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3|回复: 0

[教学模式] 克、千克的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9 08: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25 页。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重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重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1千克的观念。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是好奇心强的时候,学习的能力正强。但生活当中的主动观察学习的意识不强,对克和千克的直接接触很少,故而要在情境的创设和直接的感受上下功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1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4.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两包500克的盐、袋装10克感冒颗粒、2分硬币、小正方体、2粒花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你最喜欢那种小动物?能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吗?
生交流汇报。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动物世界,一起探索其中的数学知识。仔细观察画面,你了解到动物的哪些知识?
课件出示情景图:
                   
1
   
       
                                             
生交流信息。
师:这几位同学汇报得真不错,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同学!其实啊,平时生活中我们提到的重量,在数学上更准确的应该称为质量,描述一个物体的质量就要用到质量单位。刚才大家提到了哪些质量单位?
生汇报。
师:对,克和千克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用来表示物品的质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请大家拿出笔和练习本一起随老师书写一下。请先在本上写一个“克”,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请再写一个“千克”,那千克可以用哪个字母表示呢?
预设:kg,因为千米是km
师:说的真棒,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能用以前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就是知识的迁移。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到这种方法。那快点在旁边写出来吧。
【设计意图】克与千克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把问题还原到生活中,再现生活中带有“克与千克”的素材,去发现数学问题,学生会倍感亲切,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探究体验
(一)认识感知1
1.交流。
师:面对两位新朋友,你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1克有多重呢?
      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智慧的孩子脑子里都装着问题呢!你能大胆猜测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1千克=1000克,因为以前学过1千米=1000米。
师:了不起,你也会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大胆的猜测了。那大家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相信你和老师一起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了!
师:那我们就从1克来开始今天的学习吧。1克有多重呢?想知道吗?其实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质量约是1克。
2.体验。
师: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组长从学具袋拿出2分硬币,请大家按照顺序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3.分享。
师: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的感觉?(非常轻)
师:对,所以平时我们在描述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板书:较轻)
4.举例。
师: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学具袋里就有一些,请同学们自己比一比、掂一掂。
师:说说你找到了什么?
师:老师也找了一些大约是1克的物品,我们一起看一看。
5.师:学具袋里还有一些用克作单位的物品。一袋10重的感冒颗粒,掂一掂,感受一下。感受完了组长收回学具袋。
师:1袋感冒颗粒的质量是10克,那5袋感冒颗粒的质量是多少呢?10袋呢?学具袋里还有一块香皂,它的质量就是100克,轮流掂一掂,感受一下吧!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掂一掂,估一估,感受1克、10克、100克的实际质量,为建立质量观念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充分的数学感知活动,使学生获得数感的启蒙,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认识感知1千克
师: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读有多少克。一袋盐是500克,两袋盐合起来是多少克?(板书1000克)你怎么知道的?
预设:500+500=1000
师:我们用秤来称称看。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呢?
师: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那就是几千克。板书:1千克。
师:同样的两袋盐,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将两袋盐合在一起,掂一掂,与刚才1克的感觉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交流感受,师及时作出评价。
练习:5千克 =   )克
      8000克=(    )千克
      10千克=    )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感受1千克,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三)认识生活中的秤
师: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示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
    预设:可以用秤来称量。
师:这个西瓜有多重? 用的秤你认识吗?
秤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是电子秤,家族成员还有许多,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它们。(课件出示)
                
2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主动,更具有个性化,并能充满生活的气息。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巩固拓展
(一)师:的确,秤是我们称量物品的好帮手,因此我们要会使用这些工具。我们再来一起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播放,师演示)
天平有两个盘,当左右两个小盘的质量相同时天平的指针会指在中间,指针指向哪个方向就说明哪个盘中的物体质量偏重了。我们在称量时会用到砝码,砝码有100克、50克、20克、10 克等。称量时我们把要称量的物体放在左盘,将砝码用镊子夹起放入右盘,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当指针再次指向中间时,把右盘中所有砝码的质量相加就是这个物体的质量。
你会测量了吗?自己试试读出这个小球的质量吧,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你能说出下面物品有多重吗?说说你是怎么认读的。
刚才都是多少克,这次怎么是多少千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来我们在认秤时不光要看清数还要看清单位。
(二)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填上合适的单位。
生自主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三)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小明想请大家帮助他解决一个困惑,你愿意帮助他吗?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哪个更重一些?
师:动脑筋思考一下,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预设11千克铁重,铁比棉花要重很多。
预设2:他们一样重,因为他们都是1千克
生生质疑、讨论,师小结:不论什么物体,只要它们的质量都是1千克,它们就一样重。
(四)哇,我们班的孩子真善于动脑筋,表达也很出色,这样吧,老师要奖励大家一个小游戏,愿意参加吗?出示:掂1一掂、估一估,猜猜我有多重?
(五)课后调查:
    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外实践: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拎一拎,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很多学生身边的练习,既巩固内化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课后实践题让数学不仅仅止于课堂,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体会数学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你快乐吗?谁愿意把你的快乐和大家分享一下呢?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通过交流,大家都装载了满满的收货,希望课后大家能将我们所学的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在经历了大量感知体验活动之后,学生将发现与他人分享,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了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和理解,又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板书设计】                                   
克(较轻)     千克(较重)
g               kg
1000克=1千克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4 02:29 , Processed in 0.2622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