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教育在线 返回首页

舞钢寒梅的个人空间 http://bbs.eduol.cn/?36435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已有 1004 次阅读2012-10-8 21:53 |个人分类:工作随笔

老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其实,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笨人。对于一篇文章,在备课时,怎么也备不深刻,无奈之下,只好把教学参考书上的东西生搬硬套地写在书上,以便防止给孩子们说时忘掉。有时候,我干脆撇开教学参考书上设定的格式,在课堂上即兴发挥,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天该讲第八课《金蝉脱壳》(西师大版第五册),我在上课前看了课文和教参,怎么也设计不出来教学的流程。带着孩子们逐段分析吧。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金蝉脱壳前——金蝉脱壳的过程——金蝉脱壳后来安排内容的。重点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用了两个自然段。在略读了金蝉脱壳前和脱壳后这两个部分,重点阅读金蝉脱壳的过程。这个过程抓住了金蝉脱壳时细微的动作、颜色的变化来写的,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的真是“目不转睛”。我让孩子们用笔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表示动作的词语。大部分孩子很认真的阅读、勾画。讲完课文内容之后,我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会脱壳?”孩子们说到了螃蟹、龙虾、蛇......一个孩子一直举手,我就叫到了他,他问:“老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这篇文章还真是没有显示作者,就连参考书上也没有显示。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会是什么样的人呢?”我的本意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可能和这些孩子们一样是一个热爱大自然,有善于表达的人。孩子们的答案丰富多彩:“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他可能是莫泊桑。”刚刚学过《莫泊桑拜师》,福楼拜告诉莫泊桑不但要仔细观察,还要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所以这么一篇观察仔细、表达生动具体的文章就让他们想到了莫泊桑。我总结“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表达的人,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的观察、思考、表达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孩子们对这篇文章内容和写法的总结出乎我的意料。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6-3 14:34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