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教育在线 门户 实验行动 实验学校 查看内容

他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袁卫星与新安第一实验学校

2022-4-8 16:00| 发布者: wangmao2019| 查看: 2228| 评论: 0|原作者: 林忠玲

摘要: 一直在朋友圈里关注袁卫星先生到深圳后的动静,零零碎碎知道,他正在特区经营一所学校,试图用新教育的文化基因改变一所质量、声誉都已经不堪当地百姓所孚学校的办学模式。我也十分好奇,卫星先生这样一位资深的新教 ...

一直在朋友圈里关注袁卫星先生到深圳后的动静,零零碎碎知道,他正在特区经营一所学校,试图用新教育的文化基因改变一所质量、声誉都已经不堪当地百姓所孚学校的办学模式。我也十分好奇,卫星先生这样一位资深的新教育“大佬”,会有“起死回天”之术吗?新教育的力量能不能实现对这所学校的拯救?

17日,袁校长的学校举行新教育专题培训活动,我有幸受邀来到新安第一实验学校。在和这所学校短暂相遇后,我不由得感叹:新安第一实验学校如今的模样,完全符合了我们心中关于新教育好学校的审美标准。

如果要让一个街头的流浪汉突然间精神起来,咋办?带他去洗一个澡,换一身干净得体的衣服,先在外观上找回自信。“破窗效应”告诉我们,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卫星先生也深谙此道。于是,他从改变学校物型空间的器物关系开始,改变着这所学校的行走方式。

“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让学生和书零距离”“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这是新教育人在营造书香校园行动中沉淀下来的经验、理念。很多新教育人都是从烹制校园书香起步,向着明亮那方奔跑的。正如朱老师所说的那样,一所学校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把营造书香校园行动做好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袁校长当然也把突围的关口选择在书香上,但他突围的方式、气势,超越了我们想象,真的给人一种置死地而后生的感觉。这和当年新教育的“井冈山”——湖塘桥中心小学奚亚英校长的做派十分相似。我估计,做出这个举动时,新安第一实验学校一定会有一批人在心里嘀咕:袁校长是不是疯了?

袁校长没有疯,但举动疯狂。学校所有的图书,全部搬到学生活动的空间里。于是,教室外的整面墙装上了书柜,学生必经之处的角角落落要么就是整面墙被开发成书柜,要么就是置放了悬空的小书架,要么开辟成一个个温馨小书吧。在校园里行走,目之所及除了书还是书。

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会自带能量,并以它特有的方式和与之相遇的生命发生能量互换。袁校长把那么多的书全部摆放在学生身边,哪怕学生不一定全部坐下来翻书,但他们会被大量的书所带来的气场所折服,会渐渐地变得安静下来。

袁校长告诉我们,刚开始时有人会担心,书少了怎么办。但他认为,少掉几本书总比大量书闲置在那里好,只有让书流动起来,书的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袁校长把图书馆的书搬空的举动启示我们,书香是治愈一所体质虚弱学校的良药。

当下有太多的学校图书馆富丽堂皇,但成为了一种摆设。众多的书被关闭、闲置在那个叫做图书馆的地方,还要派管理员专门看着,书是管住了,但效用得不到发挥,便成了一堆“死书”。我们是否可以算这样一笔帐:以两三个图书馆专职人员的工资,可以买多少本新书?

搬空学校图书馆后,袁校长又打起了区图书馆的主意,以“馆校合作”的名义,把区图书馆的大量图书流转到了学校图书馆,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提升图书馆功能实效和图书使用率,实现了馆校双赢。当然,这座被取名为“新湖书院”的图书馆,已经被 袁校长改造成了没有门、没有任何阻拦、高度开放的空间。一整面墙被洞开了,无论谁无论何时都可以信步走进这个空间。有时候,我们总是指责现在的孩子不爱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孩子们对书的兴趣是被那一扇扇紧密着的门挡住的。


当天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学校已经放学了,但我们依然看到有一群孩子还在图书馆里逗留,他们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做作业,那画面让人看了特别温暖。学校老师告诉我们,每天都有不少孩子放学后留在这里,很晚都不肯离开。当校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留恋而不是总想逃离的地方时,这个学校就有救了,这群孩子就有救了。据说,这所学校的图书馆最近被评为了“2020年宝安区最美校园图书馆”。

当然,新安第一实验学校并没有止步于仅仅让那些书“出头露面”,他们还通过让孩子们参与小书吧管理岗位招募、好书领读等,让学生与书充分联结。在这所校园里,任何人想不爱书都很难。

在新安第一实验学校,除了书香味道能让人沉醉外,还有自然气息令人流连。学校门厅的一片空地里,被改造成了占地四五十个平方的小景观,在此处可以看到鱼翔浅底、山石嶙峋、绿树婆娑、云遮雾罩的微缩景象。我发现,走进校园后的师生、来客,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这景象吸引,要么干脆趴在四周的围栏上静观鱼儿们撒欢,要么不时用眼光多瞅几眼。

深圳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有限的地面空间并没有能限制住袁校长们对植物园的向往,于是楼顶便成为了他们带着孩子们耕耘的地方。学校楼顶开辟成了“锄禾园”,各班学生在这里承包一块地,在照料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体验生命成长的乐趣,教育的美好也在这里生长着,这其中的意蕴远非是劳动教育所能涵盖的。给孩子们找一片地难不难?我想再难也难不过袁校长他们,关键要看有没有一种服务学生发展的教育情怀。情怀有了,教育的温度便常在。

也许,有人会问,袁校长如此这般搬书种草,就会带来分数吗?袁校长告诉我,三年的时间,新安第一实验学校的中考各项指标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进入了全区前列。没有分数的改革、实验,无论你说得多么美好崇高,都会遭至来自世俗的攻击。用句粗俗点的话来说,没有分数,你所有的经验都放屁;有了分数,你放的屁都是经验。分数固然不是新教育人所追求的唯一的东西,但袁校长用事实证明,当师生的生命活力被释放出来,无须担心没有分数。以分数为标志的成绩,是新教育带来的额外奖赏。

把书搬到学生的身边来,把小种植园建在学生的身边,看似是无用之功,其实这是无用之大用。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2-26 22:40 , Processed in 0.1738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