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3|回复: 0

转载 做一个会备课的教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9 17: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一个会备课的教师
武凤霞
  备课,是教学流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基本前提。教师备课能力的强弱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教学水平的高低。所以,很多教师都期望能找到一个备课的窍门。那么,如何备好一节课呢?
  首先,要建构自己的思想
  这是备好一节课的源头问题。因为“没有理念,心灵便没有可以依据的东西。”(苏格拉底语)当教学没有可以依据的思想的时候,课堂就容易变成一个跑马场。有了思想,教师就能跳出一门学科、一个学段的限制,心中的格局就会高远许多。有人说:格局有多大,就能走多远,把这句话移植于教学中,来形容我们视野与教学的关系也很有道理。那么,如何变得有思想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几条途径:
  读书。任何一个思想者都是站在一批思想者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所以,教师的成长绝对离不开读书,尤其是读教育理论。因为读书可以让别人的智慧直接变成自己的思考,而这些智慧和思考累积的多了,就会发生由量到质的转化,也就形成了自己所谓的思想。
  读人。一个年轻的教师要成长,向名师、同事学习也必不可少。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理论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所有人借鉴,尤其是教师这个群体。在读人的时候,特别建议老师们要跳出学段阅读,不仅仅和身边的同事、和小学的老师们交谈,更要和中学甚至大学的老师们交谈。由于知识结构不同,他们的思维特点和阅读视角也和我们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走进并吸纳这些不同是帮助我们建构思想的很重要的因素。
  思考。阅读带给我们的是别人的智慧,而思考才能把这些智慧变为自己的思想。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与学生交往的酸甜苦辣记录下来,并运用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并得到启迪的过程,就是引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深入升华的过程。所以,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善于动脑、勤于动笔的人。
  其次,要有解读文本的智慧
  
个人认为:所谓的文本解读是教师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悟力,在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下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的理解。
  那么如何解读文本呢?
  一、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而又十分花费精力的事情,被不少教师在备课中所淡化。其实,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或者说是备好一节课的首要环节。那么,如何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呢?
  (1)纯净的读。所谓“纯净”的读,就是在阅读文本以前,不要翻看任何参考书,不要搜索任何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不要和任何人去交流看法,就是一个人干干静静地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让别人的理解影响你的认识,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文本,这样做的结果是对文字的所有感悟均是由自己的心中生发。
  (2)仔细的读。所谓的仔细,就是要我们深入到文本字词句和标点中去思考,甚至研究,并把自己在阅读中对字词句的理解批注在旁边。这一阅读环节的目的是读懂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意思,对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说,要全面理解字词句段篇的基本内容。
  二、.听懂文字背后的声音
  歌德在谈到阅读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文字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隐藏了很多很多的东西,甚至隐藏了作者最真实的想法,或者还隐藏着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有人说:文字是个罪恶的漏斗,它漏掉了语言中很多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就要还原他,要赋予它新的生命和活力。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
  那么如何听懂文字背后的声音呢?
  (1)对着文本提问。
  不要把文本当做圣经一样去崇拜,不要因为是教材上的文章就认为不会出错,更不要认为文章传递给我们的情感、美德都应该是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接纳的。教材中有的文章所呈现的人文价值是有偏差的,或者说是不完整的;教参的解读也往往把同类的文章归类打包,置于统一的人文价值观之下。而此时,教师的价值就是把片面的补充完整,从共性中读出个性。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最简便的途径就是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提问。一字字一句句地问,你就会听到文字背后隐藏的声音。
  曾经执教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的《检阅》一课。第一次试教对文本意义的领悟放在“关注残疾人就应该给他们和普通人同样的机会”这一层面上,这也是文章直接呈现给我们的。文字背后还隐藏着什么呢?我边读书边思考:
  “同学们为什么让博莱克参加这次检阅?”
  “作者和编者想弘扬的是什么?”
  “博莱克该不该参加这次检阅?”
  “艰苦的训练会不会带给他其他的伤害?”
  “同学们讨论要不要博莱克参加检阅时博莱克在哪里?”
  “队员们为什么让他站在第一排?”
  “为什么没有人征求博莱克的意见?”
  “博莱克自己什么想法?为什么文章一字没有?”
  “博莱克参加不参加这次检阅应该由谁来决定?”
  “博莱克在检阅中应该站在队伍的什么位置应该有什么来决定?”
  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看到了文本呈现的意义上的缺失,尊重残疾人绝不仅仅是“给他和普通人一样的机会”,更应该“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于是,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把语文应该给予学生的生命关怀点放在了“什么是真正的尊重”这一层面,使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完善了尊重的含义。这一课例在《人民教育》记者赖培根老师的评析中上升到了“那份出于人道主义关怀”高度去看。
  (2)查阅相关资料
  我们常常高调地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现在又改为“要有源源不断的一溪活水”。这样的论调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只有占据了相当多的资料,了解了相当多的内容,我们才能有选择的余地,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观察并思考我们要执教的文章,教学才能凸显个性的魅力,文章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所以,听懂文字背后的声音的另一条途径是查阅资料。
  查什么呢?
  ①查阅作者生平。走入一篇文章,首先要走进它的作者,这是毋庸质疑的。对作者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文本写作的前后背景,帮助我们听懂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思。人教版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是台湾作家杏林子的一篇短文。如果仅仅从文章来看,它是一篇劝诫人们珍惜时间的教育意味极强的文章,是很难引起学生共鸣的文章。备课时,我也有着深深的疑惑——那挣扎的飞蛾,墙角砖缝中的小瓜苗和普通的几乎被所有人忽略的心脏的跳动,为什么能引起作者对生命的深深的敬畏呢?在查阅了杏林子生平以后,在知道了她不一般的人生经历以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篇文章带给学生的也不再是理性的说教,而是强烈的震撼。
  ②一线教师(包括名师)的备课资料,比如教案、教学时录、教后反思、课评等等。这些资料会带给我们更多个性的教学思想和比较娴熟的教学操作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搜集这些资料的目的不是模仿,而是让别人的思考激活自己的思考,用别人的智慧点燃自己的智慧。
  ③所教文本题材的界定和特点。小学课本中所选择的课文题材多样,有童话,有神话,有儿童诗,有小说……语文教师的价值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还要通过不同题材文本的教学引领学生了解这一类文章的特点,走进这一类文章的阅读,甚至走进文学,走进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文本题材的特点做详细的了解。比如,备《一株紫丁香》,就要查阅什么是儿童诗,儿童诗的特点是什么;备《巨人的花园》,就要查什么是童话,童话的特点是什么。这些基本的常识教师只有自己先弄清楚了,教学中学生才能有了解的机会。
  ④如果所面对的文本是名家经典作品,还应该查阅作品的原文和专家学者对文本的解读。
  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名家的经典文本,但是,因为教材篇幅所限,所以在收入教材时编者往往会做一些删改,这样做本无可厚非,也属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因为认识、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一些删改失去了原有的灵动,甚至会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相悖。比如屠格涅夫的《麻雀》一文,原文中写老麻雀扑下来救护自己幼儿时用的“它兀立不动,它在自我牺牲”一句,被选入教材时就改为“它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这两个句子最大的区别在于“兀立”和“呆立”,两个词语所代表形象的差别之大不言而喻。相类似的改变教材中还有一些,只要老师们查找到了原文,就能发现一些很好的学习资源。
  另外,专家学者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也应该查阅。因为,他们的解读往往能打破我们作为教师解读文本的巢臼,给我们带来视角或者思想的冲击。
  比如,《丑小鸭》这篇耳熟能详的童话,一般人在阅读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是“丑小鸭是天鹅的童年,只要你是天鹅,总有一天你的美丽是能显现出来的”。但是,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却是这样解读的:
  丑小鸭变成一只天鹅,首先在于他逃离了鸭场。面对鸭场里一天遭于一天的生活,他只能惹不起还躲得起了。他“飞过篱笆”,飞过篱笆对他的一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一个转折。否则他会一辈子呆在鸭场里。看别人的脸色,听别人的闲言碎语,让别人推一把,啄一下,说你真的长丑。
  道路在篱笆的外面。道路又通向后来的湖。篱笆里面是不幸,道路是过程,湖是结局。
  湖上的喜剧解释了飞过篱笆的意义,在湖上,小鸭有了施展的机会,有了表现自己的本性、自己的真正身份、自己的美丽的机会,因为,他的同类们就在他的身边,美丽的发现是需要印证的,是需要标准的。湖上的白天鹅就是小鸭的印证,就是小鸭被证实为不是小鸭的标准。丑成了误会。
  美丽成了丑,是由于篱笆的限制;丑成了美,是因为走出了篱笆。
  多么深刻、理性而有价值的解读!
  ⑤查阅与文章内容相类似或者相悖的事件
  小学课本中有不少记事文章,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教师可以查阅一些同质或异质文本,选取最有价值的进行互文,从而带领学生走向学习的深入。比如,我在备《船长》(人教版教材中是《诺曼底好遇难记》)一课时,就先后在百度输入“海难”“灾难”等词语,搜索到许多同质文本,最后选择了与诺曼底号遇难救援时间接近,结果却有巨大反差的“克拉玛依大火”与其互文,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深深地震撼,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⑥查阅相关的影视资料。
  影视作品以其特有的音像效果更为学生所喜欢,教学中若能适时适度的补充,对提高学生词句的领悟力、情境的建构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学《船长》一课时,在引领学生了解灾难来临时轮船上的混乱状态时,我插入了泰坦尼克号的影像片段,让学生在感悟过文字以后,又直观感受相类似的情景,两者融合后带给学生的是对文字更深刻的解读。杭州的郭初阳老师在教学《珍珠鸟》一文时,插入的是《群鸟》的影视片段,在这个片段中,鸟与人的角色发生了颠倒——鸟统治地球,人被关在笼子里。这个片段带给了所有学生和听课教师深深的思考。
  哲学家尼采说,他的精神有三变——先变骆驼,再变狮子,最后变婴儿。其实,一个好的教师在备课中也应该经受这样的精神三变,而备课中查阅资料的过程就是我们变骆驼的过程,广采博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三,确定主题,依据主题取舍材料。
  
这是一个作狮子的阶段。狮子是森林之王,他的行为不受别人左右,由自己的需要决定。教师备课也是如此,查阅了众多资料以后,我们不可能把大家的思考在自己的课堂上逐一尝试,这就要求老师们确定自己的教学主题,并根据这一主题取舍材料,与主题相关联的留下,相距较远的舍弃。这一取舍的过程决定了教学的境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敢于取舍并善于取舍的,是不会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棵挂满铃铛的圣诞树的。线条明晰,结构干静,简约而丰满的教学境界是他们永远的追求。
  当然,在取舍中教师要注意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既要关注文本本身,又要关注学生实际,不能为了求新求异而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那样,再精彩的解读也会由于脱离了大地而成为毫无价值的空中楼阁,变得毫无实际意义可言。
  四、在虚拟的场面中呈现教学流程,写出教案。
  
经常听老师们说有的时候自己感觉课备得很好,但是,走进教室学生却不领情,学习效果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去甚远。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存在。那么,如何避免教学流程设计和学生学习脱节的现象发生呢?我的经验是:准备工作做好以后,不要急于写教案,先在心中呈现教学场景,模拟教学流程,在模拟中让自己根据教学的进程兼具教师和学生两重角色,并在角色互换中感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模拟最大的益处是教师可以完整把握教学全局,并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发现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更加合理的修改。教学设计也就在不断的修改中变得更加完善,更接近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当教学已经印刻在心中的时候,教案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备忘。
  五、几点额外的建议
  
1.工具与人文的侧重要根据文本情况而定,不能跟风。
  因为种种原因,许多一线教师在备课中喜欢跟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很多语文老师舍弃了语文能力的训练,着力开发文本的人文内涵;近两年,看到全国小语会的专家在倡导语文工具性的重要,又马上摒弃人文,只要工具。其实,所有老师都知道,工具与人文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语文教学呈现的应该是工具人文的圆融。这种圆融不仅表现在同一个文本中对二者的兼顾,还表现在不同文本中不同的侧重。因为,语文教材中文本的选择是多彩的,文本本身有自己独到的特色,工具训练还是人文熏陶的侧重都要随着文本本身的特点而定,切不可强求,或者生拉硬拽。比如,教学《船长》一课时,我曾听从大家的建议,想把最后引入克拉玛依大火让学生感受英雄重要的环节去掉,改为读写结合训练。把课文翻来覆去的思考了许多遍以后,把目光锁定到了对话描述上,这一段对话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很少有提示语,即使有的地方也很简单,仅仅是“船长说”、“船长喊道”、“船长又说”等等。但恰恰是这样的对话句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情况的紧急,船长的果断。于是,我就选取这一训练点,让学生试着想想着船长和大副机械师对话的表情、动作、神态等,为这些句子补充上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提示语,然后与课文两相比照,深刻体会作者写作的独具匠心。但是,试教以后,我还是回到了原来的设计,原因有二:
  一是这样的比照太浅显了。教学中,当我说:“提示语在对话描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写好提示语对话就成功了一半,那为什么伟大的作家雨果先生却没有写太多的提示语呢?是不是作者给忽略了,我们不妨试着为他补充上,看看是不是比原文更好了?”话还没有说完,同学们的小手如林般的举了起来:
  有的同学说:“如果有很多提示语,读者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就要读很多次谁谁说,谁谁怎么说,不仅不能让我们感到当时情况的紧张,反而会使对话变得罗嗦拖沓,效果肯定不好。”
  也有的说:“一个“简短有力”就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话的所有语气,我们可以想象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是怎样的说、怎样的做、怎样表情和神态,但如果作者把这些都写了出来就会没有了任何想象的余地,那就太直白了。”
  二是我深深感到,像《船长》这样一个叩问生命的文本,在现行的教材中是很少出现的,我没有理由舍弃它的特点,扬其短而避其长。语文学科负载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还有情感道德价值观!后来在全国许多地方上课的效果说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在学习中受到震撼的,在船长面前开始思索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听课的老师。
  2.要根据文章体裁特点而定,不能统一模式步骤
  很多人备课时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无论什么课文都能套在这个固定的模式下进行教学。其实,我个人认为,教学是最不需要模式的,教什么和怎么教一定要根据文章体裁而定。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分清你面对的文章是什么题材,因为童话、小说、古诗词、现代诗词、说明文等等不同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编排目的和学习策略。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以语文知识掌握、情感道德体验等来衡量。当我们把文章体裁分清楚了,教学目的也就清楚了,课就能备出特色了。比如,《有的人》是一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如果站在讲解的角度将会有很大的难度:“虽生犹死”“虽死犹生”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样才是“人民把他摔垮”?为什么“把名字刻如石头的人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教学如果纠缠于这些字里行间就没有了诗的韵味。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就从小学诗歌教学的目的出发来思考,重点放在了朗读和欣赏两个层面,至于诗的意思仅仅让学生寻找鲁迅的影子、想象鲁迅的镜头,又对赞颂了像鲁迅一样的人做了很淡很淡的触及,至于反面人物,教学做了忽略。这样,就把一首政治味道十足的诗歌上成了一节颇受欢迎的语文课。
  最后我要说的是,备课是有诀窍的,但所有的诀窍都是老师们在自身实践中创造的。我想,无论是什么,自己创造的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5-1-4 18:10 , Processed in 0.2491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