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新教育是“新”教育、“心”教育、“幸”教育、“星”教育、“行”教育、“醒”教育、“兴”教育、“信”教育。
新教育首先是“新”教育。它是一个变革的梦想,一种成长的激情,是一种传承,一种呼唤。新教育之“新”,实际上是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到教育的原点。什么是“新”,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新教育是“心”教育。相对于以分数为主要导向的应试教育,新教育注重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并且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让学生拥有一颗博爱而敏感的心灵,重塑他们的精神世界的蓝图。唯分数的教育是单向度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而新教育提倡完整的教育,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新教育人追求的最高教育界。
新教育是“幸”教育。新教育提出了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目标追求。新教育认为,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要努力地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新教育提出这个命题,不仅仅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还有对当下某些教育问题的担忧与不满。现在有许多孩子已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恩的情怀。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进而建设美好的社会。新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它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以及通过新公民新生命的项目,来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是“星”教育。新教育人像一群仰望星空的孩童,从不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只是拿着抹布和水桶,一路踉跄,擦拭盖在星星之上的灰蒙蒙。新教育管理的铁律是“底线+榜样”。底线是最最基本的要求。而榜样就是最大程度超越底线的人。新教育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不取决于研究中心出多少学术成果,而取决于新教育能够出现多少榜样。一个好老师在他自己的成长历程中都有自己的榜样,都有自己的模型——像孔子
新教育是“行”教育。新教育实验的重大特征是重建设,重行动。对于新教育实验来说,按照一个理念开展行动,永远比抽象地理解和懂得这个理念更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对成功的渴望,但是,若你不去力行实践的话,再美好的愿望也等于零。事事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知之,更贵在行之。对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新教育不主张更多的去抱怨和批评,而是主张建设和行动。重行动,就是不空谈,就是“用事实说话”。新教育实验不求无懈可击的“理论”体系,而是要先行动起来再说,在实践中完善思考。
新教育是“醒”教育。新教育要做的是“觉醒”一个民族,从孩子做起,从教育者做起。新教育实验对于教师、学生的引导,不仅在于促使他们发现自我生活中丰富的美丽人生,还在于寻找将他们推入“思考”之中的力量,给予他们“情感”之中的智慧,促使他们在学习的改善、尝试和冒险中建构内心的生命之帆。新教育就是要通过浪漫精神的引导来塑造个性的心灵,通过理想信仰的生成来积淀人性的底蕴。通过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和学生一种开阔的视野,了解生命的伟大和宇宙的博大,感受生活的丰富与人性的丰厚。
新教育是“兴”教育。新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能“兴旺”中国教育,它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是对“旧教育”的批判和重构,或者说是对当下教育的改造和革新。这个“新”是在对当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进行分析之后建立起来的,它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生成之中。新教育有两个基本特征:一、它是一种富有辩证法精神的教育。二、是它是一种动态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新教育人是一群为了理想而活着的纯粹的人,是为了帮助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从而也让自己不断走向崇高的人。因为他们的执着著、他们的坚守,我们就可以看到妙不可言的教育春天。
新教育是“信”教育。这里的“信”是信心,是信任。唤醒潜能、激发力量、促使教师和学生走向成功,这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相信,孩子和老师身上的潜力你怎么去评估都不会过分。新教育实验所要做的就是使蕴藏于人体内的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只有自信,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获得“高峰体验”,要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新教育强调的是师生共同发展,教师拥有了自信,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新教育无限相信教师与学生的潜力,给他们多大的舞台,就可以演绎多大的精彩,给他们多大的空间,就可以创造多大的辉煌。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4 01:11 , Processed in 0.1854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