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门市实验小学郁蓓蕾
老师们,下午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来聊聊“完美教室”。
在去年的新教育年会上,朱永新教授提出: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同志者。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我们实小拥有百年的文化积淀,拥有博大的“能仁”精神,班级文化建设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现在有了新教育的引领,“缔造完美教室”便成了我们实现新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
(一)我们首先提出了“五个一”的初级建设要求。
(1)一种精神
从低年级的“每天进步一点点”到中年级的“一勤天下无难事”,再到高年级的“青春气象,少年精神”,每个班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那是一盏盏航标灯,引领着师生迈上梦想的阶梯。
(2)一个约定
我们深信每一个班级都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愿景,那是师生间共同的约定。三(7)班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约定:“让我们相约在阳光下,带着热情与活力,绽放纯真的笑脸。让我们心手相牵,风雨同行,快乐成长,分享幸福。”六(1)班的师生共同约定:“脚踏大地,仰望星空,用行动追逐梦想。今日,繁星点点;明日,星光灿烂。”我们在憧憬中追求美好的愿景。
(3)一句宣言
“扬帆起航,劈波斩浪,自信永远,胜利在望。” “乘着梦想的翅膀,成就最好的自己。” “幸福一班,非同一班,追逐梦想,坚定前行。”一句句有力的宣言是一个个充满能量的加油站,为师生的幸福追求增添了动力。
(4)一个个性班名与一个图腾设计
每个班在师生共同的探讨、研究、实践中设计了个性班名,绘制了班级图腾,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一种独有的象征,彰显出班级的特色与文化的魅力。
在这“五个一”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每个班特有的班级名片。
(二)紧接着,我们将班级精神融入到“缔造完美教室”的各个方面。
(1)从环境环境布置到相关活动开展。
我们关注细节,电灯开关、电视信号箱、电源面板都穿上了漂亮的外衣,成了班级一景;我们用巧手妙心让每一面墙都在诉说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教室温馨雅致,我们的板报、外墙是师生展示自我的多彩舞台。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思考着、实践着,班级精神解读、班级图腾设计、班级环境布置、班干部的竞选、绿色角的维护,处处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一、我们的静搏教室
首先,请随着画面一起走进我们的教室。这是外墙布置,“七彩时光”里留下了孩子们参加每月一事和大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时的快乐瞬间,右边的“缤纷舞台”展出的是孩子们的作品,有阅读小报、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等,定期更换。还有一个“悦”读园,这些都是孩子们向小伙伴推荐的优秀儿童读物。
教室里的布置:有评比栏,小作家PK榜,阅读记录栏,在这个小小的角落里还有一个洁具屋。
这是板报和一个小小的图书角。书架上的书并不多,都在孩子们身边流动着,每个孩子身边平均有三本书。
这是我们的“智慧树之家”。上面有孩子的个人名片,有照片、姓名、座右铭。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教室,是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而在我们心里,她就是温暖的家。
我们是一棵棵稚嫩的小树苗,怀揣着参天的梦想;我们扎根大地,沐浴阳光,以书香滋养心灵,在活动中获得成长。我们向往“宁静”的气质与情怀,我们用“拼搏”的汗水书写生命美丽的诗行。
我们的班名是“智慧树中队”。一开始取班名时,孩子们想到了很多,比如:小蚂蚁中队、向日葵中队、青松五班、彩虹五班……后来,一个平时不太言语的小女孩顾芸玮提出来说叫“智慧树中队”,大家都说好。当时,我觉得这个名字取得太大了,“智慧”的境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到达的,这个目标太高远。随后,我就问她:你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她的回答很简单:“智慧树是少儿频道的一个节目,我一直很喜欢看的,而且我希望我们大家越来越聪明。”很多时候,大人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太复杂而难以决断时,孩子却能轻松应对。把简单的问题想简单,或许这就是一种儿童智慧。是呀,一个能让大家看到就高兴的名字,一个能让大家心里美美地向往的名字,不正是个好名字吗?于是,大家就把班名定下来了。不过,我还是深入地想了想取这个班名的意义所在。我觉得:大树象征宁静、智慧与豁达,这些正是我和孩子们共同希望拥有的良好的修养与品质。我们希望能从宁静中获取力量,希望今天的小树苗在成长的路上不断拼搏,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
我们的班级精神:静能启智搏能生辉意为:以宁静开启智慧,在拼搏中让自己熠熠生辉。
儒家、佛家、道家都认为“静能生慧” ,说的是以心灵的宁静唤醒智慧、拥有智慧、增长智慧,以“静气”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心清静、意清静,看书看得进,作业做得好,智慧才会涌现,学习才有进步。
成功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努力拼搏。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我们要为自己的目标拼搏,为我们的共同愿景拼搏,为自己的远大理想拼搏,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人生熠熠生辉。
孩子们设计了班级图腾,最后我们选中了高润青同学的设计,这个是已经加以美化了的图腾图案。
这棵茂盛的大树就是我们的班集体,象征着智慧树中队蓬勃向上;图中的人有小朋友有老师,我们在“静”“搏”精神的引领下,一起迎着阳光幸福地成长。
二、我们的日常生活
“静博”教室,是我和孩子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上课、阅读、活动、成长,它是我们温馨的家。为了让孩子读到更多的好书,我们从图书室借,孩子之间互相交换,到学校的“淘书乐”市场去淘,也从当当网上买。有了书,毛虫们就可以乐颠颠地上路了。
每一天的生活从晨诵开始,我们一起诵读金子美玲、贾尼•罗大里的儿童诗,读《日有所诵》,读《三字经》……一首首诗歌,一篇篇美文,浸润着孩子纯真的童心,点亮着孩子的心灵。
午读时间是孩子们的幸福时光。我们的午读分为两块,半个小时的师生“静读”和十分钟的阅读展示,有“美文欣赏”、“好书推荐”、“佳作分享”等内容,每天都有一个孩子来展示,还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了PPT。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能力,更让生活的诗意与美好在每个孩子的心间流淌。
每读完一本书,还可以换到一张精美的“小书虫卡”,最多的孩子一个学期能换到三十几张。
我们阅读着,收获着,共同记录着成长的足迹。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共读了一百多本绘本。有“聪明豆绘本系列”“一看再看系列”“不一样的卡梅拉”“启发系列绘本”等。直到现在,孩子们还十分怀念那段美丽、奇妙的旅程。我们还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象的故事,画进了我们自己的书里。这些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图画书。书的力量是神奇的,它能让幼小的心细腻敏感起来,让想象自由飞翔。记得前年那个落叶萧萧的秋天,学校小花园里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披着满身的金黄。那一天,大课间活动结束了,我去教室上品德课,一走进教室,我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满满一讲台的银杏树叶。震惊之余,心头涌上的是欣喜,被孩子们天真的感性感动着。孩子说,这是我们下课捡的,看到银杏叶子很漂亮,就把它送给老师。于是,就有了我们自己创作图画书——《小树叶的旅行》。
现在,孩子们大了,便开始写阅读的体会、心情日记,我们有了自己的文集。一学年整理制作这么一本个人文集,孩子们有着不小的成就感呢。一部分家长也跟了上来,除“亲子共读”外,我也倡导他们读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以解决实际问题。热心的家长还在网络班级上分享了她的阅读体会。
其实,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我们的脚步总是匆匆又匆匆,静下心来阅读是一种幸福,用文字记录生活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充盈。
三、我们的全人课程
课堂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演绎精彩的生命舞台。在新教育“理想课堂”理念的引领下,我努力打造我们智慧树中队的全人课程。
1.公民课程
学校提出了“无痕德育”的主张,并以“每月一事”为载体,着力塑造具有“遵章守纪、文明优雅、谦逊善良、合作分享、多才多艺”这些优良品质的实小学子。例如,三月份我们“每月一事”的主题是“责——热心公益”。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我为小区保洁”、“我为妈妈洗洗头”、“栽下一棵小树苗”等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感恩的活动中明白回报社会的意义,懂得只有有责任心才能赢得他人的欣赏与信任。还有比如,九月“敬”的主题活动,十月“诚”的主题活动等。
去年十二月的主题是“雅”,为了培养学生“文明优雅”的品质,我们的美德银行开张了。上下楼梯靠右走,看到垃圾弯弯腰,关心爱护小同学……在“雅言雅行,伴我成长”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心变得更柔软,童心的美好与善良在许多的小事中得到了体现。还有更多的瞬间我没能看到,但课间巡察校园的CEO看到了,便会奖励个人或班级一个“美德储蓄帖”。很奇怪的是,一般得到储蓄贴的孩子都不会跑来向我邀功,而是默默地把它放到讲台上。每回都是我去问,是谁因为什么原因奖到了美德贴?
每月一事,让良好的习惯伴随孩子们的成长,以美德的馨香熏陶善良的童心。
2.书香课程
第二部分是我们的书香课程。除了日常进行的晨诵、午读,学校每学期都举办“悦”读节活动,有“挑战阅读王”、“与大作家面对面”、 “影视鉴赏”、“好书推荐”、“阅读小报评比”“淘书乐”“书本剧表演”等。
阅读节中,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作家见面会”了。能与自己喜欢的作家面对面地交流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上一届“悦”读节中,儿童文学作家童喜喜老师来学校作讲座,由于场地有限,每个班只能有8个孩子参加,去不了的当然很失望。有孩子就说:我们给童老师写信吧。(正好那时刚学写信),于是,在童老师到来的前一天,我们班每个孩子都给童喜喜老师写了一封信。第二天,作家见面会现场,就派学生代表把信交给这位可爱的大姐姐了。童喜喜老师真好,在圣诞节前就把回信发来了。当我在班上读着回信时,孩子们高兴极了。童老师还告诉孩子们,任何题目的作文,其实都是——写信。这封信的收信人是:世界。信的主题是:向世界介绍我的经历与思考。虽然,童老师的妙计不一定能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写作,但提起笔来,想想大作家的话,写作文也变得有意思多了。
在“好书推荐”活动中,孩子们把自己阅读的快乐与大家一同分享。高润青同学带着我们走进了安房直子的童话森林,陆心童在向家长朋友推荐童喜喜的书,蔡静怡和大家一起赏读金波的《蓝喜鹊》。
“淘书乐”活动,孩子们不仅淘到了心仪的书籍,更体会到了买卖的乐趣、分享的快乐。我们还用得到的书款为班级添置了新书。
“影视欣赏”活动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上一次阅读节观看的是《夏洛的网》,
看到自己喜欢的故事主人公,从书本里跳出来,活跃在荧屏上,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了。
还有阅读小报评比。
我们班有十多位学生获得过校级“快乐小作家”称号。每期我又评出了10位班级的“快乐小作家”。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努力地写好作文并通过“网络班级”这个平台交流分享,一部分优秀作品还拿去投稿,已经有近20篇作品发表。虽然不多,但点燃了孩子们对写作的热情。
3.学科课程
学科知识对孩子们来说同样是魅力无穷的。在数学陆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在算24点比赛和转魔方比赛中都有不凡的表现;美文诵读让孩子们领略了英语的独特魅力,在“十岁生日”的大型庆祝活动中,孩子们登上了展演的舞台;体育课上,姜老师教给孩子们“奥运龙”、“穿针引线”等许多有趣的游戏,在游戏中学会拼搏、学会合作。上学期的“趣味运动周”比赛,我们班获年级第一。孩子们还学会了养护花草,美化教室,学会了演书本剧。
4.社团课程
社团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发展个性的舞台。每个星期五下午,智慧树之家就会迎来许多喜爱藏书票制作的孩子。而我的孩子们也会到他们自己喜欢的社团中去参加活动。比如:合唱社、舞蹈社、十字绣社、编织社、军事爱好者社团等。每个孩子都能在社团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在这里顺便介绍一下,我们智慧树中队的独特的班级管理模式——社团化管理。这是一种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班级管理等进行统整,形成立体管理网络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
这项实验是从上学期开始的,我们设立了以下班级社团:
萤火虫文学社:喜爱文学、擅长写作的孩子通过加强与同伴的交流,共同提高文学素养,同时也为其他社团成员提供写作指导服务。
小蜗牛书香社
小太阳运动社
大力水手维和社:参加对象是愿意维持班级秩序,管理班级纪律,营造班级和谐氛围的孩子,通过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和管理能力。
小天鹅艺术社
小白鸽服务社
实践中发现,构建这样一个立体的管理网络很复杂,很繁琐,但确实有成效,能提升班级凝聚力,形成优良班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充分展示孩子才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现在还只是实验的初级阶段,我们将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策略,将这一管理模式逐步完善,更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优势。
除了这四大课程之外,我们还有快乐的节日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立夏的“蛋节”,斗蛋、吃蛋,孩子们个个乐在其中。圣诞节的“感恩与分享”活动中,看到同学抽中了自己送出的圣诞礼物,比自己得到礼物还要高兴,逐渐地明白“施比受更快乐”的道理。“赞美节”中,向小伙伴送上一张写有自己诚挚话语的“赞美卡”,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
四、我们的故事
在这个温馨的家园里,在寻梦的路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努力着、收获着、快乐着,向往着更美好的明天。
我们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在教育在线建了我们的班级博客“青青草原”。上个学期又搬到了“三人行”网络班级。孩子们把自己的原创美文、读书感想、心情日记等发到了班级论坛,把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我想到了许新海局长在向我们描绘他心中的完美教室时说:“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确实是这样,在这里,我们演绎着一个个小小的却又精彩的生命故事;在这里,我们渐渐学会宽容,学会信任,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格的成长。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被评为了海门市的“行为规范示范班”。
“智慧树”是我们温馨、幸福的家。走近它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
美,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善良、正直、热情,都是那么勤奋、向上、永不言弃。四十八棵小树苗用自己的智慧与爱心连成了一片葱郁的“智慧之林”。“静能启智,搏能生辉”是我们不变的信念,“参天”不只是梦想,拼搏一定会创造奇迹!
刚才,和大家分享了我们“智慧树中队”这个普普通通的教室里的家常事儿。在我们实验小学,有很多“完美教室”比我们优秀得多,像陆英老师的“幸福一班”,祝祖岗老师的“勤奋七班”等等,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最后,我想引用干国祥老师在09年新教育年会上说过的一段话作为结语:“有这样一个教室,它无须繁华,它可以没有多少现代化设备,它可以在这片大地的任何角落,只要,它有那样一个老师,有一群孩子,有一个叫做新教育的课程,那么,它就具备了创造奇迹的所有条件。”我,愿意成为那样一个老师,和我的孩子们在“智慧树之家”这个普普通通的教室里继续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传奇,共同度过一段无悔的人生。
感谢大家的聆听!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4 02:26 , Processed in 0.1835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