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教育在线 返回首页

刘兆军的个人空间 http://bbs.eduol.cn/?436226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推动学生“真正的学习”

已有 1055 次阅读2013-1-17 17:10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

推动学生“真正的学习”

赵桂霞

    什么是“学习”?怎样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

    从教育角度理解“学习”,《百度百科》解释为“是人类(个体或团队,组织)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狭义的“学习”,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为,学习者通过教师教学的媒介,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问题是:怎样才能真正“获取知识和经验”?如何才是“掌握客观规律”?什么样的结果才能“使身心获得发展”?教师如何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收获三维目标?

    在美国培训期间,胡晓路教授的一堂课,让我体验到了真正的学习。

    上课伊始,胡老师在屏幕上显示了几个中国成语的异样解读,比如,“知书达理,是指仅知道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好要学会送礼”。轻松一笑中,完成了“破冰”过程。虽是在异国课堂上,师生之间不再拘束,课堂进入了融洽的学习中。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胡老师讲授“学校心理咨询”。她首先引导我们从硅谷看美国文化:竞争,快节奏,富有创造性,文化多样,共同合作。竞争、快节奏的美国文化,需要年轻人提前厘清志向,明确职业选择。而对于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特别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学校心理咨询”就是帮助年轻人完成选择,实现人尽其才,人人都获得发展的目的。

(从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硅谷入手。有效学习必须首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课堂的不断深入,我们了解了美国学校心理咨询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因为其目标定位不同于国内,因而其内容和实施途径与国内也有很大差异。这个过程,对我们而言就是“接受‘从来没有听过,第一次听到’的新知”的过程,可以称之为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所有学习,都是对新知的接受。在我们所有教师的课堂上,都有这样的阶段。

    但仅是这样一个阶段,还远远没有完成学习,真正的学习还必须进入“理解新知”阶段。

    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促进学生事业发展包括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帮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职业,帮助学生如何做决策。在我们了解了“新知”后,胡老师安排我们两人或全班互动:向对方说出自己的三个优点;从五个图形中选出三个图形告诉你的同伴;告诉全班同学你的选择;等等。课堂上立马沉静下来,每个人都在内省自己,对比寻找自己最突出的三个优点,认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这是让我们“认识自己”的活动体验,在这样一个“过程与方法”中,每个人都加深了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理解。

    “理解新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无论何种方式,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引导我们或者让我们在体验中,不断地把新知与自己大脑中的原有知识对接,或者用老师的经验帮助我们理解。在“用图形探讨自己的个性”这一环节,胡老师就用她自己对三个图形的排列组合,对其个性进行了解读,这同样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如果没有“理解新知”阶段,我们只是学到了一堆概念和名词,或者答案要点,不可能有真正的知识和经验的获得,更谈不上把握规律、实现身心发展。很遗憾的是,我们有些课堂上缺失了这一阶段。

    到这里“学习”仍没有结束,真正的学习必须进入到第三阶段,也就是“多次尝试,使其成为一种习惯”阶段。

    我们非常喜欢胡老师课堂上的这种体验式学习,课堂气氛总是非常活跃,在众多教授的课堂上,我们尝试不断地使用。瑞斯女士教授我们“有效领导”,我们四人一组头脑风暴:一个好校长的特点有哪些?卢美艳女士教授我们“21世纪教育手段”,我们参与调研:如果你上课,喜欢用怎样的手段?到史密斯先生给我们讲课的时候,因为没有进行参与式学习,我们几乎昏昏欲睡。

    对我们这些成人学生而言,“参与式学习”是新知识,我们不断尝试使用,已经成了一种上课习惯。

    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会了、理解了,如果不去使用,还算不上是自己的知识。只有不断地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才能把知识融入自己的体系中,内化为素质,外化为习惯。

    真正的学习还必须有第四个阶段,那就是“学会迁移,做到融会贯通”。“人生而有涯而学无涯”,有限的学习时间不是只用来积蓄知识,而是以知识为载体,培育能力,并使之融会贯通。这是学习的最高阶段,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阶段。学其一知其一,这是低层次的学习;学其一得其二,甚至得其多,才是真正的学习。实现了这样一个目标,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才有可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才能落地。

评论 (0 个评论)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4 01:30 , Processed in 0.1749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