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5|回复: 0

转载 让课堂教学少点浮华,多点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9 17: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课堂教学少点浮华,多点价值
——我教《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武凤霞
这节课不是一节能让听课教师掌声一次次响起来的精彩课堂。
或者说这是一节比较沉闷的、需要我不断点拨甚至讲解的颇有点传统教学特点的课堂。
这节课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首现代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为了更好的教学,昨天放学时布置孩子们尝试背诵。早读时做了简单抽测,发现孩子们大多背得很熟练,甚至可以说很有感情。
在这样充分的预学前提下,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心存期待。
没想到,导课就很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板书完课题,转过身来:“谁来读课题?”
同学们纷纷举手。
“曹暝桕”我在这小手汇成的丛林中寻觅着,把机会给了这个瘦小的男孩。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男孩子声音响亮的清晰地念了出来,节奏有点独特,但说得过去。随着他的朗读我用“/”画出了停顿。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次是聪慧的胡文玲。断句合乎常规,我把停顿作了修改,在同学们朗读的基础上,我提出了问题:“从断句上看,这句话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同学们争先恐后,我知道,这个简单的问题根本难不住这些聪明的孩子。
笑着听完他们七嘴八舌:“在这三个词语或者词组中,有你不理解的么?”
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同学们一下子安静下来,也许是没想到,也许是没思考,大家的眼睛都盯着黑板上的这句话。
“大自然中有什么呢?”我的问题直接进入中间的词语。因为我知道,“去打开”和“绿色的课本”两个词在理解上都有难度,所以,就从中间入手了。
果然,孩子们很有话说。
“大自然中有动植物。”顽皮的朱涛声音很小,几个字给概括完了,正确但不形象,不能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影像。
我把眼神又投向同学们。
“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鱼。”
“大自然中有老虎、狮子。”
“是的,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构成了这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没有了耐心,接着就用“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把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作了概括和总结。想想:我的这句话和第一个学生说的“大自然中有动植物”又有多大区别呢?
心中略有点沮丧。
教学继续进行。我用手在“绿色的课本”这个词组下面划了一道虚线:“‘绿色的课本’指什么呢?”
没人说话!全班同学都愣在那里了。面面相觑,谁也不做声。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是不是说课本是绿色的呢?”我故意提出错误的理解让他们否定。但是学生依然不敢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只有几个同学摇了摇头。
看到同学们真的不会,我就直接讲了出来:“同学们,这里的‘绿色的课本’,不是说课本是绿颜色的,它指的是‘大自然’。”
很多同学慌忙拿出笔记在了书上。
“这样说来,你再读读这个题目,看看有问题么?”
还是没有人回答。同学们早自习背诗的兴奋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前几课上我们师生之间曾经的精彩轻松的互动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课堂变成了你问我答。
但是,此时,想改变这种现状已经很难了,教学不得不顺着曾经的思路向下走。
“既然‘绿色的课本’指的是大自然,那么,这个题目岂不是‘去打开大自然大自然’么?这不重复了么?”我干脆直接点出了问题所在。
这个问题更难,学生更是无人举手。
“其实,在‘大自然’和‘绿色的课本’之间加上一个词就好理解了。”我边说边点击课件。没想到点了两下,把答案直接出示了——“去打开大自然(这个)绿色的课本”。
只好略过让孩子们补充的环节,直接读这句话了。
这一次我看到了同学们眼神亮起来了。我知道他们懂了。
我的问题继续提出来:“这时再读这句话,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明白了,这是一个比喻句,作者……”
“把‘大自然’比作了‘绿色的课本’。”我还没把话说完,同学们的话已经接上来了。
“对呀!”我又指向“这个”一词,“这个词多重要啊!没有它就让大家很难理解这句话。但是作者为什么没用这个词呢?”
这样深度的问题估计同学们很少考虑,所以,教室里又安静下来。
“分别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体会有什么感觉。”
这次第一个站起来的是优秀帅气的丁宇轩。他清晰地陈述着自己的看法:“不加这个词我们读的时候感觉句子很简洁,加上以后感觉句子罗嗦了很多!”
其他同学也深有同感。
我及时总结:“是的,诗的语言是凝练的,是简洁的。很多时候,诗歌的语言喜欢省略,也正是这种省略,让诗歌多了一点跳跃的轻灵。”
我边说边板书:语言凝练。
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特点就这样艰难地拉开了序幕。
第一小节一读而过。
“第二小节在写法上很有特点,请同学们发现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同学们开始默读思考。
“我发现第一行和第三行都没有写完就转行了。”杨正杰的眼睛总是闪着灵动的光。
“你的眼睛真明亮!”我由衷赞赏,“这可是不符合我们的写作习惯。我们来改一改,把‘去发现翠竹的挺拔’和‘去描绘果园的丰收’这两个部分分别提到第一、第三行,让它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读读感觉如何。”
于是,第二小节就变成了:
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
松柏的苍劲。
让我们从彩色的画笔去描绘果园的丰收,
沃野的耕耘。
“这样不好,头重脚轻,两句长的好像是大帽子。”
“第一、第三句太长了,读起来累。”
“原文写得好,因为第二、第四行的开头都是‘去XX’,和题目‘去打开’对应着,改了以后就看不出来了。”
同学们议论纷纷,发表者自己的观点。
我及时总结:“看来,诗歌语言还有另一个特点,不能太长,如果实在要说一句长话,就把这句话从适当的地方断开来,分行写。”
我接着板书上“长句可断开、分行。”
“继续发现这一节诗的特点。”我要求学生把思考走向深入。
“我发现作者分别写了‘翠竹’‘轻松’‘果园’‘大地’四种事物来写,并且写出了它们的特点。”
“说得好!抓住典型的事物来写很重要。我们来读一读这几个词组。”我出示了“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这四个词组,让学生读。
学生声音很响亮,想是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
“我如果把每一个词组中前后两个词颠倒一下位置,意思改变么?”我出示“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果园的丰收”“耕耘的沃野”让学生念,并明白“这样的改变不会改变词组表达的意思。然后我把改变过的词组放入诗歌让学生感知这一次的改变。
学生反映强烈,坚决说这样的改变不可以,因为这首诗读起来不好了。
“改变前好在哪里呢?”孩子们不说话了。
几秒钟后,张文昊小声咕哝了一个词“押韵”。
我马上抓住这个词写在了黑板上。并让学生知道偶数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和相近,就构成押韵。
至此,诗歌的语言特点基本上说完了,后面几个小节的学习就是对照着本节的学习感受诗歌特点了。
说真的,这节课上得有点累,学生的学习与“精彩”二字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我能感觉到孩子们登高的声音。热闹的课堂也许是精彩的,但是,能感受到学生攀登的课堂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希望我的课堂对孩子们有价值。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4 06:39 , Processed in 0.2636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