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5:让“少者怀之” 今天是正月初五,妈妈家接大姑、外婆和姨外婆。好多年没来的表哥也随着姑姑来了,实在有点难得。 表哥一进门看见姨外婆,异常惊喜,亲切地拉着姨外婆坐下来,询问姨外婆的近况,姨外婆刻满皱纹的脸上也绽放喜悦的笑容,询问表哥的身体情况(表哥身体虚弱,多年不能干活)。他们亲切的样子,不知道情况的还以为他们是母子呢! 其实表哥是姨外婆的学生,姨外婆是表哥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不仅表哥,还有爸爸、我、弟弟都是姨外婆的学生,她是我们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 姨外婆已经退休十年了。曾经在我们村里的小学教书,从十七岁踏上教书生涯直到五十五岁退休,三十八年的教龄,中间只带过一个二年级,其余的三十七年全在教一年级。村子里及邻近村子里只要读过书的几乎都被姨外婆教过,有的甚至一家三代都是她的学生。 姨外婆神采飞扬地和表哥讲他小时候的“损事”。二十八年前,表哥刚读一年级,一天中午,他和几个男孩子被村里的一个妇女追到教室里,原来他们中午上学时路过人家的红薯地,偷了人家不少红薯。 表哥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那时候,家里穷,中午没吃饱,就偷人家的红薯充饥,现在再也不会做那蠢事了。” “小时候,我还和几个男生帮您家摘过花生,您还记得吗?”不惑之年的表哥一脸回忆地追问姨外婆。 “当然记得,那时俺家还养蜜蜂,是谁还被蛰了一下,谁来。”姨外婆兴趣盎然地说。 表哥和姨外婆,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是满头银发的老人,一个是眼角已经长满皱纹的中年。二十八年前的回忆让他们似乎都回到了年轻时候。美好的回忆在房间里飘散,尽管外面飘着似有若无的雨丝,房间里却春日融融。 看着眼前的情景,想起早上王老师的博文《我给了你们粗糙的教育,你们却没有忘记成长》,文中记叙了王老师和他十多年前的学生相聚的情景,我突然感觉世上再没有比教师的职业更美好更让人幸福的了! 虽然老师收入不高,但他是在和人打交道,确切地说是和没有世俗之气的孩子打交道。在他们最无邪的生命岁月里,老师守望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淘气,他们的犯错,他们的懂事、他们的可爱都在老师的记忆里留下深刻的一抹,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细细回忆,甜甜品味,曾经的年轻岁月宛然在眼前。 过年时候,收到了亲戚朋友不少祝福短信,更收到了不少学生的祝福短信。他们短信的内容很简单,不像亲戚朋友的那样有诗一样优美的语言,但更能让我心动,至少他们记得我,他们知道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感恩我,祝福我!而这就足以让我幸福一个年了! 中国第一圣人孔子,他的平生之志很简单:“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让长着、尊者对我们安心,愿意把事务交托;让朋友、同事对我们信任,愿意与我们共事、共同创造与承担;让年轻人在离开我们之后,会对我们共同经历的岁月念念不忘,并从中受益……这难道不是我们教师最高的梦想吗? 为人子,让我们做到“老者安之”;为人友,让我们做到“朋友信之”;为人父母,让我们做到“少者怀之”;为人师,更让我们做到“少者怀之”。这样的人生该是多完美而无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