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淑芹 于 2017-4-28 15:30 编辑
礼爱平和,幸福人生 ---论语读书心得 彭淑芹 我读论语,好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这正是我们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最需要传递给学生的东西。 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所有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他认为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那才是对逝者真正的尊重。无论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不会懂得生活,也难有很高的成就。 今天的孩子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更聪明灵巧,却难以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与感激!父母尽最大所能给了孩子一切,却没有教给他们如何去爱他人。因此,孩子们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会爱人,不懂感恩,不仅会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无法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 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论语》所传递的第二个生活的要诀,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态。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君子亦有穷乎?”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固穷”。意思是说,一个坚守道义的君子,会安守贫困,决不会胡作非为。这份“安贫乐道”的心境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才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而不失平和的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财富的向往,但不强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我所好。”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才能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并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怨天、不尤人”,有了这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才能在逆境中奋发而起,无论贫富,乱世还是太平,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在“志于道、依于仁”的同时,他也不忘“游于艺”,当他闲居在家时,一改在朝中谨慎之貌,而是“申申如也”,放松自然。总之,生活的快乐总是可以自己寻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半部《论语》治天下”,此外它还关注所有人的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而生活的艺术,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