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6|回复: 0

真诚之花,永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8 07: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诚之花,永绽

     ——白居易《卖炭翁》随想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读罢全诗,为卖炭翁不幸的遭遇感到心酸与愤慨。一个满脸灰尘,两鬓斑白,十指都是黑色的卖炭老翁为什么如此辛苦去卖炭赚钱?不过是为了维持生计,是为了能有衣服穿,能有东西吃。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一个细节是,老翁穿着单薄的衣服艰难地前行却还是希望天气寒冷,为什么?还不是希望天气寒冷,那些需要取暖的达官贵人能够多买些炭。这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平民百姓的生活是多么的疾苦,为了能有口饭吃宁愿自己挨饿受冷。到最后,最令人愤怒的是,那两个“翩翩”地潇洒地骑着马跑过来的两个宫中使者,完全一副尖酸刻薄的嘴脸,竟然冷酷无情到“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我为白居易心系百姓疾苦的仁爱之心所感动,但是读了叶嘉莹老师对于白居易诗歌的解读,我却又有了新的认识。

白居易他作为诗人很有意思,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他非常注重文学的实用功能,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他还主张“老妪能解”,这点与同样是实用主义,关心百姓疾苦的杜甫有所不同。杜甫的诗更强调自己的真情流露,只要能抒发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不管是乡下的老太婆还是大文学家能不能读懂都没关系。所以杜甫的诗中更凸显的是一份真诚,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只遵循内心真实的想法,为自己而作诗。

而白居易在这点上或许有些欠缺。也许是老想着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有一种与人较量的心,总有一种想要成功的心,所以叶嘉莹老师把白居易的作品称为第二流的作品。这也许是有些争议的,但叶嘉莹老师把一个诗人的诗品以人品中的“真诚”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引起我的思考。

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真诚更重要的了。真诚,是心与心的交融,是情与情的重叠。尤其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细心地保护好孩子的那份纯真。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生的信任,老师说的话,教的东西仿佛就是真理,无可质疑。这份信任并不是老师的“压迫”,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因为我们的身份本身就很特殊,承担着教育育人的重任。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对得起孩子的这份信任。当孩子和你坦诚布公的真诚交流时,我们就应该放下“身段”,蹲下去平行于孩子们的世界,把对他人的真诚这份宝贵的道德品质渗透到每个孩子的人格脊髓中。我认为,只是教好基础知识的老师不是一个高素质的老师。高素质的老师还应该是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老师,所以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真诚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是洗却铅华、彰显灵魂的美德之花,这朵花,或许才是世人真正渴望的一种人生境界!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5-1-4 19:00 , Processed in 0.2390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