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0|回复: 27

二道学校2016年春第五期业务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 09: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小学语文第三学段阅读教学
                                                  聊城实验小学 徐红蕾
.引子
     似水流年,很多事随时光飞逝,但总有一些难以抹去的记忆。现在请大家打开记忆的闸门,看是否还能回忆起这些曾经的片断。
片断一: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
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
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祖国多么广大》
从这里我们知道了祖国的幅员辽阔。
片断二:
老山羊在地里收白菜,小白兔和小灰兔来帮忙。
   收完白菜,老山羊把一车白菜送给小灰兔。小灰兔收下了,说:“谢谢您!”
   老山羊又把一车白菜送给小白兔。小白兔说:“我不要白菜,请您给我一些菜子吧。”老山羊送给小白兔一包菜子。
  ……
  这时候,他(小灰兔)看见小白兔挑着一担白菜,给老山羊送来了。小灰兔很奇怪,问道:“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儿来的?”
小白兔说:“是我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小白兔和小灰兔》)
    这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片断三:
   ……     
    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山谷中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狼牙山五壮士》)
有联为证: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视死如归本革命志士应有精神。
这一篇和很多革命题材的课文成就了我们少年时期的英雄崇拜。
片段四:
……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桂林山水》)
从这里我们了解到了排比、比喻等的方法,原来语言可以如此美丽。直到现在,我们指导学生写写景作文时,它仍旧是常用的典范。
片段五:
……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为人民服务》)
引发我们对人生价值观的初步思考。
当年的课文让我们积累了知识,培养了语文能力,丰富了情感,启蒙了我们对世界,人生的思考,所有这些,我们可以称为广义上的“语文素养”。
时代变迁,我们的语文教材也在与时俱进,那么怎样通过我们的教学也让语文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上真善美的烙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呢?今天就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我对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看法和做法。
.明确小学语文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
   作为教学,制定目标当属第一位的。因此,要想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标准》,明确其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特别是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标准》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共提出了十项。我们通过学习研究,认为如下四个项目是最能凸显高年级段阅读课堂教学的特点。
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 深入钻研教材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表述,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有效、高效进行教学的基础和保证。那么,如何深入钻研教材呢?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先生给老师的备课定位了三种角色:第一种角色是一般阅读者,是一种完全自由的、放松的、纯粹的的阅读,不带任何框框,以一颗真诚的心与作者进行自由对话。第二种角色是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把阅读教学比作一次难忘的旅游,教师的阅读仅仅是先行一步,引导学生去欣赏途中的美景才是真正的目的,何处驻足、哪里歇脚、怎样观赏等等细节都要事前做周密思考。即教师要考虑如何把自己对教材的解读转化为阅读教学行为。第三种角色是一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内容的已知、未知与难易程度;从学生角度想想怎样学才有趣,能满足求知欲;课文解读应设想多种可能性,做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与引导等。
我们不妨了解一下教育名家的备课感受:
窦桂梅老师提出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把课本读厚。
于永正老师说:要想备好课、上好课,唯先于学生读书,先于学生感悟,先于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如何引导学生感悟的法儿就浮于脑中,在教学中就能驾轻就熟 。
孙双金老师告诉我们:“为了上好这篇课文,我重新走进了《二泉映月》,重新用心灵感悟这首不朽的名曲。我从网上下载了各种不同版本的《二泉映月》,查询到阿炳当年亲自演奏的《二泉映月》录音,我一遍一遍地倾听,一遍一遍地比较。……我的卧室一遍遍地响起《二泉映月》那如泣如诉的曲子,我的整个身心沉浸在《二泉映月》那优美、凄婉的旋律中。
王菘舟老师说:“当我将36字的《长相思》读成了显性的1493字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自我鉴赏的时候,当这1493字的文本细读的背后融入了我对纳兰的精神世界、诗词境界以及对自我的生命感觉、价值偏好的种种追寻、反思和拷问的时候,我忽然有了一种底气十足、神采飞扬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正是清人唐彪谓之的‘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精神状态吗?”
所以我们不妨在备课之前,和学生一样放声把课文反反复复地朗读几遍,读得字字正确,句句通畅,入情入境,达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情发自吾胸”的境地。当你读熟了,读透了,读出了味道,读出了自己的东西,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也就有了,所有的精妙设计都将在你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与你不期而遇。有了这个前提,才谈得上具体进行教学设计。
我们常说,学生要熟读课文,课文读不熟就不开讲。备课前,老师更应读熟课文,读不熟课文就不要急于设计教学过程。
四. 课时目标和任务
我们的阅读教学有没有必要分清课时,各课时的目标、任务有没有必要弄明白?我的观点是有必要。原因很简单:无论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一节课40分钟不可能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既然需要两课时或三课时,那么,每课时就自然有它各自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就有必要研究每一课时干什么,怎么干?即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其课时目标和任务以及教学过程是不完全相同的,不能一刀切,但大致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模式,以高年级为例,我们回顾一下高林生老师为我们提供的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建构本课的阅读话题;   
(二)把握本课的生字词;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把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抓住课文的文体、表达顺序或关键词句,在体悟、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同时,关注表达的方式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促进有感情朗读课文水平的提高;
(二)熟读课文,形成积累;
(三)适当安排拓展性阅读,欣赏、评价的尝试以及读写结合的小练笔。
从这个基本模式可以看出第一课时重点是读通读熟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重点是理解、感悟、积累、拓展。对于难度较大、篇幅较长的课文,可以安排第三课时。
.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下面就按照课时流程与大家探讨一些环节的处理方法。
第一课时
(一). 建构本课的阅读话题
应该根据学段要求、课文自身特点、学生实际出发,为课堂教学选择一个恰当的突破口,设计导入,以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如:
1.《我们爱你呀,中国》
——外国人的心中,她是陶瓷,是泰山,是北京太和殿,是西安兵马俑;在中国人的心中,她是女娲,伏羲,大禹,黄帝,她是诗经里的在水一方,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她又是谁呢?
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然而只要有新年,就一定不会命运之神锁住咽喉,让我们走进谈迁,去了解真正的男子汉是怎样战胜厄运,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通过语言渲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是一篇“文包诗”,根据课文特点,我特地设计“读词猜古诗”的环节。
桃花        踏歌       深情
黄云        白日       北风
朝雨        柳色       冰心
黄鹤楼      三月       长江
出示这些词语,让学生根据词境回忆相关古诗,因为这些古诗都与本文“送别”的主题一致,所以这样既起到了复习的效果,又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二)把握本课的生字词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到了高年级,有了预习能力,字词不教也罢,所以无意中忽略了字词教学。其实,高年级的字词也应该落实,只不过影根据较此案有重点、有取舍的巧妙指导和引领。曾做过两次对比实验。
实验一:
一个单元的字词教学以学生自己预习为主,课上不详细指导(字词教学时间:5分钟);另一个单元的字词教学在学生自己预习的基础上,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字词教学时间:15分钟),均在当堂进行默写,对比结果如下(见表1)
表1
实验班级:六(1)班                              实验人数:70人
默写全对的平均人数
正确率
只预习,不详细指导
19人
26.7%
预习+详细指导
49人
70%
由上表可见,即使是六年级,字词教学的时间也必须保证,指导、练习的时间以15分钟左右为宜。那么,指导识写,特别是重点字形的指导放在第一课时的什么时间段最为有效呢?
实验二:
一个单元的字词教学放在通读课文结束后(约课开始的12分钟内),而另一个单元的字词教学分两段进行,字音和词义的教学放在初读后,而字形的教学放在可即将结束的5分钟左右,在当堂和隔天分别进行默写,对比结果如下(见表2)
表2
实验班级:六(1)班                              实验人数:30人
当堂默写全对平均数
正确率
隔日默写全对平均数
正确率
集中识写
45
63.3%
54
76.7%
分散识写
52
73.3%
40
56.7%
看来,分散识写当堂的掌握比集中识写好,这正是即时记忆的效应,而巩固率来说集中识写明显优于分散识写,这也是与儿童的注意力分配与记忆规律相符的。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一课时的指导识写最好集中与课开始的12分钟内进行,指导、练习的时间以15分钟左右为宜。(注:仅供参考。)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读通是第一课时的特点及重点,放手试读,出声读,有意识地训练默读,读中动笔画生字词,难读句段;读中交流,提供学生学习方法;难处回读,指导、示范,达到正确、流利的效果。反复的度,长课文一般在3-5遍,短课文5-7遍,不能打折扣。然后指名朗读,检查朗读效果。
(四)整体感知课文
在有效适试读后,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对文本形成粗略印象,达到放下课本还能说清楚的地步。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中,初读后,让学生说说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到黑板上。黑板的“易主”,既让学生进入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又让学生快乐主动地感知了课文。
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勤于思考,第一课时也能演绎精彩。
第二课时
这里重点交流三点内容。
(一)            如何指导朗读
关于朗读的指导,很多老师感到困惑。一些公开课堂上,我们常看到教师要么对学生的朗读束手无策,不知怎样评价,不加指导;要么只是在技巧上进行程序化的指导,比如“停顿一下”,“快一点”,“慢一点”,“这里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请你带着这种感情去读。”“他读的不够好,你再读读好吗?”我认为,这样的指导只是让学生的朗读停留在文字表面,无法涉及文字的精髓。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必要的,淡更重要的是从重点词句入手,结合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和启发,体会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达到“一字未宜乎,语语悟其神。”学生的读才会有根。他山之石,为我攻玉,我们不妨多参考名家指导朗读的片段。
支玉恒老师的《第一场雪》的朗读指导,是比较经典的。在学习“雪后美景”一部分时,支老师用富有激励性的口气说:“雪景这么美,谁能美美儿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一番!”一个学生读得还可以,支老师颇为风趣地说:“读得不错,但他刚刚把大家带到雪野的边上,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呢?”一个学生读得反而不如前者。支老师又非常风趣地说:“刚才那位同学把我们带到了雪地边上,这位同学又把我们带出来了!”同学们都开怀地笑了。用这样的语言来进行情绪激励,提出学习要求,做出学习评价,取点好、时机好、风趣幽默,方法巧妙。
另见靳家彦老师的《珍珠鸟》片段:
师:我们读这个课题,脑子里一定闪现出来,这课书要讲一种小动物,是讲什么呀?
  生:鸟。
  师:我们读珍珠鸟,只能这样读,可我们把它放到句子里,就有各种各样的读法。
  生:读: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他强调是鸟,他这样读。谁读得和她不同。
  生,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她强调的是送我一对。
  生: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你强调的是什么。
  生:什么都应该强调。
  生: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朋友)
  师:还有别的读法吗?
  生读。
  师:强调的是珍珠鸟,不是翠鸟,不是其他鸟,听老师读。
  师: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生:强调了一对。
  师:词放到句子中,有不同的理解,看你怎么读,如果把它放到文中,又有不同的理解。
……
师:我们把这个句子放到段落里去读,就又有新的体会了。
……
师:把这个段落放到全文当中去读,就会发现,他不仅仅是作者喜爱珍珠鸟,他还有深的意思,是什么意思?读了全文才知道,哦,原来作者要说这个。
整个指导过程细腻灵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如行云流水,学生的读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由此看来,陈宫的朗读指导失意理解和感受为前提的,技巧应该服务于情感与内容,正所谓“情到深处无技巧”。只有教师的点拨和学会僧的朗读训练巧妙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二)            关于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中,重返挖掘教材的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教学之中,达到知识的迁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例:《我们爱你啊,中国》中,课文的写作特点是每一节都是以“我们爱你——”起句,然后是宾语后置的方法,突出事物的特点。如
“我们爱你——
龙井茶的清香,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在此可以要求进行学生仿写。我给学生提供了名胜、山水、建筑、戏剧等方面的素材,要学生考虑它们的特点。如文化方面的“戏剧 唐诗宋词 武术 水墨画”,经过思考交流,学生的作品也令人刮目相看:
我们爱你——
水墨画的唯美,
武术的刚柔相济,
唐诗的现实与浪漫,
宋词的豪放与婉约。
我们爱你——
江南水乡的温文尔雅,
塞外大漠的奔放豪气,
古老北京的深沉传统,
现代椰岛的热带风情。
我们爱你——
东海渔船的点点白帆,
香山落霞的片片红叶,
南疆春来的丛丛绿草,
北国冬日的莹莹白雪。
以上属于1写作知识上的迁移,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2.拓展课文的情境空间。
3.变换课文的叙述角度。
4.补充对应的形象画面。
5.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
“拓展课文的情境空间”不少课文,具有供读者想象的空间,在阅读中引导把握语言空间,拓展语言情境,想象语言情节,,可以促进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如《爱之链》和《生命的林子》,在全文结束后,都可以进行情节方面的续写。
“变换课文的叙述角度”这里的经典案例可以参照于永正老师的“新型玻璃”的自我介绍的方法。
“补充对应的形象画面”,如《二泉映月》中,阿炳的遭遇可以用“坎坷”来表示,书上没有的,可以通过练笔而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补充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画面,让学生想象阿炳可能会有哪样的坎坷遭遇。教师通过语言渲染,“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你看,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卖完艺以后回来了,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了,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阿炳?也许,阿炳在卖艺的路上,不小心撞翻了一筐水果,于是你又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也许就在阿炳自己那间破旧不堪的茅屋里边,又饥又渴,阿炳病倒在自己的床上,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阿炳?也许……还有很多也许……把你想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画面写下来,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坎坷的场面写下来。”
“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艾斯内尔带领同学为肖邦送行时唱起了《即使你远在他乡》,这里可以让学生惊醒歌词补充。摘选其中几处。
生1:即使你远在他乡,愿你不忘波兰母亲。不论你在哪里逗留,愿你不要放下手中的武器……
生1:不论你在世界哪个角落,不论你幸福或者悲伤,不论你富裕还是贫穷。愿你不要忘记苦难的祖国母亲,不要忘记波兰是你永远的家……
生2:即使你远在他乡,愿你不会把母亲遗忘;即使你远在他乡,愿你不要把仇恨遗忘;即使你远在他乡,愿你不会把音乐抛弃。在今后的日子里,你要勇敢地活着,用你的每一分力量,为祖国争光。
生3:即使你远在他乡,也要把波兰的泥土带在身旁;即使你远在他乡,也要把“母亲”记在心上;即使你远在他乡,也要忘记吹响进攻的号角……
生4:即使你远在他乡,漂泊流浪;即使你远在他乡,愤怒悲伤;即使你远在他乡,触目感伤;都不要把母亲遗忘。
(三)            强化文体意识,指导学生学会不同文体的课文
为了与初中的衔接,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阅读不同文体的课文,实现向初中阅读学习的平稳过渡。怎样抓好不同文体的教学呢?通过学习《标准》的要求,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1、叙事性课文教学的个性要求
记叙文是最常见、用途最广泛的文体,它包含一切具有记载、叙述意味的文章,如小说、散文、戏剧、通讯、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等。而入选教材的叙事性课文,则多是经过编者精选的文质兼美的记叙文。根据叙事性课文的特点,建议在阅读教学中突出以下个性要求:
1   具体感受人或事物的形象
叙事性课文不但具有具体感人的故事,而且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像"感人,以"情"感人。因此,学生的阅读学习必须把文本的形象丰满、鲜活起来,才能入境动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刻骨铭心的感受。而文本的形象丰满和鲜活,主要是通过对文本事件的还原和创造,人物形象的复原和丰富,以及对文本事件和人物活动背景的感悟和体验等。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在借助书面语言感悟形象、体会感情的过程中,还要通过文本的形象进入意象,读出"言外之意",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深入领悟文本的内涵。如《林冲棒打洪教头》片段:
    师:洪教头大叫:“来!来!来!”,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这三声来中可能是来什么?来什么?来什么?
    生:洪教头大叫:来较量!来比赛!来一决高下!
    生:洪教头大叫:来比一比谁才是真的教头!来出招吧!来使出你的本事吧!
……
师:从这一次又一次、一声又一声的叫嚷中,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觉得洪教头没本事,却自命不凡。
生:我觉得洪教头急于求胜,性格比较急躁。
生:我觉得可能这是洪教头已经觉得林冲的武艺比他高,但他太爱面子了,故意撑着,虚张声势。
这句“来!来!来!”是洪教头人物性格中醉集中表现的语句,教师牢牢抓住课堂中的生成,引导学生从细节处来体会字词的冷暖,回归到了“煮书”的境界,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与理解,人物的形象就跃然纸上。这样长期训练,学生才会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2)让学生了解记叙文表达方式,初步感知记叙文文体知识。
叙事性课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这里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悟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而不是孤立地教授其抽象的知识。比如六年级上册《轮椅上的霍金》,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霍金不幸的命运和伟大的成就:课文第三节霍金外貌的描写令人悲悯,第四节霍金科学成就的介绍令人震撼,两相对照,令人崇敬。第二部分介绍了霍金的工作和生活:办公室门口的告示牌、室内的布置和他与研究生们的交流等细节描写,揭示了霍金生活的平常和人格的伟大。第三部分介绍了一次学术报告会后,女记者采访霍金的情景:场面的描写扣人心弦,霍金的神态和语言描写使人心情激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注重引领学生读书领悟课文不同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不但会被这位"科学巨匠"的传奇人生、人格力量所感染和折服,而且还会在吸收霍金精神力量的同时也摄取到语文的营养。
2. 说明文教学的个性要求
词典把说明文定义为"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文章"。而《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说明性课文可能比传统定义的说明文更宽泛一些,即除了"典型"的说明文以外,诸如游记、科学小品等艺术手法更浓厚的课文也可以列入其中。那么,如何进行这类课文的教学呢?
(1)引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中得乐趣。
(2)揣摩说明文的知识理趣,让学生在学习说明性课文过程中感受新鲜和富有新意。
(3)注重读写迁移,学以致用。
这里提供蒋军晶老师《麋鹿》一课的教学流程。
一、课前激趣
向同学们推荐与动物有关的作家和作品。
二、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教师出示集中了本文生字词的小短文让生阅读。
出示: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
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2.解决“逾”字的意思与读音。
3. 从文中找出与“跋涉”、“颠沛流离”等相近的词语。
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请同学从文中寻找出与“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一词相对应的句子。
[点评]
一段教师自己组织的话,在我眼里真是一个绝妙的让人意想不到的“开场白”。这一段话经过蒋老师的巧妙利用,发挥了多重功能。
    1、就识字教学的角度看,这一段话实现了让学生在浓缩的语境中集中识字的功能。因为这一段话,与课文内容相匹配又巧妙地将新词融合其中,学生在读这段话的过程就是复认生字的过程。目前在一些新课程展示课中,老师一味鼓励甚至强求学生想一些独特的方法认字,例如编谜语、编故事等,实际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事实上,大部分字词只要反复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在头脑中留下烙印。
   2、就词语教学的角度看,这一段话实现了让学生快速在语境中自悟词语意思的功能。这是一篇五年级的课文,生字词语比较多,以词解词,肯定徒劳,一味追求随课文理解,似乎有些费时。那么怎样才能既有速度又有质量呢?蒋老师的方法确实给了我们一定启示。
   3、就文章教学的角度看,这一段话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一般我们在实践中有这样的倾向:以为整体感知就是把课文读一遍。殊不知,整体感知阶段,并不意味放弃教师的指导,蒋老师自编的这段话,就是一次有效的示范。其中,蒋老师板书概括性的词语,既帮助了学生梳理了文章结构,又为学生概括课文大意提供一些支架,可谓一举两得。
四、掌握麋鹿的特点
(一)、解读文本:学会辨别麋鹿。
1、教师出示一张动物图片,让生判断是否是麋鹿?为什么?并说出充分的理由。
2、师指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利用课文中的语句直接回答。
3、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点评。
4、拓展点拨:我们写文章时也应该像介绍麋鹿一样,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去写。
(二)活化文本:当讲解员为大家介绍麋鹿。
1、师:哪位同学愿意当讲解员,为前来旅游的人们介绍麋鹿?
2、生2上台讲解
师:您能告诉我麋鹿为什么能适应沼泽生活呢?
师:您能用“最”字概括一下麋鹿有哪些特点吗?
3、探究、节节拔高:谁还想做特级讲解员吗?
师:我们在有麋鹿的地方发现了一段文字,大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出文字的大概内容,那你就能成为特级讲解员了!努力吧!
生合作理解,之后推荐学生向大家介绍。
点评:老师抓住“麋鹿的外形”这个重点板块,针对生活中的讲解员在众人眼里总是那么的神气这一现象,激发学生说的愿望,从“独自讲解是初级讲解员”、“讲的时候还能接受提问的是高级讲解员”、“看古文字的标示牌讲解的是特级讲解员”三个层次上引导学生谈说麋鹿的外形特征。在游戏的形式中,学生对麋鹿的角、尾、毛色、蹄有了非常明晰的认识。由此,课堂妙趣横生。
五、阅读、质疑
1、师:范读课文5、6、7三个自然段。
2、师: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需要问,老师将全力予以解答。
六、感悟语言中蕴涵的情感
1、师:是啊,同学们,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蒋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
2、生自由朗读。
3、交流。
师:同学们,读课文吧,当你想停也停不下来的时候,你就是真正理解了课文。
[点评]
整体感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内容层面,二是情感层面。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第二学段应该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蒋老师告诉学生,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这里老师实际是含蓄地告诉学生:读书,需要有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意识。如果我们真正尊重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投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调动情感因子,推动学生穿透内容,触及精神。通过不断的阅读,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更要悟出言外之意。这样的阅读才能不断使学生充实体验,积累言语材料。忽视、离开学生情感的阅读是不完整的阅读,同样也是危险,因为如果这样无疑将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等同于机械训练。机械训练的结果就是造就叶老所说的“人形鹦鹉”、“活书橱”。从学生丰富多彩的回答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完全有自己关注的兴奋点,而且这种兴奋感的表达建立在对文本的阅读基础之上。
3、诗歌教学的个性要求
诗歌是抒写心灵的艺术,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它是最富有灵气与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诗歌之美,不仅源于它所表达的内容,也表现在它所呈现出的形式上。针对诗歌的特点,建议老师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诗歌教学:
1)创设情境,展开联想与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灵感。
诗歌语言凝练、内容简约、意境深远等特点,标志着诗歌的留白多,想象空间大。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的情感与生活体验介入到读诗当中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用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对话,读出自己的创造,读出自己的个性。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六上),是长期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作。全诗突出一个"狂"字,表达了他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教学时,教师如果扣住"狂"字,引导学生读书想象,就会把"却看""漫卷""放歌""纵酒"的"狂"态真切地展现出来,也能把"青春""作伴"极速"还乡"的"狂"想情景呈现出来。特别是尾联写"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教师如果引导学生推敲"穿""下""向"等动词的表达效果,不但可以想象出作者"人未走,心已到故乡"的心情,而且也可能想象出作者行走、辗转于还乡途中的不同状态,以激发出学生的灵性。
2"感动"是诗歌教学的关键。
列宁说过:"缺失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诗歌是用情感写出来的。教师要想运用诗歌打动学生,自己先得被诗歌所感动。教师是发自肺腑、热情洋溢的解读,还是流于形式、苍白无力的说教,这必然对学生的读诗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投身其中,忘情其中,用自己的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体验诗的情感,使学生"感动"起来。从而达到作者、教者和学生人人相通,心心相印,情情相激,为整个课堂营造出一个浓浓的情感场。
3)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主要手段。
诵读也是朗读,其跟朗读相比,还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诵读更注重一个"熟"字。其次,要"精思",眼到,心到,口诵,耳闻,心想。第三,更注重自我陶醉。朗诵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而诵读是个体对课文内容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也就是说,老师要引领学生通过诵读,读出诗的韵味和情感,陶醉在诗歌的情景当中。如果读诗达不到自我陶醉的程度,在效果上是要打折扣的。播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的朗诵视频。
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浸润着我们的操劳和智慧;镌刻着我们的惆怅和欣喜。要使语文教学收到实效,从根本上说,要求教师做一名真诚的教师,教真实的语文课。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语文素质——提高人格修养,提高语文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科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最后,以朱熹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与大家共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发表于 2016-5-3 10: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贾荣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5-3 10: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 1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学段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提高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可把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篇章训练”上。
1 、快速默读,学习浏览;
2 、词句训练: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3 、学习书面语言表达: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突出篇的训练。
4 、初步掌握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等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学习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5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拓展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 13: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认为: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其课时目标和任务以及教学过程是不完全相同的,高林生老师为我们提供的阅读教学基本模式: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建构本课的阅读话题;   
(二)把握本课的生字词;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把握课文的要点及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抓住课文的文体、表达顺序或关键词句,在体悟、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同时,关注表达的方式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促进有感情朗读课文水平的提高;
(二)熟读课文,形成积累;
(三)适当安排拓展性阅读,欣赏、评价的尝试以及读。           我们本地的课时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和高老师的就不同,没有高老师的合理。理由是第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过多,照成了老师忙,学生累而第二课时的就偏少了,另外,在阅读教学中,过多的重视了阅读与理解,有点忽视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而把写作单独分开来教学,脱离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再写作文时又不知道怎么写了,还得再来指导。现在我迷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 13: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在第一、二学段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中也相应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一些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说明性文章、叙事性作品、优秀诗文等)提出具体阶段目标。在小学第三学段,怎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成课标提出的阶段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教给学生阅读不同类型文章的方法,当学生再次学习、阅读类似的文章时,就能更准确、熟练地理解文章,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不但要让学生读懂一些不同类型的文章,更要教给学生阅读这些文章的不同的方法。教师只有把教会学生阅读不同类型文章的方法当作教学任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 14: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生的年龄多在6-12岁之间,花季年龄,别样年华,他们的生命成长迫切需要“雨水”的滋润。我们要努力找出它们的兴趣所在,力求推荐给他们一些经典的儿童读物,丰富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有效的课堂教什么,怎么教,是困扰语文老师的一个难题。如果以预习为起点,把阅读方法和表达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朗读为其推波助澜,学生会获益匪浅,课堂效果肯定明显,阅读也会因此神采飞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 14: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教学,首先就要了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中国古代对诗歌的认识,有“诗言志”,“不学诗,无以言”等观念,可以说我们的古人,是把诗歌看作个人思想和知识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然而现在,我们却似乎不再去追问诗歌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了,一提到诗歌,只是简单认为诗歌就是抒情的作品,是高雅的艺术之类。正因为此,所以有学者说:“目前在中学语文老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在于对诗的认识比较表面、陈腐、滞后,对诗的了解还停留在多少年前的老一套模式上。比如一谈起诗歌,很多人都会说‘诗歌是一种抒情的艺术’,诗歌在他们看来就是‘抒情加意象’。这几乎成为一个公式。”[①]而事实上,这种对诗歌的认识,它只能适用于对部分作品的解读,与发展中的诗歌是不相适应的。对此,唯一的途径就是:“尽可能地扩大我们的阅读范围和艺术视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 14: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学科的教学,其灵活性应该说是非常大的,不论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还是教材选择方面,都有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但是我们现在很大一部分的教学,在教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却不乏一切以讲授课本知识为准则的现象,不涉及课本以外的内容,没有必要的知识拓展和延伸,也就是纯粹的“教课本”,而不是“用课本教”。
诚然,诗歌教学关注诗歌本身、关注诗歌的审美层面,注重文本内容,确实必不可少,可以起到“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能能力”[⑨]的作用,但是,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与文本、读者、作者、教师等多元对话的过程,文本的内容是已经成型的、固定的,它的内涵却是依据不同的读者的个人情感经验来发掘和接受的,它与读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息息相关。而如果只是学习课本的内容,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可能会否定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他们无法调动自己更多的经验来感受文学作品,因而这无异于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打折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 15: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的艺术美具体表现在语言美、音乐美和意境美三个方面.诗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诗歌语言的学习,深入领悟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体 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感受到诗歌艺术美,从而感悟我国文学艺术丰厚的文化和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生活的情感,形成表现社会生活 的基本技能.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竭尽全力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到这种艺术美,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愉快的感动,增添了无限的勇 气(高尔基语)."在诗歌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能否完成上述任务,教师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诗歌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艺术桥梁,在诗歌教学中 以美学角度去设计教学环节,从而让学生感受诗歌艺术美的熏陶和教益,那么,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3 21: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4 09: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阅读中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材料,提高认识。读书笔记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编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其中写读后感,是最有效的训练手段。
      比如《成长》一文学习之后,学生被文中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约翰父母从小但连孩子的生活能力的做法所震撼,明白了一个要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收入,包括自己的压岁钱。之后我让学生以《读〈成长〉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语言习得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变“理解课文”为主的解读式教学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要善动心思,巧抓契机,适时练笔,丰富积累,锤炼语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平时的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发现写作素材,注重积累,不断引导学生锻炼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真正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亚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5-4 09: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4 09: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将大量时间消耗在文本解读上,文本解读式的课程形态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要求是不对称的。语文课程应该对接现代社会对本课程的要求,建构理解和运用并重,并且朝向运用的课程形态。吴忠豪教授在国家骨干教师培训中明确指出:“对小学生来说,学语文首先就是学语言——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后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在教学内容上,应变‘理解课文’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指导阅读转变为读写并重、读写结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积累语言,逐步学习运用语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呢?教学中,教师抓住有效的训练点,适时适当地组织学生随文练笔,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丰富多彩,熠熠生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4 10: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学生的读写能力尤其重要。但在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虽然掌握的非常扎实,却写不出象样的文章来。究其原因:读写各自孤立,不能紧密结合。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外,还注意从课文中选出读写结合点和模仿点,给于适当的指点,让学生在读中悟写。真正落实读写结合,对于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很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5-14 13:57 ,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