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点点滴滴 山东枣庄市中区鑫昌路小学一年级一班 生艾 一、积极营造“感恩文化”,氛围,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 (一)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寻找“感恩”的名言警句。 让学生交流,朗读感恩的名句。张贴到教室的墙壁上。全体学生学唱感恩歌曲,如《妈妈的吻》、《母亲》、《感恩的心》等,以班级为单位,由音乐教师教唱,在歌曲中感知恩情,在歌曲中培养感恩之心。 通过晨会课、班会课、课余活动等,给学生营造一个以“感恩”为主体的教育氛围,以便净化学生的心灵。 1.通过翻阅书籍或网络搜索,寻找与“感恩”相关的句子,然后在晨会课上朗读。找寻句子的学生很多,朗读时,都带着感情,每一段感恩的语句,听起来就好像一棵棵种子已播撒进了他们心灵中那片神奇的土地,遇到雨露,正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收集“感恩”的故事,通过故事会的形式,在班级中宣扬“感恩”,让学生从故事中去感知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陌生人的关爱,由心底发出感慨,由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舍弃以自我为中心,试着从他人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艰辛,体味人生的冷暖,感受浓浓的亲情。 (二)为父母“减负”。 为父母减负,在家中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在特定的节日里(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送上自己真挚的话语:“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请接受我最诚挚的礼物表达我最真挚的祝福。为父母洗洗脚,捶捶背,帮助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体验父母的艰辛。比如:去年的重阳节我布置了一项作业—为长辈洗脚并写下感受,孩子们交上来的心得很真实、很感人,至今我仍然保留。 (三)礼貌性问候。 见到长辈我们要主动的问候,让忙碌了一天的父母一回到家中,就能从孩子口中听到最舒心的话语,在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同时,忘却一天的疲劳和烦恼。 二、收集温馨照、找到感恩点。 孩子们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定格的温馨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们逐渐明白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 (一)组织“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 教育学生感恩之心从小养成,知恩图报是中华美德,孝敬父母是天下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将自己的学费、书费、生活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 2.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 (二)真情回报爱心作业。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当我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际生活之时,当孩子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初见成效了。 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们可以运用以大见小,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了以下几项感恩作业。 1.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2.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3.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 4.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倒水等。 5.我为家里做家务: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洗衣物等。 以上作业,同学们每星期至少做一次,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与此同时同学们还可以写《感恩活动日记》,记录自己完成感恩作业的情况,表达自己在感恩活动中的点滴感受。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与父母交流,他们开始关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们的心愿,记住他们的生日,给父母长辈送去最温馨的祝愿。孩子们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的充满爱心的大环境中,从受爱到施爱,从知恩到报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知恩图报,心存博爱的人。 (三)制作祝福卡,展示祝福墙。 在全校学生中征集学生制作的祝福卡,并将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的祝福卡以年级为单位建成一个祝福墙,进行展示,让全体学生在这些优秀的祝福卡中受到爱的熏陶,爱的教育。 在活动中,学生们主动给父母送礼物、送贺卡,主动拥抱父母,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洗碗,叠被、拖地,有的学生从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小事做起……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恩之举,平平常常的小事,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学生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有的学生家长高兴地说:“孩子以前不太懂事,没想到在感恩活动中一下子长大了。” 教师,作为感恩教育的引导者之一,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以心换心,畅谈理想,体味人生,憧憬未来,达到心灵相通。学生由教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中,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从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进而得以完善自我,并从心里敬重和爱戴教师。感恩教育便收到了实质性的效果。 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营造感恩的环境,才能让学生从小领悟感恩的道理。通过感恩教育,同学们在参与中真正的体会到了父母的爱,家人的关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父母、老师和同学交上了一份份充满感恩的答卷。通过活动,同学们懂得了感恩是义务,更是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