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教育在线 返回首页

志在书里的个人空间 http://bbs.eduol.cn/?287659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人间词话学习【1】

热度 1已有 1433 次阅读2012-9-8 21:07 |个人分类:网师学习| 学习, 人间

人间词话批注

五七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译文】诗人能在诗词中不写赞美讥刺拜见赠答的篇章,不使用堆砌典故的句子,不追求华丽浮艳的文字,那么对于写作之道可以说已经领悟和把握一大半了。(滕咸惠)

【评点】“美刺投赠之篇”所书写的感情不可能真切感人,“隶事之句”所描绘的形象不可能鲜明生动,“粉饰之字”使文学语言失去自然浑成之美。根除了这些弊端,文学创作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滕咸惠)

【注释】本则,词话手稿列为四十一。“投赠”下,手稿有“怀古吟史”四字;“粉饰”手稿作“装饰”。2、美刺:称美与讽恶。3、隶事:以故事相隶属。谓(诗文中)引用典故。(储奇伟)

【解读】美刺,歌颂、讽刺。投赠,赠人之诗词,即专门为赞美在世的某人(上司、师长、亲友和同僚等)而创作并书赠的诗词作品,或者相互吹捧的诗文,尤指为了寻求进身之阶,送吹捧的诗文给当权者。隶事,用典故粉饰,不顾事实地夸张地赞美。(周锡山)


删稿

  诗至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之具矣。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极盛时代。即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至南宋以后,词亦为羔雁之具,而词亦替矣。(《文学小言》十三此下有“除稼轩一人外”六字注)此亦文学升降之一关键也。 

 【注释
       1、羔雁之具:羔雁:.小羊和大雁。古代用为卿、大夫的贽礼。礼记》有云:"凡挚,天子鬯,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挚匹。"有时也用作征召、婚聘、晋谒的礼物。意思是某种东西(或者事物)已成为人们之间已相馈赠的礼品,失去了真情。
       2、永叔、少游:欧阳修、秦观。
【说明】
        此条在《人间词话手稿本》(吴/注释)中被列为16条,而在《人间词话汇编本》(周锡山/编校)中被列为未刊稿第2条。
【译文】
        1、诗到唐代中叶之后,就成为应酬倡和的工具。所以,五代北宋诗优秀的非常少,而词却是其极盛的时代。即使诗词都擅长的作家,像欧阳修和秦观,也是词远远胜于诗。这是因为诗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不如表现在词里的真实。到南宋以后,词也成为应酬倡和的工具,因而词也走向衰落。这也是文学兴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滕咸惠
       2、 诗歌到了唐朝中叶以后,已经成为应酬之物,所以五代和北宋好诗极少,而词却极为繁荣。即使像欧阳修、秦观这样既善于写诗又善于填词的作家,他们的词也远比他们的诗要好。因为他们所写的词真实自然。到南宋以后,词也成为了应酬之物,于是词也开始没落了。这同样也是文学盛衰的关键。(吴洋)
        宋诗历来为人所诟病,但是这种看法是不公允的。唐诗有唐诗的气象,宋诗也有宋诗的境界。字字珠玑的唐诗将宋人逼进了死胡同,宋人知道唐诗是无法被超越的,但是他们并未因此放弃对诗的热情。随着宋代学术(尤其是理学)的兴盛、禅学的繁荣,宋人独辟畦径,将理性的思辨融入崇尚感性与直觉的诗歌世界,情感在理性的节制下显得深沉、内敛、瘦劲,宋人因此获得了冥思的空间,同时也获得了编排字句的余裕,他们的美学观念因为冥思而趋于朴拙平淡、因为编排而显得奇突精致,如果说唐诗的美在于情辞丰腴的气韵,那么宋诗的美则在于内蕴深哲的筋骨。唐诗和宋诗,是不容偏废的,它们同样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典范。(吴洋)
       【评点】
此则从真实的角度,给北宋词以总体上的高度评价。(周锡山)
【解读】
        王国维认为唐中叶以后,诗歌已经没落,五代北宋之诗除了苏轼这样的一二大家之外,已经沦落为应酬品了。即使像欧阳修和秦观这样诗词都擅长的人,也都诗歌远不及其所写之词。至南宋之后,除了辛弃疾一人之外,词也成为应酬品了,于是词也没落了。
         羔雁,即.小羊和大雁,是古代卿大夫相见时赠送的礼品。羔雁之具,比喻应酬的礼品,即应酬品。
        为应酬而写诗词,的确没有价值。尽管盛唐是中国诗歌的高峰,后世都不能相及,但晚唐和北宋以及以后,也并非没有好诗,南宋之后也有好词,还有不少有颇高和很高艺术成就的诗词名家。王国维此言也有很大的偏颇。才子之言,为了讲的醒目,往往会走极端。我们只要记得王国维的真意是反对应酬的没有真感情没有独创的诗歌就行了。(周锡山)

问:为什么不能“美刺投赠之篇”?为什么诗词不能成为羔雁之具“?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天涯飞鸿 2014-3-14 18:52
我可喜欢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了,曾经把整本书抄了一遍。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5-20 22:40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