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5|回复: 0

我县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31 13: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县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半坡店乡南街小学  李艳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高效课堂就是我们每个老师所追求的一种理想课堂,是在有限的课堂里,让学生积累的知识、获得的能力、激励的情感以及产生的学习期待达到效率的最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县也展开了对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经过探索,许多学校纷纷制定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我有幸在县教育局开展的《校长论坛》上,聆听了多位校长关于高效课堂创建的报告。当然,没有任何的课堂改革能轻松打开陈旧的局面,也没有任何课堂改革不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我们现实的课堂上,绝大多数老师还来不及进行美丽转身,还停留在已往的教学习惯中,还不能完全领会什么是“高效”?高效的做法应该怎样?结果如何?下面,我针对身边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首先,我们来一起走进常规的课堂看一下:
                             4月22日
今天,我刚进办公室,一老师迎面就道:“你怎么又来了?今天准备听谁的课呀!”我笑道:“我怎么就不能来了呀?这里可是我的老根据地(我曾经在黄塔小学任教),至于听谁的课我还没想好呢!”“听谁的课总得提前说一声啊,让准备准备呗。”看得出,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几丝不满。我不紧不慢道:“推门的常态课不更真实吗?不更能体现咱的课改理念嘛。”她见我不肯让步,撇撇嘴走开了。我悄悄地对段校长说:“瞧,你的兵可不欢迎我来哟!”段校长意味深长的说:“他们啥时候欢迎你来,就证明我们的课改真正成功喽!”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次,我们走进的是三年级教室,听了一节语文课《她是我的朋友》。田老师在每个环节都给了学生明确的时间,例如:打开课本,快速默读课文,时间5分钟。(1)初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书解决。(2)默读课文,画出与课后生字相关的词语。老师在自主学习环节预设了一定的时间,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时候便有了较强的时间观念,合理安排自己在各个小环节的时间。
然而,学生在处理不认识的字词时并没有发挥到工具书的作用,而是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立马就拿出资料,自主学习便变成了自主找答案,小组讨论也就变成了学生对答案了。找到答案的,把答案告诉没找到答案的同学,没找到的同学当然没学到东西,但找到答案的同学就学到东西了吗?李镇西说:“让课堂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但是现在最能让学生思考的阶段,却变成了学生思维最凝固的阶段!我们好不容易交给学生的课堂又被资料占去了。老师占去的时候,还有精彩的讲解,还有抑扬的语调,有时还有方法的指引,而资料呢,只有冷冰冰的答案!长此下去,难道不比原始的课堂更可怕吗?我们的小组合作还处于萌芽状态,一定要呵护孩子自主思维的健康发展。所以在课堂中,我们一定要提防并杜绝课堂“杀手”。
在这节课上,小组的合作虽还不够成熟,但足可以看见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如果不是老师三番五次的打断,我想,气氛一定会更活跃。既然我们放手他们去合作了,就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探究的结果。时刻记住: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稍有差错就终止展示,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呢?众所周知,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教室就是个出错的地方,完美的课堂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收起我们的完美主义,允许学生出错,不去刻意地要求学生做到尽善尽美。   
                   5月16日                                   
今天听的是三年级的语文课,比起从前,孩子们今天在课堂上的展示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缺乏清晰的流程。从学生回答的质量看,合作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单从增强了的小组竞争意识和争取发言和展示机会来看,比原来有了很大的好转。但是,今天的展示者似乎都是小组的佼佼者。我们知道,在传统课堂上,得到老师关注的和享受展示机会的,似乎永远是优等生。他们作为班级的“宠儿”,得到了很多独特的关爱。而更多的中等生和后进生,则成为听众或观众,随着习惯的养成,他们也慢慢消失了学习的兴趣,减弱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建立小组合作,就是要在某种程度上给中等生表现的机会,给后进生发言的权利,一旦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他们都会或多或少地做出努力。何况小组学习,老师再也不能拉着一些优秀生做知识讲解的速跑喽,中等生和后进生应该有掌控的权利,可以让他们的思考跟上学习的步伐。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人都应该有更多的发言机会,大家都能平等地对问题发表看法,把交流建立在平等和互助的基础上,真正地让学生找到做学习主人的感觉。
    建议:科学分组一定要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组内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谁组织、谁作记录、谁承担小组发言的任务、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干什么等等。总之,小组成员必须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适当轮换,这样能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小组各成员应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确保每一次探究学习的质量。所以,科学分组,合作探究,是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
    高效课堂的常态课上存在着一些典型的问题,那优质课又如何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走进本学期的五乡联片的优质课课堂。精彩纷呈的课件,灵活巧妙的方式,独特精致的设计……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听课回来后,我一直在反思中。细作归纳,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点:
一、课件泛滥,导致想象匮乏。
课件的泛滥几乎是所有优质课的通病,一说讲优质课,课件便铺天盖地而来。一位老师教《长征》时,开课伊始,老师没有任何语言表述,就直接播放一段《万水千山》的视频,学生带着“突然”的感觉看完后,老师示意学生说一说感受,学生只能极简单地说一个词或一句简短的话,几乎没有什么描述性的语言,更没有多少情感的流露。具有冲击力的视频有时确实能吸引学生,让他们产生一定的情感波澜。但我认为在播放之前,老师的引导语会让学生看得更积极、更深入,并能带着一定的思考来看,这样效果会更好。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多处脱离文本,分别以不同的出示(甚至有的文字也用视频代替),让学生看后说感受。殊不知,过早或过多的画面呈现,只是在不断地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升,甚至变得眼花缭乱,。
此外,一老师在讲《给予树》时,在没有对全文读、悟之前,就直接呈现文中的“如愿以偿”“沉默不语”等重点词句让学生品读,这样就显得牵引明显,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没有做到顺学而导,学生的学习是处在被动的地位。如果脱离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势必会在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力更无从谈起。
建议:多媒体的应用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在解决重点、难点时需要帮助引导、说明或激发兴趣和情感时适当地运用,切不可一味追求画面的精彩、形式的多样,那样就显得泛滥了。教者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潜心研读,通过朗读这一实践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悟,读中生情。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还能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切不可让现代技术阻碍了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课件的应用要适中,恰到好处,才能为高效课堂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二、主导过多,导致生本偏离。
    一位老师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时,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后,就让学生齐读课题,紧接着一连串地问:恐龙是怎么飞上蓝天的?”“所有的恐龙都飞上蓝天了吗?”“恐龙飞上蓝天经历了怎样一个漫长的过程?”……然后开始填空。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一个一个准确地回答出来了,表面上看起来很顺利,实则让人感到学生们答的很机械。老师之所以这样问,我想,其原因就是不能充分相信学生,把学生紧紧地“抓”在手上,致使他们在不停的回答中,只是在“应付”问题,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没有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建立“学生本位”的意识,或者说这种意识很淡薄。
    还有一位老师在执教二年级的《太空生活趣事多》时,把所有词语都用课件展示了,之后又拿出制作好的词语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我想,这大可不必,因为课件展示就已经一目了然了。这显得是多余的。可以看出老师追求的是手段的多样化,也表现着一种强烈的“主导”的意识。在引导学生记字、写字时,老师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认识生字,然后分别组词、对比、说记法,老师想了很多很好的方法让学生一个个地记住了生字,但我觉得还是“抓”得太紧,放手不够。可以给学生更加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更自主地识字、记字、写字。比如,呈现所有生字,让学生观字、说字、讨论、汇报,不仅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聪明才智。
    建议:充分相信学生,设计问题开放,才能解放学生;老师立足“主导”,适时点拨评价,才能解放自己。只有如此,才可能创建高效课堂。课堂永远是学生的,一切问题的设计都应以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而不是一问一答,只停留在对文本表层的理解上,也不能步步为营地牵引,让学生亦步亦趋。老师应该大胆转变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空,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把学生向纵深处引领,让他们的思维得以激活,能力得以提升,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才会彰显。所以,学会放手,高效课堂才会显得更加和谐、生动,才会有更多、更精彩的生成。
    三、讲解过多,导致“语文味”淡薄。
    对文本分析过多,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通病,老师们的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讲解过多仍然存在。一位老师在教《伯牙绝弦》时,虽然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构建起开放式的课堂,但在学习过程中,却走入了“逐句翻译”的泥潭。接下来汇报过程中,老师只停留在对文本表层的理解和分析上,追求的是一种“明白”的结果,却忽视了对文本内容的朗读和感悟,丧失了语文应有的味道。语文课堂上应该不乏学生朗朗书声,语文老师一定要在读上下功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从各学段关于朗读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就足以证明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才能表现出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绝对不能缺失朗读,否则,语文味便荡然无存!
    建议:课标实施建议中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所以,课堂上,当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时,要及时激励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不能局限于学生“像老师这样读一读”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独特感受,在读中培养语感,升华感情。书声琅琅,绝对是语文课堂上贯穿始终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忽略质疑,导致主动探究兴趣淡然。
    课堂上,我发觉很多老师很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的老师激趣引入后就带领学生直入文本,引导学生找出(或直接呈现)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研究、朗读讨论;有的基本上是老师问,学生答;有的是以几个问题呈现,作为导学题,让学生对照问题展开读与议。这样的课堂,直接导致学生在被动地学习,他们的学习目的或是为了完成思考题,或是为了回答老师的提问,没有主动探究的意愿。即使老师用了很好的激励方法让学生走进学习当中,探究的意愿也不够强烈,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我以为,课堂的高效取决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是主动探究,而主动探究源自于内心的疑惑。在课堂上,要发动学生质疑问难,把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教师把这些问题再按学习的层次归类整理,然后据此组织学生研讨。采用“质疑导学”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变化,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才真正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所以,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前提。
    建议:老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并且要把这种探究意识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强烈愿望。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有疑,就是在思考,就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也容易产生一定的探究期待。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课题上质疑,从文中质疑,从学习过程中质疑。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个疑问,保护他们的质疑心理,引导他们提炼问题,再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合作式地朗读、感悟、解疑、汇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学习,才会激活思维,形成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才有保障,如此,才有可能真正的实现课堂的高效。
  五、形式单一,导致课堂缺乏张力。
    优质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例如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太空生活的几张图片上,建议在课前让学生从电视中、网上查找有关太空生活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通过联系课外资料,了解太空生活的有关知识,宇航员给我们介绍了太空生活的哪些趣事?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太空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有趣的事呢?太空里还有哪些趣事?这时教师为了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把答案告诉学生,让他们课后继续查找资料,再交流探讨。这样就实现了课堂向课外开放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课外转向课内,再走向课外,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彰显了语文课堂所独特的张力。多彩的课堂形式,是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保证。
六、偏离“标本”,导致合作无效。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导学案不能体现有序,有梯度,造成了无效的合学,没有生成有价值的问题,那么,导学案就形同虚设。要想使导学案切实“服务”于高效课堂,首先要做到以标扣本。以标就是要吃透新课标,扣本就是要弄清课本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去编制科学实效的导学案,在编写导学案时将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标扣本,导学案才能成为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力抓手。
或许,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着课堂的高效。比如,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较多,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直接缺失,以及由于部分家长文化水平有限,不能及时做好课程的预习与复习,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课堂的高效。另外,每一位一线教师都要注重在课后及时进行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认识。所以,教学反思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推进器。
    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告诫我们:“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这句名言为我们指明了新课改的方向,小学语文教学要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优化,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彻底剔除“硬塞知识的办法”。因为只有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学习了,掌握了学习方法,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才会逐步走向高效课堂,才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只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大量先进的教学经验,经过教学不断砥砺和不断的探究,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5-1-2 01:36 , Processed in 0.2422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