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91|回复: 32

二道学校2016年春第四期业务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8 08: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第二学段阅读
教学内容与目标解读

转载
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 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一、关注几个关键词
“喜欢”和“乐趣”
  “学习”和“了解”
   体会……语气
二、不要越位,但是一定要到位!
     1. 习惯要到位,“做不到不开始”。
     2. 识字要到位,喜欢是前提,扎实是其次。
    3. 写字要到位,笔画最重要,结构是其次。
    4. 朗读要到位,正确最重要,感情是其次。
     5. 积累要到位,感受最重要,背诵是其次。

三、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识字与写字仍然是三年级的重点教学内容。
      第二,坚持以词语教学为重点的阅读。
      第三,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四,把有感情地朗读作为阅读常态。
   四、中年段识字写字教学的三个原则
  第一,词中识字、培养习惯的原则。
   第二,识写结合、分散写字的原则。
   第三,注意运用、加强巩固的原则
       阅读教学
     (一)词语教学是核心内容。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三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三类词语
    第一类是只需要读准字音的。
     第二类是需要读准字音,还要知道意思。
     第三类是可以帮助孩子体会文章情感的或者丰富孩子感受的,而且需要积累并学会运用的。
                词语教学的一般过程
      先是读准词语,然后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放回到课文中读句子,最后可以提示抄写积累并尝试运用。
     (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缓提问时间;
     二是要缓要求达标;
   三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
               怎样培养 “初步把握主要内容”能力
     1.读通课文读在前,整体把握读在后。
     2.读懂段意说在前,整体概括说在后。
     3.关键词语写在前,整体概括说在后。
  4.老师提示说在前,学生概括说在后。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常态。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四)关于略读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粗知大意”
       一是教学流程求简。
          二是教学内容求实。
          三是教学方法求新




张亚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4-18 12: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12: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纵观2011版语文课标中“阅读教学目标与内容”,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小学部分分成三个学段来描述,所以我们必须关注每个学段的目标有哪些,分别从哪些方面来表述的,其内涵如何理解。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关注学段目标”。“关注学段目标”就要厘清不同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是什么。虽然每个学段的阅读目标和内容基本上都是从阅读习惯、阅读形式和方法、阅读内容、阅读量等方面加以阐述,但从对比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三个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不一样的——第一学段以识字学词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第二学段以句段的教学为主,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构段形式,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第三学段以篇章教学为主,了解文章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感受不同文体的一般特点和阅读策略。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学段性,就不会在具体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上出现不到位、缺位和越位的情况,保证目标定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例如,《草原》一文人教版编排在五年级,属第三学段,北师大版编排在四年级,属第二学段。以学段目标为依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就必须分别与本学段目标匹配。仅就词句的学习而言,四年级学习《草原》,目标应该定位为:根据提示学习标画重点词语和句子;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五年级则应该这样定位:揣摩、品味表现草原自然美、人情美、民俗美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12: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第一至第三学段一脉相承的阅读教学目标与内容,必须在教学中认真落实。从不同学段表述上的细微差别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提高,朗读的要求呈现出逐步提高的梯度发展趋势。第一学段加上“学习”二字,指明了这是起点,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第二学段前面只有一个“用”字,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仍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第三学段前面加了一个“能”字,是因为学生已形成一定的朗读能力,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需在必要时给予点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12: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形式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首先要依据具体的学习任务。为了将文章读正确、读通顺,就需要朗读;表达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也要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为了背诵积累,也需要先进行反复地朗读。对文章的句段篇进行细致的思考,就要选择默读的方式。略读的目的是概览文章大意。浏览适于博览和信息的搜集。进行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12: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教学必须做到“以读为本”,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要给足学生与文本展开直接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把握文本内容,在读者活动语感,在读中自主感悟,在读中进行审美鉴赏,在读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做到“以读为本”,教师要真正让学于生,做到以读代讲,避免教师的“一言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21: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语教学的策略
1.采用词语说话理解词语。。
2.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工具书包括字典和书下注释)
3.换词理解。
4. 通过想象理解词语。
5.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6.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7、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词语
8、运用动作理解词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0: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达到阅读教学的自主高效性已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书本知识,会不会阅读,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质量。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阅读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整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0: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如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这一点从对那些语文成绩优秀学生的考查中不难发现,他们都具有自主读书的习惯,一般来说他们都有上课前预习课文,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抓住课文的重点,摘抄名言名句,记读书笔记,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等等习惯,这些习惯还不足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学生的眼界只局限于课本,哪怕把课文啃得一字不剩,背得滚瓜烂熟,那语文成绩也未必上得去。相反在班级里也有些其他科目成绩平平,甚至较差的同学,而他们的语文成绩往往不错。问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基本上理解课堂的内容,但是也不是拼着命去学习那些死知识;二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拓展了他们的眼界,积累了他们的语文知识,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0: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勤于动笔、划要点、编提纲、摘佳句、作批注、写心得等。在读书的同时动笔,可以使阅读细、深、透、活一些,要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动笔的习惯,不但有利于语文教学,而且有利于整个中学基础教育阅读时动笔,将手脑活动与思、看、记配合在一起,也可以有效地开发大脑的潜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0: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包括有表情地朗读和默读)。还没有学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这就是一种最可悲的关系失调的表现。流利地和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这不单是个基本的文化基础问题,这是学生在课堂上和在独立读书时进行完善的逻辑思维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9 10: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朗读的好处,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12页有这样一段话:“一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二是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的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三是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和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0 13: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会使用课本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我们初中教学具体做法是:在阅读语文课本的同时,还要注意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句、生字词及疑难问题。鲁迅先生就喜欢边读书边在书上勾画,浓圈密点、脚注眉批,当有人向他借书时,他总是另外买一本借给别人,因为他的书经过勾画批注,已变成他的服务工具了。再如老师的书,也是如此,这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勾画读书的做法,既可以使我们读书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日后的复习归纳整理,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学会用语文书,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学生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写作的初期阶段应以模仿为主。如:学《羚羊木雕》时,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行文构思;学《紫藤萝瀑布》时,直接用文章的第一句话作为开头,让学生重新续写;学《春》时,让学生仿写文章最后的三个排比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0 13: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课与阅读也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要在平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培训,提出学习要求,创造自学条件。比如向学生提供自学提纲,或要求学生找出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划出不理解或有怀疑的问题,还可以出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对信息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做自学笔记。教师要通过指导阅读教材,指导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自主学习,还要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内容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材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材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0 13: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思想政治课应培养学生看报、看新闻并掌握其精神实质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能阅读通俗读物和某些经典著作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和本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主要采用以下两种:一种是课前预习性阅读。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列出阅读提纲。学生阅读过程中,边看教材边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将难点写出来。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预习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教师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学生在预习中能弄懂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可集中精力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另一种是课堂上边教边读。在课堂上教师随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边看教材边思索,并在课本上划记要点,做好批语。采用这种方法时,学生阅读的次数不宜太多,要把阅读和讲解、思议、练习适当地结合起来,教师的讲授要讲教材的关键之处,学生的读、议、练要集中在教材的重点上,这样既能让学生积极思维,又可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同时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专心致志、严肃认真、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5-14 22:46 ,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