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承刚 于 2016-4-19 13:47 编辑
上周末,我参加了“潍坊临朐—沾化滨海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二节课一场报告,一上午的时间,尽管时间不长,但对我来说波动不小,引起我很多很多的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对所学知识的消化过程,犹如牛吃草,反刍消化吸收,自然之理,否则食而无益。潍坊来得宁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人教版六年级的《I have a pen pal》。现结合这节课,谈一谈我对目前课堂改革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与各位同仁讨论一下“新课改我们教师该做点什么”,以期抛砖而引玉。 一、胸中有“竹”,方可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从宁老师的课堂表现来看,宁老师潇洒自如,整节课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高超的驾驭课堂能力,源于她胸中有“竹”。有人说,宁老师的个人素养真好!个人素养,天生有三,后天修为为七。王安石的《伤仲永》至今让我们伤感不已,总觉得有说不尽的惋惜和不解。自身潜能能否得到开发在于后天学习,如果没有后天的学习,持之以恒的坚韧,自然也会泯然众人,永无光辉照人的形象。 有专家对课堂生成作出如下解释:课堂生成就是根据课堂学情变化,师生共同及时接纳弹性、灵活、创新的成分、因素、信息,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应对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点线、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更高水平的互动,使课堂产生质变、飞跃的过程。很显然,教师的讲解应该是教师通过对课堂学情变化的观察,归纳提炼出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概括为课堂的重点和难点,之后重点有突出,难点有突破。如此,教师的精讲便可发挥出最有效的作用。 然而课堂的生成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节有效的课堂,首先取决于课前预设。预设是统帅大战之前的运筹帷幄;预设是文学家下笔之前的谋篇布局。那么,教师的课前预设就是教师对这一节课的运筹帷幄和谋篇布局。如潍坊临朐的宁老师,课上的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源于她对新课标的深入理解,源于她对教材的精准把握,源于她课前的精心构思。从宁老师的课堂教学来看,课前预设自然比我们准备得更充分,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内容,从知识传授到学生自学,从课内知识体系到课外知识延伸,无一不了然于胸。“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这样的课堂上,师者的高大形象,传递给学生的会是什么? 回头再看我们的课堂,我们的预设就是要精心准备好程序,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每一节课我们都是按预设的套路,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走下来。看上去,也很流畅。但仔细想一想,我们的课堂流程便是课前预设环节一个也不能少,不要也不能出现与预设的偏差,否则教师便会阵脚自乱,学生也如撒缰野马。在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也不会自己解决什么问题,更不会提出什么问题;我们的教师倒也是神态自若,无所事事的样子,像是在等待什么!所谓“先学后教”仅仅是走样子,搞形式,有形而无神,至于效果,让人不敢多想。 近些年,课堂“模式”很是流行,但凡说到课堂教学,便谈到模式。像永威的“先学后教”,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诸如模式还有很多。其实,稍一用心,便会发现,无论啥模式都少不得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再仔细地想一想,只要你的课堂教学能抓住这一核心理念,模式仅是一个符号而已。敌我双方决斗,既斗勇又斗智,而对于强大对手,要量体裁衣,能够随机判断出用什么招式才可足以击败对方,不要拘于必须用什么招式获胜,这便是智慧。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的课堂的确是少了一份真实,少了一份生动,少了一份智慧。 二、方法引领,方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宁老师在课堂上有一很明显的特点:教会孩子学会学习。清代学者李渔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可谓精辟。但面对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我们竟然熟视无睹。不同的学段,应该让学生学会不同的学习方法。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不应该是一句空话,需要时间,需要用心,更需要的是教师的智慧。我们学习运用“先学后教”模式,成绩可圈可点。它的引进,改变了我们的课堂结构,也改变了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很理想。“先学”的过程费时费力不小,自学效果又如何?其实我们都很明白,“先学”和“后教”两个环节应该是相互影响。假如“先学”达不到预设效果,“后教”便形同虚设;学生学不到该学的知识,便也会影响以后的学习新知。在我看来,目前我们如果想要学习创新这一模式,“先学”环节更为重要。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考虑如何指导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在学法指导、问题设计、环节安排等等方面下大功夫,具体渗透到每天每节课中。“磨刀不误砍柴功。”如果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才会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三、倘有理论引领,方可摸索中找到新课改的出路 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远一点,那就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几千年的教育教学理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首先我们要先学习,再实践,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丘的教育教学思想已经为我们指明方向。“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经典语录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中要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小组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告诉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勤于思考问题,只会学习,不善思考,那便只是书呆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以上所述,其实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新课堂改革若要取得成功,首要的也是关键的,我们应该坐下来研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点亮课改路上的灯塔,让我们在灯塔下前进,明明有石头给我们引路,非要弃之不用,再去自己另觅新的“航标”,几时才能游过滔滔江水,走到成功的彼岸。闭门造车,永远不会找到出路。先贤圣哲的论著,便是我们不可不用的拐杖和明灯! 关于教师的读书问题,我有几点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首先应该读《新课标解读》。这是我们课改路上的第一盏明灯,它是航标,让我们知道该朝着什么方向前进。 再读《教育学》和《心理学》。我们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千人千面,性格各异,心理各异,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们的心理变化,方可事半功倍。这些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葵花宝典”。 再后是学习大家教育著作,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陶行知全集》和孔子的教育思想等,之后再读一些现代名家著作。这些能够让我们学到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古今中外,取长补短,适而用之,活而取之,思而记之。作为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思考才会有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