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除了正常的上课,批改作业,我所有的精力都奔波在新教育的沃土里。 毕竟是新的东西,毕竟我们学校是实验学校,而我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倍感责任重大,心中也充满了战斗的激情。 1 “晨诵、午读、暮省”,拼了,也快乐着 10月8号,国庆节一过,我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把“晨诵、午读、暮省”这项重要的工作顺利开展起来,并且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九年级,学校要在10月13号周一召开启动仪式。 天啊,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那么多的任务,我兴奋而紧张地忙碌起来。 首先是晨诵。我找来好多的诗词散文书籍,查过很多的诗词文学资料,我要先从孩子们晨诵的资料下手。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文章摆在我的眼前,我读着,删着,修改着,打印着,我的眼睛不是在书堆里就是在电脑前,白天是这样,晚上还是这样,半夜里,我发现我竟然失眠了,不是因为焦虑,而是忙碌、责任和兴奋让我失眠。你想啊,那么多孩子要开始新的读书生活,要读我给他们选择的诗词文章,这是多么神圣而开心的事情啊。经过一天一夜的忙碌,我终于把九个年级900多个孩子的晨诵材料准备好了。看着孩子们晨读的资料分学段、分时间地摆在那里,看着自己劳动地结晶,我竟然傻傻地抱着他们,不想松开。 其次就是午读。我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书。书从哪里来呢?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首先我吧自己积累的100多册书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趁机发动学生们自己借书、买书,没想到有的孩子竟然能带来十好几本书。但我感觉还是不够,于是,我找学校领导申请,彻底开放图书室,校长竟然爽朗的答应了,有了书,该怎么管理使用呢,于是我多次跑到校长室请求配备书架,功夫不负有心人,校长答应把配备新的书架,尺寸还是我亲自丈量的。以后,会有那么多新书,那么多好书,可以与孩子们在一起了。我把搜集到的书摆放在一起,分门别类的整理起来,累了,就坐会,或者干脆跪在地上,一本本整齐地摆在小书橱里,尽管汗流浃背,灰头灰面,满身尘埃,我却浑然忘却,因为,我喜欢和孩子们这样泡在书堆里,为孩子们有书读忘乎所以。 最后是暮省的话题。怎样让暮省达到良好的效果呢?开始我让孩子们写读书笔记,写小日记,结果,我发现好多孩子只是简单的应付,有的还抄袭资料上面的。我有点着急,毕竟,暮省这应该是孩子们自己的东西,要么是心里的,要么是情感上的,要么是思想认识上的,于是,我跑到孩子们中间,找他们谈心。课下,我跑到教室里,征求大家的意见,一谈就是十几分钟,甚至忘了下节课的时间,多次被上课老师赶出教室;午饭的时候,我来到孩子们饭桌上,和他们一起吃饭,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时地询问着关于暮省的问题,结果,好几次被人家班主任看到,赶出了饭桌。尽管局面有点尴尬,但我却无怨无悔,并且开心地发现,我找到了一条适合孩子们真正暮省的路子,那就是建立空间,写说说和日志。我效仿qq空间,让孩子们建立自己的“暮省”空间,给自己的空间起个名字,让他们也写说说和日志,也画图,推荐歌曲,只不过,这个空间从qq转到孩子们笔记本上,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了,孩子们大胆、真实地在自己的空间笔记本上展示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经历了,尽管很辛苦,却感觉真地好美。每天早晨,和孩子们在一起拥抱黎明,沉浸在自由、开心地诗词晨诵里;每天中午,陪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的读着一部部经典文学作品,徜徉在美丽的故事里;每天晚上,期盼着明天我会看到孩子们怎样的暮省空间。所有这些,让我痴迷而疯狂,我愿意,真地! 2、 忘记了这个世界,也忘记了自己 一个人真地可以忘记这个世界,也忘记自己,你信么,反正我信。 我接受的第二项重要任务是要把学校的读书走廊文化建立起来。我懂,这样的文化不是美丽的装饰,而是实用、真实的读书文化。 一接受任务我就在本子上规划着,哪些班级,那些学生,怎样有效地去建立自己班级的走廊文化。我把一些图片、想法,读书材料全部输送到电脑里。 记得10月20号,晚饭后,我到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步(我有一个雷打不变的习惯,就是一定要到公园里慢走几圈)。我把自己整理的部分材料输送到手机上,然后边看边看。走在大街上,我开始只是简单地看着,思考着,慢慢地我竟然出声地读着,声音由小到大,甚至还不时地大喊一声-----什么了这个地方就这样搞(还有其他的一些语言,但现在记住的不是很多)。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我突然停住脚步,因为发现我周围有好多人,他们在看着我。 天啊,那么多跳广场舞的大妈,大家围着我,看着我,还指手画脚地说着什么,此时此刻,我才发现,自己竟然不小心闯进了人家的广场舞队伍里,并且一直站在中间在看自己的材料,把人家的队伍给冲散了。其中一位大妈说,“孩子,你在这里站了快半个小时了,你没事吧,是不是失恋了,在电话里和女朋友吵架了?”我不好意思地跑开了,天啊,我没和女朋友吵架,我都结婚十好几年了,我的孩子都13岁了,是新教育让我这样,让我这样全神贯注的想着什么,大声地读着什么。这样痴迷而疯狂,忘记世界,也忘记了自己,朋友们,你信么?反正我是信了,因为这是我自身亲历的故事。 谢谢新教育,谢谢我自己的疯狂和痴迷,让我成为一个累且快乐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