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1|回复: 0

转 学做人师——于永正的为师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9 08: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做人师——于永正的为师之道
——读《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拾景玉
现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曾指出:“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在现实生活中“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因为凭借知识的汲取与积累,许多人可以当“经师”,但如果不能以“传道”为使命,就不足以为“人师”。近日,细细品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该书是于老师从教五十多年来对自己教学生涯的一次全方位的总结。徜徉在于老师充满色彩与温度的言语之途,发现他老人家的为师之道就是学做“人师”。概要的说于老师理解的人师需要具备三种品质,即坚守信念、永葆童心、以文化人。
一、坚守信念——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可是,如果像美国教育家托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如此,教育真会出现一种别样的境界。”喜欢是相互的,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要喜欢学生,至少“做出喜欢他的样子”。讲课时,于老师会用亲切的目光看着每个学生,课外活动时,加入学生跳绳的行列……即便有不喜欢的学生,也会尊重他,不会冷落、漠视他。正是这些“样子”和“行为”,让于老师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喜爱。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一粒沙都有自己的精彩,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他们有自己不同的兴趣、学习风格和发展可能,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作为教师,应该提供给任何儿童以最适合于他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我。然而在现有的教育场景中,我们习惯了用功利的标尺衡量每一个孩子,“优等生”成了教育的主角,“后进生”被遗忘在教育的角落,缺乏真诚关怀的“教育”变成了空洞的说教,疏离德性的“教学”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授受,师生关系缺少了教育性,变得陌生和疏远。
于老师的一生给教师形象另一种注解,作为人师,要学会放慢追逐的脚步,学会在岁月的成长中守候,才能让“润泽”滋养孩子的生命,才能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花期里悄然绽放。我想,如果我们也可以像于老师的那样,给学生一张“微笑的名片”,“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孩子又怎会不亲近,不喜欢我们呢?于老师是智慧的,他的这些“样子”、“行为”也正是人师的为师之道。正如他在书中提到的:“迟到了的同学何尝不爱面子?他们何尝不怕挨批?偷黄瓜的学生事后何尝不难为情?何尝不怕老师‘揭老底’?于是我选择了不伤他们面子的处理方式。”于老师这样的宽容,完全出于理解——一种推己及人的理解。他的微笑,学生能懂;他的理解,学生亦能懂,因为,微笑,是于老师的名片 ,而理解是于老师爱的别名。
从教50余年,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已经成为于老师的一种教育信念,成为指引于老师教育行为的准则。乌申斯基曾说:“教育指示不经过个人信念的加温,就不可能具有任何力量。”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正是因为对“做学生喜欢的教师”这一信念的坚守,于老师逐渐从经师走向了人师。
二、永葆童心——把自己教成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曾是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于老师从没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那份源自内心的爱是一种力量,让教学充满智慧,充满情意。教学《狐狸和乌鸦》于老师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里特征,采取了“叙说故事”的办法,让小朋友去体悟。教学《翠鸟》,于老师化身成世界绿色和平组织会员,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学《祖父的园子》于老师将朗读指导的重点放在“铲地”这部分人物对话上,要求学生“看我读”,先后化身为“祖父”和“我”,与学生分角色对读。年逾古稀的他,不仅读活了宽容亲切的祖父,而且将天真烂漫的小萧红演绎得神情毕肖。
课堂上的于老师童心未泯,生活中亦如此。他在无边无际的大兴安岭森林里,为采到两个大蘑菇而兴高采烈,甚至唱起了《采蘑菇的“老姑娘”》;他游览新疆阿勒泰的喀纳斯湖,在湖边久久企盼过“水怪”的出现;他逛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时,痴而忘返,当得知长得有点像芭蕉的“大树”就是语文课本里说的“旅行家树”时,竟高兴地扑上去,打量着,抚摸着,并合影留念。他说:“以后再讲《旅行家树》这一课时,便多了一份资源,多了一份情感。”这样的于老师,是“老顽童”,是“孩子王”,是“没长大的孩子”。可也正是这样一份童心,让于老师的课堂,始终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儿童的学习特点,真正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且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
杜威曾说“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为了传授技能,这种教育就是不自由的、不道德的。”而且,这种教育不能以心灵点燃心灵,以激情碰撞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它很难激发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引导他真正关注学生的“成人”之路。作为人师,要想让教育成为灵魂转向、德性养成和人格塑造的基石,就要把“儿童当做儿童”,永葆童心,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喜欢,才能发挥教育感召的力量。于老师说“教了五十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岁月的刻刀可以在我脸上刻上深深的、密密的皱纹,却刻不到我的心上。”我想,于老师的成功,正源于他不冺的童心,源于他的“孩子气”。正如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说:“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于永正和学生相似了,所以他成功了。”张光鉴教授说的,我深以为是,正是因为永葆童心,所以于老师能“蹲下身子看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构筑了一个让孩子们拥有翅膀飞翔在绚丽花园中诗意的教育。
三、以文化人——在文化中浸润
陶继新先生说:“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什么是“以文化人”?他说:“经典的文化如果内化到我们个体的心里,外化出来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可以改变我们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甚至言谈举止,以至于心灵状态。”
教师如何以文化人,把文化根植在血脉中,成为自身的文化基因?于老师认为教师要想成为文化人,不但要博览群书,还要具备艺术修养。
读书的好处自不用说,阅读经典,能够跨越文本、跨越历史、跨越客观世界的樊篱,“与百年之远、万仞之遥的大师巨匠、与古代最出色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与现代第一流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与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卡夫卡……与鲁迅、老舍、曹禺、沈从文……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与这些民族的以至人类的精英,一起思考,探索,共同承担生命的轻与重”。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不断开阔眼界,厚积学养,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行为。于老师简洁、朴素、明快、流畅、幽默的话语风格,正是得益于他博览群书。读书,让于老师获得了很多知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解和教学风格。
除了书外,以文化人的“文“,还包括艺术。英国的艺术大师巴特勒曾说“一个人的作品,不论是文学、音乐、图画、建筑或任何其他东西,往往就是他自己的肖像”,巴特勒的观点,艺术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他不但能“化己”而且能“成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孩子们喜欢于老师的课堂,乐意亲近他,喜欢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艺术修养。事实上,于老师也的确是一位“艺术大师”,他会唱京剧,能演奏京胡,朗读声情并茂、书法遒劲有力……这些艺术提升了于老师的审美情趣,也让他的课堂更有情趣、灵性和个人风格。
躬身自省,作为教师,当我们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我们的人生就注定会与他人有些不同。因为我们面对是一个个有着丰富思想和鲜活情感的生命个体,我们承载的是教育的使命,教学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工作,就是在用眼界引领学生前行,给学生一种“开窗透亮”。正如于老师所说,“一个老师,不在于他拥有多少知识,明白多少道理,而在于‘知行’。如果说我有什么长处的话,这个长处就是我能将汲取的知识、理论融入肌体与灵魂,并能转化为行为,让理论成为生命的自觉与自然。不但如此,我身为教师,我会以‘文’去‘化’我的学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有人文素养的人’。”
于老师用他的智慧让我内心清澈的意识到,要想成为一个以文化人的老师,必当先与书为友、与艺术为友、与自然为友,只有以文化“己”,方能开阔“眼界”达到“人师”的境界。也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如于老师那样优雅地造福于无数的学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样的现实社会中,要做一个信守道德、洁身自好的“人”尚且不易,要做一位人格完美、道德模范的“人师”当然更难。但是诚如于老师所说:“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吧!”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责,以“人师”为追求,“知难而上”,“见贤思齐”,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像于老师那样,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4 07:59 , Processed in 0.2727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