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被誉为在世界幼儿教育史上自福禄贝尔以来影响最大的人之一。蒙台梭利早年从事医学工作,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1907年,在罗马的贫民区开设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将对智力缺陷儿童的教育方法运用于正常儿童。以后,蒙台梭利在国内外相继开设了训练班,培养了许多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师。在1914年至1935年期间,蒙台梭利教学法盛行于欧洲,后因法西斯政权的禁止,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欧洲的推行受到阻碍,二战以后,蒙台梭利再次受到欧洲各国的欢迎。60年代,由于亨特和布鲁纳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指出早期的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教育改革的呼声中曾风靡美国。迄今为止,蒙台梭利在幼儿教育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蒙台梭利课程在全世界许多国家仍然可以见到。
1、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与她的儿童发展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蒙台梭利认为,"存在一种神秘的力量,它给新生儿孤弱的躯体一种活力,使他能够生长,教他说话,进而使他完善,那我们可以把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说成是一种'实体化'"。一方面,蒙台梭利十分重视遗传素质和内在的生命力,她认为,正是这种内在的冲动力,促使儿童不断地发展;另一方面,蒙台梭利也相信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蒙台梭利坚信,遗传是第一位的,对儿童而言,生命力的表现就是自发冲动,因此,蒙台梭利将对儿童的自发冲动进行压制还是引导,看成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在蒙台梭利看来,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表现和满足;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生命力不仅通过自发活动呈现和发展,还表现出不同感官的敏感期。例如,儿童对颜色、声音、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在两岁至四岁,而行为规范的敏感期则在两岁至六岁。这样,环境和教育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事,因为如果忽视了敏感期的训练,就会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失。蒙台梭利进一步认为,每个个体儿童有不同的发展节律,即要实施个别化教学,让儿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活动,因此,儿童的自由成为了教育的关键。
总之,"自发冲动、活动和个体自由",这些都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因素。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感官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讲,感官教育符合该时期的心理发展状况;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感官教育能引发出算术、语言、书写、实际生活能力等。
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蒙台梭利认为,自由不仅能使儿童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还能使作业符合儿童的兴趣,使之专心于作业,从而达成良好的秩序。自由、作业和秩序是通过作业而协调统一起来的,而以自由和作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秩序,明显不同于以常规压制和命令训练而产生的服从。
2、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以培养儿童成为身心均衡发展的人格为目标,通过作业的方式,让儿童把内在的生命力表现出来,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在自由和主动的活动中让儿童自我纠正,使儿童在为其设置的环境中成为具有特质的人。
在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教育内容由四个方面组成,它们是: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创设环境、提供蒙台梭利教具、对儿童进行观察和引导等方法,对儿童实施教育。
日常生活练习旨在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能力和精神,学习实际生活的技能,并促进儿童注意力、理解力、协调力、意志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与儿童自身有关的日常生活练习主要是儿童的自我服务,包括穿脱衣服、刷牙、洗脸、洗手、梳头、洗手帕等;与环境有关的日常生活练习主要是做家务,包括扫地、拖地板、擦桌椅、摆餐桌、端盘子、开关门窗、整理房间等。
感官训练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旨在通过视、听、触、味、嗅等感官的训练,增进儿童的经验,让儿童在考察、辨别、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蒙台梭利设计了16套教具,用于对儿童的感官训练。在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中,触觉训练最为主要,因为蒙台梭利相信幼儿常以触觉替代视觉或听觉。触觉训练有辨别物体光滑程度的训练、辨别物体冷热程度的训练、辨别物体轻重程度的训练,以及辨别物体大小、长短、厚薄和形体的训练等,触觉训练的教具有立体几何体、触觉板、温度筒、重量板、布盒,等等。视觉训练包括识别物体量度、形状和颜色的训练,视觉训练的教具有各种几何图形板、几何体、颜色板、圆柱体组、粉红塔、长棒,等等。听觉训练包括辨别音高、音响和音色的训练,听觉训练的教具有发音盒、音感铃,等等。味觉训练包括识别不同味道的训练,味觉训练的教具有味觉瓶。嗅觉训练包括提高嗅觉灵敏度的训练,嗅觉训练的教具有嗅觉筒。
蒙台梭利将肌肉训练看作是有助于儿童的发育和健康,有助于儿童动作的灵活和协调,也有助于儿童意志的锻炼和合作精神的培养的活动。蒙台梭利设计了专门的器具,如攀登架、绳梯、跳板、摇椅等,用作对儿童进行肌肉训练。蒙台梭利还设计了有音乐伴奏的走步、跑步和跳跃练习以及徒手操,用以锻炼儿童的肌肉力量,发展儿童的节奏感。此外,蒙台梭利还通过儿童的自由游戏,让儿童在玩球、铁环、棍棒、手推车等的过程中得到肌肉的锻炼。
初步知识的学习包括蒙台梭利认为的儿童可以学会的阅读、书写和算术。在算术教学方面,除了运用感觉教育的教具外,蒙台梭利还设计了一套算术教学的教具,一起用于对儿童实施的算术教学。算术教学教具的运用是与教学目的匹配的,例如,为了让儿童理解0-10的数字和数量,可运用的教具有数棒、砂数字板、纺锤棒和纺锤箱,等等;为了让儿童认识十进位的基本结构,可运用的教具有金色串珠、数字卡片,等等。在阅读和书写的教学方面,书写的练习常常先于阅读的练习,通过触觉的训练,儿童可以自然地练习书写;蒙台梭利还设计了字母教具,让儿童通过练习,使视觉、听觉、触觉和发音结合起来,以学习辨别语音和拼音、阅读单词和理解短句。
3、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扮演的角色首先是观察者。蒙台梭利把教师称作为"指导员",她说,应用她的方法,教师教得少而观察得多;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儿童的心理活动和他们的身体发展。蒙台梭利箱信,教师要成为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学习和研究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对儿童的从最初不协调的活动到自发、协调的活动的观察。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观察应着眼于儿童的成熟程度,通过对每个儿童不同刺激引起注意的时间长短的观察作出判断。当然,观察不是最终目的,观察为的是对儿童进行引导,在必要时及时给予指导或适当的刺激,为的是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和作业的教具,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作业,达成自我的发展。
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的作用还体现在为儿童提供榜样。由于在活动中教师很少对儿童直接传授知识,教师的榜样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的榜样作用需要教师的自我完善,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的期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儿童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4、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评价
在世界教育史上,蒙台梭利是真正以优秀教师而闻名的教育家之一。蒙台梭利的长处可以粗略地归纳为对儿童的爱、信任和尊重,细致而耐心地观察,机智及时地指导。蒙台梭利课程模式迄今为止仍在世界范围内有相当的影响,说明该课程模式有其吸引人之处,例如,蒙台梭利课程模式强调了个别化的学习,特别是蒙台梭利设计的教具使个别化教学的实施成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又如,蒙台梭利课程模式强调儿童主动学习和自我纠正,能使儿童身心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皮亚杰在评价蒙台梭利时曾经说过:"蒙台梭利对于智力缺陷儿童心理机制细致的观察便成了一般方法的出发点,而这种方法在全世界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应该看到,蒙台梭利主要还是一个偏重于实践的教育家,从严格意义上讲,对蒙台梭利而言,还谈不上完整的教育思想,因此,"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提法似乎更为妥当。
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决定了蒙台梭利教学法带有相当程度的机械的和形式化的色彩,该课程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是比较被动的和消极的,这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该课程模式的结构化程度较高,因此,儿童的行为常被高结构化的活动所限制,这也不利于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此外,还有人批评该课程模式偏重智力训练而忽视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
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的话很宽广的,蒙台梭利更重视的是儿童自我为主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日常生活态度以及习惯养成,因为蒙台梭利培养的是一个人,是一个健全人格的人,他不能光是拥有知识,他更要懂得怎样做人,怎么样对待自己,怎么样对待他人,怎么样对待社会。
蒙台梭利教育内容涵盖以下几个领域:
1、日常生活练习
日常生活练习必须培养孩子如何去适应和他人相处,适应社会生活,适应环境。 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做一个具有人格的人,他一定具备生活的能力,因此日常生活练习不仅促进着动作、身体的发展,它也培养着智慧。
2、感觉教育
孩子从出生到五岁处在感觉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当中,各个感官处在最活跃的状态,是感觉能力提升、提高的最好时间段、最好的机会。蒙台梭利提出来感觉要从根本训练,一种感觉训练的时候,别的感觉不要参与,感觉刺激以孤立化的形式出现在孩子面前,这样就使孩子的某种感官最集中去接受这种刺激,不受其他感官刺激的干扰,有助于各种感觉能力的提升。
3、语言教育
语言发展包括口语的发展和文字语言的发展。在六岁前都处于敏感期。那么口语的发展是孩子在语言的环境当中自然习得的,在自然习得的语言的过程中,蒙台梭利特别提出运用“三阶段法”练习。让孩子掌握一些词汇;把词汇和一些动作、一些现象结合,这是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特色。
4、数学教育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是非常充足的,是由浅到深的,领域很广,她是用具体的教具展示多种数学的内涵,而且是形象化的展示,为孩子今后学各种数学奠定基础,培养孩子对数学的爱好兴趣。因为通过蒙台梭利数学学习的孩子,都非常喜欢学习数学,都对数学怀有极大的兴趣。
5、科学文化教育
科学文化从人到动物、植物,然后到天文、地理、地质、地球、历史、时间等。这些大多都是孩子接触不到的,但蒙台梭利通过教具化让孩子去认识。如九大行星怎么围绕太阳跟太阳构成一个太阳系呢?蒙台梭利教具形象、直观地展示它们跟太阳之间的距离,谁是最近,谁是最远呢?谁的个体最小,谁最大呢?另外,认识事物从一般到个别,这和我们传统教育恰恰相反。如我们居住的地方,先认识地球,在地球哪里——亚洲;在亚洲的哪里——中国;在中国的哪里——北京。
6、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指的是美术和音乐。在美术方面蒙台梭利主张给孩子各种颜色,提供彩笔、纸及相关材料和工具,让孩子进行绘画、泥工、手工制作等活动。但是蒙台梭利不主张老师去刻意地教孩子,而是让他自动自发地用这些材料去做,他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而不是刻意去模仿一种东西去做。在音乐教育方面,蒙台梭利认为音乐是通过唱歌、打击乐乐器、动作来表现的。
三、关于本书
我们以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为指导,以0~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设计了儿童、家长共同参与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各种轻松、愉悦并具有教育意义的亲子互动中发展生活自理、感官感知、数学思维、语言表达、科学观察以及艺术创造、表现的能力,使其潜在的智能被充分激发出来。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蒙台梭利亲子教育活动(1~2岁);第二部分为蒙台梭利亲子教育活动(2~3岁)。每部分四十个主题,每个主题包含如下内容:
1、一同成长:以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家长、儿童与儿童的互动为目的,采用轻松的游戏形式增进亲子情、师幼情和同伴之间的友好情感,发展儿童的社会性。
2、线上精灵:以发展儿童协调全身各器官的运动、提高机体平衡能力为宗旨,运用亲子形式丰富蒙台梭利教育中的走线活动,发展幼儿专注力。
3、七彩稚语:创造温馨的阅读环境,幼儿在父母亲切指导下诵读、说讲、玩做、表演文学等活动,使孩子得到文学美的熏陶,促进语言发展。
4、心智探索:结合3岁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将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及艺术教育内容,以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形式和幼儿的自主操作活动相融合,使儿童生命本身具有的潜能得到激发。
5、开心乐园:以发展幼儿体能、增强幼儿身体素质为指导,促进幼儿身体各器官的灵活、协调运动能力,并在亲子、团体互动的运动活动过程中感受共同活动的乐趣,发展走、跑、跳、爬等各种基本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