的学生及其父母而言,教师的这种做法容易让教育的另一方感觉过于被动。而且一个一开始就定下的名字,对被动接受的孩子而言不过是个词语,是个空洞的符号。所以,教室命名,可能已经在老师的心里酝酿了很长时间,甚至已经有了非常完备的构想,但是正式命名的时机却仍然需要寻找甚至等候。最好是师生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创造时机,譬如在相关的电影观看或诗歌学习之后,巧妙地提出来,成为一种共同的命名。

没有一个名字是完美无缺的,重要的是它们是我的名字,就像晨诵诗《草的名字》所说:“给我喜欢草取我喜欢的名字,我取的名字只有我在叫。”是的,一棵树,一棵草,一块石头,一粒沙……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通过这种赋予,成为意蕴深刻的象征物。

所以,比教室名字本身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名字或意蕴能够不断被发掘,不断被赋予。譬如罕台有一个教室叫小鸟教室,由于同级的兄弟班级叫小毛虫教室,当初命名的时候大家打趣说,小鸟吃毛虫,就叫小鸟教室吧。小毛虫教室的班主任是原毛虫与蝴蝶项目负责人马玲老师,所以,这是一个源自教师历史与愿望的命名,而且它的意蕴就是毛虫最终将羽化为蝶,飞翔天空。相对而言,这个小鸟教室的命名就显得有点仓促了。但是它至少意味着这间教室的主人不希望自己逊色于小毛虫教室,而且在相当长时间里,两个名字成为孩子们的快乐游戏:我是毛虫我刺你,我是小鸟我吃你。然而从更久远的时间来看,除非我们赋予小鸟教室更深远的意义,否则这个命名就成为一个意义单薄的符号而已。所以在一年后的班徽设计时,设计者把毕加索的和平鸽当成了小鸟教室的班徽,而老师则把《快乐鸟的承诺》这个伟大的绘本故事作为教室的镜像故事,并准备在高年级,逐渐地引入凤凰涅、荆棘鸟等相关故事。就这样,一个起初显得仓促的命名,因为师生逐渐赋予它深远意义,最终让它持久地成为教室的鲜明形象。

命名只是教室文化建构中的一个事项,和它相关的事务包括班徽、班旗、班歌、班诗、班训、班级承诺(誓约)等,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班徽,是班级的图腾,班级的象征物,一般是围绕班名展开,由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共同绘制而成。班徽确定可以采取全班征集评选、在优胜方案的基础上修改完善。

焦作市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一间名叫“竹节轩”的农村教室,在向全班同学征集班徽的过程中,刘浩楠同学设计的班徽被大家一致通过(见图1)。图案的下方是两段蓬勃生长的竹节,和班名“竹节轩”相呼应。中间竹叶状的图形,像镰刀,又像号角,像冲浪的风帆,又像挥舞的翅膀。而图案上方那一团跳动的火焰,象征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心灵。

对于局外人来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但对于竹节轩班里的孩子们来说,这却是只属于这个班级的,它体现着一个班级精神生命的走向,是由师生亲身经历、共同创造的。而对于刘浩楠同学来说,更是会成为一辈子的记忆。

班旗,是班级的旗帜,在运动会、学校庆典等大型活动时使用,可以活跃气氛,增强凝聚力。一般是把班徽放大以后印制在白色或其他颜色的布上。班旗可以制作成不同规格,有学生人手一份的小旗帜,也有列队展示时使用的大旗帜。

班歌,是与班级愿景、名称的精神气质吻合的歌曲,可以是自己创作、请人创作,也可以是选用现成的歌曲,或者根据现成的歌曲稍加改编的歌曲。如李镇西的未来班,是学生们写信请谷建芬老师作曲的;而山西绛县的“山水人家”教室,则选用了《我爱你中国》。班歌歌词和旋律不应成人化,应该符合儿童的志趣。

班诗,与班歌相同,也是与班级愿景、名称等和谐协调的诗歌,可以由班级师生共同创作,也可以选用现成的诗歌。如山西绛县的小蜗牛教室的班诗就是《小蜗牛》,激励孩子们不怕慢,只怕站,只要心怀梦想,执着前行,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班训,与学校的校训类似,是用简洁明了、寓意深刻的语言,阐明班级的价值追求。班训的文字可以成为班徽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可以印制在班旗上。

班级承诺,是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对未来的一个美好的约定,它往往是以誓词的形式出现。如马玲老师在给自己教室的父母第一封信中就提出:“我是教师我承诺:让每一个与我相遇的孩子,因我而优秀”,“我是学生我相信:我将在这里品尝到知识的快乐,生命的尊严”。班级承诺在重要的场合和时刻由教师和学生宣誓,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和震撼力。

上面这些内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没有必要在教室成立的第一时刻就预先准备好。最好的方式是在师生的共同生活的岁月中逐渐建构起来,这是一个以教师为引导者,师生共同体为主体的自我书写过程。譬如对一间小学教室而言,它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就完全可以等到三、四年级之后再来确定,只有等学生的精神境界达到能感受并理解规则的阶段之后,讨论这一切才有鲜活的意义。海门新教育实验区选编的《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一书,就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近20个教室的个性化的文化构建,孩子们每天在这些与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文化中穿越,教室文化自然就浸润了每个孩子的灵魂。

教室文化,也会体现在教室的布置上。没有经过精心安排的教室,是缺少文化意蕴的。从总体上来说,我们希望教室的布置要有切合孩子生命的美学风格,比如在班级里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或者小金鱼等动物,让孩子们能够随时看见生命的成长,与大自然保持联系,感受自己以外的生命呼吸。教室里的色彩也可以丰富多彩,如低年级可以考虑偏近粉红色系,用绘本童话场景和角色来装饰,让孩子直接地感受到亲切、温馨和安全;高年级可以偏近青蓝色系,或者回归黑白,装饰以成熟的字画作品,有一种清澈高远的意境;而中段则可以考虑选择介于二者之间的绿色系列,配以东方风格的清新插画等等。

当然,装饰教室的最重要的事物,应该是师生的作品:大家共同生活过的照片和文字,大家从稚嫩到成熟的艺术作品——甚至许多新教育教室提倡宁可有不完美,也要让每一个孩子的作品上墙,因为这是“我们”的阵地。所以教室布置,应该把教室墙面当成我们自己的杂志社、电视台、档案馆。同时,教室还可以成为我们自己的园艺房、展示厅,大家种植的花草盆景,烧制的泥巴陶艺等,也可以利用这个空间陈列交流。总之,教室里的每一个空间都应该由师生共同创造,或者是一段共同穿越的生命旅程的见证。对于孩子们来说,让学生在其中发现自己,认可自己非常重要。

2011年新教育年会上,我们提出了“以人弘道,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的倡议,这对于完美教室的文化构建也十分吻合。“文化是活出来的”,教室文化也是如此,它应该在一以贯之的师生生活的点滴之中,在不断的濡染,编织与生成中活出来。无论多么构思巧妙、令人眼前一亮的班名、班徽、班歌、班诗,如果师生最终没有把那种精神活出来,那么这间教室就与完美教室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反之,哪怕教室只有一个平凡普通的名字,只要坚定不移地去做,把一种精神活出来,平凡的名字,甚至简单的数字,也就有了深远的意义。

我们倡导通过班级的课程、班级的庆典、班级的活动,班级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都是在将文化一点一点的活出来。活出来,不仅师生享受到过程,享受到成长,同时班级也就有了自己的风格。风格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生命在特定的境域中的光辉发扬,生命光辉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有了风格。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教室文化,既要从儿童生命成长的阶段性和普遍的人类精神来考虑,也要考虑到一间教室的民族与地方的风格特色。譬如,对新教育完美教室而言,我们与雷夫的第56号教室就处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之中,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儒道释文化的根本精神与特质,是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的文化场域,如果我们的教室将中国文化吸纳得特别透彻,它就必然呈现出一种与第56号教室生命精神上息息相通,但文化风格上迥然有异的气质。

三、完美教室与道德图谱

教室是个小社会。有关这个社会的一切:道德规范、行为规则、规章制度、榜样底线……全都与这个社会同步建构而成。虽然教室从更大的社会(譬如学校和社区),或者更久的传统(譬如学校的历史)中承接了许多既定的东西,但它们真正成为教室里的显性和隐性的规则,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它们的建立,其实也就意味着一个社会的形成。它们建立起来的方式,它们的实质,则决定这个社会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是共同生活的还是孤立存在的。

一间教室总不是凭空存在的,它总是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并且是环境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强调完美教室由我们亲手缔造,其实它的根苗,一直孕育于更大的文化系统中。我们的语言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国家法规,我们时代的习俗与风貌等等,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教室的肤色,成为我们教室自我编织的纺线。

完美教室价值系统的缔造,是一个双向同步的过程:一方面,它是传统和法规中的要素,源源不断地传递到教室,传递到孩子,成为教室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是师生,尤其是学生的不断成长,不断对话,不断取舍与抉择,完全自主地体认某些价值。也就是说,它既是一个传统继承的过程,也是一个民主创造的过程。单纯且过度地强调这两个因素中的某一点,而否定另一点的重要性,必将导致教室价值系统缔造过程中的偏颇。一间真正的完美教室,必然是对话的,革新的,民主的,也必然保存着传统中美好的元素。作为自我叙事的教室构建,它总是基于传统与自由之间,并在二者之间不断穿梭。通过这种来回穿梭,自由拥有了历史的厚度以及力量,历史传统拥有了自由所赋予的当下感与创造性。

应当承认,当下的许多教室,已经或者正在被双重的市场主义所左右。所谓双重的市场主义,第一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经济市场,也就是拜金主义、拜物教,第二就是隐含于对物质经济的过度追求中的拜分主义,唯分为上,因为分数的后面是好学校,好学校的后面是好工作,好工作后面是好待遇……其实,马克思主义对这一切早已经认识得非常清楚,经济永远是物质基础,必不可少,但是最高的价值只能是人的自由,而不应该是人的异化!所以,有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在教室里开展一种关于大生命的教育,关于人的终极自由或成就的教育,一种关于人类未来的美好憧憬的教育。一间教室,应该建立起这种对于大生命的信仰,把大生命的生生不息,把人类的庄严与尊严,作为生命叙事的大线索,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如果说关于生命与人的自由之信仰,是一个比较宽泛、相对隐性的大背景的话,那么一间教室的道德系统应该是显性价值系统中最一以贯之的。

道德系统总是信仰系统的落实和具体化。事实上,广义上的道德系统,包括了类似于习俗层面的行为规范、人与人共同生活所需要的处世守则以及人的内在良知三个相互渗透与交叉的子系统。

对一个教室的师生而言,习俗指的是那些先教室而存在,但并不源自生命之必然的行为规则。这种习俗是无所不在的,它们赋予人们的生活以一定的形态与秩序,但也可能隐蔽地让人服从于某种压制。所以,缔造完美教室,意味着教师对习俗的二重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构建完美教室的过程,既不应该是让孩子服从全部的既定习俗,让孩子们习俗化的过程,也不应该是一个鼓励孩子们反抗习俗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让习俗与生命不断对话,既通过习俗规范人的身体(包括言行举止),又让人审慎地对待习俗,不视为理所当然的真理。

我们这里所思考的习俗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接近于《弟子规》的“规”。但我们的态度显然不同于《弟子规》编撰者的态度,我们强调的是一种基于生命自由的对话,一种对生命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尊重,而不是一味地以习俗规训生命。

除了习俗,一群人相处,总会生成一些特定的“游戏规则”。对一间教室而言,显性的游戏规则其实就是班规班约。当我们把班规班约理解为一间教室集体的共同约定时,事实上已经赋予教室民主生活的含义,要求教师不能够将班规班约,当成自己旨意的替代品。也因此,一间教室里的班规班约,没有必要在一二年级就确定下来。因为依据儿童道德心理的发展规律,人在三年级之前,一般不会进入鲜明的“我要捍卫游戏规则”的道德发展阶段。所以,新教育实验建议把班规班约的制订放在三四年级之间(依据各个教室里的不同情况而定具体时机),而且应该以一种民主的方式进行。它是一间教室的重大事件,也意味着孩子们内在道德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

为了更好地指导缔造完美教室工作,更好地形成学生的道德人格,我们在西方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六阶段理论和中国儒家文化关于道德三重境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教育实验的道德发展图谱。

这个新教育道德图谱,可以称为新教育道德人格发展的三境界六阶段学说。我们认为,人的道德发展,会经历自然功利境界(包括逃避惩罚和渴求奖励两个阶段)、习俗规则境界(包括“我要做个好人”和“我要捍卫游戏规则”两个阶段)和道德仁爱境界(包括将心比心与惠泽天下两个阶段)这三个相继的境界(六个发展阶段)。

任何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总是同时具备六个阶段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圣人也会逃避惩罚并渴求奖励,孩子也会拥有并非只是交易或者笼络的友爱之心。但是,任何一个人当下的道德水平,总是侧重于某一个阶段,虽然在不同的场景中,其道德行为会退行到以前的方式,或跳跃到更高阶段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决定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处于哪个层级的水平上,一般需要利益冲突的检验。也就是说,在没有利害关系的情况下出现的友爱行为,并不表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已经成熟地进入到第三境界的水平。相反,只有一个人在利害相关的处境下,总是会自由地做出某种抉择,思想和行为已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这才能反映出他的道德发展处在何种水平上。

自然功利境界,表示它和人的道德自由相对,且和普通生物的自然本能遵循着同一原则。说它是功利的,表示在这一阶段,左右人是否采取行动,主要遵从趋利避害的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有危险、要受到惩罚就设法避免之,有好处、能尝到甜头就去实现它。行为主义心理学之所以被教育界批评,就是这种看似有效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把人的道德人格下降到和动物相似的自然阶段,而没有能够有效地激发起人的道德自由。当然,无论人的道德上升到何等境界,人终归仍然是动物,这意味着趋利避害将永远成为人进行道德抉择时的重要因素,而且有时候还相当牢固。

但是,人的道德发展的伟大意义,正来自于对这一阶段的超越。在共同生活中,作为群居的特殊生物,人在进化中发展共同生活所必须的相关道德力,就是超越个体趋利避害的习俗规则境界。这个境界包括“我要做个好人”和“我要捍卫游戏规则”两个阶段。其中“我要做个好人”、“我要做个好孩子”,是依据社会既定的规则标准来看待自己,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人对这些规则是不够自觉,也不自主的,而且更多是为了取悦别人的。可是,在“我要捍卫游戏规则”阶段,人往往更加自主地捍卫游戏规则,其中固然包括那些自己已经认同的先于自己存在的社会规范,但更强调那些普遍的共同创造的游戏规则。就这样,人在道德生活中由被动者开始进入主动的阶段。道德发展的这一境界,相当于孔子的仁学体系中“克己复礼”。

道德发展的最高境界,我们称为道德仁爱境界,包括儒家的所谓将心比心和惠泽天下两个阶段,即从消极意义上的将心比心,从而不害人,到积极意义上的推己及人,从而惠人、爱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把“道”视为最高的真理,而把“德”理解为对道的遵循。所以道德一词的本义不是社会规范,而是对宇宙以及人性最高真理的履践。有哲学家曾经提出中国文化中的天地境界高过道德境界,其实这是没有深刻领会中国传统中的道德概念。在儒家文化中,道与德已经是最高的概念,天与地反而只不过是自然的一个称谓而已。据孔子的说法,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人就已经到达圣贤的境界,但他认为自己还没有能够做到,自己能够努力做到的,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一阶段。

我们不妨以《夏洛的网》中的几个人物来分析一下:总体而言,老鼠坦普尔顿是处于自然功利境界的,它大部分的行为都是为了逃避惩罚或者得到好处。小猪威尔伯为了让它把夏洛的卵袋拿下来,还必须庄严地承诺让它优先吃食物。它的出发点,始终是功利中心的。威尔伯,则更多地处于习俗规则境界,它努力想成为别人的好朋友,成为受大家欢迎的猪。自从夏洛开始帮助它,它就努力活得跟它的名声相称。夏洛说它是王牌猪,威尔伯就尽力让自己看上去是只王牌猪;夏洛说它了不起,威尔伯就尽力让自己看上去了不起;夏洛说它光彩照人,它就尽力让自己光彩照人,他是按照社会习俗来行动的。他就是一个孩子,主要处在“我要做个好孩子”这一阶段。而蜘蛛夏洛,毫无疑问是达到了道德仁爱的境界。当威尔伯遇到危险的时候,它总是想办法设身处地为威尔伯考虑,帮助它度过危机。夏洛在回答威尔伯夏洛为什么要帮助自己的困惑时说:“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这些语言与行动,直接就是道德第六阶段的写照。所以坦普尔顿、威尔伯、夏洛,正好处于我们道德人格发展的三个不同的境界中。

我们为什么如此详细地阐述道德人格养成的三境界六阶段学说?这是因为对新教育实验所理解的缔造完美教室而言,这一学说意义重大,它是一间教室里最为重要的元素,是师生生命的发展镜像,也是贯通一切道德生活的线索。

新教育一直认为,教育应该人格为先,智育为重。这一区分和中国传统中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以及康德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的区分,以及对前者的强调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认为,生命的存在是一个并不可分的整体,在这整体中,人格与德性占据着优先的位置,同时它也是思辨理性、见闻之知的领导、向导。这二者的关系,也相当于当代哲学中人文价值与技术(工具)理性的关系——无论后者在创造人类福利的过程中担当了多大的责任,它都不是自足的,都需要道德的引领。

在我们众多的新教育教室中,这个道德图谱并不只是被高高地挂在教室里,而是一个真正的纲领。几乎每一本童书的人物形象分析,以及教室中的重大事件,都将和这个纲领相关联。在一二年级,孩子们被引导“我要做个好孩子”。因为在实际开端时,孩子往往受制于自然功利境界,为得到奖励和逃避惩罚而努力。但道德的引导总是先行一步,应该让孩子们把目光超越行为主义的标准,朝向“我要做个好孩子”这个更高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列出“一个好孩子”的德目(良好行为习惯)让他们践行。在三四年级,在巩固“我要做个好孩子”的同时,应该让班级呈现一种“民主的共同生活”,让孩子们共同创建、捍卫与遵守教室里的各种游戏规则,并在必要时对规则进行不断修正(避免让既定规则成为教条)。这样就让孩子自觉地接触以及进入道德第四阶段。而从一开始,利用任何一个伟大的、触及道德第三境界的童书故事,孩子们就被引导认识人性的至高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守则,以及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无条件友爱他人的道德仁心。利用故事和诗歌,这个道德图谱将不是枯燥机械的说教;利用这个道德图谱,故事中的人物分析也有了一个显明的道德维度的分析工具。

当然,这一切最终要回归到活生生的教室生活。它们永远有待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在共同生活中身体力行,来慢慢地完成。而最终完成的,就是我们的生命本身。事实上,在人的生命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可以切割出来被叫做道德的部分,道德,永远是渗透于完整的生命之中的。

在这个新教育道德人格发展图谱之上,我们还发展出另外一些相关图谱以作为它的重要补充。譬如,在许多新教育的教室里引入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它和我们的道德图说在内在上完全一致,但视角有所不同(见图3)。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存的需要(温饱健康)与安全的需要相当于道德图谱的第一境界;归属与爱的需要、荣誉与地位的需要,相当于道德图谱的第二境界;而自我实现的需要,与道德仁爱的第三境界类似。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鼓励他们超越低层次的需要。

杜威曾说,一切哲学都直接的就是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而我们新教育则倡导孩子应该成为“小小哲学家”,即他们应该从小开始培育一种世界观的思考,以及反思、批判、建构自我的能力。因此,引入这些由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们开创的理论工具,无疑将为我们的教室叙事增添深度和生机,并避免走上一条看似热闹喧嚣,其实无法触及心灵的德育道路。

总而言之,一间完美教室的根本是为了生命的绽放,是为了让人性充满道德的光辉。在完美教室中,道德人格的养成始终是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具体来说:

1.一间教室,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价值追求,有一种基于生命自由的信仰;

2.一间教室,应该是传统文化习俗与孩子生命天性之间的缓冲带——既是训练场又是庇护所,孩子们既能够体认这些传统又能够有资格对这些传统加以审视与反思;

3.一间教室,应该以民主的方式生成自己的游戏规则;

4.一间教室,应该有自己的道德人格系统,以及相关的一些用来理解人性的理论工具,并引导我们去理解整个世界,同时以此指导我们在教室中的共同生活。

如果对照上述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像美国著名的罗恩克拉克——《优秀是教出来》的作者,电影《热血教师》中的原型,他的55条班规,其实强调的正是上面所述的第2点和第3点——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处境使得他必须强调这二者。而《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则更强调第3点和第4点,这使得他的“教室教育学”显得更为深厚与合理一些。

在这个意义上,新教育人的缔造完美教室,要求我们从一开始就关照这全部因素,既关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儒雅素养,又关心帮助学生建立人生信仰与道德追求,从而更理性地缔造一间完美教室。

四、完美教室的课程建设

在当下的学校,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道德教育,往往更多通过形形色色的活动来实现。过于偏重活动的展示,已经是大部分学校的一种基本做法,它是一种潮流,其实也是一个误区。展示本身没有错,因为生命在本质上,就是在天地之间展示自己。海德格尔把这种展示理解为涌现、真理,我们新教育人则爱说“向着世界开出一朵花来”。

但如果展示是花,那么叶是什么?枝干是什么?根系是什么?如果说展示是绽放时刻,那么其它的时刻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以为,以儿童阅读为根系,以学科教学为枝干,以大大小小的其它课程为绿叶,以生命展示为隆重庆典(即花朵),可能是一个比较适合的比喻。如果说课程是整个过程,那么活动就应该是这道路上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站点;如果说课程是整个岁月,那么活动就应该是是这日历上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节日……

如前如述,教室这两个字,是从空间维度来思考的。但加上课程,就不一样了,因为课程是从时间维度思考的。只有拥有卓越的新教育课程的教室,才可能是完美的新教育教室。如果没有卓越的课程,教室里的生命之花不可能绽放。新教育的课程站住了,新教育就真正地站立住了;新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成了,新教育的大厦就基本建成了。所以,课程,是所有新教育梦想、理念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仅仅画一张在理论上精致合理的道德人格图谱,它不会自动地转化为教室里孩子们的道德人格的发展过程——甚至你每天用这张图谱来讲解也不会有多少效果,这种粗暴的讲解反倒有可能会使学生对之心生反感与厌倦。道德人格的发展如此,生命的整体发展,以及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如此:它不能凭一套理论自动产生良好的教育结果,除非我们拥有了一套将之充实的课程。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孟子在这里讨论的是人性,我们完全可以借之形容我们的教育,从理念到课程,就是一个充实之、光辉之、大而化之的过程。

而新教育实验之所以被广大的学校和教师所喜爱,在相当程度上,与其说是我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一些创造中的理论,不如说是我们有一套不断修正和检验中的美好课程。我们的晨诵、午读、暮省,我们的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我们的读写绘,我们的每月一事,我们的亲子共读,我们的新诗教,还有正在研制的新教育童话剧、新教育电影课等等,这些都是新教育把理论具体化,形成课程的努力。

在讨论课程时,首先有必要厘清一些相关的概念:课程标准,官方教材,地方和校本课程,教室里的课程等等。在这些概念中,有一个概念超越其它概念成为上位的纲领,这就是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具有法律的地位,我们另外所做的与课程相关的一切,都要以它为尺度进行裁量。但是,以它为尺度并不表示以它为限度,因为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事实上应该被视为教育应该达到的底线,而并不规定教育的最大可能性。国家相关部门审定通过的各种官方教材、地方和校本课程,都不是非此即彼的概念,而是实现课程标准的各种途径。自编教材或地方课程,是在教材体系之外,在知识系统之外丰富孩子的智力背景,丰富孩子的生命体验,达到一种润泽之充实之的教育方法。新教育实验所理解的“教室里的课程”,则是以课程标准为底线尺度,以卓越标准为上线尺度,综合利用所有可用的教材并将之作一定的有机整合,开发出尽可能卓越的课程,实现教室的完美,促进教室里师生生命的自由舒展与成长。

也就是说,政府供给的官方教材只是实现课程标准的工具之一,仅教这些教材是不够的,因为教材的背景不够丰富,特色并未彰显。事实上,目前学校中采用的这些教材不可能全面考虑到每个班级的特性,而每个班级的生命都是灵动的,丰富的,变化的,而且有地域性的差异。为了给孩子更为丰富的体验,带给孩子更为广阔的世界,就得教师自己来开发课程、创造课程。开发和创造课程,就是让所传授的内容与孩子当下生命产生共鸣,符合他们的生命特性、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

事实上,无论是官方教材,还是校本教材,其本身都可能是不完备的,而是零碎的,除非有一个渠道把它们有机地贯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和创造课程,就是重组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资源。教材从本质上是用来教和学的材料,再好的教材本身都不一定保证实现好的课程,但它们总是编者们精心编辑的极好资源。一个有创造性的好老师,就是要依据自己的教室叙事,孩子们的生命阶段,创造一根神奇的线,把生活中的一切华丽碎片编织成更有教育效益的整体。譬如我们知道,谁也不能凭借一本思品教材就能把孩子教好,但是,像儿童课程中的《夏洛的网》、《一百条裙子》等倒是极佳的思想品德素材,一个创造性的教师就是一个能够把思品课与儿童课程自由地相互编织的课程开发者。

因此,我们所理解的课程应该是开放性的。作为一条还有待建设的道路(课程的程,就是路程的意思),课程在新教育实验中同时具备严密的计划性,以及随时修正、突破计划的开放性。没有哪一条道路被简单地指定为新教育的惟一道路,没有哪一种课程实施方案被理解为新教育的惟一课程形态。以共同的理念为背景,以已经实现卓越标准的榜样为鉴,结合自己的历史境域,创造性地在自己的环境中开出一朵花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的课程形态。

新教育教室的课程,在理念和实践的层面上有两个相关的课程子系统:一是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是以人的全面和谐整体发展为旨归的儿童课程。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是以新教育的视野,重视审视和改造官方教材或者说学科课程,对其进行新的阐释、解读、批判和创造。儿童课程,是针对当前教育的缺失以及生命的无限潜能,开发出一套更人文、更诗意、更整体性的综合课程。在真正的实施中,这两套子课程既相互渗透,又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在强调“浪漫-精确-综合”这一认知的全过程的同时,侧重于中间精确环节的实现,即具体知识的分解与建构;而儿童课程则在强调这同一认知过程的整体性的同时,更强调兴发感动、生命在场,更强调这三环节中的第一和第三个环节的实现。这样,二者就有了非常有益的补充。我们知道,现行教材最大的缺憾就是过早的精确,以及与生活、生命的疏离感,而儿童课程强调浪漫与综合阶段的兴发感动与生命在场,正好是对这种偏差的有效纠正。

具体到每一间教室,到每间教室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每一门学科,就需要有更为具体的课程规划以及实施方案。譬如,在一二年级,许多新教育教室语文改革了入学就教工具性的拼音的做法,而直接在学科课程中强调整体认读与精确识字,在儿童课程中,则引进读写绘课程与晨诵课程,阅读量是普通学校的数十倍,而且都是充满意义感的阅读,而不是工具与程序性的阅读训练,这充分符合我们倡导的低段浪漫整体的特点。而在数学上,不少教师引入皮亚杰的实验,引入集合的概念,在识数和加减乘除的开端,就把隐性的数理概念与显性的数学操练结合起来。

再如,在中高年级,晨诵课程中的“农历的天空下——中国古诗词之旅”已经被普遍地认同、接受;而三四年级通过海量阅读实现阅读自动化,以及以人物形象分析和道德主题讨论为主要手段的全班及亲子的整本书阅读,也越来越成为许多教室的常态。这和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高度精确化相映成趣。而在数学上,已经有有识之士在三重境界的指引下,开始追求创造数学、发明数学的新的教学。

除了学科课程之外,许多新教育学校还开发了经济学课程、旅游课程、电影课程、童话剧课程、开学课程和毕业课程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整合多个学科的课程。

譬如,浙江萧山的银河小学开发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教育开学课程计划(见表1)。我们知道,开学第一周,很多孩子会出现紧张、焦虑的入学不适应症。一般学校过早地(几乎就是开学第一天)进入学科教学,或过严地进行“规则教育”,都会令孩子产生极大的心理反差,从而出现畏学情绪。而畏学、恐惧,恰恰是学校教育的最大敌人。雷夫曾经坦诚地说:“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的东西——恐惧。

山东.临淄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二届研讨会 官方网站http://2012.linziedu.net/ 年会主题贴 http://bbs.eduol.cn/EditPost.asp?Edit=1&BoardID=88&PostID=1101128

Rank: 2

注册时间
2012-6-11
板凳
发表于 2012-7-15 16:18:29|只看该作者

为此,银河小学的韩婧老师开发了“以儿童课程为核心的小学入学第一周课程”(见表1)。这个课程试图借助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活动,用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美妙诗歌童谣、有趣的绘本故事以及经典的动画影片润泽他们的心灵,同时用写绘的方式让他们尽情表达所思所想,消除他们对陌生环境的畏惧与恐慌心理,培养孩子爱学、乐学,积极、自信的良好心态,帮助他们顺利迈出求学之路的第一步。

上午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绘本《小魔怪要上学》

1.晨诵《新新的书本》

(班主任)

1.晨诵《蚂蚁搬米》

2.绘本《笨拙的螃蟹》,画画最棒的自己(班主任)

1.晨诵《勇敢的小蚂蚁》

2.绘本《鳄鱼怕怕》

3.画自己最勇敢的自己

(班主任)

1.晨诵《小老鼠打电话》

(班主任)

2.习惯培养:如何就餐;

怎样如厕

(班主任)

2.绘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制作书签

3.巩固就餐习惯(美术老师)

2.认识自己的学号

3.学习整理物品箱的习惯

(数学老师)

3.队列训练

(体育老师)

下午

1.参观校园

2.画画我们的校园

(体育老师协助班主任)

1.数学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城》2.练习如何整理自己的书包和课桌(数学老师)

1.参观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室,看一看、坐一坐

2.小电影《三个和尚》(音乐老师)

1.电影:《海底总动员》

2.鉴赏交流

(英语老师)

1.小电影《小熊猫学木匠》,鉴赏交流。2.总结一周中最快乐的孩子,举行小型班级典礼

(班主任)

放学

20分钟

回顾一天生活,交流学到的本领以及最开心的事

回顾一天生活,交流学到的本领以及最开心的事

回顾一天生活,交流学到的本领以及最开心的事

回顾一天生活,交流学到的本领以及最开心的事

回顾一周生活,鼓励孩子们向下周的正式学习发起挑战

1:银河小学开学课程一周课程表

尽管这个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它的创意、思考,显然值得关注和期待。

从新教育中学里,也在涌现类似案例。譬如海门东洲中学百合班,他们开学第一周的课程如下:初一,围绕“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这一主题,老师朗诵《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赠送每个孩子一枚印有百合花、写有老师寄语的名片,师生一起将《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编成课本剧表演,根据文字创作“百合之歌”,教室四周张贴孩子们亲手绘制的心目中的百合图画,孩子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着百合的美好,自主悦纳着“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开学第一课唤醒了孩子对自己未来的无限信任。初二,围绕“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这一主题,师生一起深度共读《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读出百合向上的生命态势,向着明亮那方的挺拔与昂扬,从心底里鄙视杂草猥琐的生活,无限憧憬百合生命的美丽与蓬勃,将“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作为自己生命的航标。孩子自己制作名片,将向往的百合的德性放在自己名字的前面向各科老师亮出。初三,围绕“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一主题进行演讲。师生一起商定本班的宣言为:成长自己,美丽世界;给力自己,给力世界。师生一起制作班徽:红色的心型班徽上,是一朵盛开的百合,每个班徽都有自己鲜亮的名字,预示着每个人都将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作为生命的意义。而班徽则佩戴在胸前,自豪地在全校面前亮出自己。

同时,开学课程与结业课程遥相呼应。在百合班,每个学期结束,都是全班师生父母们一起在场的隆重的颁奖典礼。根据学年的不同,颁奖的内容有:努力颁奖词、思考颁奖词、最佳学力颁奖词、亲和力颁奖词、成长颁奖词、优秀习惯颁奖词等等,每一个奖项都有一个精彩的颁奖词,除了肯定每个孩子每学期的成长之外,更重要的放学课程是孩子在班级同学、老师、家长面前的“总有一些约定,能照亮未来”的宣言,其实也是假期的自我约定。学期结束,不仅仅是上学期学业的完成,更是假期主动自觉学习、健康生活的开启。

正因为百合班的课程顺应孩子生命的节奏,所以,百合班的孩子,在512大地震中,40多人捐献了近2万元的善款;百合班的孩子想当科学家的原因是想发现另一个可居住的星球,把地球上的人们引渡过去;百合班的孩子想当作家的原因是想唤醒人们真善美的心灵;百合班的孩子想当山村老师的原因是因为想改变那些穷孩子的命运。因为:美丽世界已经成为百合班孩子的信念。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新教育实验的三个概念或者说三个课程,我们认为,这是值得每间新教育的完美教室一以贯之坚持下去的基本课程。这三个概念或者课程包括:一是被精确编排了的晨诵课程;二是道德人格发展图谱指引下的阶段性的整本书阅读,三是教室里人人成为角色一个都不能少的童话剧。在任何学校,如果能将其落实到教室里,无论三年还是六年,坚持着执行下去,也就成了“课程”。

晨诵课程赋予一间教室每个早晨同时也是精神上的黎明,擦亮生命中的每一天。整本书阅读为生命寻找理想的镜像,在不同的人物自居与穿越中,面对种种人生抉择并作出决断、担负责任。童话剧整合各种艺术元素,让孩子们的生命直接与人物同在,把大家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呈现在世界面前。这三个课程,正好对应着一间教室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学期。而这些日子不断地积淀下来,也就成了岁月。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种子在岁月中的过程,这就是课程。所以课程的终点,就是教室里的每一生命,都不仅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而且通过充沛与丰富,能以开放结实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

五、完美教室的生命叙事

在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正式成立的第一次教师会上,陈美丽老师讲道:

我和我的孩子们,就是整个世界。我们会珍惜每一个日子: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会写下明亮的第一行;在每一个孩子的生日,我们会用美好的诗歌和故事、真诚的祝福和笑容,把这一个个日子擦亮;而在平常的每一天,我们会像《新教育小学校歌》中所唱的那样:晨诵诗赋,午读典章,含英咀华,如品如尝;入暮思省,一天回望:是否勤奋,有无独创……课程是什么?课程就是岁月;岁月是什么?岁月就是这一个个平凡但不能虚度不能浪费更不容颓废的日子。

静静地守住一间小小的教室,就是守住来鄂尔多斯的初衷,守住新教育的初衷,守住经历岁月的风霜和洗礼之后,对教育的这点理解和心愿——不让它蜕化为虚假的文字,不让它蜕变成空洞的口号,实实在在地过好每一天。

我相信,走得久了,回头再看时,这弯弯曲曲的道路,就是真正的新教育。

在那个学期的期末,同在罕台的马玲老师在微博中写道:

写学期学生评语,就是用手指摩挲这过去的一个个日子啊。曾经的惊喜与欢笑,曾经的眼泪与疲惫,但更多的还是遗憾啊,无尽的遗憾……不断地问自己,不断地反思这90多个日日夜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师生的生命没有虚度!我们走在路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更远的前方……

这两位新教育实验的榜样教师同在罕台,为帮助那些最需要关爱与照顾的孩子而守护着各自的一间教室。从她们的语言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相同的关键词:日子。每一个日子,一个个日子,组成了我们所说的岁月。如果说教室是空间,日子是时间,孩子则是时间与空间的经纬交织的中心。

无论有多少或深奥或浅显的理论,无论有多少系统、精致的课程规划与资源,缔造完美教室的要义,最后总须落到这一个个原本平凡的日子,以及这些日子里师生们如何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如何相互编织。

穿越,编织,赋予,显现……我们曾用无数个美好的词语试图来描绘新教育实验中理想的教室生活的生态,但这一切最终无法替代实际形态的教室生活。而事实上,实际形态的教室里生活里,不只有欣喜,不只有成就,不只有一帆风顺的喜悦,反之,越是心怀完美的梦想,就越能够真切地感觉到教室里的另外一面:劳累,怀疑,机械重复,单调,形式主义的束缚,甚至还有考试压力与无数造假工程带来的厌倦与动摇……

因此,新教育的缔造完美教室,并非是构想一个完美无缺的童话故事——不,这是我们误解了童话。任何一个伟大的童话,主人公都必须首先经历一次丧失,然后是漫长的历险,最后才是获得拯救:靠神仙的帮助,或者自我的努力。

缔造完美教室,意味着一种宣告:或许我们只能生活在充斥着平庸和厌倦的淤泥之中,但我承诺将带着孩子们日渐地脱离这种平庸,在任何处境下实现超越,而任何一点超越,就是生命的一次绽放,彻底与根本的超越,就是我们最终的成就,就是缔造完美教室梦想的实现。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缔造完美教室视为一个教室与师生的自我叙事:一个童话的构想,一部传奇的书写。所有的伟大童话都将是一间教室与每个孩子的成长镜像,而所有伟大的人物——无论是故事中的还是历史上的——都将成为这间教室里的老师和同学。

一间完美教室的缔造过程,就像一个小说家展开他的梦想,并最终创造出一部伟大的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只是一个教师的梦想,而孩子们只不过是他冥想中的角色。如果我们赋予这个比喻以共同建构的特点,那么它仍然是适用的:这个叙事由师生共同完成,但总有一个人,它先于其他教师和所有学生朦胧地构想着这一切,并在和师生共同体的对话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完善着这个梦想——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班主任,无论明天还会有什么名称,他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室的第一缔造者,一个行动的梦想者,一个理想主义的行动者。

然后,就像电影《盗梦空间》所讲述的那样,完美教室的形象,无论是空间的结构,还是时间上的成长过程,都像是这一梦想的种子,在孩子们到来之前就被细致地构想。也就是说,远在成为事实之前,它已经在蓝图上成为一座美妙的宫殿。这想像成为一种沉甸甸的渴望,甚至会让你在每个假期过半,就开始盼望着开学,开始想像着“写下明亮诗篇的第一行”,想像着教室的新的设计,孩子们的新的课程,班级的新的生活。

于是为了它成为事实,真正的劳作就开始了。伟大的梦想家与狂热的设计师转化为辛勤劳作的砖瓦匠,开始垦荒、奠基。给还没有到来的孩子及其家长写一封封信,精心地准备好第一个晨诵,第一个故事,第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直到孩子们前来,把九月一日当成生命中的简洁而隆重的庆典。

接下来的教室生活,漫长的一天又一天,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它们是如何度过的,就是刚才两位新教育榜样教师所说的“日子”:“种子怀想着岁月深处,平静地过好当下的每一个日子”。

一间教室,应该有一份自己的日历。它肇始于某年某月某日,将结束于某年某月某日。在每一年中,哪些日子将被我们隆重地标注——不是那些追随着新闻和商业炒作的情人节、愚人节,也不仅是这样那样的传统节日,更重要的是真正属于自己教室的日子:每一个孩子的生日,大家春游踏青、秋游赏叶,星星节或者麦子节,结业庆典的日子……另外,每个课程的结束都是一个或大或小的收获节,它被规划在这间教室日历中,像一个必须兑现的美好承诺,一段孩子们值得期望的美好旅程。

教室里的生日祝福是新教育实验中的一个特色,它体现的是我们对每一个生命的独一无二的关注。有没有生日蛋糕等物质载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生命被平等地尊重和接纳,是让孩子借此机会感受到自己的庄严与美好。在生日庆典的许多项目中,生日故事和生日诗,是最为新教育化的两种形式。生日故事,就是为孩子量身定做,选择一个和这个孩子的经历或内在秉赋有关联的故事,以他生日的名义,讲给全班孩子听。生日诗,就是教师或者改编晨诵中的某些诗歌,或者自己创作,利用孩子们名字中的含义,经历中的曲折,性格中的特征,编织出特别的词语,就像蜘蛛夏洛为小猪威尔伯织字那样,织下最郑重的期许。

每个学期的结业庆典,对许多新教育的榜样教室来说,是所有节日之中最为隆重的。以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为例,结业不是一天,因为每个班级至少要半天时间来展现结业庆典,占用童话剧场,仅有六个班级的学校,要用整整三天来完成结业庆典。每一个教室,首先要进行一个师生互动的“教室叙事”,用照片、录像、重新编辑组合的诗歌,回顾刚刚走过的一个学期旅程。因为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每班都有教室日历、教室周历,所以这样的回顾注定充满了细节。教室叙事之后,是为每个孩子的生命颁奖,无论学科分数如何,无论性格脾气如何,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一些奖项,得到对自己作为独一无二的生命的特别期许。最后,老师、孩子和家长汇聚在童话剧场,观赏由全班孩子们演出的童话剧。从一二年级天真烂漫的童话,到三四年级颇有深度与象征的故事,再到未来高年级的经典,他们把最美的童话,视为一间教室的自己的故事。不是背诵或念出台词,而是用心倾诉那些话语,真切感受成长所必须的那些曲折的情节,并在主角面对困境与两难情形时的抉择中学会抉择,在主角履践承诺的担当中学会担当。

就这样,一间新教育教室里的所有日子,那些形形色色的课程,因为特别的仪式和庆典而有了温度。其实,仪式和庆典也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且是课程中最炽热的日子。仪式让生命或时间停顿,让此时此刻与其它时候不同。每一年中除了国家的重大节日庆典和孩子生命中一些特殊的日子(开学日、入队日、生日)外,每个课程的开启是仪式,课程的结束、回顾是庆典,还有围绕班级课程而衍生的节日也是庆典。除此之外,每一周中升旗和班会、每一天的晨诵都是仪式。因为这些仪式和庆典,让课程更加具有生命的光辉。

在漫长的穿越中,有些特别的日子会沉淀下来,成为一间教室特别的节日。譬如不少新教育教室里有“旺达节”,这是共读《一百条裙子》之后,为了提醒不要对任何人怀有歧视,以及学会作出玛蒂埃式的承诺,所特别设立的旺达节。一间教室每年重过旺达节,可以让师生共同回顾走过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班级中有没有伤害他人的事情?当有不公平的事情时,你是否勇敢的站出来了?在这一年中,你是否画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百条裙子?……”还有不少新教育的教室里有“夏洛节”,这是共读《夏洛的网》之后,为了提醒同学努力成为别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学会编织爱的大网,而特别设立的节日。

反之,倒是有些流行的节日,却并不需要年年都同样郑重地过,如教师节,母亲节,只须在整个教室叙事中,特别隆重地过一次就足够了。否则,有些感情一再重复的表述,也就成了廉价的旧分币,徒然留下虚假的形式。也就是说,新教育的仪式与庆典,不是简单地为过节而过节,为仪式而仪式,而是为了擦亮这个拥有特殊意义的特别日子,一经擦亮,从此这个日子就有特别的温暖、特别的味道,从而永存心间。

就这样,我们用晨诵吻醒每一个日子的黎明,用暮省保存每个日子的黄昏,用“含英咀华、如品如尝”的姿态,一天天地汲取人类文化的精髓。

就这样,我们从珍惜每个孩子的生日,珍惜每个孩子的生命,从郑重对待一个孩子的期末评语,超越分数以及纪律,来反观我们的教育观。

就这样,我们用伟大故事的英雄人物作为榜样,用经典童话作为自我叙事的原型,用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方式让一间教室里的师生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

像一条涓涓小溪,穿越岁月,最终汇成大江大河,汇入生活世界的大海,而我们这间教室里的教师,在离别之后,仍将是孩子们心目中那朵最值得怀念的花儿,历经岁月,四季不败。

而孩子们的生命,就如同无数不同的种子,在一间叫教室的花园里,经由我们的守护,经由我们的浇灌,经由我们的守候,而最终将亭亭地开放于岁月的深处,世界的面前。

与我们思考学校文化时曾经说过的一样,没有故事的学校,一定是没有文化的学校。思考完美教室的缔造,与学校文化建设一样,一定要有故事,而且要有伟大的故事。故事源自何处?源自挑战和遭遇,没有挑战和遭遇,没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没有一种创造奇迹的冲动,就不可能有完美教室。完美教室应该让每一个生命创造奇迹,没有挑战不可能,没有战胜各种遭遇,谈何奇迹?如果雷夫不能够把贫民窟孩子组成的教室打造成为快乐的天堂;如果陈美丽不能够使苏雪妮从零分到语数良好,甚至再到优秀,他们的教室就要平淡得多。所以,奇迹发生的过程,就是挑战不可能的过程,就是参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共同见证和经历的过程。所有的奇迹都会告诉大家:要永远学会挑战不可能,要让孩子把追求卓越成为习惯,有一颗不甘平庸、不安份的心。无论是今天在教室的学习,还是未来在任何岗位上的工作,都是如此。在人生的任何一段旅途上,应该永远努力成为卓越者和创造者。

缔造完美教室,创造生命奇迹,离不开教师真诚且深刻的爱。对于教师来说,教室就是我们的星球,孩子们就是我们的玫瑰与狐狸,或者就是我们的小王子。我们原本孤独的生命,我们原本并无隽永意义的人生,将因为这种彼此归属而拥有意义——就像我们和家人更为持久的深刻地彼此归属一样,这都是相互的驯养。但这种超越家庭间的彼此归属和彼此驯养,不是基因与血脉所赋予的自然禀赋,而是一种人类最高的潜能的实现:为一个原本陌生的人,倾注我们的生命。而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将在这样的倾注之际,获得深远恒久的回响。

缔造完美教室,创造生命传奇,离不开教师的真正觉醒。对于教师来说,纵然他今天尚未卓越,也至少有一颗朝向卓越的心,这样他才能带领孩子走向卓越。如果一个教师缺乏能量,缺乏成长,他的教室也就无法获得能量,无法成长。就会像魏智渊老师对于新教育网师学员所说的那样:“当我们内心充满软弱与恐惧,教室里就会显现出恐惧与暴力;当我们内心充满茫然与混乱,教室里就会显现出浮躁与无序;当我们远离阅读与思考,教室里就会显现浅薄与轻率;当我们充满借口与不满,教室里就会充斥着抱怨且缺乏责任感……总之,当我们的内心丧失了生机,丧失了滋养,教室里就会丧失生机与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缔造完美教室,创造生命传奇,离不开教师的深厚学养。完美教室要求教师在成长中努力汲取教育学、哲学等知识,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努力研读心理学、文学等人类知识的精华,让自己的爱和使命感更强大;努力实践教育教学,不断的践行,修正,让自己如同雷夫一样,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正如我们一再倡导的那样: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立,就是生命在大地上劳作、栖息、歌唱;立,就是人类顶天立地,成为天地间最美的风景。只有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朝向卓越的教师才能带出不断朝向卓越的孩子。

缔造完美教室,创造生命传奇,离不开教师的心理修炼。一个教师的内心世界,与一间教室的生活世界息息相通。缔造完美教室的过程,从教师自己的成长叙事来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磨砺生命特质,抛却自我缺陷的过程。教师就如同一个教室的导演,他的优缺点在无形都会孩子以影响,他的性格会在无形中烙印在教室里。如有的教师多愁善感,孩子们也多愁善感,有的老师言语犀利,班级的孩子也个个出语不凡。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的崔国建老师给我们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的学生刚入学一个月的时候,调皮任性纪律差,他的脾气也非常急躁。几乎每天都是心平气和地走进教室,气急败坏地离开教室。开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父母们谈论起孩子上学以后的变化时,几乎都反映,孩子们变得比较急躁,动不动发脾气。后来他才认识到,教师的性格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负面性格气度影响了孩子,一个完美教室的教师必须重新认识自己,不断的自省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是什么,可发掘的资源是什么,如何把自己的生命能量最大限度的释放给孩子,最大限度的发扬自己的优势?如何矫正自己的缺陷?避免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影响到孩子。

缔造完美教室,创造生命奇迹,离不开教师的独特风格。教师的风格,将成为一间教室特色的最重要根源。有人在评价雷夫老师的教室时曾经说:“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特色是什么?特色的本质是生命风格,即生命密码(独特的潜能、境域、资源)得到充分发展时的风格状态。特色,往往始于共同的穿越,且始终伴有共同的穿越,只是在过程中,渐渐地有了独特的事物、路线,独特的思路、理解。特色并不是大家选择做不同的事,你专攻画画,我专攻书法,他练硬气功……这只能叫特长,一个人可以也应该有特长,一间教室也可以与应该有特长,但这不能理解为是特色。特色应该是一个生命本质特征(及丰富的可能性)不断地实现、呈现于世界面前。一间教室的特色并不是让所有孩子拥有相同的气质、性格与特长,而是一个集体拥有极高的创造,而这种创造的外在表现,就是教室的文化,就是教室的特色。

缔造完美教室,创造生命传奇,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生活。完美教室的生命叙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叙事,因为完美教室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我们发现,在一些新教育教室的叙事中,往往在过于突显教师的引导力量的同时,容易缺少儿童的视角,学生状态往往以群貌呈现。即便是关于学生个体的叙事,也大多由于缺乏对场景的细节描述,而流于表象或想当然的推断,孩子的个性和个体生命状态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儿童自身的魅力还没有充分展示出来。所以,如何真正地发现儿童,走进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关注每个儿童的特质,是缔造完美教室时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离开了学生个体生命以自己最好的方式独特成长这一事实,任何教室终将无法完美。

六、结语(临淄宣言)

20127月,新教育人聚集山东临淄,探讨一间教室的容量与力量,温度与深度,及其对于师生生命成长的意义与价值;研究如何通过缔造完美教室来书写生命传奇。我们形成了如下共识: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将愿景、文化、课程等融合在一间教室里,就是师生汇聚在伟大事物的周围,穿越在伟大事物之中,吻醒故事和经典,编织诗意的生活,最终让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走向卓越。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把这一间教室,当成茫茫宇宙的中心,天地间的所有美好,逐一在这里显现,并在岁月中汇聚成生命的大河。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一边关上教室的门,将这个世界的冷漠与暴力拒之门外;一边打开教室的窗,让风带着整个宇宙的信息进来。一间完美教室的容量可以是无限的。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努力在教室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教师和学生在充满信任、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游戏、创造,超越分数的异化但仍然确保教学的高质量。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在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父母以及相关人员组成的共同体中,信息与情感、知识与人格充分地交流与交融。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努力让知识经历重新发现的过程以及相伴随的喜悦,通过唤醒沉睡的知识,进而以知识唤醒我们自己的灵魂,在心灵与知识、与他者、与自我的三重对话中,实现深刻的共鸣,体察到生命与宇宙的庄严。每一个课堂的细节,都是朝向完美教室的努力。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以文化为自己的教室立魂,让自己的教室,让自己和孩子们书写出独一无二的自己的故事。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这个故事的主题与主旨。要把传统文化中那历久弥新的原创精神作为最重要的财富,贯注到教室之中,使其弥散着母语的芬芳、馨香和温度。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关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个孩子成为教室的主人,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实现。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守住每一个日子。教室里的每一个日子都值得珍惜,那些看似平凡普通的日子,如果我们用心去做,就能够把他们擦亮。这些日子,就会写在学校的历史上,写在学生的心坎上。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求我们下最平凡的苦功夫,做最不平凡的大事情。一间小小的教室,一个大大的梦想。居里夫人说:“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金色的梦,然后再把这个梦变成现实。”新教育是我们共同的金色梦想,而缔造完美教室,就是我们“把这个梦变成现实”的必由之路!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3 23:37 , Processed in 0.2058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