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1|回复: 0

转载 读 ——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 19: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张学伟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朗读则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围绕着大纲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近几年,我在“读”上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在教学中,我主张“熟读、精思”,提倡实实在在地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悟法,在读中学写。为了避免机械性,重复性的读,要体现读的层次,一读一思,一思一得;为了避免“让学生在阅读中走一个来回”, 要引导学生一点点把课文读懂读深。这么说吧。读是一条主线,也是一种基本的训练方式,在读的过程中,力求使其它各项训练融入其中,得以落实。

我在教学中的“读”,体现在三个方面:以读引思,读中悟情,读中学法。

一.             以读引思

“以读引思”要求教师要善问,以问促读,层层深入。教师的提问从文章的中心、选材、结构等出发,要能一矢中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指引学生思维的方向,使他们一步步学会怎样读书。

以教学《林海》第二自然段为例。围绕着大兴安岭“柔”的特点,我抓住重点语句设计了启发性的问题。初读课文后,我抓住“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一句,追问学生“从中能明白什么”。学生通过研读,知道这些词语写出了岭的千姿百态,数量众多。这时,我及时点拨,要求学生读出岭的“多”来。课堂上,师生反复试读,讨论,借助声音高低长短的变化来变现岭的多彩多姿。理解“多”,读出“多”,这是读的第一个层次。随后,我抓住这句话,再次追问学生“从中还能明白什么”,将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深入,这下子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众说纷纭,可是却求之不能。此时,我适时地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将“高点儿的,矮点儿的”和“高的,矮的”作以对比,从中明白词语中的“点儿”说明岭与岭之间的差别不大,线条柔美,显得“温柔”。教师指导学生读好“点儿”,读出岭的“柔”。就这样,一句话学生反复朗读、揣摩、体味,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涵。从朗读时舒缓、抒情的语调中,学生仿佛看到了温柔多姿的兴安岭,感受到林海的意境美。
    在教学《林海》第四自然段时,我也是这样来引导学生一步步读懂课文的。这一段主要写“林”似“海”,浩瀚无边。首先,在学生读了课文之后,我提了一个问题“静止不动的白桦的树干为什么会像泛着的浪花呢?”这个问题于无疑处生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稍许,学生抓住“树干是银白色的”等词句有了理解:白桦的树干是白色的,看上去像浪花。这只是最初步的理解。我顺势引导:仅仅是白色的东西就像浪花吗?我指一个学生的白衣服,问:“这像浪花吗?”学生答不像。我又指白色的投影屏幕,问:“这像浪花吗?”学生答不像。于是,我让学生再读句子,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抓住“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等词语,又有新的理解:白桦树是在大片青松边沿,在阳光下,树干银光闪闪,青松为衬,才像海边上涌动的浪花。一个“泛”字把林海写活了!至此,学生一点点地读懂了文章,认识也一步步加深。但此时,我没有停留在理解的层次上,而是及时地让学生表达,让他们绘声绘色地把林海的美景描述出来!最后,学生再读这一段时,声情并茂,把大兴安岭的森林读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至此,学生对课文也有了较深的理解。

二.             读中悟情

阅读教学要求阅读时,教师、学生和作者的情感要融为一体,三者得到交流。语文是一门人文科学,文章不是无情物,内蕴和情感不是教师能够“讲”出来的,而是要靠学生用心体会,去领悟。那么,教师就要发挥读的优势,以读动情,让学生在朗读中去品词悟句,体会情感,读——作为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首先要让学生钻入文中,体味、品尝,然后跃出纸外,去表达、去交流,这样,化无声的语言为有声的语言,化有声的语言为活生生的形象,朗读就成为打开学生情感闸门的一把钥匙。

在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时,我抓住“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文首、文中、文末的三次重复,引导学生去对比、去揣摩、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我问:每一次出现是在什么背景下,什么环境中,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每一句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在实际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作者心情的变化起伏,帮学生梳理出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文章的暗线):依恋——愤恨——自责——振奋。在朗读每一部分时,学生能够披文入情,声请并茂地朗读,起到了较好的熏陶、感染作用。如教学第二自然段,我启发学生读好表示语意转折的“不”字,并激发他们想象:当作者在我国的内海里蓦然看到悬挂着外国国旗的军舰时,他会想些什么?在学生体会讨论后,他们朗读时前半句比较舒缓,但从“不”字开始,语气急转直上,表达出作者愤恨的情感,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当读到后文“我真是一个罪人”时,有的同学不禁流下眼泪,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             读中学法

“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读中学法就是要求阅读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我们首先来看看《林海》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围绕读,我的设计是版块式的:①初读——找特点(感知)②再读——读特点(体味)③三读——明写法(学写)。教师在教中授法,体现了“指导启发学习——总结规律学习——运用学法自学”的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学法设计不同于司空见惯的相似结构段落“扶放”学法,因为岭、林、花三部分在结构上并无相似之处。但是,我在深研课文之后,认为从更深层次上来说,这三部分有内在的共同之处:①写景抓特点②景物的两个特点是融合在一起写的。如写岭——多而柔;林——广而绿;花——多而美。③作者都是把感情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写得意蕴深沉。因此,从写作和作者表情达意入手设计了这个学法。这是更高层次的迁移,适用于许多写景文章,更具广泛性。

其实,这种板块设计,也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课文,⑴初读,了解内容;⑵再读,理解内容,体会语言;⑶三读,表达感情;⑷四读,学习写法。这种以读为核心设计的阅读方法,简单实用,简化了程序,加快了课堂进程,正是体现“语文教学的方法要简单,简单,再简单”这句话的含义。

以读为本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中的精华。在教学中,我以“读”为阅读教学的突破口,以读引思,以读悟情,以读学法,力图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向着“自能读书”的方向发展。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5-1-4 18:20 , Processed in 0.2463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