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教育在线 返回首页

王杰英博客的个人空间 http://bbs.eduol.cn/?36798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那个结着愁怨的灵魂

已有 981 次阅读2013-7-23 18:49 |个人分类:影视评论

那个结着愁怨的灵魂
                                                 ——观看电影《萧红》有感
文/王杰英
         晚睡时,喜欢看着电影入眠,虽也自知,这不是一个好的习惯,每每深夜睡醒,听到静夜中“嗡嗡”作响的主机发出来的声音,就自责、后悔,没有在睡前切断电源……可,翌日,一切照旧……决心已不再下,因为做不到。也因此,看了很多电影,越看越精神的,就想一吐为快,比如《萧红》。
         昨晚,我在网上搜到了电影《萧红》,对这个名字的神秘感一下子陡增,迫切地想走近她,这位战乱时期著名的女作家……随着画面一帧帧地剪辑,我眼前萦绕地一直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有些病态的,结着无限愁怨的,灵魂……
       萧红原名张乃莹,是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大地主的女儿。她幼年丧母,父亲专横残暴,逼着她嫁给一个旧军官的儿子汪恩甲。萧红想要去上学,深夜逃婚出走,怎奈,幽灵也尾随而至。困苦无助的萧红,万般无奈中与汪同居有孕,后遭无情抛弃……看到这里,不禁为这个女子惋惜,她虽叛逆出走,终因经济上的困顿和性格上的弱点,再次落入“魔窟”。就像有人说的,她一手砸碎旧婚姻的枷锁,然后一头撞进新感情的桎梏。谎言、抛弃、旅馆抵债,奄奄一息,这种不良之爱,以及不忠之耻,在她的心灵中留下阴影,她的愁怨开始积聚……
        孤苦无助、重病缠身的她在极窘迫地情形下“遭遇”了生命中的真爱:萧军。她的生命是他拣回来的。当伙计找开被锁的房门,萧军从门口望向漆黑一片的屋子,搜寻着人影。面色惨淡,穷困潦倒的萧红从微光中慢慢把身子由斜向上直起来,当他们二人目光相遇时,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就开始了。她请求他能听她说说话,她说她冷,她饿,她害怕,她把自己的悲惨身世,不幸遭遇,难言的屈辱,痛苦的心情,对爱和美的渴望与追求,尽情地倾诉出来。豪侠而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萧军被她的悲惨处境所打动,更被她的文学才华所征服,他决定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他成功了,她也爱上了他。可是,正像许多人描绘的那样,很多夫妻能共患难,却不能同甘苦。其实,爱并不代表理解。
         萧红的悲哀,正是萧军对她的不理解。
        爱情,是萧红赖以呼吸的精神氧气。为了爱,萧红狠心抛弃了自己的女儿,她更看重与萧军的爱情!即便如此,哪一个做母亲的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她是想证明给萧军,也是为了重新开始。如果萧军能理解她的这份深情,她也许会从此淡忘这种痛苦,但如果真情被忽略,她对女儿的愧疚,就会像虱子,在暗夜中撕扯着她的心,令她苟且不安。一旦发现萧军对她的不忠,以及暴力相向,她怎能不痛苦万分?!“我不知道你们男人为什么那样大的脾气,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妻子作出气筒,为什么要对妻子不忠实!忍受屈辱,已经太久了。”饱受痛苦煎熬的萧红写下一组《苦怀》诗——“我不是少女,我没有红唇了,我穿的是从厨房带来的油污的衣裳。为生活而流浪,我更没有少女美的心肠。”品咂她的文字,触摸她哀伤的灵魂,愁怨积聚心头,难以自慰和自处的不甘和不满,郁结于心。以至生命最后,她叮嘱端木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女儿,之所以这样,是她从来没有放下女儿这个唯一的牵挂。
        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是的,这些他都爱,可他唯一缺少了对他的尊重和忠贞。而这,恰恰是萧红心底最深切的需求。看见萧红左眼青了一块,梅志和许广平关心地询问,萧红掩饰说是晚上不小心碰的。萧军冷笑:“别不要脸了,是我打的!”很难想象,说这话的,还是当初那个充满正义的萧军吗?语言暴力更甚于拳脚相向,令扯谎的自尊也无处藏身。难以感受,此时的萧红,痛裂的心碎,该如何在人前自处?!四十余年后,萧军同从维熙说到萧红时说:“她的心太高了,像是风筝在天上飞……”真得像萧军说的,她的心太高了吗?我倒觉得,她的要求并不高,就像后来她与端木结合时所说的,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和体贴。这样的要求能算高吗?可是萧军与她同居六年都没能给她一个婚礼和正式的名份,这难道对她公平吗?萧军说:“在我的主导思想是喜爱‘恃强’;她的主导思想是过度‘自尊’。”他甚至说她“自尊心病态化”。一个女人讲究自尊有什么不好?不知萧军有没有认真地考虑过,她的过度自尊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呢?用头发也能想出来,还不是因为爱吗?如果不爱,自尊还会过度吗?!有人说,二萧分手的原因,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性格差异,二是人生选择不同。我倒赞同影片中鲁迅和许广平都说过的一名话:“你对爱投入的太多了……”,是的,因为她是真心的,全心全意地来对待爱情,没想到还是被欺骗和背叛。此时,她心底的愁怨已化为痛苦的源泉。
         提及6年爱情生活,萧军冷静而无情地说:“在个人生活意志上,她是个软弱者、失败者、悲剧者!”这种评价,于萧红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要不是当年她勇敢逃婚,离家出走,追求上进,她怎么能算软弱呢?她的作品轰动满洲文坛,深受人们喜爱,又怎么能说她是一个失败者呢?她有追求真爱的自由,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但由于她不幸遇到了三个负心的男人,所以悲剧这一点,我还是有些认同。然而,就是在他眼里这样的一个女人,死后,却把《生死场》的版权留给了他。当年为了挽救情感裂痕,萧红东渡扶桑,其间萧军有了外遇,对象是他们两人共同的好友,后来萧军又与他人暗通款曲。从萧红在东京所写的信件内容中,看得出一种落寞的心情:“窗上洒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紧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从此我又想到了别的,什么事来到我这里就不对了,也不是时候了。对于自己的平安,显然是有些不惯,所以又爱这平安,又怕这平安。”“ 我虽写信并不写什么痛苦的字眼,说话也尽是欢乐的话语,但我的心就像被浸在毒汁里那么黑暗……我知道这是不对,我时时在批判着自己,但是这是情感,我批判不了……” 萧军在此期间写了《为了爱的缘故》,并将杂志寄于萧红。文中的芹似幽灵一般,意指萧红,萧军以自嘲的口吻为自己辩解,留下,是为了萧红。萧军的阐释,对其产生了深深的伤害。萧红进而幽怨而坚定地说:“从此我可能就不愿再那样妨害你了。你有你的自由了。”此后,她毅然斩断情缘,与端木结合。
         然而,与端木的结合,也并没有达到她所想往的生活。在她痛失与萧军的孩子时,端木已跑得不知去向,在她临终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不在她身边,以至于骆宾基回已说,萧红死前还热切地盼望着,如果萧军在重庆,我给他拍一封电报,他是否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一样来救我?在她临终前,她想到的,依然是萧军……然而,萧军永远也救不了她了……
         1942年萧红病逝于香港,葬于浅水湾,年仅31岁。端木在她的墓前说,为什么男人都爱这个女人,无论她是奄奄一息,身怀六甲,还是生命垂危?忽然想起,萧军初见萧红时说的:“如果让你这样的女人死,那是男人的罪过。”可是,这个女人终究没能逃脱命运的捉弄,还是带着“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的愁怨永远离开了她所眷念的人间。这到底是谁的罪过呢?忽然想起戴望舒的那首《雨巷》:
 
《雨巷》

作者: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6-3 14:10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