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教育在线 门户 实验研究 年度报告 查看内容

2020年新教育年会主报告: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

2020-11-5 14:03| 发布者: 杜涛| 查看: 115| 评论: 0|原作者: 新教育研究院

摘要: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让世界为之改变。这一年,大自然给了人类严峻的考验,也使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在灾难面前暴露无遗。这一年,我们亲眼了见证在线教育一度取代了线下教育 ...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让世界为之改变。

这一年,大自然给了人类严峻的考验,也使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在灾难面前暴露无遗。

这一年,我们亲眼了见证在线教育一度取代了线下教育见证了居家办公一度成为常态也见证了信息传播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的“蝴蝶效应”

一切改变,都对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德育,更是首当其冲。我们此刻的德育探索,决定了我们如何走向未来。

2014年开始,新教育人在研发卓越课程的过程中,已经陆续对艺术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作了深入的思考。今天我们将要讨论最后一门也是难度最大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门课程——新德育。

一、新时代呼唤新德育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我国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在取得积极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有些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模糊乃至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假欺诈、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突破了公序良俗底线,妨害了人民幸福生活,伤害国家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新时代呼唤新德育,凝聚社会共识,聚合人民力量,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亟须确立定向指航、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道德水平。

 

(一)新时代全球视野下人才培养的挑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模型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了《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的研究报告,提出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从“工具性目标”(把学生培养成提高生产率的工具)转变为“人本性目标”。此后,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核心素养框架。我国于2016年9月,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涵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和十八个基本要素。比较各国核心素养框架内容,发现有这样的共通之处:都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都重视全球意识、批判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都重视基于社会和谐关系建构的人际交往品质与交往能力等。

疫情期间,我和两位国外学者围绕“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问题做过两次跨洋对话,也清晰感受到了这些变化。斯坦福大学第10任校长约翰·汉尼斯认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T”型人才,其中的竖线代表深度,代表在一个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与能力;横线代表合作的能力、思考大事的能力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国际人工智能和教育学会主席、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罗斯玛丽.卢金认为,未来人才需要的七种智能,即学术智能(academic intelligence)、社交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元认识智能(meta-knowing intelligence)、元认知智能(meta-cognitive intelligence)、元主观智能(meta-subjective intelligence)、元情境智能(meta-contextual intelligence)和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intelligence)。卢金对于人的社交智能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她认为,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人的智能是与其社会互动能力紧密相连的。“智能不仅源于人际互动,而且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人际互动之中。”人类想要在 21世纪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就需要充分利用这种社交智能。因为,这是一种人类所独有的智能,是人工智能不具备的,“它源于我们对自己和同伴的情感,源于我们的感官,源于我们对自己和同伴的深入理解。”

可以发现,面对新时代全球视野下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世界各国都重视培养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和对全人类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重视培养人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新德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具有人类关怀精神、国际理解意识、本土文化情怀、专业知识技能的公民。

(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与立德树人的要求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主要内容。同年,教育部发文指出: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党的十七大将这一思想明确提出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012年,十八大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凝练为“立德树人”。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德育要深刻领会并回答新时代下“立什么德,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等教育根本问题。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以上这些教育政策文件中的德育精神,体现了国家对德育工作的宏观要求,也体现了新时代对于新德育的期待。新德育在建设自身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以国家的德育方针为指引,结合新教育实验自身的优势,对德育精神进行解读、理解和内化,并将其付诸于教育实践。

(三)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严重存在;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措施不到位。”  

20年过去了,我们的德育不仅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究其原因,在于“人学空场”、“重智轻德”、“言行分离”三个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人学空场”的问题

所谓“人学空场” ,就是“目中无人”,是指在德育过程主要以灌输与说教为主。作为主体的人的角色被淡化甚至遮蔽了,所灌输的内容也是抽去了“人”之内涵的空洞规范,在实施中忽视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结果,“本来应当是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 变成毫无主体能动, 没有道德意义, 枯燥无味, 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

2.“重智轻德”的问题

所谓“重智轻德”,就是只重视智力教育,忽视甚至无视德育的价值。“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要可不要”,“分数一俊遮百丑,考试第一大于天”,是对“重智轻德”弊端非常形象的描述。

受考试评价、社会评价的影响,许多学校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智育,即提升学生统领知识的智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上。而且,在智育过程中,作为媒介的知识还远远没有走向智识,走向智慧。中国古代有“德性之之”与“见闻之知”之分,前者就是一种智识。“重智”往往停留在“重知”甚至“重分”上,许多学校把最重要的培养人格的事情放在一边,而把知识学习放在核心,这和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3. 行分离”的问题

所谓行分离”,就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表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两面人”。其实,许多学校的德育还远远没有到“知”的层面,仅仅停留在“言”的层面,学生们虽然能够正确回答有关考试题目,却不去践行,形成了“有无行”,甚至“言行相反”的伪善人格。

行分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德育知识化、学科化、专门化,德育被阉割为课本教学,道德品质以考试分数来评价。一方面,那些冰冷的,远离学生生活的道德教条和空洞道理难以触发学生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那些凭借努力学习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学生,也会对德育产生极大的质疑和否定,因其并没有体验到道德生活的充实,会对“道德”本身产生负面评价,甚至走向道德虚无。

 

 

二、新德育的内涵与特色

(一).道德之内涵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道”与“德”最初是分开使用的。道,指事物的道理、规律、原则;德,指人的品格、品行、德性。老子将《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认为“道生之,德畜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也就是说“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德”与“道”相伴相生,“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道”是“德”的根源,“德”是对“道”的领会和实践。德,在古代也有“得”的含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使道(道理、道义、原则之类)得之于己”,所以,“道德”也就是“得道”。孔子说:“吾道一”,他讲的道,其实就是道德,就是仁。他的学生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我们现在常将“道”与“德”连用为“道德”二字。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也就是说,道德是通过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来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准则、标准和规范的总和。在日常生活之中,道德意味着善,意味着美好的人性。

二)德育之内涵

古代没有明确的“德育”或者“道德教育”这一说法或概念,传统教育把德育作教育的题中之意,甚至视为教育本身。

在我国,一般认为,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又叫“壬寅学制”)中最早使用了“德育”这一专门术语。1906年,王国维在《世界教育》第56期上发表《论教育宗旨》一文,提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随后“德育”概念在中国传播开来。

在我国,德育有两种意义上的广狭义之分。第一种广狭义之分,是指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区德育、社会德育等在内的广义德育,与仅指学校德育的狭义德育的区分。第二种广狭义之分,是指包括道德(伦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等方面在内的广义德育,与仅指道德(伦理)教育的狭义德育的区分。

一般来说,我们理解的德育常常是指广义的德育,但在研究时又常常聚焦狭义的德育(学校德育和道德教育)。从第一种分法看,学校德育是研究的焦点,同时又涉及家庭德育、社区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第二种分法看,道德教育是研究焦点,同时又涉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治教育等。

新教育的卓越课程体系目前已经有大科学、大人文和大艺术等课程。如此,以“学校德育”和“道德教育”为焦点,同时又辐射与其密切关联的广义德育,即“大德育”的提法,更符合我们对德育的期待。然而我们也很清楚,太过宽泛的外延和方法论上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确实会带来教育实践中的困惑。所以,有学者提出“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即在坚守“德育=道德教育”的前提下,融合渗透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可能是现阶段对德育比较合理的定位。

)新德育的内涵与特色

“新教育实验”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把德育放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2002年出版的《新教育之梦》,开篇我就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我心中的理想德育”:1)重视让学生在自然活动中养成德性;(2)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3)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4)注重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5)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6)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温馨的对话场景;(7)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8)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新教育团队在践行新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自我创新与自我超越。原来的新教育“六大行动”后来扩展到“十大行动”,包括“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每一个行动都积极渗透德育,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2003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政治文明”的理念之后,我又主张将公民素质教育纳入“新教育实验”,倡导培养“有现代公民素养的世界人”,“珍爱公平、自由、正义、平等精神的人”。2004年,在成都以“新德育”为主题举行的全国新教育第四届年会上,新教育团队编辑出版的8册从小学到高中的新德育读本,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新教育团队的许多区域或学校也开展了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实验,如南通市海门区“推进每月一事”的区域探索等,为新德育的发展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今天我们继续沿用新教育的话语体系和理论架构来探讨德育问题,和新艺术、新生命、新人文、新科学一脉相承。我们用“新德育”这个概念,既是回应时代的要求,也是新教育人理论自觉的体现。

在给新德育下定义之前,我想先说说新德育的内涵特点

1.新德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2018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了全面部署。

新德育将按照纲要的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学生品德建设工作纳入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之中,致力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

2.新德育以培养“具有中国精神、世界胸怀的公民”为目标

新德育的目标定位,与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致力于——“具有中国精神、世界胸怀的公民

所谓“中国精神”,就是有着强烈的中国文化认同、全面的中国文化素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所谓“世界胸怀”,就是有宽阔的国际理解和国际视野,有国际交流与对话的意识与能力。

所谓“公民”,就是政治正确、思想端正,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方面,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公民。

 从法律层面讲,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从德育角度讲,公民是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道德和公民能力等要素的社会成员。新德育既要培养身心健康的自然人,又要培养品行合格的社会人。对于一个国家的公民来说,公民意识意味着要热爱祖国,忠于祖国,要拥护宪法,尊重法律,要有主人翁精神和家国意识;公民知识则是指在公民意识的基础上,公民所应具备的公共知识,如法律知识、政治知识、历史知识和公民权利义务等社会知识;公民道德包括了公民的个体私德、公共道德和为国为民的大德;公民能力是指公民应当具备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如理性交往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等。

3.新德育基于“私德、公德、大德”三维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号召党员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私德、公德、大德”这三个维度既是对传统德育思想的继承,又是对新时代德育的引领,这对我们今天思考新德育内涵有重要指导意义。

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之道。

这里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道德情境,最大限度地唤醒、激活、释放、彰显人性中积极的道德潜能,使之变得有意义,成为有益于自我和他人的现实。“亲民”则是指个体在完成“自明其明德”之后,进一步“推己及人”,由私德推及公德,完成革故自新,复归明德。“至善”则指在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与升华的同时,追求个人对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世界的神圣使命担当。

“明德至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体道德修养的核心价值追求,新德育把“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作为目的,就是要回到中国文化的自信和源头。结合中国古代的德育思想,新德育主张从私德、公德和大德三个维度来理解德育的内容和逻辑体系: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4-28 00:01 ,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