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准 品透 读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设计:徐州市三堡实验小学 特级教师 滕衍平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话的载体是文本,对话的主体是老师、学生、作者、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又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过程。因此,潜心读文,品味语言,是高效对话的基础,触动情感,激活思维是对话的关键。本教学设计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流程简约、清爽,细节处理丰满而厚重。 课前谈话: 1、俗语引入:“猫恋食,狗恋家,小孩最恋姥姥家。” 思考:这句话最想说的是哪一句? 统计:咱们班有多少同学平时最喜欢自己的姥姥或者喜欢到姥姥家玩? 采访:为什么最喜欢到姥姥家? 2、同学们,姥姥疼爱我们,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不只是你们,就是老师这个年龄的人,一想到童年的许多有趣的故事,好多都有与姥姥有关。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作者笑源写的一篇回忆姥姥的文章《姥姥的剪纸》。 【点评:课前谈话常用在借班上课。其作用首先是在短时间内和学生拉近心理距离,赢得师生情感的融合。但需要注意的是谈话的内容不能用无关的话题,更不能用无聊的笑料作为引子。好的谈话导入应该是课伊始,趣已生,情渐浓,迅速与学习的主题嫁接。滕老师做到了!】 一、字词导入,营根固本 1、课文都熟读了吧,学习课文之前,先看一看这些词语,能不能读好。媒体出示: ·读准字音 刁难 择菜 左邻右舍 三伏盛夏 ·读出节奏 啧啧赞叹 刷刷几下 普普通通 清清爽爽 ·读懂含义 神: 神 笔 1、精神;2、超出一般的;3、姓 巧:熟能生巧 1、灵敏,灵巧;2、恰好;3、虚浮 |
2、分别指名读,适时点拨: 第一组,追问:你认为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第二组,提示:“清清爽爽”应该怎么读? 第三组,点拨:姥姥的有一手剪纸的绝活,我们可以称姥姥为——神剪!也可以说姥姥是——剪神! 【点评:目前的阅读课堂关注人文的多了,关注字词积累的少了。怪不得打开学生的作业,错别字成堆。滕老师安排学生对于词语的认读、感知、理解、运用,旨在营根固本。】 二、问题探究,深入研读 (一)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1、读着读着这些词语,仿佛我们就走进了课文。姥姥的剪纸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师生交流:形象生动,技艺高超。传神,传情。 2、是的,姥姥的剪纸给我留下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回忆,给我带来了快乐幸福的童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默读课文的1—6自然段,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的剪纸技艺的高超呢?一边默读一边用笔圈划出有关的语句,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简要写一写你的理由。 学生默读圈划,教师巡视。 3、对话交流: (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① 品味梳理: ·姥姥的剪纸剪得这么像,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栩栩如生)“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说明材料——普通,“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说明动作——熟练。 ·随即板书:“材料普通”、“动作熟练”、“无所不能”、“栩栩如生”。真是要什么剪什么,剪什么像什么! ②模仿迁移:如果剪的是植物、器物、人物,村里人会怎么样说呢? 例如:你姥姥神了,剪花像花,剪草像草,剪棵桃树能结果,剪朵玫瑰扑鼻香。 你姥姥神了,剪船像船,剪车像车,剪艘快艇水里游,剪只火箭能上天。 ③啧啧赞叹:读出节奏,读出自豪。 点拨:把“你姥姥神了,……”改成“我姥姥神了,……”把这种自豪的情感写在你的脸上,融进你的声音里,练习读。 【点评: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吸收言语的营养,同时收获学习的方法。品味梳理,概括内容,展开想象,模仿迁移,前后联系这些都是语文最本质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渐进的浸染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姥姥剪纸的“神”,想象也得到充分的放飞,语言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训练。】 (2)“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呵!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①引导梳理: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师生交流:“难度大”,“时间短”,“效果好”。 ②追问品析: ·会读书的同学,能够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想象出画面来。再读一读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有趣的画面? ·这种情境一定也是作者至今难以忘怀的!哪些词一下子就让这段话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了呢? 师生交流:刁难、耍赖 ·明明要写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为什么写自己的调皮呢? 师生交流:越调皮,就越能看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我越调皮,就越能感受到姥姥对我的疼爱! ③趣文趣读:作者把这幸福的回忆变成了文字,我们读书时就要读出文字,读出画面,读出情感。更主要的是我们还要读懂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用你们的声音把这一老一小剪纸的有趣的情景读出来,让我们都走进那有声有色的回忆之中。 【点评:读书是有层次的,读懂内容易,读出情趣难。这段文字凝结着作者的甜蜜回忆,是作者最钟情用笔的地方,“刁难”、“耍赖”等词语,贬义褒用,写出了一老一小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在引导学生读书时想象画面,在画面中感受那妙趣横生的场面,是最有效直接的办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越调皮,就越能看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我越调皮,就越能感受到姥姥对我的疼爱!”内容、语言、情趣三者的有机结合在这段文字中交织着,也让学生醉心地品味着、诵读着。】 4、感悟“熟能生巧”。姥姥的剪纸真是“神”了,“神”到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的剪纸,“神”到对村里人的有求必应, 姥姥的剪纸为什么能“剪”这么神呢? 点拨引领: 六个“剪”字,就像六张老照片一样: 数九隆冬,大雪纷飞,姥姥在—— 三伏盛夏,烈日炎炎,姥姥在—— 姥姥有时在日光下—— 姥姥有时在月光下—— 姥姥有时在灯光下—— 姥姥甚至摸黑—— 这就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就是“熟能生巧”,巧能生“神”呀! (二)老牛小兔,深入我心 1、默读课文7——13 自然段,姥姥给村里人剪了许多的喜鹊登枝,深入人心。姥姥为我剪了许多的老牛和兔子,更是深入我的心呢!其实老牛就是——兔子就是—— 2、虽然每一幅剪纸具体的形象不同,但是都表达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板书:爱。 3、课文中作者并没有用“爱”这个字。这些“爱”都聚焦在了第7自然段中的一个字上面。(拴) 4、品味“拴”字:从哪儿看出来“拴”住我了? 师生交流:用剪纸拴,更是用爱拴;拴住身子,更是拴住心。 ①爱是有声的,在有声有色的对话中: ·分角色朗读7——12自然段。 ②爱更是无声的,在深情的剪纸里: ·深情诵读: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 出示: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
·入境品味:同学们,当年的调皮蛋,如今已经长成了大学生。为什么这一幅剪纸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呢?仔细地读读这段话,读到哪些词的时候就让你心动了呢? ·如果给这幅剪纸定一个名字,怎么样最能表达姥姥的情和爱呢? ·师生共读: 同学们,此时也许再多的语言都难以表达姥姥对我的情和爱,就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的心与姥姥的心贴在一起吧。让我们轻声地一起读—— 那头定定地站着的老牛就是我的姥姥呀,那只远去的小兔子就是顽皮的我呀,这不正是家乡的村头离别时那依依不舍的画面吗,一幅剪纸胜过百封家书啊,指名读—— 我越走越远了,姥姥不能再和我朝夕一起了,她把自己所有的思念、祝福、期待都藏在了这幅剪纸里,默默地把最美好的祝福寄到我的心头,寄到我的梦里,指名读—— 因为爱,姥姥希望我回到他的身边,更因为爱她希望我走得更远,生活得更好!一看到这老牛和小兔,我的眼泪一下就涌出了眼眶,一起再读—— 5、动笔倾诉:此时此刻,所有的回忆袭上心头,最想对亲爱的姥姥说些什么呢?拿起笔来,写一写你最想说的一两句话,或是一段话。 【点评:一个“栓”字,是作者匠心的凝结。然而,让今天的孩子,真切的理解却需要下一番工夫。滕老师用心设计,简约而丰满:以读见悟——感知读,明确老牛小兔的所指;品味读,异中求同,寻觅一个爱字,同中求异,爱在有声的语言里,爱更在无声的剪纸中;动情读,情动于衷,师生共读;更深入地读,以写代读。关注细节(词语、标点)的品味。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认知渐悟渐明,情感渐悟渐浓,最终深切地感受到“用剪纸拴,更是用爱拴;拴住身子,更是拴住心”的作者的良苦用心。】 三、总结提升,情深意浓 大平原,小屯子,姥姥的剪纸,这一切都成为了我最美好的回忆。每每想起姥姥,想起姥姥的剪纸,就想起了自己最幸福、快乐的童年。 也许我们的姥姥、奶奶、爷爷并没有这么一手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也许他们只是能做你喜欢的饭菜,也许只是能陪着你读书、作业到深夜,也许只有一句重复了千百遍的叮咛……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捕捉、记忆和感恩。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走出教室。 【点评:同读一篇课文,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但是被感动,并懂得感恩,却是对每一个学生必须的共同的要求。像作者一样地去寻觅、去发现、去表达,课尾的总结与引领的目的即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