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教育在线 门户 实验研究 实验课程 查看内容

构筑理想课堂

2020-9-1 11:35| 发布者: wangmao2019| 查看: 1805| 评论: 0

摘要: 新教育实验实际上是试图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来提高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的。而改善师生关系,形成生活共同体,扩充学生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智力背景又从各个方面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在实验的推进中,新教育实 ...

新教育实验实际上是试图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来提高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的。而改善师生关系,形成生活共同体,扩充学生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智力背景又从各个方面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在实验的推进中,新教育实验也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研究方法。新教育实验提出“构筑理想课堂”,是指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新教育实验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共同生活,每一位任课教师理应成为所任教学科(及此一知识领域)的虔诚的传教士。它的课堂研究事实上是将各种现有的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综合运用与检测。

 

新教育的理想课堂分有效课堂研究对课堂的多元文化理解风格与个性的课堂三个层次。其中有效课堂强调日常课堂教学研究的三个每一个,即:学校里的日常教学研究不应该是为了上好表演性质的公开课、竞赛课而进行的,而应该是为了提升每一个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应该是为了赛课作准备而开展,而应该是为了改进每一堂课的质量而进行教研——包括识字课、计算课、复习课、试卷讲解课在内的所有学科教学;不应该只关注到几个课堂上有精彩发言的学生,而应该关注、检测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种课堂话语的分析

 

作为教师,一个问题将伴随着我们整个的职业生涯,而往往是直到我们离开讲台退休时,仍然没能获得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个问题就是: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有时候,课堂上学生喜悦的眼神,课后同事的赞誉把我们推到人生的极乐时刻,让我们获得一种罕有的成就感;但更多时候,我们却深陷于机械、枯燥、刻板以及自我怀疑之中,觉得世界上再没有比课堂教学更难琢磨、更难把握的事情了,我们就像是古老的巫师,有时在课堂上似乎是为了吸引听众而在乞灵于神秘之物。课堂教学的技艺究竟是否存在,如何获得?如果说它是一项技术,为何在师范院校及培训机构,却没有真正能够传授这项技术的教师?如果说它是一门艺术,为何更多的时候,旨在促进生命成长的课堂上,却显得比任何其他人类活动都要更加死气沉沉?

 

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源远流长。从孔子的“愤悱启发”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到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到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几乎所有的教育学者都试图破解课堂教学的奥秘,他们的确也为此贡献了许多知识与智慧。而来自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则更加汗牛充栋,模式众多。但是,课堂教学依然是教育中的斯芬克斯之谜,大部分一线的老师们仍然没有找到“芝麻开门”的方法。

 

也是为了解决同样的难题,当代中国的教育界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研究与探索课堂教学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课堂话语”。

 

 一是公开课的课堂话语。近几十年来,中国绝大多数学校的教研活动基本上聚焦于听课这种教师课堂行为观察及改进的教研方式上。占据这种教研活动中的课堂话语,它同时也是教育杂志、面向一线教师的各种培训及会议、校际及学区的教研活动上最为流行的课堂话语。这种话语基本上围绕一个焦点而展开,这个焦点就是:怎样在众人面前上出一堂精彩的、动人的、吸引人的好课?

 

这就是几十年来课堂教学研究的最主要范式,其极端的表现形式,就是舞台上的公开课,即所谓的“课堂表演秀”,就是那些最优秀的特级教师,他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也是与公开课迥异的。

 

公开以便观摩的课堂,是教学行为得以研讨的前提,也是年轻教师走上讲台最好的范例。事实上,这种公开的观摩活动,对中国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影响极大,其积极意义不容否认。但是,大家也都清楚一个事实,就是这种课堂话语中所探讨的,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内容;研究指向的,并非是普通的、日常的课堂教学,而只是特指优质课比赛、公开课展示所需要的那种特定的课。如一位老师坦言:“选公开课,第一感觉最是要紧;没感觉的课文,千万碰不得。”——也就是说,为了上好这种课,教材是特选的,课堂教学流程是反复演练的,现场效果被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步。

 

也就是说,百分之九十的教研活动,是用于研究几乎只占百分之一的特殊课——每位老师每个学期上一堂公开课,这堂课与日常教学关系并不大,日常的课堂教学,事实上并未按照这种公开课的模式在进行。同时,由于公开课大部分是名师执教,精心打造,让大部分教师觉得无法学习、无法模仿,教学的自信因此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也因此,日常课堂教学究竟如何操作,怎样真正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些问题就被简单粗暴地斥为应试教育,推下了桌面,只能成为一种潜话语,形成了“明说优质课、暗搞题海战”的潜规则。

 

 二是面向应试的课堂教学话语。在公开表演课占据公开的、桌面上话语的同时,以面向应试、题海战术、立竿见影的话语成为更日常、更普遍的学校课堂教学事实话语,成为真正统治课堂教学的潜台词与潜规则。这套从来没有在杂志上公开宣告自己的话语,事实上每一个教师都心知肚明,虽然几乎没有人会公开宣称它的合法性。由于它的可操作、易模仿、见效快等特点,造成了目前客观存在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格局。

 

 显然,以上两种课堂话语,都不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构筑理想课堂的话语。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几年里,有两种新的课堂教学话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及教师所接受。它们分别是以洋思、杜郞口为代表的民间校本课堂改革话语,和以叶澜、钟启泉、王荣生、顾泠沅等人为代表的课程理论+实验的学院派课堂教学话语。

 

三是“民间校本课堂教学话语”。继承公开课所想解决的疑难问题,洋思、杜郎口等学校的课堂改革话语,主要着力点,仍然是课堂程式的改革,但这次他们想改变的,不是少数的某一课,而是每一堂课。改革者试图通过课堂教学流程的最优化,让所有课堂,所有学科取得显著的成效。这种课堂教学改革的势力目前堪称一股热潮,而且因为从教师的表演,改变为学生的学习;从少数课的卓越表演,改变为追求每一堂课的实效,它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值得我们关注,并致以敬意。当然,这种民间的校本课堂话语,在深度理论的支持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四是“学院派课堂教学话语”。继承几十年来的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参照国外的课程及教学理论,许多学院派研究者,如叶澜、钟启泉、顾泠沅、裴娣娜、王荣生等,已经更为密切地参与课程开发、参与校际教研、参与关于课堂实践的对话,这些理论话语通过大量的国外著作的翻译、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更通过一些优秀研究人员的身体力行,也正在逐步地渗透到学校的课堂上。但显然这种话语是以上几种课堂话语中最为复杂的,对一线老师而言,是较难理解与掌握的。不过我们可以乐观地推断,因为这种话语的历史深度,以及科学的态度,它或许是最有持久生命力的,并能对明天的课堂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的。

 

综述以上四种话语,是想对于新教育课堂话语作一自我定位,也就是想对于新教育实验的理想课堂观进行我们的定位。应该说,新教育实验中构筑理想课堂的话语,就是对以上四种话语的研究性理解、批判性吸收、创造性调和的建构。

 

——它想要拥有公开优质课的课堂活力,但更想让活力呈现于日常的课堂中;它想拥有应试课堂话语同样想要的成绩,但希望是以一种人性的、人道的、科学的方式来实现;它想像洋思、杜郎口等民间校本课堂改革话语一样,是简明的,基于自身的,但也希望它是能够经得起学理解释的;它同样希望它是能够被高度理论化的,但更注重应用于实际的课堂上的。

 

——它并不是想确立自诩为终极真理的宏大叙事与唯一叙事,而希望成为当代众多课堂实践探索中的一支,形成一种自我理解、自我反思与不断修正、逐步完善的关于课堂教学的话语。

 

理想课堂的六个度

 

许多老师习惯于日复一日地“重复昨天的故事”,陶醉于课堂教学秩序的井然有序,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然而,有多少老师认真思考过:自己的课堂受学生欢迎吗?

 

苏州蓝缨学校最近做了一项调查,一位曾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的老师,课堂教学满意率竟然不到50%!尽管学生们充分肯定他的态度热情投入66.3%)、师德与责任心93.4%)、言行为人师表76.7%)、上课准备充分76.7%)、授课条理清晰56.7%),教学常规执行情况的满意率也高达76.7%,比较满意率达16.7%,作业处理认真的满意率为70%,但是,在衡量课堂氛围的指标上,却非常不尽如人意:善于启发引导的满意率为26.7%体现学生主体的满意率为16.7%,而教学气氛活跃”和“表达简明生动”的满意率只有可怜的10%

 

学生为什么不满意这位“十佳师德标兵”的教学?答案已经在上面的数据之中。课堂教学有自己的规律与艺术,课堂教学需要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教师纵然满腔热情,学富五车,但不一定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这次的调查不一定很准确,但它给蓝缨学校的启迪是深刻的,给这位“十佳师德标兵”本人的震动是巨大的。

 

这位老师在得知调查结果后,百感交集。他说,学生对他的评价是中肯的,在此之前,他从不知道学生是怎么看待他的。教了快一辈子书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原来如此。他十分感谢学校的这次调查,这使他能够通过学生来反思自己教学的得失成败。

 

这份调查也震动了学校老师,使他们迫切地感到需要重塑自我。蓝缨校长陆一鹏说,我们的许多教师教了许多年书,却不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究竟如何。学校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情况,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质量和效率,了解学生的心声、需要和愿望,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调查显然非常必要。

 

蓝缨学校的调查也说明,我们的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接受课堂教学的反馈,及时了解和把握自己课堂教学的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内容与方法。

 

有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但只有学生满意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堂!

 

什么是理想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能够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什么样的课堂能够使教师体验挑战,使学生享受学习?我个人认为以下六条可作参照。

 

一是参与度。

 

理想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参与是激发其思维的基本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我主张在一般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发言与活动)时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

 

二是亲和度。

 

理想的课堂,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上可能是愉悦、欢乐和合作的,也可能是紧张、沉默和不快的。“情不通则理不得”,良好的合作是课堂成功的基础。

 

三是自由度。

 

理想的课堂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我们的课堂如战场,强调的是纪律严明,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几分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几许神采飞扬。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与师争辩,是违背自由原则的。

 

四是整合度。

 

理想的课堂切忌过度的“分析主义”,把完整的知识支离为鸡零狗碎,如语文老师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

 

五是练习度。

 

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六是延展度。

 

理想的课堂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我相信理想的教育会取得理想的应试结果,问题是如何用理想的教育去指导你的思想。比如课堂,我们课堂中的废话太多,这是课堂缺少理想的反映。课堂上你到底说了多少废话,许多老师不知道。怎么才能知道?方法很简单,只要把你的课用录音机录下来,自己听听,一定会发现自己说了多少没有用处的话。如果学校里有摄像机,可以将一节课录下来,你不仅能发现自己说了多少没有用的话,也可以有更多的收获,比如一节课你走了多少路,你问了多少问题,有多少学生回答,全班同学这节课的表现,孩子的面容,有多少孩子在认真听讲,他们注意的时间有多少……根据当前的课堂现状,我最近写了一篇关于理想课堂的文章。我期望老师们可以试着把课堂中讲的时间缩短一点,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孩子,孩子会高兴的,孩子会快乐的。江苏的洋思中学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学校,他们的校长规定每人每课所讲时间不许超过15分钟。他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孩子们的学习不但没受影响,而且大有进步,在全县考试中取得第一名。你说,他教学时间增加了吗?没有,但是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的空间却非常之大。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过低地估计了孩子,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老师们对孩子的学习潜力、能力有着认识上的不足。因此,要相信绝大部分的知识、绝大部分的能力,孩子可以自己学习、自己把握。这点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

 

只有自主的学习,只有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他们才能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因此,素质教育与高考并不矛盾。我曾开玩笑说,真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来,自己办一所学校,不求升学率,但要竞争力,要人生的竞争力。但愿我也梦想成真。

 

你的课堂理想吗?拥有理想的课堂,将会拥有辉煌的人生,将会享受教育的诗意。让我们一起努力!

 

理想课堂的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长期以来,人们总希望能够有一个教学的框架或者模式,来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四段教学法,到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出的五步设计教学法,都体现了这样的努力。而1996年丹尼尔森(Charlotte Danielson)出版的《教学框架——一个新体系的作用》则把这种努力发挥到极致。他根据美国对于新教师专业化评价中的课堂运作评价要求,设计了一个包括4大板块、22个成分、66个元素的教学体系。

 

问题在于,关于课堂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悖论:一方面,形形色色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这些模式都高度个性化,它们既不能被移植到另外一个成熟教师身上,也不能成为大家理解、讨论课堂所共用的基础语言。也就是说,教师们缺乏一个关于课堂的公认的结构,一个能够反映、帮助理解课堂上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的结构,这个结构既可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又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课堂,讨论课堂。也因为这一公共课堂话语的缺失,在进行课堂评议时,往往参与者自说自话,各执一词,用不同的词典,解释着同一堂课,最终无法通过有效的对话,达成对教学行为的进一步的认识。

 

尽管提出框架或者模式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且前人已经做了那么多的努力,新教育实验仍然认为有重新梳理与研究的必要,因为,这往往是课堂教学研究的起点。我们希望,新教育有效教学的框架,首先可以视为我们的一个理解课堂的工具。“新教师可以把它作为‘地图’来引导自己穿越最初的教学迷径;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把它作为‘支架’以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大家可以借助它作为‘工具’,努力改善教学。”① 它既可以提醒上课者关注一些重要的课堂元素,以确保有效教学,也可以提供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一个观察课堂的框架,以发现并在同一话语体系中讨论一堂课的优劣得失之处。

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需要比较长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才能细化深化,为了研究的便利,我们采取了更加简洁的框架在新教育小学进行教学目标。

 

事实上,教学目标并不属于课堂教学程序的范畴之内,它源于课程之整体及具体教学内容,是课堂之统率、号令。一堂课确立怎样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课程问题。虽然从杜威的教育思想来说,从较长时间的来考察,教育目的只能涌现、形成于教育过程之中,但是,就具体的一堂课而言,教学目标是能够也应该获得清晰地界定的。

 

近来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叫做“生成”,它的意思似乎是说,新课程理念倡导不确立固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并修改了预定目标,随机出现新的目标,这是一种比实现预定目标更为优质的教学。很显然,这个观点是过于偏激的,也是对新课程及教学目标的一种误解,它将明确的教学目标,与灵活的教学策略及动态形成的教学过程这三者混淆在一起。

 

就教学目标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后现代课程观在此方面未能有实质性的建树,而受到后现代课程观批判与质疑的泰勒课程范式,是开发课程的迄今为止最成功的范式。泰勒曾经指出,以教师开展的活动为形式来陈述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没有办法判断这些活动是否确实应该开展。它们并非教育计划的最终目标,因此也就不是真正的教育目标”。① 泰勒认为,陈述教育目标最有用的形式,是既指出应培养学生的哪种行为,又指出该行为可运用于哪些生活的领域或内容中

 

一般来说,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个三维度的教学目标,这就是新课程理论已经阐述的三维目标:

 

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指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以上文字,基本清晰地解说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强调了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同一性。

 

而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将在此理解基础上,在具体操作上将目标分为层次井然的A类(基础性、阶梯性目标)、B类(核心目标)和C类(附着性、拓展性目标),则是为了让授课教师更清晰地把握课堂的方向与任务,不笼而统之地将宽泛的教育目的袭用作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一区分,从某种意义上,既是为了突出B类目标,即核心知识,又是为了让与文本及教学过程相关思想、情感类目标,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既不否定这一类目标,又不冲淡知识、能力教学。具体而言,这三类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为——

 

A类基础性目标,有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有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

 

B类教学核心目标,即课堂重点要教学的内容,一般为单元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为解决某类问题而开发的方法,与知识一样,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

 

C类附着性目标,及延伸性目标。一般而言,思想情感价值观多属于此类目标。

 

预习作业。

 

如果说教学目标本该是一切课堂教学的统率性概念,那么对预习的重视,以及对预习这一学习活动的特殊处理,可以视为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一个特色。

 

“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加德纳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现象:有些年幼的孩子很容易就学会语言这样的符号系统和音乐那样的艺术形式,他们也能够发展出有关宇宙或心智等比较复杂的理论。但同样是这些孩子,却往往在进入正式学校后会遇到极大的困难。生命中头几年在家里或周围环境中所发生的自然普遍的直觉学习,和这个文明世界所要求的学校学习,似乎是那么不同。① 加德纳的观察告诉我们,不应该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与潜力。而预习,恰恰是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最好路径。洋思与杜郎口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新教育理想课堂项目研究组认为,预习甚至是学生唯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可以体现于预习的水平上。为此,预习作业要尽可能全面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而不仅仅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也就是说,要将预习视为学生独立地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而课堂教学,则是对独立学习的效果的检测、修正与提升。基于这一理解,在有效教学框架中,预习就成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而预习作业,也就不再只是体现A类教学目标的铺垫性工作,而应该是同时涉及B类目标和C类目标的对知识的完整的学习。

 

也就是说,通过预习作业,通过定向的预习,学生要完成对学习材料的全面的独立学习。在此基础上,当他走进课堂的时候,是一个已经完成独立学习的个体,而课堂,也就不再从零开始——这种从零起步开始的弊端显而易见,这就是学习速度快的同学甩下速度慢的同学,而他们的学习掩盖了相当部分同学来不及独立学习这一事实;或者为照顾速度慢的同学完成独立学习,课堂不得不一再停顿,从而让学习速度快的学生效率低下,得不到真正发挥。而完备的预习,也就是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速度及特点,完成独立学习。因为预习的改进,课堂教学也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起点,那种教师掌握着真理,学生没能掌握足够信息,于是只能被动聆听与接受的局面就将被完全打破。在这个意义上说,预习是真正的自主学习,是学生构建新知的过程。

 

教学板块:个体学生学习清单。

 

与完备的预习作业一样,课堂上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也是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一个特色。

 

在传统教案中,无论是详案还是简案,书写的只是教学中教师教的部分,包括所教知识的内容,以及上课的基本流程。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一个完整的、清晰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必须拥有一个目标明确的训练,而教学目标事实上不是一个集体的目标而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的目标,那么像上述这种只写出教师行为的教案,就会将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每个学生的学习——忽略不计。

 

所以,将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单独列出来,让每个教师在思考教学的时候,就明确这一点,强调这一点,并在课堂教学上确保这一点——即确保每个学生拥有足够的、完整的、有序的训练,事实上也就是重新确立了“教”为“学”服务,把学生的学习视为课堂的真正核心这一教学思想。

 

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中,在小学阶段,这个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出现在备课纸的右手栏上;在中学阶段,这个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出现在备课纸的左手栏上。这意味着在小学阶段,教师直接组织教学,带领学生展开教学活动仍然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行为,而随着年级递增,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个体学生的学习就越有可能自主实现,也越有必要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交流。

 

而在教学板块部分,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又要求课堂能够清晰地划定为若干板块,并在每一大板块及核心部分的不同小板块叙述后,注上本板块的要解决的目标序号及可能所需时间。在此部分一定要从教学板块的角度来叙述,不能只是重复教材及解读,而应该清晰地写出教学组织的策略及过程。很显然,效率是这一部分的关键词,在讲究必要的节奏,方式的灵活多样的基础上,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都不被老师随意的、漫不经心的讲解所取代,而是明确地指向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这就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不近人情”的规定。

 

很显然,左右手栏是相互关联的,从学习的本质来讲,教学板块栏,是服务于个体学生学习清单栏的,而从课堂教学作为一个集体活动的角度来讲,教学板块栏又是课堂上的主要线路。事实上,它们是同一个流程的两个侧面。理解了这一点,那么任何形式的书写都将能够体现教学的本质。

 

理想课堂的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最大可能地促进、实现学生每个个体的学习,这是有效教学的根本追求,也是将课堂的注意力,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的关键所在。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理解有效教学框架中的教学目标,尤其是B类核心教学目标这个概念,没有将整个教学框架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那么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同样要冒滑向虚假的主体性主体性神话的危险。

 

在我们听课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学生举手如林,发言争先恐后,一个学生提出意见后,马上有许多小手举起来,对之进行补充或评价。这样的课堂更像是学生才艺的展示会——就像许多公开课模式之下,课堂是教师个人才艺的展示会一样。那么我们可以追问:这样的课堂,是不是理想的课堂?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最终是否能够获得我们满意的结果?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这种儿童中心主义,或者说主体性神话的失败,是已经被太多的事实所证明了的。对于这种课堂教学虚假主体性的拨乱反正,新教育理想课堂的第二重境界,事实上也可以视为是向更为古老的人文主义致敬,或者说,是对因理解失误而导致方向失误的儿童中心课堂的反动。

 

当然,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可以朗读出来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正如莫兰所说,认识永远是一种探险。

 

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

 

优秀的科学老师,应该能够让课堂重现这一切:人类面对宇宙及生命现象而战栗,而感动;对未知的漫长的探索,知识的艰难的形成过程,期间的种种困惑、尝试、失败以及豁然后的狂喜。这个过程中,将继续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和惊奇。如果消除了对事物及其奥秘的敬畏,人类就会走向肤浅与狂妄,而如果失去对事物及其奥秘的惊奇,人类就会走向麻木及无知。无论是光现象,还是电现象,还是原子结构,显微镜下的细微之物,以及化学的变化……这一切,曾经带给人类多少深刻的困惑与喜悦。科学教育,就是要努力重现这一切。教学不是重复前人定下的知识,而是重现这个知识发现的过程,是重新经历,经历原初的困惑与探索,以及喜悦。布鲁纳曾经说过,在这一点上,儿童学习这一知识的历程可以与当初科学家发现这一知识的历程相媲美。

 

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能够让课堂重现这一切:万物得以命名时的冲动与喜悦;无数只飞翔的鸟儿凝固成汉字“,两人背道而驰形成汉字“ ”……每一个汉字在凝固时的智慧与喜悦;能够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体味出古典的亲情与人伦,从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十四个汉字里,体味到人生失落与期待的复杂细腻的滋味;从反反复复的平平仄仄平平仄里,体味到汉语独特的悠长韵律……在新教育小学,干国祥等优秀的老师已经一再证明,只要用心体察,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篇普通平凡的课文,都因为系前人匠心所运,所以,都并非是平淡无奇的一堆文字,而是心灵的一次次运筹,是思维的一次次锤炼,是漫长字词历史的又一次独特运用。如果课堂上能够重现这些,那么每一堂课,都将不可能是平淡、平庸的。

 

优秀的数学老师,他们所使用的,所教学的,是曾经被人类视为上帝语言的奇妙的数,是被伽利略称为书写“宇宙之书”的三角形、圆形和几何图形。无论是中国人对圆形的迷恋,还是魔比斯环的神奇,以及日常生活背后隐秘地运营着、支配着这个世界的数字,都让人不得不对数学学科怀着敬畏。同时,数学的思维方式,也是一切思维中最为严谨可靠的。可以说,我们称之为科学的事物,在一定意义上指的就是符合数学的以及接近数学的理论及事物。也因此,明代徐光启在翻译古希腊数学名著《几何原本》时说: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数学家哈代则说,发现数学真理是人类最奇妙的经验。是的,数学并不是冷冰冰的图形与数据,而是自然、社会、历史背后的神秘,是人类探索世界过程中发现的最可靠的武器、工具。优秀的数学老师,同样能够在课堂上发掘出数学的独特魅力,并让学生重现这个发现数学之神奇的过程。而且,在所有学科教学中,数学是目标最为清晰,最能全面训练、准确反馈,以及提供智力挑战的学科,数学的课堂上,应该完美地实现这一切。

 

这一切,诚如帕克·帕尔默所言:“通过对我们认知的探索,一个真理的概念突现出来:真理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物进行的永恒对话。”

 

课堂,是真理呈现之处;教学,是知识散发出魅力之时。在静态的教材下面,蕴藏着人类最伟大的奥秘:发现宇宙与人类,书写宇宙与人类的整个过程。课堂教学,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重温,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延续。而如果没有将“问题—知识—真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那么教师的精彩表演是浅薄的,学生的小手如林是肤浅的,教育与教学的真谛,将没有被师生在课堂上把握,课堂用表面化的热烈,替代了紧张的脑力劳动——而紧张的脑力劳动,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正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综合新教育理想课堂第一境界的追求和第二境界的追求,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确认: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重新经历此一过程的,不应该只是教师,而更应该是学生——全体学生。这样,课堂教学上的三个元素:知识、教师、学生,就不应该是教师隔在知识与学生之间,用某种手段,将现成的知识转交给学生。优质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来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境界有效教学框架中的强调学生预习,也是确保每个学生能够直接地接触问题与知识,而不只吞食由教师仔细嚼烂了的软化了的知识,即现成的结论。

 

帕克·帕尔默以下这段感慨,表达了知识在课堂上的独特地位:“我们的教育共同体的传统概念忽略了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呼唤我们去认知、去教学、去学习伟大事物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我看到,当排除伟大事物的魅力而全靠我们自己相当有限的魅力时,教育共同体就变得渺小了。”他说:“我所指的伟大事物,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主体——不是研究这些主体的学科,也不是关于它们的课本或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这些视为主体的事物本身。”“我指的是生物学的基因和生态系统、哲学和神学的隐喻和参照系、文学素材中背叛与宽恕以及爱与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类学的人为现象和族裔,工程学的原料的限制和潜能,管理学的系统逻辑,音乐和艺术的形状和颜色,历史学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学领域里难以捉摸的正义观等。”“诸如此类的伟大事物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聚焦点。正如原始人一定曾经聚集在火堆周围,透过聚集在它们周围并尝试去理解它们,我们成为求知者、教师和学习者。若我们处于最高境界,表现出色,那就是因为伟大事物的魅力诱发出我们的美德,赋予教育共同体最佳、最优的状态。”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3-29 06:46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