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教育在线 返回首页

小事做好的个人空间 http://bbs.eduol.cn/?44817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2013年课改预言: 从课堂走向教室

热度 1已有 1041 次阅读2013-1-21 10:44 | 课堂, 记者

2013年课改预言: 从课堂走向教室  

□ 本报记者 李炳亭

  本刊在新年伊始都会基于经验与观察,对未来一年的课改趋势做出预测。从“2010模式年”到“2011学生主体年”再到“2012教师角色年”,3年中我们看到一线课改的改革与突破,从关注模式建构,到向关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2013年,我们认为,从课堂走向教室,课改将产生更丰富的成果。

  有这样一则故事——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给学生出过一道考题:“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把你的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他自己示范了一遍,然后说:“从现在开始,每天甩臂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可能感到这个问题很可笑,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能做不到呢?都齐刷刷地回答:“能!”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道:“每天甩臂300下,哪些同学坚持做了?”90%以上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两个月后,当苏格拉底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80%。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次问道:“请你们告诉我,最简单的甩臂运动,还有哪些同学每天坚持做?”这时候,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叫柏拉图,后来成为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哲学家。

  新课改10年,那些每天坚持“甩臂”的学校可敬可佩,我相信这不仅是一项毅力的考验,更是教育道德的最好证明。坚持就是一切。

  正因为存在这样一批向着光明行走的学校,我们越发不能容忍应试教育的缺陷。

  我预言,2013年,将会有更多的区域、学校与课改名区、名校一起“甩臂”。教育界的共识是:不课改就等同于落后。

  我的判断是:

  1. 课改与否将成为教育质量是否优秀的评判标尺。

  2. 课改将进一步深化,从“改课堂”向“改教室”过渡。如果说“改课堂”是改变教学时间的单位效益、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那么,“改教室”则是改变教学空间的“社会性”、文化形态和人生模式。

  3. 课改的总方向一定是基于“教学即人学”的普世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课改又可以称为“回归”——回到“三观”(人本教育观、学本教学观、生本学生观)上发现生活、尊重生命、捍卫教育。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和道德,如果方向错了,教育不但是“反儿童”的,也是“反教师”的。

  教室:教育实验室

  《辞海》对教室的解释是:“学校里进行教学的房间”;对课堂的解释是:“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这是传统教育给予我们的标准答案,但问题是,教室只是一个关于教学的房间和场所吗?伴随着小组学习形式的产生,如果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教室的概念是否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如果教学发生在花园和走廊,那花园和走廊可否称为教室?

  基于教育实验室的设想,教室在功能上应体现出:

  1. 教室是教学的场所。

  2. 因为小组合作的出现,教室融入了人际交往的功能,从而具有社会属性。真正的社会属性不是指简单的人际交往,而是一种合作互动的生活方式。

  3. 教室是一个“组织”,甚至可以比喻成一个“微型国家”,它应该具备“立国兴邦”所必备的独立属性,必须担负起培养“公民”的重要职责。

  教育决定了国家的希望和人类的未来,教育兴则国家兴。在中国,人们也早就认识到“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道理。然而,一个经济总量占全球第二位的大国,却恰恰面临教育的困境,教育能让我们的少年强起来吗?

  从“学习场所”到“社会性”,再到“微国家”,教室日渐丰富的内涵始终伴随着对课堂教学理解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学到底是什么,其意图又是什么。如果教学不能鼓励个性,仅仅承载着传输知识的任务,那么不仅无助于学习者全面、健康、主动的成长,还会人为地制造生生、师生之间扭曲的人际关系,导致师生的精神世界一片混乱。

  教育实验室首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生活就是尊重兴趣,一切与学生相关的,凡是能激起学生兴趣的,都应该成为教育的内容。如果给教育实验室三个关键词,我会选择:学习、生活、交往。学习显然不仅是获取知识。学习的内容可以包括:教材中涉及到的现实内容;社区、校园、社会中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容;生活现象、社会热点、环境问题等。总之,教育实验室除了拒绝单纯的知识灌输外,对其他内容都应全部接纳。

  教育在改变,它的内容可以是一份调查报告、一份产品设计、一个活动企划、一个社区建议、一个微型讲座、一次观点辩论、一个手工制作、一个作品展览……与此对应的,是教室空间和布局的变化。教室应该拥有足够的公共区间,并摆放学生感兴趣的物品。

  理念:相信学生

  学生是什么?学生即课程,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物种”。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不是成人的依附和工具。有些人一直以为,学生无非是些孩子,孩子是无知的,因此便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思想以“爱”的名义强加给孩子,孩子也因为这样的“爱”,感受不到快乐,生命状态每况愈下。我们不禁要发问:成人,对于儿童来说,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儿童是一张任人描绘的白纸吗?现代教育早就告诉我们,儿童的世界完全不同于成人,即便是一张白纸,也应由儿童自己描绘。事实证明,儿童有时候比教师更懂得应该如何处理同伴间的关系,他们经常相互赠送贺卡,一起玩游戏,去同学家串门等。遇到问题时,他们甚至懂得开会研究。儿童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心理特征和沟通语言。比如在游戏时,儿童懂得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而无需成人好心地替他们规划。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儿童是成人之父”千真万确。

  儿童无所不能,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学习、管理、评价等原本属于儿童的权利还给他们呢?课改最终的指向一定是儿童的高度自治,他们有权利选择教室和教师,也有权利设计、安排自己的学程、学时和学制。未来的教室一定是学生的“超市”,它应该考虑可以为学生提供什么,而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做什么。

  真正高度自治的人,一定是较少受制于外在束缚的人,他们有能力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掌控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室,当然,既然是学生,他也有义务向教师或者所在的小组汇报自己的学情——他可以不受别人的约束,但必须有能力约束自己。

  我在想,我们为什么不大胆地在实践中验证一些猜想呢?比如我们能否打破现有的班级建制,从身体的自由开始,鼓励学生走班,甚至于走校、跳级?我们能否考虑把考试的出题权交给学生,甚至让他们自己组织、自己监考、自己阅卷?我们能否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让每个学生的长处成为学校的“灵性课程”?我们能否更进一步放权,让学生自主编排自己的课程表?我们能否准许学生先用一周左右时间预学一学期的教材,然后自主设计学科的学习方案?我们甚至可以尝试创办一所没有教师的学校,看看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教学又会怎样进行。

  我们必须清楚,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文明程度。不尊重儿童的教育,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教育,它伤害的不只是儿童,也包括成人自己。什么时候,成人学会了体恤儿童,也就近于学会了真正的教育。

  对于教育的理念,我给出的三个关键词是:自主、自由、自然。

  灵魂:爱和自由

  教育是什么?当我们说教育是无条件接纳时,它的前提应该是尊重学生。爱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给予自由。

  自由是放任自流吗?显然不是。一个放任自流的内心恰恰是被恐惧感控制的内心,这样的自由是自私,这样的人往往会成为不良习惯的奴隶。自由是一种素养,甚至是一种生命的秩序、内在的规则,真正的自由是心智和道德的自由。

  课堂纪律是内在的规则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纪律的本质是外在的控制。假如没有课堂纪律会怎么样?学习者应该自己制订“组织规则”。从学习“场所”到“组织”,教室必然会涉及到“社会性”或者“公共利益”的范畴,那么,就理所当然地需要“法度”——一个共同的行为约定。

  与传统教室所呈现出的“孤立学习”方式迥异,学习一旦被置于“组织”之下,就必然会经历一条从“个体”到“小组”,再到“个性化”的路径。其中,小组学习被认为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分界。西方教育界认为,“班级授课制”早在100年前就进入了博物馆,取而代之的,正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黏合剂是什么?是团队文化、合作精神、集体观念。

  然而,遗憾的是,至今依然有太多的人,尚未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仍执迷于调整课堂结构、发明教学模式、争执授课方法、研究考点难点。我只能说,这和真正的教育尚有距离。在他们的课堂中,似乎也有小组,但他们的小组只有“编号”而无“组名”,更缺少“组魂”,这样的小组怎么能被称为组织呢?

  组织的灵魂是信念,信念的源泉是愿景,愿景的发端是责任,责任的前端是角色。这些都在影响着课堂,乃至于决定着教育的本来面目。我依然要讲,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角色,就决定着什么样的课堂。

  教师应该是什么角色?当我们千百次地说,教师是点燃者、激励者、唤醒者时,请千万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唯一的,让学生成为“自己”,才是真正的爱!教师靠什么去点燃、激励、唤醒学生?靠信念、靠人格、靠精神。好学校是什么?好学校是一方池塘、是一片青草地,是一座原始森林,甚至说好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庙宇”也不过分,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信仰!

  任何一个好的“组织”,都不仅是生态的,更应该是阳光的、向上的、和煦的。在这样的“组织”里,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相互关注与敬重,拥有相同的精神“尺码”,高贵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组织”给人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力量、一种魅力。这样的“组织”会拥有自己的“体制”。

  学生是什么角色?是自己的主宰!

  请学着仁慈一点,把教室交还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在合作中构建自己的“组织”,尊重他们制定的各种“契约”,让他们去尽情“游戏”,去随意、自由地感知世界,去体验生命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去主宰他们想要的生活!艾默生说:“孩子有一种偏好,有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引导他一会儿进入沙漠,一会儿进入城市,他就被一种想法支配,像个傻子,但他是快乐的。”

  如果说爱是水源,那自由就是空气。

  对于教育的灵魂,我给出的三个关键词是:角色、爱、自由。

  课堂:服务于自主

  确切地讲,我前文的三个预言,是针对一直以来坚持“甩臂”的学校的,或者说是针对“第三代课改”学校的。在我看来,“第三代课改”学校的课堂有三大主要标志:1. 无限放大自学;2. 无限利用学生;3. 取消导学案等一切有形束缚。尤其是“无限利用学生”这一条,它隐含着“去教师主导化”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般会采用“一托N”(即一个教师同时给数个班级上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三代课改”学校的变革幅度显然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想。

  对于立志于探索“第三代课改”的学校而言,必须始终坚持“三观”,立足人本教育,凸现学生个性,淡化教学技术。当然,“淡化教学技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刻意拒绝教学技术。这里的“淡化教学技术”,是鼓励教师进一步“后撤”,撤到生活者和发展者的角色,去真正拥抱自己的生活,赢得自己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牺牲精神。

  教师角色的再次变化,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形态和对教师要求的变化。教师要把主要的精力,从研究课本转移到研究学生上。每所学校都应该开设自己的校本课程——基于儿童的“教育学”,这将为教师的职业生命带来质变。如果这样做,每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爱戴的真正的“教育家”。

  教育实验室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实验室,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实验室,这也正是我主张的变“改课堂”为“改教室”,教育实验室其实也可概括为“超市中的超市”。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教育实验室的概念在英美早已有之,并非我所独创。

  对于课改初期的学校,我的建议是三点:1. 少讲多学;2. 构建模式;3. 小组学习。学校应该努力在教与学之间找到平衡,但必须明确,教是为了不教,课改的趋势就是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因为学习即是体验,这也是学习的本质。

  课改难在哪里?第一难是校长的认识,第二难是教师的观念。对于旧教育下的“名师”——那些被旧教育宠爱的人,不仅本能地想保留传统教学的观念和方法,而且几乎不可避免地丧失了客观判断的能力,除非他敢于超越自己。虽然人人都有不改革的权利,但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必须改革。当然,在很多时候,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需要留给教师认识、改变的时间,需要包容他们在改革过程中的尝试与错误——就像教师要包容学生一样。

  对于课堂,我给出的三个关键词是:自主、合作、探究。

  让我们一起“甩臂”吧。我相信,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会因教育的变革而解决。教育的问题是社会问题,所以,面对社会问题,教育应该担负起它应该担负的责任!

  课堂承载希望,教师引领未来。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一起期待、一起努力!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lwsyxn 2013-2-21 20:55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4 01:57 , Processed in 0.1811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