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新教育的探索之路更是如此,每一年我们围绕一个主题,研读经典,总结经验,分析案例,切磋打磨,深入探讨。每一年的新教育年度主报告,都体现了新教育人的共同智慧,也是大家共同的期待。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年会再次推迟,主报告的撰写时间相对比较从容。报告的初稿写了10余万字。这里,我只能就信息时代的新阅读、书目研究的新突破和晨诵、午读、暮省的新发展三个主要问题和大家交流。完整的报告,将专门出版,今天的《兰州宣言》是文字版主报告的摘要。 我们知道,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主要途径,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探索。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最基础、最关键、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个行动领域。今年,在新教育实验走过20年,开启第二个20年的历程之时,我们从新教育“十大行动”的起点处再次出发,聚焦“营造书香校园”,探索新时代下阅读的新概念与新行动,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中国的建设。幸福完整,既需要脚踏实地,也需要仰望星空。今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再一次进入中国自己的天宫空间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在以脚踏实地的耕耘,进入了物理世界的星空。与此同时,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力图以阅读去搭建一架精神的天梯,去近距离领略精神星空之美。那些伟大的经典名著,就是人类最杰出的群星,我们推动阅读,就是在擦亮群星,我们努力让今天的人们再一次被星光照亮心空。在此,我们再一次梳理总结新教育实验20年推进全民阅读与书香校园建设的历程和经验,向着浩瀚的未知,迈开新的征程。 一、今天我们还需要读书吗?——信息时代的新阅读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新教育人甚至所有的教育人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问题。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座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和共同的价值。阅读是推进社会公平、加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民素质最有效、最直接、最便宜的路径。——这些新教育的阅读理念,早已经是新教育人践行的行动准则。但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阅读的确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新教育人不得不有所思考并作出回应。 1,阅读的过去和现在 在人类历史上,阅读本身经历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从广义的阅读而言,人类开始的时刻,就是阅读开始的时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人类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人类的阅读史。诚如费希尔所言:“阅读史关乎社会不断走向成熟的各个阶段。”人类阅读的历史与其传播史紧密相随。人类传播史经历了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讯传播、数字传播等多次革命,每一次革命都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不断将人类带进一个个新的时代、新的境界。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一是“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通过面对面的展示与表现来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二是“再现的媒介系统”,主要指人类通过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间接的符号来传递信息的媒介。三是“机器媒介系统”,主要指人类通过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机器来传递信息的媒介。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主要是指A.哈特所说的“再现的媒介系统”,视觉意义上的“看书”是传统阅读的主要形式。纸质阅读的方式有利于读者反复阅看、引用和论证,利于深度阅读;读者对阅读内容深入思考时,能够随时参考其他文献,并进行批注、对照、注解。所以,“书籍传播时代”经过了迄今为止最为漫长悠久、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最为丰富而深远影响的伟大历程。以电话、电视、电影、电脑、互联网、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机器媒介系统”。使人类的信息传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自从进入了电讯时代以后,各种现代媒体不断地把纸质媒体的读者从纸张上拉到屏幕前,两种阅读之间的拉锯战伴随着各种媒体的出现就一直存在并愈演愈烈。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移动终端获取信息的便利化和娱乐化,对纸质阅读形成了新一轮的冲击波。关于互联网与阅读的冲突,国内外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1994年斯文.伯克茨在《古腾堡哀歌:电子时代阅读的悲剧》(The Gutenberg Elegies: The Fate of Reading in an Electronic Age)一书中曾经感叹,现在印刷文本的稳固地位已经“被新发明的电路中脉冲的急流取代了”,电子通讯的泛滥冲走了专注反思,剩下的只是匆匆的浏览和摘要。“我看到了阅读性质的深刻改变,从专注有序和投入的文字阅读,到漫无目的地浏览,不断点击和滑动鼠标。”不过,英国社会学家富里迪对此还是抱有一定的乐观态度。他认为,无论互联网对现代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技术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对于人类文化遗产的疏离,不会直接导致阅读能力的危机和阅读的式微。我们不能够用传统的价值标准和阅读方式来衡量和规范当代的阅读方式,而每个时代也总会寻找到他们与文化遗产之间新的紧张关系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尽管在社会上,在教育界,有许多人批评数字阅读的声音,如认为数字阅读往往碎片化、浅表化,只能做到泛泛浏览,不能像纸质书籍一样划重点、标注、解释等深入挖掘,不利于深度阅读等等。但是,数字阅读由于信息量大、信息形式丰富、方便携带、传播迅速等受到许多读者的钟爱。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不可能瞬间在纸质书海中实现搜索,但数字化阅读方式完全可以,简单的鼠标滚动即可满足。面对急需的细碎知识或者最新消息,电子化产品以其强大的内存储量为读者提供丰富而及时的信息。 2,信息时代的数字化阅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有76.7%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71.5%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27.2%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21.8%的成年国民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CNNIC第43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每天花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长接近6个小时,短视频用户数也达到了6.4亿。2021年短视频用户8.09亿。调查中的青少年儿童也有类似情况。2020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3%,其中0—8周岁儿童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69.1%,9—13周岁少年儿童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6.2%,14—17周岁青少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4.3%。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儿童一代是数字原住民,科学发展使数字阅读以网络检索的便捷性、阅读形式的多元性、内容及载体的丰富性、阅读过程的互动性,创造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数字阅读正大步走进儿童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同时,父母对儿童数字阅读的态度更加开放,他们对儿童使用数字设备的抵触情绪正大为缓解。事实也证明,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是并行不悖、且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我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快速发生改变,诸如数字阅读、网络阅读在改变着阅读的基本形态,书和非书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不清。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着选择的焦虑,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网络出版,其数量前所未有的巨大,海量信息涌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阅读,却又充满了选择的困惑和焦虑。常有什么都读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读的矛盾感觉。这些新的情况,既是新挑战,也有新机会。正如宾夕法尼亚的一位媒体素养咨询专家费思.罗高指出的那样:“教授媒介素养并不意味着废弃纸质书。读纸质书与使用电子产品,这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竞争。毕竟,纸质图书也是一种媒介。我们只要快速地浏览几个网站就能明白,如果一个人不具备针对纸质图书的读写能力,就无法具备针对其他媒介的读写能力。”因此,在信息时代,体现文明素养的阅读观和阅读方法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与调整。首先,应该充分认识阅读的本质。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阅读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从某种意义上看,阅读的本质是阅读主体与文本的互动,这既是阅读的本质,也是阅读的价值和意义。阅读的成效,阅读的价值都取决于互动的程度,取决于这个互动是否能够启发读者的思维与灵感,帮助他们获得新知、成长心智,也取决于这个互动是否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与情操,是否能够触动内心深处的灵魂。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著作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就在于不同时代的阅读主体在和它们相遇的时候,总会被击中,被感动,总会激发创造的灵感,或者产生批评性的思维。阅读的文本如果不能够产生上述的效果,不能够赋予内容以真正的意义,那么,阅读主体与阅读文本之间就没有建立真正的联系,互动也就没有真正地发生。正如阅读社会学家富里迪在《阅读的力量》这本书中所说:“阅读的历史总是同寻求意义的活动相关联。而且意义——无论是宗教意义、哲学意义还是科学意义——总是通过提供对真理的洞见来获得自我实现的。阅读一旦丧失其寻求真理的潜能,便会沦为一种平庸的活动。阅读一旦沦为了工具性的技能,它的作用便会局限于对文本的解读和对信息的获取。”所以,如果阅读离开了意义的发现,只是变成了简单的阅读技术或者读写能力,阅读本身也会丧失其魅力。如果在认识阅读的本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共识,通过什么媒体阅读,就不是问题的核心了。其次,要注重培养互联网时代的新读写能力。近年来,关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全美英语教师协会(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NCTE)和国际阅读协会(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IRA)2013年发出倡议书,提出“要想全面参与和融入21世纪全球化社会,孩子需要更复杂的读写技巧和能力。”他们认为,在21世纪,成为一个有读写能力的人,意味着需要掌握多种读写技能,意味着要能够理解通过多种形式呈现的信息,能够创造、批判和分析通过多种媒介呈现的文本。学生需要理解视频、数据库或者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也需要更好的了解世界其他地区、其他语言和文化。这是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新的挑战。青少年需要学会通过竞争和合作去创造一个共享的未来。他们把这种技能称为“21世纪读写技能”。其他各国的专家学者对此也有着相似的说法。总体而言,互联网时代的新读写能力,其实是在把握阅读本质的基础之上,重点培育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批判性探究的品质,让他们不管从什么媒介上看到文字和图片,不管这些文字和图片是呈现在纸面上还是屏幕上,都能够从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当引导孩子们学会使用各种各样交流工具时,他们也能够对观点是如何被传播的,书籍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媒介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等问题有所认识。 再次,加大数字阅读资源的建设。要加快配备数字阅读终端设备,学校图书馆除了配置纸质图书外,还要添置电子书、电影、音乐、游戏和在线课程等多种类型,筛选高品质的移动终端APP,提供网络导航服务。要探索开展“互联网+阅读”的数字化书香校园活动,把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有效地融合起来,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要加强新媒体阅读的课程建设。在互联网信息量超大的情况下,需要学校教育提供更多特定的课程,教学生学习搜索、筛选、判断、反思。21世纪伊始,webquest(网络探究)课程在欧美各国火爆,它要求学生成立自己探究小组,在网络上搜索相关问题的资料,并通过审辩思维与讨论,判断信息的类型、真伪、价值倾向等,形成自己的报告。同时,需要学校提供适当筛选的有效信息,供学生学习,形成丰富而多元的具有教育背景的信息系统,并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步放开。另外,要推动建立起互联网阅读共同体的伦理规范,教育学生具备网络自我保护能力与抵抗力,让他们远离恐怖、犯罪、网络暴力、诈骗等恶势力。 3,从人工智能反观人类阅读与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关系类似的问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阅读的关系问题。以此审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服务人类自身的阅读,许多疑惑也可以迎刃而解。首先,从根本上来说,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类的阅读活动。每个人的精神成长历程,在一定程度上重演了整个人类精神成长的历程。人的智慧、人的思想是无法通过基因遗传的,也无法像机器人一样通过芯片置入。尤其是蕴含了情感熏陶、价值观涵养的阅读,没有个人的深度阅读与思考,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通过阅读,与那些最伟大的思想、最伟大的智慧对话,不仅是个人精神成长的必修课,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重要路径。不仅机器无法替代,人自己也无法彼此代替而进行阅读。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更有效地阅读。人工智能虽然无法替代人类的阅读,但是的确可以帮助人类更有效地阅读。如查找资料性质的阅读,未来就可以交给智能机器人去做。机器人还可以帮助人对书籍进行“初读”,了解一本书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为人们进一步的深入研读提供基础资料。机器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和对读者阅读口味的了解,对图书进行分类分级,帮助人们寻找最合适的读物,等等。再如,人工智能可以读书给人听。现在网络上听书平台的火爆,就是适应了人们业余听书的需要。据第三方数据公司艾瑞咨询的统计,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75.8亿元,用户规模达4.9亿。同时,现在的电脑在模拟人声方面已经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能够“无限接近”真人的声音,甚至连人在朗读时的感情色彩也可以被人工智能“高仿”。阅读者可以选择他最喜欢的偶像为自己朗读,从而获得阅读接受的亲近感。这样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在跑步运动或者其它活动时“一心二用”地听书,也可以帮助尚不识字的幼儿进行阅读。另外,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技术,让阅读超越现有纸质媒体的束缚,进入多媒体多感官的领域。阅读时加入全息投影与成像技术,会创造一番全新的阅读体验。现在,许多图书中已经普遍运用二维码技术,以及近年很流行的AR(增强现实)图书,已经实现了多媒体阅读的可能。总之,无论社会怎样变化,技术如何进步,作为人的精神发育的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阅读永远是必需的,而且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未来的阅读,也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从阅读方式到阅读内容,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未来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机结合体”,也就是说,未来的学习者,是人脑加人工智能的合体,人们会把简单的、工具性的、检索性的阅读交给智能机器人,会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让机器人为自己读书,阅读的效率和效果也会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将会帮助人类智慧阅读、高效阅读。 二、今天我们应该读什么?——阅读书目研制的新突破 美国学者霍尔在1901年出版的《如何教阅读》一书中曾经宣称,阅读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如何教孩子阅读,以及他们应该阅读什么?他认为,这是两个“最古老、最复杂和最重要的教育学难题”。我一直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内容比方法更加重要。也就是说,应该阅读什么比如何阅读更加重要,阅读的高度会影响精神的高度。阅读那些伟大的著作,人们就能够接受优良而伟大的文化传统的熏陶,就能够受那些英雄和榜样的影响,“过上无私奉献的生活并树立崇高的理想”。而阅读那些低级庸俗腐朽的书籍,也会导致人们在“心智上和道德上发生前所未有的堕落。” 1,以阅读经典对话大师从阅读内容的角度来看,阅读经典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尽早而适切地让学生阅读经典、对话大师,一直也是新教育实验的阅读主张。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往往在于它的原创性和独特性。经典是真正的光源。真正伟大的经典往往被称之为“元典”,它们不仅仅早于其它经典,而且总是能够为其它经典提供思想的母题与源泉。真正的经典其实也是有生命的,能够繁衍后代的。一部经典的特别之处,是它在文化传承与延续的过程之中始终有着自己的基因,我们总是能够在古代或者现代作品之中找到对于它的“某种共鸣”。经典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是经过时间大浪淘沙般的检验选择出来的书籍。在中小学阶段,阅读经典有着特别的意义。经典就像一粒埋藏在我们心里面的种子,总是要发芽开花的。童年时代读的书都是“预言书”。真正的经典,会有一种特殊效力,“它本身可能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会变成我们的个人或者集体的无意识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在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中呈现出来。当然,经典不是绝对真理。在今天看来,经典有时候甚至会有一些明显的错误和硬伤。但是,往往那些经典的错误,也是常常引起人们思考的原点,经典是我们认识世界与人生时经常绕不开的东西。在绝大多数学科,有一些经典是永远绕不开的。所以,读经典,应该尽可能读原著,直接向大师学习,而不能抛开原著而本末倒置地去读那些第二手、第三手的所谓心得、解读、教辅一类的书。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不要相信那些自称自己比文本自身知道得还多的“中间人”,不要满足于读导言、参考文献。还是尽可能直接走进经典。经典的阅读是生长型阅读,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精神成长,是通往心智生命成熟的重要途径。当然,阅读经典,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够读二手书,不意味着不能够进行时尚阅读、快餐阅读和休闲阅读,因为这样的“生活阅读”同样能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对于初学者来说,借助二手书、解读本等“中间人”作为桥梁走进经典,也是未尝不可的。经典阅读是奠基、植根,是播撒灵魂的种子,呵护精神的胚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当然不排斥认同、濡染、净化时尚阅读、快餐阅读和休闲阅读。我们应该鼓励把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快餐化的阅读,也鼓励师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以及以放松心灵、舒缓压力、消磨时间的休闲阅读。 2,从经典著作到核心知识如果说一部部经典著作是一根根丝线,穿越了时光,将读者和作者和紧密相连,那么一个个书目就是一张张大网。书目之网为读者打捞的,正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那些历久弥新、永放光芒的核心知识。核心知识内化就能形成一个人的核心素养,阅读正是这一内化过程的关键一步。许多新教育同仁都知道,早在1993年我担任大学教务处长时,就在苏州大学建立了大学生必读书制度;1995年,我邀请了若干专家学者,全面启动了书目研制工作,并于2005年发布了大中小学生和教师等系列书目,出版了《新世纪教育文库》。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统的基础阅读书目,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当年评价说:一个书目的价值绝不亚于一条高速公路。1999年,新教育实验在江苏常州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萌芽,我走进这所农村学校讲课、收徒,最重要工作就是指导校长、教师、学生、父母进行阅读。2010年,新教育在北京创办成立了新阅读研究所,作为一个专业的公益机构,使命就是研究和推广阅读,研制共读书目,研发阅读课程。 无独有偶,也是在2010年,美国学者艾瑞克·唐纳德·赫希出版了一本《造就美国人:民主与我们的学校》的书。他作为核心知识运动的主要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在美国发起了一场颇有声势的核心知识运动。赫希教授分析了核心知识与文化素养的内在关系,认为阅读是拥有核心知识的关键所在,是文化素养形成的路径。只有共同的阅读,掌握共同的核心知识,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同的价值和愿景,形成共同的文化,并且对于推进教育公平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所以,共同的阅读是造就美国人的前提。也正因为如此,赫希主张学校教育需要核心知识的教学,需要把各学科的核心知识具体化。他主编的《新文化素养词典》就明确列出了美国人应当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点。美国麻州大学教育领导系主任、新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严文蕃教授对我说,新教育实验做的工作与赫希教授在美国做的工作非常相似,“你们是在做一项‘造就中国人’的工作!”20多年来,新教育人一直用心地在探索阅读的内容问题。东方、西方在阅读研究上的这番不期而至的相遇,可以称为同一个时代赋予人们的共同使命。从2010年开始,到2019年,历时九年,新阅读研究所组建了多个专家项目组,完成了以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父母、中小学教师、企业家、公务员9大书目构成的《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书目陆续发布以后受到媒体和专家广泛赞誉。曾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教授等称为“中国最好的儿童阅读书目”,“虽然可能有遗珠之憾,绝对没有鱼目混珠”。这9个书目,面向着全社会的9大群体,是我们对全民阅读的研究与行动。对人类思想的进化和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可以说,我们所推进的书目研制工作,正是对信息时代背景下核心知识的一次梳理;我们推动的围绕书目开展的阅读工作,正是对信息时代背景下核心知识的努力传播。 3,从学科书目到项目研究书目2016年开始,新阅读研究所再一次组建团队,研究《中国中小学学科阅读书目》,这是涉及到中小学所有的学科教师、学生的基础阅读书目。目前已经先后发布了中小学的数学、语文、艺术、历史、化学等学科阅读书目,截至今年年底,学科书目的研制工作将全部完成。通过学科阅读书目,我们希望能够打破当下仍然比较狭隘的阅读观。尽管这些年来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阅读很多时候依旧被狭隘在语文领域。传统的阅读路径与阅读模式,让很多人将阅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狭窄化,更多地偏向于文科,特别是文学的阅读。在校园里,学科的学习被细化、窄化,学生的阅读,是以一条条细弱的线状与学科学习匹配。有些学科被关注得多一些,阅读状况好一些,线就粗一些;有的学科,学生的阅读除了教科书,几乎处于零起点。这样的阅读零散且无目标,难以支撑学习的持续与深层发展。学科可以分设,知识可以分类,学习可以分期,但人的精神成长的需求却不能分割。中小学生的精神成长中,特别需要精神养分搭配全面的、成体系的阅读,特别需要学科内在知识与精神的相互融合与共同滋养。目前中小学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甚至包括一些该开未开的课,都可以借助阅读实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彼此融合,借此触摸到各门学科的文化与精神。所以,中小学学科阅读是学生阅读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以解决问题为主的项目式学习已经成为国内外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它主张让学生像科学家研究、工程师制造那样去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加工知识和运用知识,如何计划项目以及控制项目的实施,如何加强小组沟通和合作等,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合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领导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为了适应项目式学习的需要,2019年开始,新阅读研究所启动了《中国中小学项目研究阅读书目》,就中小学生进行项目学习提供阅读书目,包括航空航天、大气科学、电影、戏剧等20余个书目在内的项目已经基本完成。项目式阅读有三种类型:一是学科知识融合型的项目阅读。我们可以根据知识融合的需要,围绕一定的知识主题,尤其是当代自然科学与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与哲学的发展主题,研发项目阅读课程,借助项目的主题阅读,帮助学生认识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拓展知识的视野,实现学科知识之间的彼此融合,触摸到学科之间共同的文化精神。二是成长经验引领型的项目阅读。在重视知识本位的项目阅读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项目阅读对于促进读者自身经验整合的巨大作用。项目阅读课程完全可以打破学科的壁垒,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进行组织与建构,按照一生的成长谱系与主题(如出生、健康、游戏、学习、婚姻、职业、死亡等)来发掘和整合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并开展相应的主题阅读活动,这对于精神成长无疑具有比知识融合型的项目阅读更大的促进作用。三是社会生活统整型的项目阅读。在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又产生了不同于儿童本位而以社会为本位的综合课程,即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核心课程是以人类基本生活实践主题而编制的课程。核心课程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而是围绕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的需要和领域来确定和融合课程学习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既避免学科本位课程脱离现实生活的缺点,又避免儿童本位课程单凭儿童兴趣和动机来组织课程的不足,旨在促进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融合的STS课程,促进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融合的STEM课程,后来在其中加入艺术(Arts),而扩展成为STEAM课程,乃至再加入阅读或写作(Reading、Writing),变成内涵更广的STREAM课程,也许以后还会诞生更多、更新的社会统整课程。所有这些课程综合化的努力,无非是为了学生通过这样的综合学习,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发展对于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但与之相应的项目阅读课程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空白。我们正在研制的《中国中小学项目研究阅读书目》主要属于第三类,新教育倡导的大人文、大科学、大艺术课程主要属于第一类。不同学校开展的各种项目研究,都应该高度重视阅读问题,都可以研发相应的书目,为学生的各种项目学习奠定基础。新教育研发的三大系列书目,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地图,尤其对于中小学教育和儿童阅读来说,更是从不同侧面、不同深度,搭建了坚实的阶梯。在三大系列书目之间,又形成了基础阅读、学科阅读、项目阅读这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阅读梯次,为儿童阅读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此外,我还和中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主持研发了中国第一套面向中国盲人的有声阅读材料和听读工具,为弱势人群的阅读起了推进作用。同时,我们还正在研发《中国特殊教育儿童基础阅读书目》。书目研制工作,从新教育实验一开始就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不仅新的书目正在研制,旧的书目也在不断修订。我们既可以说,这是一件永无止境的探索;我们更必须说,这是一件必须承担的天命。因为,面对新时代信息大爆炸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退路。 三、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阅读?——晨诵、午读、暮省的新发展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阅读?经典而适合的好书,正确的阅读方法,两者会起到相乘的作用,让阅读效果显著提升。20多年来,新教育人在继承中创新,推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从面向低年级和学困生的图画书阅读“听读绘说”,到吻合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阶梯阅读;从读书会、读书节等活动,到阅读嘉年华的狂欢;从班级图书角、年级图书广场到家庭好书展;从课本剧、生命叙事剧到童书电影课;从作家进校园到图书跳蚤市场;从自办读书报到画书、说书、写书、做书……可谓不胜枚举。这些方法,我将在主报告的文字版里进行详细介绍。这里,我特别介绍一下关于新教育阅读的核心课程“晨诵午读暮省”的新发展。众所周知,新教育晨诵从2000年正式启程、午读从2005年重新规范、暮省作为“师生共写随笔”的行动路径在新教育诞生之初已经推出,在2007年山西运城新教育年会上,我们将三者结合为“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正式发布。如今,经过多年实践后,我们进行了修订与完善。 1,晨诵——让生命歌唱晨诵课程开始于2000年。这一年,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华经典诵读本》和《英文名篇诵读本》,并且在湖塘桥中心小学等部分学校开始了新教育的晨诵实践。2016年,我们正式提出了新教育晨诵的理论体系、操作纲要,编写出版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共26册《新教育晨诵》读本、以及《让生命放声歌唱——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用书》。新教育晨诵,特别强调诵读和叩问。我们把项目宗旨从过去的“与黎明共舞”修订为“让生命歌唱”。我们摒弃知识化的传授方式,而以叩问的方式,使蕴含积极力量的语言文字,浪漫而直接地涌入心灵,成为激发创造的力量,让师生的生命在应和经典中,自我开始歌唱。应该说,在理念和操作上,新教育晨诵与中国古代蒙学、读经(经典诵读)运动、华德福的晨诵、一般诗歌教学等各类诵读活动,分别有着部分内容和形式上的相似,但更有本质上的诸多不同。第一,和中国古代蒙学相比,新教育晨诵与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的优秀传统一脉相承,重在行为习惯、核心素养的养成,适度提供适龄的相关知识。但新教育晨诵更强调诵读内容的经典性,强调把最美的诗歌给最美的童年,把最合适的经典给最适龄的时光,强调阶梯式递进,从儿歌、童谣起步,逐渐过渡到单篇童诗、古诗词等其他经典。第二,和读经运动相比,新教育晨诵汲取了传统的读经运动中强调内容的经典性以及大声朗诵的经验,但新教育晨诵更重视所选诗歌的内容与儿童当下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的联系,强调激发当下状态,调适当下心态,丰富当下的生命,以阅读养成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第三,与华德福的晨诵相比,新教育晨诵汲取了华德福晨颂的仪式感,让诗歌的精神力量通过仪式放大。但新教育晨诵不是每天诵读相同的诗歌,而是一门相对体系化的完整课程。第四,和一般的诗歌教学相比,新教育晨诵和诗歌教学相同的是,所选择的诗歌内容都是符合儿童认知水准也吻合课程需求的诗作,不同的是一般的诗歌教学强调知识的准确理解,晨诵则强调内容的浪漫且易感知,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师的工作,新教育晨诵则可以由所有学科老师和父母主持。第五,与传统的早读相比,新教育晨诵更是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内容上,早读的内容多为语文课文,而晨诵的内容则以优美的诗歌以及散文片断为主;在目的上,早读的目的主要是记忆,而晨诵的目的是让诗歌与孩子建立起关系,丰富学生的心灵,记忆是次要的目标或者说是前提性的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在方式上,早读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重复为手段;晨诵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创设情境,通过师生共读特别是个体诵读来进行。当然,一个最根本的标志,就是新教育晨诵以诗为载体,以人为中心。无论是从传统晨诵中,还是从传统的诗歌教育中,随处都可以见到对诗歌的关注。从准确理解诗歌的字、词、句,到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存状态,到详细还原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都是以诗为中心的表现。在很多诗歌读本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个称之为“赏析”的板块,这一内容的重要使命,就是欣赏和分析诗歌。这是以诗歌为主体必然发生的现象。新教育晨诵以人为中心,自然而然地,一切应该关照的是人,关照的是生命本身。为此,我们在研发《新教育晨诵》系列图书中,特别针对每首晨诵诗进行了“思与行”的写作。这个板块一方面解读诗歌内容,更重在结合诗歌内容,提出问题、叩问读者,激发读者以自身生命联系诗歌进行思考,将诗歌与读者进行编织,让诗歌真正深度滋养心灵。同时,在每个晨诵课程中,开篇以导语进行主题简介,便于读者把握重心,在结尾设有“主题拓展”,将单一的诗歌诵读与学习、生活结合,推荐阅读相关图书、建议组织相关活动,将诗歌与生活紧密形成整体,进一步加强从知识到素养的转换。为了保障“以人为中心”能够得到贯彻,新教育晨诵课程研发中,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原则。一是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吻合。一般来说,幼儿阶段的生活与环境、小学阶段的自我与世界、初中阶段的青春与友谊、高中阶段的理想与人生,是儿童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关注的重点。新教育晨诵中诗歌内容的选择,是紧密围绕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心灵需求来进行的。如爱与被爱、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等,就是不同年龄儿童共同的需要。二是与诗歌的学习特点吻合。从儿歌、童谣到童诗,从白话文到古文,从五言到七言,从单一内涵到多重内涵,以及谜语诗、藏头诗等不同诗歌形式,注重诗歌的从易到难,同时关注诗歌的意象与情感。新教育晨诵的内容选择,也遵循了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三是与生活的情境变化吻合。根据四季的转换、气候的改变、各类节日庆典各类营地活动或运动游戏等不同情境,进行主题的安排与诗歌的选择。新教育晨诵特别强调诗歌要与当下的生活相得益彰。四是与学校的学习节律吻合。未入学时的向往期、新入学的适应期、每年开学的激励期、毕业阶段的告别期等不同的学习时期,有着不同的教育主题,新教育晨诵也尽可能顺应这些不同的主题,进行不同角度的引导。 新教育晨诵,就是这样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幸福完整为目标,扎根传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童谣、儿歌、童诗、古典诗词、现代诗歌、中外经典著作片段等吻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诗歌的学习特点、生活的情境变化、学校的学习节律进行选编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叩问师生心灵、与师生生命编织的综合课程。从内容的选材上,新教育晨诵课程特别注重四个方面。一是扎根传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笠翁对韵》《幼学琼林》、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传统蒙学的优秀成果,以现代教育理念精心选编。二是立足中国,以印象山水、长江、黄河、民族等不同课程,深刻展示祖国之美,激发家园之爱。三是拥抱世界,以五大洲的文明为谱系,全面而集中地体现不同国家的风情、世界诗歌的特色,激荡全人类共通的思想与情感。三是满足童趣,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儿童自己的诗歌。新教育晨诵作为一个综合课程,特别具有五大功用:它是一种仪式,叩问自我,激发生命的内在活力;它是一种审美,享受韵律,沉醉于美的熏陶濡染;它是一种感悟,日积月累,调节压力中健全心智;它是一种唤醒,共读共情,创造幸福明亮的状态;它是一种传承,中外古今,汲取人类文化的精粹。新教育晨诵的主要形式有日常诵诗和情境诵诗。日常诵诗是指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内,通常选择在早晨,诵读一首诗歌。因为早晨空气新鲜、头脑清醒,易于记忆,时间可控。虽然名为“晨诵”,也并非一定局限于“清晨”,其他时间也完全可以进行。一组日常诵诗,并不是经典简单堆积的好诗大杂烩,而是经过反复挑选、按照不同年龄不同主题精心编排的诗歌课程。情境诵诗则是在特别的日子,或者是特别的场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诗歌。比如教师节、母亲节、国庆节等节日时,诵读一些写给教师、母亲、祖国的诗歌。比如随着气候的变化,我们在不同的节气选择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歌,等等。在雨天读关于下雨的诗歌、在节日读关于节日的诗歌,总是能够得到更大的共鸣。同理,特别值得一提的一种情境诵诗,是生日诵诗。这是在学生过生日时,全班师生为“寿星”送上的一首度身定制的诗。每个孩子都特别喜欢生日诵诗,就是因为这种生日诗,能够让孩子的生命直接与诗歌相连。这首生日诗可以直接根据一首诗改编,比如直接在诗歌的某个地方,把当事人的名字嵌入其中,然后让全班同学一起为他朗诵。也可以是老师或者学生专门为当事人创作的诗歌,同样由大家一起为他诵读。如何创作生日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生日诗一定要符合当事人的生命特质,适合当事人,并暗含着对当事人将来的期待,富有激励性。第二,生日诗具有“唯一性”,切忌将一首诗反复送给多个孩子,否则这首诗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生日是每个人自己的节日,生日诵诗也成为了最受人欢迎和期待的一种晨诵形式。许多老师还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表现及作业、作品等拍成照片,和生日诗一起做成漂亮的课件,展示给孩子们。必要时还可以邀请部分父母参加生日诵诗的晨诵活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当老师、父母送生日诗给孩子,孩子也会送生日诗给老师、父母,就这样在诗的诵读中,新教育晨诵也成为了家校共同生活中心灵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美好的诗歌里,珍藏着人类最伟大的智慧和最美好的情感。试想,如果中国的学校和家庭,在每一个晨间都回荡着诵读诗歌的声音,那该是怎样动人的一幕?那该是怎样深刻的幸福? 2,午读——共读创共识午读课程开始于2005年。这一年,我们推出了中国第一套大中小学生和教师、父母等系列书目,成为午读的重要指导。2006年开始,我们推出了分年级的阶梯阅读课程和新教育童书包。2011年,我们启动了倡导亲子共读、家校共育的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公益项目……以一系列举措,不断夯实新教育午读。新教育午读,特别强调共读和共识。我们希望以群体的方式,对经典著作进行共同阅读,在反复讨论中,读者与经典著作形成共识、读者与读者之间形成共识。这种共读和共识不是千人一面的灌输,而是通过每一位师生的独立思考,立足自身个性特质,对同一本书做的不同解读,又在分享、沟通、交流中产生更为丰富的共鸣,以此缔造核心价值观,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认识。新教育午读,一般是以整本书共读的方式推进。它与中小学的整本书阅读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限于整本书共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十八个学习任务群的第一个,是必修课程。正在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会更加重视整本书阅读在语文课程中的位置。整本书阅读课程,是相对于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单篇课文的阅读而言的,它是以整本书为阅读材料,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指导和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形式实施的一种项目式课程,倡导深度阅读。叶圣陶先生也早就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阅读主张。他认为整本书有利于扩大阅读空间,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这样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望而却步;有利于应用阅读方法,将读课本学到的方法,去对付其他的书,不但练习了精读,同时又练习了速读;有利于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给学生带来阅读的成就感。新教育午读,从内容上,强调经典又重视个性。我们希望经典读物不断得到擦拭,不断被更多学生认可,我们也同时希望新教育人能够结合每间教室的地域特点、班级特点、成员特点,选择出最适合这群学生当下的经典图书,从而更好地润泽生命。新教育午读,从形式上,更推崇“一书多读”,综合运用、融入生活。在新教育教室里,对于每个学期进行午读的图书,师生要共同从中选出一本,改编为剧本,排演为生命叙事剧,要求全班同学全部参加,切身成为书中人物。对于所读图书的各类活动,更是随处可见。这些丰富多彩的阅读方法,让经典图书和现实生活互相碰撞,激发孩子思考,产生更好的阅读效果。新教育午读,从本质上,更强调人生镜像和生命原型的寻找与追随。归根结底,我们希望为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生命的独一无二的那本书,能够让这本书阶段引领甚至一生引领着孩子不断向前。我们强调阅读与行动结合、阅读与生活结合,强调在阅读后对榜样人物的模仿与追寻,在真实世界里的行动。这是新教育生命叙事理论在午读中的体现。新教育午读,强调过程性、激励性、创造性、发展性相结合的个性化评价。评价往往是行动的牛鼻子。好的评价能够激励众人自觉前行。在传统阅读中,我们通常以阅读挑战、星级评比、活动成果甚至测验考试等进行评价,这样很难激发学生持久的热情。在午读中,我们期待为每一个不同的读者提供基于读者自身个体的特色评价,也就是重视阅读的过程而不是读后的结果,重视正面赞赏而不是随意批评,重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标准答案,重视面向未来的发展而不是当下是否能够考出高分。新教育午读,从主体上,更突出共读。在共读实践中,新教育强调父母与老师应该成为孩子的阅读榜样与伙伴,主张家校互动,学生、老师、父母共读,一起围绕该书阅读的道德价值、思维价值、语言价值和知识价值等交流和讨论,共同编织一个阅读情景,一起进入阅读情境,一起对话分享阅读感受,在共读中找到共同的语言密码。这是与语文课的整本书阅读一个重要的区别。新教育午读,从目标上,希望促进独立思考、缔造个人特色,与此同时能够深入沟通、凝聚共识。我们期待学生们通过午读丰富自我、发展自我,能够借助阅读与古今中外的先贤对话,不仅获得精神的愉悦,还能独立思考,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人格。同时,我们希望在这个多元化时代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亲子之间,能够通过阅读提升境界,能够在更高远处相聚,形成更多共识,有合作意识,有团结精神,能够共读共行。前者是提升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后者是提升社会情绪能力。这也是目前各国比较关心的问题。前者具有“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的特点,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与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后者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尊重,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的技能,创意地解决问题和做负责任的决定。这些能力直接影响人的幸福感,是未来人才优胜力的关键组成部分。掌握了新教育午读和中小学整本书阅读课程的不同之处,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将两者更好地结合,取两者之长,更好地立德树人。 3,暮省——内省而内化暮省课程开始于2002年。最初,我们将它与“师生共写随笔”相结合,指的是学生每天完成学业以后,思考和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用随笔、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师生之间、亲子之间通过日记、书信、批注等方式互相沟通和激励,也可以针对社会中的重大事件进行反思,用文字提升生活的品质,让生活更有意义。对于低龄段的儿童,我们则希望用涂鸦代替文字,进行暮省。新教育暮省,特别强调反思和内省。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对知识进行内化,对遭遇进行思考,以富有个性的深入梳理,回顾、审视、分析、解剖,并在此基础上的自我批评与自我激励,激发行动力与创造力。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着广义的阅读:读书中的内容、读遭遇的人事。暮省是在广义阅读的基础上,立足自己的生活,关照他人的生命,关注当下的社会,关心今天的世界,对广义阅读的内容进行反思和自省。暮省是对外在所获的内化,是高效开展德育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教育方法。开展暮省课程时,我们有以下时机:第一,因阅读内容开展暮省。如班级共读《夏洛的网》后,可以就友谊、生命的意义等问题开展暮省。第二,因庆典活动开展暮省。如学校的开学、毕业庆典,中小学生的开笔礼、成人礼等,可以就相关的主题,结合阅读《新教育的一年级》等书籍开展暮省。第三,因班级事件开展暮省。如班级出现自卑的学生遭到歧视、冷落或嘲笑等问题,可以结合阅读《一百条裙子》等书籍开展暮省。第四,因社会新闻开展暮省。如结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 |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2-27 06:25 , Processed in 0.1838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