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话语应该如何叙说?近代以降,科学与实证张显,主体和客对立二分,科学成为一切学科话语的范式,并以其非常的傲气与渗透力型塑着人文及社会科学。受孔德、穆勒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涂尔干认为要把教育事实视为“物”,建立实证的教育科学。总之,强调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对象的客观规律,教育学的旨向当然也就在于通常教育学教科书上所说的“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了。于是,以价值中立和客观性为标准和标志的纯粹理性,横冲直撞并独霸于教育学视域:他们以极其冷静的态度描述事实,表达用干巴巴的逻辑联结起来的概念和观点。于是教育学的话语丧失了灵性、激情、智慧、希望、勇气、信仰和爱,造成长期以来教育学中“人”的缺席。 其实,教育学乃育人之学,或者说教育学就是人学:它写入,写给人看(教师、学生、父母等),是人写的。写教育学之人的人格会折射出他所写的教育学的深度与高度,渗透着他的理想与信仰,决定着他的教育学视野中能否有活生生的真的人。哲学上,新康德主义哲学家把康德的“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的区分发展为“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认为人文科学蕴含着价值与意义;狄尔泰进一步阐释:人文科学领域渗透着人的自觉意识,它的研究方法应当是“理解”,其目的是把握对象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客观规律”;胡塞尔则把“科学主义”取向提高到“科学危机”进行批判。 但我国教育学长期以来以“进口”西方科学主义范式下的理论话语为主,建国后又深受凯洛夫体系的影响,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教育学体系和话语范式。由于缺乏一种生命的意识和灵气,教育学成了枯燥的“条条之学”、“规则之学”或“概念之学”,大学课堂上学生不愿意听,教育教学第一线教师不愿意读。理论成为仅仅是教育学界炒作与孤芳自赏的珍馐佳肴,教育实践中人们仍旧从经验出发、我行我素,理论的繁荣下边是年复一年、枯涩无味的“千篇一律”、“千年不变”。理论的功效何以如此低下(试看当今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不能不与教育理论的话语方式密切相关。 翻开朱永新教授新著《新教育之梦》,感觉理论是如此亲切自然、“绿色常青”。作者满怀激情,追求卓越,以深厚的教育情怀憧憬新世纪的教育理想与理想的教育。全书围绕教育的基本要素展开,以人为核心,共分八章即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理想的学生和父母,每章又由目的、内容、方式或方法、价值、意义等展开,构成一幅新世纪美好教育的新图景。 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言说教育,没有生硬乏味的概念条条,但又不乏理论逻辑和理论的深度;既有理论的严密论证、高度概括,又有活生生的教育现实案例分析;既有形而上的逻辑与思辨,又始终关照着教育的日常生活世界;既有理论的宏扬与重建,又有建立在高度责任感上的对现实的批判与超越;既旁征博引、博采中西,又融会贯通、契合时代、透显个性……其实,就是诗,一部教育之诗,以致有的学校翻印全文给教师学习体会,有的老师摘录书中“语录”,背诵文中的许多片断。因为“诗言志”,读它,你会体味到作者满怀激情溢于言表,字里间灌注着生命的气息与性灵,而震撼着人的心灵,濡化人的人格。 记得一位教育学者曾经说过,教育,不仅需要渊深的知识、聪明的才智,更需要热烈的激情、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性情以至高贵的修养。教育学研究何尝不是如此?马克思曾经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的力量,列宁也认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新教育之梦》的作者将个人的情怀渗透于理论,同时又将理论含化于个性化的教育哲学语言之中,尝试一条崭新的教育话语言说方式,实践证明,这是成功的。无论教师、学生、家长,还是教育理论工作者都能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益。 |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5-1-15 21:47 , Processed in 0.17124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