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教育在线 门户 机构 新教育研究院 会议 查看内容

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新教育实验第八届年研讨会(2008年苍南)主报告 ...

2013-9-2 10:18| 发布者: NEI| 查看: 12060| 评论: 0

摘要: 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新教育实验第八届年研讨会(2008年苍南)主报告报告人:朱永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 ...

新教育有效课堂观课样表

课题

井底之蛙二课时

班级

宕昌二小四(2)

执教

陈金铭

时间

10、24

教学流程

一个学生的学习清单

小注

一、 字词过关

1 、出示三个句子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读句子,并写出括号中的生字。

2 、自己检查,同桌互相检查生字。

3 、对错误率较高的生字集体订正。

这个环节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课一开始就非常好,拼读听写都认真投入。生字词检查反馈的速度很快,只有两个学生出现了错误。

 

 、朗读过关

1 、分别出示井底之蛙和东海之鳖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句,体会它们各自不同的心情,感受井底之蛙的快活,不屑,东海之鳖的淡定平和,并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2 、出示课后练习中的古文,通过领读,自读等形式,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

课堂上举手要求站起来读书的很多,昨天第一课时那种一个句子中错误迭出的现象基本没有了,读书的学生声音响亮,落落大方,即使没有被叫到的孩子,也都盯着屏幕在轻声读。特别是老师在进行朗读指导,给大家范读的时候,不少孩子跟着老师很自然地就把重点词语读出来了。而且从他们的朗读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语言真正理解了,表达也很准确。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面很广,几乎所有孩子都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了。

 

 、意义讨论

组织学生结合文本,围绕下面问题进行思考交流:

1 、想象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会发生什么。

2、从东海回来的青蛙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是什么让它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3、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4 、一个人的生活简单朴素,是不是就不要追求繁华富裕的生活了?

5、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视野,见识,胸襟更加远大?

这一部分的教学,对全体学生都是一个挑战,他们的思维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要迈上一个台阶,他们的情绪渐渐平静,由刚才的兴奋激动,变为更加冷静和深入的思考。

 

四、 总结升华

 诵读经典诗歌《没有一艘船能像一首诗》结束整节课的教学。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首诗》这个班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诗歌出现在屏幕上,陈老师开始激情诵读的时候,全体学生都开始跟着老师一起诵读,声音越来越高昂,感情也越来越饱满,这时候的诵读确实表达了他们对诗歌,对文本的一种理解后的感悟。

 

 

 

小东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地拼读句子,并顺利地完成了生字听写。写完后,自己多次检查,可没能发现错误,在和同桌互查的时候,他非常负责地对照正确答案。在集体订正环节,老师讲到的三个错误率比较高的三个字,小东也错了一个,听老师讲解后,他及时地在本子上改正过来。

 

看到老师叫别的同学站起来读书,小东一直没有举手,可是他很认真地听,当站起来读书的同学出现错误时,他立刻就发现了,和大家一起读出正确的读音。

老师引导大家理解青蛙和鳖的心情,体会重点词语的时候,他或是专注地倾听,或是努力地思考,当发现自己的理解和老师讲解一致,眼睛就特别有神,大家齐读的时候,他更带劲了,声音响亮,表情生动,语气的变化,读书的节奏都掌握得不错。

读古文时,看到旁边的男孩摇头晃脑,他也立刻模仿着,津津有味地读着。

 

 

 

 

 

 

 

 

 

 

 

 

交流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小东一开始也没多加思考,而是附和多数学生的说法,随着讨论的深入,他逐渐沉默了,不再象读课文时候那样情绪激动,在整个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他几乎很少发言,而是更加专心地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和老师的引导讲解,从他的表情来看,这些问题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尽管他的目光中透出更多的是一种茫然,但他确实是在这种沉默的表面下,积极地,主动地对文本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真问题进行着自己的思考,最后老师总结故事对大家的启示的时候,他不由自主地跟着老师和其他学生一起补充着揭示出了寓意。

 

 

 

 

 

 

小东听着陈老师诵诗,到第三句的时候,他终于也和其他同学一起开始跟着老师大声诵读起诗歌来,读的并不流利,有些字还读错了,但他对这些文字的喜爱已经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了。

下课铃响了,他和身边的男生一边往外走,一边诵着刚刚读的诗。

 

 

 

 

 

把生字词巧妙的镶嵌在三个句子中出现,并且这三个句子揭示了课文的结构,这种训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作用明显。

 

朗读训练指导以前教师一般采用范读或强调用什么语气来读,这是一种“暗里训练”的路子,到底怎样训练更有效,大家都不知道。今天的朗读训练用“明里训练”的方法,效果对宕昌的孩子来说效果非常好。这提醒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是有效的。

 

 

 

 

 

 

      这时候的课堂上现场非常安静,但这种安静恰恰是学生思维在急速运转的表现,可惜,很多老师总是怕课堂出现冷场,因此老师不停地讲话,而这时候教师的讲话对学生一点作用也没有,反而使学生兴奋的目光黯淡下去了。因此,一定想办法创设有智力挑战的课堂。

 

老师用这首诗来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在这个环境下非常贴切,因为宕昌的孩子现在缺的就是阅读的力量。这时老师的提醒就是给孩子点燃了阅读的希望之火。在这一点上来说,甚至都超出了本课的意义。

    综上所示,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也就是继承传统目标-策略-评估的科学的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了两个重点:一是针对公开课重方法重策略,强调了以精确的目标为课堂教学统率,二是针对当前课堂上教师讲解代表学生学习的现状,强调了要确保、还原个体学生的独立、完整学习。

    新教育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最大可能地促进、实现学生每个个体的学习,这是有效教学的根本追求,也是将课堂的注意力,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的关键所在。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理解有效教学框架中的教学目标,尤其是B类核心教学目标这个概念,没有将整个教学框架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那么偏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同样要冒滑向“虚假的主体性”或“主体性神话”的危险。

    在我们听课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学生举手如林,发言争先恐后,一个学生提出意见后,马上有许多小手举起来,对之进行补充或评价。这样的课堂更像是学生才艺的展示会——就像许多公开课模式之下,课堂是教师个人才艺的展示会一样。那么我们可以追问:这样的课堂,是不是理想的课堂?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最终是否能够获得我们满意的结果?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这种儿童中心主义,或者说主体性神话的失败,是已经被太多的事实所证明了的。对于这种课堂教学虚假主体性的拨乱反正,新教育理想课堂的第二重境界,事实上也可以视为是向更为古老的人文主义致敬,或者说,是对因理解失误而导致方向失误的儿童中心课堂的反动。

    当然,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可以朗读出来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正如莫兰所说,认识永远是一种探险。

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

   优秀的科学老师,应该能够让课堂重现这一切:人类面对宇宙及生命现象而战栗,而感动;对未知的漫长的探索,知识的艰难的形成过程,期间的种种困惑、尝试、失败以及豁然后的狂喜。这个过程中,将继续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和惊奇。如果消除了对事物及其奥秘的敬畏,人类就会走向肤浅与狂妄,而如果失去对事物及其奥秘的惊奇,人类就会走向麻木及无知。无论是光现象,无论是电现象,无论是原子结构,显微镜下的细微之物,以及化学的变化……这一切,曾经带给人类多少深刻的困惑与喜悦。科学教育,就是要努力重现这一切。教学不是重复前人定下的知识,而是重现这个知识发现的过程,是重新经历。经历原初的困惑与探索,以及喜悦。布鲁纳曾经说过,在这一点上,儿童学习这一知识的历程可以与当初科学家发现这一知识的历程相媲美。

    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能够让课堂重现这一切:万物得以命名时的冲动与喜悦;无数匹奔跑的马终于凝固于汉字“ ”,无数只飞翔的鸟儿终于凝固成汉字“ ”和“ ”……每一个汉字在凝固时的智慧与喜悦;能够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体味着古典的亲情与人伦,从“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十四个汉字里,体味到人生失落与期待的复杂细腻的滋味;从反反复复的“平平仄仄平平仄”里,体味到汉语独特的悠长韵律……在新教育小学,干国祥等优秀的老师已经一再证明,只要用心体察,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篇普通平凡的课文,都因为系前人匠心所运,所以,都并非是平淡无奇的一堆文字,而是心灵的一次次运筹,是思维的一次次锤炼,是漫长字词历史的又一次独特运用,如果课堂上能够重现这些,那么每一堂课,都将不可能是平淡、平庸的。

    优秀的数学老师,他们所使用的,所教学的,是曾经被人类视为上帝语言的奇妙的数,是被伽利略称为书写“宇宙之书”的三角形、圆形和几何图形。无论是中国人对圆形的迷恋,还是魔比斯环的神奇,以及日常生活背后隐密地运营着、支配着这个世界的数字,都让人不得不对数学学科报以敬畏。同时,数学的思维方式,也是一切思维中最为严谨可靠的。可以说,我们称之为科学的事物,在一定意义上指的就是符合数学的以及接近数学的理论及事物。也因此,明代徐光启在翻译古希腊数学名著《几何原本》时说: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数学家哈代则说,发现数学真理是人类最奇妙的经验。是的,数学并不是冷冰冰的图形与数据,而是自然、社会、历史背后的神秘,是人类探索世界过程中发现的最可靠的武器、工具。优秀的数学老师,同样能够在课堂上发掘出数学的独特魅力,并让学生重现这个发现数学之神奇的过程。而且,在所有学科教学中,数学是目标最为清晰,最能全面训练、准确反馈,以及提供智力挑战的学科,数学的课堂上,应该完美地实现这一切。

    这一切,诚如帕克·帕尔默所言:“通过对我们认知的探索,一个真理的概念突现出来:真理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物进行的永恒对话。”

    课堂,是真理呈现之处;教学,是知识散发出魅力之时。在静态的教材下面,蕴藏着人类最伟大的奥秘:发现宇宙与人类,书写宇宙与人类的整个过程。课堂教学,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重温,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延续。而如果没有将“问题-知识-真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那么教师的精彩表演是浅薄的,学生的小手如林是肤浅的,教育与教学的真谛,将没有被师生在课堂上把握,课堂用表面化的热烈,替代了紧张的脑力劳动——而紧张的脑力劳动,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正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综合新教育理想课堂第一境界的追求和第二境界的追求,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确认: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重新经历此一过程的,不应该只是教师,而更应该是学生——全体学生。这样,课堂教学上的三个元素:知识、教师、学生,就不应该是教师隔在知识与学生之间,用某种手段,将现成的知识转交给学生。优质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来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境界有效教学框架中的强调学生预习,也是确保每个学生能够直接地接触问题与知识,而不只吞食由教师仔细嚼烂了的软化了的知识——即现成的结论。

    帕克·帕尔默以下这段感慨,表达了知识在课堂上的独特地位:“我们的教育共同体的传统概念忽略了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呼唤我们去认知、去教学、去学习伟大事物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我看到,当排除伟大事物的魅力而全靠我们自己相当有限的魅力时,教育共同体就变得渺小了。”他说:“我所指的伟大事物,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主体——不是研究这些主体的学科,也不是关于它们的课本或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这些视为主体的事物本身。”“我指的是生物学的基因和生态系统、哲学和神学的隐喻和参照系、文学素材中背叛与宽恕以及爱与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类学的人为现象和族裔,工程学的原料的限制和潜能,管理学的系统逻辑,音乐和艺术的形状和颜色,历史学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学领域里难以捉摸的正义观等。”“诸如此类的伟大事物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聚焦点。正如原始人一定曾经聚集在火堆周围,透过聚集在它们周围并尝试去理解它们,我们成为求知者、教师和学习者。若我们处于最高境界,表现出色,那就是因为伟大事物的魅力诱发出我们的美德,赋予教育共同体最佳、最优的状态。”

    当然,有人仍然会提出异议: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具有魅力的,甚至教学中的有些知识明显是错误的,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能够吸引所有学生的兴趣,因此,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会不会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是实验室里的浪漫构想?它在实际的教学中,是不是很难实现?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先回顾新教育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通过共读共写,师生、亲子间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我们同样可以反驳说,这个过程并非容易,许多家长或者学生已经很难改变,而且大家都带有各自的利益诉求汇聚在一起,这种追求只能是乌托邦的浪漫设想;而即使实践这种理念,这个过程中也一样会充满猜疑、争斗、挫败感。是的,所以这一切怀疑并非毫无道理,但是事实总是一再呈现:我们不仅是应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通过共读共写,师生、亲子间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而且只要坚持这样行动着,教育的命运共同体就会慢慢形成,真正意义的共同生活与共同的价值,乃至共同的精神家园就会出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会在整个艰难、探索的过程中不断闪现。在昨天常丽华老师的“农历的天空”的展示中,我们已经初步见到了这样的图景。

    完全是同样的原理,我们首先要把“发掘伟大事物的魅力”这个概念视为是对自己终归将要经历的教学生活的一种新的描述。

    也许以前的教学与学习生活我们可以描述为:教师把上级规定的教材(由问题与答案构成)通过某种活动,转交给每个学生,并对学生的接收效果进行检查。那么我们所想要的新的教学生活,在第二境界的层面上,我们希望描述为:师生围绕着一个“问题-知识-文本”(由教材、考试所提出,与背后深广的学科,及更为深广的人类生活相联系),展开一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旅程。在这段旅程,将充满着怀疑、困惑、挑战,也不能完全没有机械记忆、挫败感、羞辱感,但是,它的核心永远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是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而涌现时的惊奇与喜悦,是对复杂问题形成新的理解时的豁然与顿悟。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呢?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提出的“构造得宜的头脑”的理论,大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与一个充满知识的头脑相比,一个构造得宜的头脑要重要得多。而构造这样的头脑,关键是:第一,提出和处理问题的一般能力;第二,一些能够连接知识和给予它们以意义的组织原则。(陈壮飞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109页)。

    关于提出问题与处理问题的一般能力,莫兰认为最关键的是让幼年期和青少年期的最充沛和最生动的天性能够得到自由的发挥,要不断刺激和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从早年起就要鼓励和磨砺探询的禀赋,并把它引导到关于我们自身地位和我们时代的基本问题上去”。(同上,第110页)。

    关于连接知识和给予它们以意义的组织原则,莫兰认为最关键的是发展把知识背景化和整体化的能力,而且声称这是“教育的绝对要求”。他严厉批评我们的教育从小学起就教我们“孤立对象(于其环境)、划分学科(而不是发现它们的联系)、分别问题(而不是把它们加以连接和整合)。它训导我们把复杂化归为简单性,也就是说分解联系起来的东西,进行解析而不是进行合成,消除任何给我们的知性带来无序或矛盾的东西。”(同上,第103页)在这本书中,莫兰反复地引用帕斯卡在《思想录》里讲的一句话:任何事物都既是结果又是原因,既受到作用又施加作用,既是通过中介而存在的又是直接存在的。所有事物,包括相距最遥远的和最不相同的事物,都被一种自然的和难以察觉的联系维系着。所以,不认识整体就不可能认识部分,而不认识部分也不可能认识整体。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5-1-15 23:47 , Processed in 0.20736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