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教育在线 返回首页

长集小学刘静宇的个人空间 http://bbs.eduol.cn/?41247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关于一年级学生心理的研究

已有 408 次阅读2019-4-10 12:18

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一年
级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由于受生活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存在许多程度不一的不良心
理障碍。及时的分析这些心理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他们的
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一、在校心理障碍的具体形式

现在小学生由于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都是格外珍惜,在家个个被奉为小皇帝、小
太阳,深受家人的关爱。这种没有原则的“爱”慢慢使他们许多不良的个性和生活习
惯得到滋长,甚至蔓延到校园。在校具体有以下几种不良表现:

1.贪图享乐安逸,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情感脆弱,没有克服
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不热爱劳动,有点苦,就逃避寻求庇护。

2.事事心存依赖,不能独立做事,不能自理自立,凡事都需要在别人的指导下去做。
由于对孩子过分保护,家人在家的大包大揽,使孩子失去独立做事的锻炼机会,造成
学生在学校里不能自理,做事拿不定主意,不会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3.不会交往与人合作。由于长时间与长辈在一起,甚少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与体验,
使他们在校与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好,缺乏相互关心爱护,不会理解和同情别人。当需
要与人合作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无法发挥团队精神。

4.意志薄弱,独断专行。娇气使他们不能吃苦,意志薄弱,怕艰苦的环境,经不起
风浪;任性又使他们听不进别人的批评意见,一意孤行,独断专行。

5.缺乏责任感。不敢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承担责任,喜欢推脱责任,让别人做自己的
替罪羊,不能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总是千方百计为自己的过错寻找开脱的借口,指
责他人,推卸给他人,不能正视自己的错。

二、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学生的依赖性、贪图享乐安逸、缺乏自信心源于父母的补偿心理。大多数家长想
将自己未实现的一切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或为孩子事先规划好将来的人生道路,
对孩子的吃穿需求全力满足,围绕孩子“成才”转,认为这就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
过分的畸形的爱,不但对孩子无利,而且害处很多,抹杀了孩子的创新能力,使孩子
的人生大道人为的变窄。一旦受挫,家长无法接受,心理失去平衡,情绪波及孩子,
对孩子的爱甚至出现天壤之别,造成孩子心理障碍产生厌学心理。

2.家长的从众心理造成学生不能自理自立。家家都只有一个孩子,生活水平都差不
多,人家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决不能少,舍得花费最大的投资来保证孩子的一切。
所以宠爱、溺爱、过分期望与保护,使孩子失去个性,失去自我发展的优势,完全按
照家长设计的“蓝图”成长。

3.学生缺乏责任感、不会交往与人合作起因是家长“教育”孩子不当。家长由于自己
的工作,与孩子相处时间少,孩子常由老人照看。由于隔代,老人们更是心疼孩子,今
天替他叠被,明天帮他穿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给什么,到头来,失去了对孩
子教育培养的机会,使孩子丧失了起码的责任感、不会谦让、难以与人相处。

三、在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进行集体性活动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群体生活环境,增加与同龄人交往机会。如对他
们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穿衣比赛、集体分工合作就餐、打扫卫生等,一切自我服
务性的劳动都要学生自己亲自去做体验感受。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而
且培养了他们过集体生活的良好习惯和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优秀品格。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励学生自主发展。积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创造学生接
触社会、学会交往的客观环境。讲艰苦奋斗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
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创造美好明天的理想。让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参观农业生产劳动
等。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师作适当指导),自己去做他们能做到的,或者经过努力能完
成的工作,从而激励他们自主发展,逐步具备交往、组织和创新等能力。

3.针对性地开展班队主题活动。如“挨了批评该怎么办?”“照镜子,谁最美”等。通过活动和讨论,使孩子们认识到: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个有出息的人都应该有责任感、知难而进,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使自己健康成长。

4.“今天我是班长”,全班同学轮流当干部。针对孩子愿出风头、争当干部的心理及学校育人工作的要求,可以采用全班同学轮流当干部的方式,每人当班长工作一天。工作结束后,由班主任、学生代表评议。班主任充当每个班长的顾问,给以工作上的指导。这种做法,不仅激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为班级做事的能力。

5.举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提出学校、家庭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的具体要求,向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与学校配合,共同完成教育学生的任务。

6.教师要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理论、心理健康指导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长中的障碍,要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有目标。并与其他任课老师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7.进行挫折教育,在挫折的磨炼中造就学生坚强的性格,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耐受力。在让学生亲身经历挫折的同时,家长和教师还应适时地对他们的良好行为进行肯定性评价,珍惜并鼓励儿童的每一个微小进步,提高心理耐受力。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分享: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0-7 04:36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