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教育在线 返回首页

诗思琴韵的个人空间 http://bbs.eduol.cn/?40607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英语课堂改革

已有 532 次阅读2019-4-25 22:22 |个人分类: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英语课堂改革

                            徐丽芹

从教十年有余,对教学刚刚形成一点自己的认识,现结合自己的一点经验谈一下自己在课堂方面做的一点改革,不足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新教育、生本教育、教学恐惧、教学勇气、教学共同体

一、新教育

2010年秋天,通过阅读朱永新老师的《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接触到新教育,并且在教育在线进行注册,从2011328日这天写教学反思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一年的时间让我感受到不小的变化。

新教育实验宗旨: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核心理念:行动,就有收获。

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四重境界:使实验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使实验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通过实验使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通过实验使学校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五大理念: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建理想课堂;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

通过对新教育近两年的接触,明白新教育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状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它成了我的信仰,让我开始明白什么是教学、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生命,让我体会到教育需要生命在场,也让我如此执着地心甘情愿地走下去。

二、生本教育

通过阅读郭思乐老师的《教育激扬生命》和《谛听教育的春天》两本书,让我明白教育应当以生为本,教育需要激扬生命而不是控制生命。

教师观:生命的牧者

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当是一个“牧者”,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应该是为了学生自主有效地活动。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的职能却远非这样。我们对学生一点一点地教,要他们亦步亦趋,教不厌细,日清月结,把学生看成需要拉动的逆水之舟,而我们则成了“纤夫”。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拥有万年之功的生命本体,对于本体来说,我们的教,不过是为了个体成长服务的、较为重要的或必要的外部条件而已。而生命本身具有主动追求的特质,学生可以自己完成其提升的核心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但是这种帮助不是核心部分的,而是非核心的、辅助的。整体而言,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可以成为“生命之牧者”。

教学观:教皈依学

教学的本质是学。生本教育主张“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的教学观,改变师本的“先教后学”、“教多学少”、“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实行“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从师本的“教师设计教学”,转变为生本的学生自定步调的“自调节教育”。

生本教育不是不要教师,而是要转变教师的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的工作必须是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向设计学习;要变师本的“有为”为生本的“无为”;要“贵言”“希言”,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

评价观: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

教育依靠对象的生命自身,而过分强调对生命的控制是传统教育的致命伤,惯习性的教育内部评价则是使教育处于控制方式的症结。我们面临类似于上古鲧的“堵”的治水方针还是禹的“导”的治水方针的选择,使可比性的评价结果淡化为可研究性的评价结果,去控制性,使教育回归儿童的生命机制。

使教育的任何措施(包括整个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和检测、管理)都要保证儿童以自主的、最有效的、生命投入的方式的学习,就可以使教育出现激扬生命的全新的局面。

三、教学勇气

通过阅读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我知道了一些名词:教学恐惧、教学勇气、教学共同体、愿景等

教学恐惧

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

恐惧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中,存在于我们的制度中、存在于我们的学生中、存在于我们自身,它把我们与一切阻隔开。被恐惧包围和侵害的我们,为了教与学的目的,如何才能超越它并重新与现实建立联系呢?

教师内心的恐惧:

为什么我们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会有如此多的困难?为什么我们以一种会导致僵化的教学模式的可怕方式来诊断学生的状态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看到他们内心的恐惧并找到帮助他们克服的方法,而是责备他们的无知和平庸呢?

在某种层次上,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习惯的诊断方法容许我们靠责备受害者来忽视我们的弱点和无能。然而,我们对学生的恐惧视而不见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个原因更令人畏缩不前:我们只有认清了我们自己的恐惧才能够洞察到学生的恐惧。当我们否认自己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就会抵制在别人身上看见的任何东西,这些东西能让我们知道我们真正是什么样的和我们到底怎么样了。

那些对学生恐惧的教师选择了停滞状态,他们把自己关在他们的资格、他们的讲台、他们的身份、他们的研究之内,不许别人接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对停滞的选择反映了一种教师与他所害怕的学生的分离:因受到顽劣的学生制约而彷徨的教师,惶恐地防范着他们的学生,这样就陷入了恐惧的恶性循环。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0-7 02:17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