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进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知识面》
专题讲座
文学之于语文,犹如水之于鱼。没有文学就没有语文。这说的是语文的人文性。现在官方流行的说法是:语文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事实是:语文既失去了人文性,工具性也没有得到体现。看看学生的作文大家就很明白我为什么这样说。学生作文错字连篇,标点符号乱用,语句不通顺,词不达意等等是普遍现象。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教学却换来这么一个令人苦笑的结局?我想很多老师都或多或少思考过这个问题。今天,我就与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交流彼此的看法。
我们私下里交流时总是说:语文好的学生不用我们教,他们自己爱看书就好了。就我们自己的学习体会来说也确是如此。这种现象是不是在暗示我们语文与文学的某种密切联系呢?是的,这足以证明,爱文学就可以学好语文,学好语文就是会说会写,考试也差不到哪里去,不就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吗?可问题是,爱文学的学生毕竟是凤毛麟角,一个班也就那么三两个而已。我个人以为,我们语文老师的职责就是把语文课变成一扇窗,让学生看到一个无限精彩的文学世界,从而爱上语文。这样,我们的语文才不会总是让人发出“语文误尽天下苍生”的悲叹了。
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这确实是个问题。接下来,我就自己的一些想法及做法做一个梳理并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语文教师自己应做一个爱书之人。这是真正上好语文课的根本。试想:一个自己都不爱读书的老师,能让学生爱上读书吗?那简直的痴心妄想!一名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必定热爱阅读,善于阅读。对于教师而言,阅读不仅仅是兴味所致,而应是一种习惯,是生活中的必不可缺。让我们看看那些教育名家是怎么做的吧:
郭初阳,一个知识广博、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教师。他的《言说抵抗沉默》和新书《颠狂与谨守》以课堂实录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其独特的方式颠覆传统语文教学,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让我们走近这位博学、善思、敢于革新的新生代教师,感受他新锐的气场。
郭初阳喜爱读书,上万册的图书进驻于他的脑海。除了阅读与自身职业密切相关的文学和教育类书籍外,他还广泛涉猎自然地理、社会人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用广、深、精来评价,不算过分。这些书籍扩展了他的阅读视野,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影响着他的思维方式。他曾说:“教师只有成为学者,或者至少在往成为学者的方向行进,才、学、识三方面都具备,才能营造好的课堂。”他孜孜不倦地阅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养,给他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郭初阳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开放的视野来组织教学。在每一节课上,他都会给学生推荐数篇或十数篇与主题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作品都离不开他广博的阅读和认真的爬梳。丰富学生成长的素养层面是郭初阳教学的要素之一。
比如《项链》一课,郭初阳将主人公马蒂尔德与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简·爱》中的简·爱、《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包法利夫人》中的艾玛作比较,触类旁通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比较,课堂阅读变得多元,学生扩展了视野,开阔了思维,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学素养。
思考,是教与学的桥梁。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是否善于思考。郭初阳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己的阅读积累,挖掘文本深处丰富而深厚的内涵。在《愚公移山》一课中,他先将愚公精神水到渠成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进行发散性教学,用现代观念对文本进行合理挖掘。由末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一句生发开来,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其中涉及对父辈与子辈的人生价值取向的探讨,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分析。在课堂的跃动中,他带领学生探究自然知识,为学生开启一扇洞解科学、探索自然的好奇心之门。学生的思路一旦被打开,思想的火花就会闪烁、跳跃。学生不但理解了教材的意思,学到了文学知识,更是在感悟作品,感悟人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通过阅读,提升教育素养;借助思考,使教育充满智慧;大胆革新,使教育与时俱进。郭初阳的探索精神给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气象,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品格。在这种充满生机的课堂中,学生的视野和思考变得更加辽阔。正如他的学生评价:“许多语文老师和他们上的课是墙,而郭初阳和他上的语文课是窗,一扇干干净净、透明的窗。”有了这扇窗,我们就能眺望世界。
不仅仅是郭初阳这样做,其他如余映潮、李镇西、朱永新等教育名家都是以读书为常态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是我们学习的典范。知识不会无中生有,谁都不是天才。只要你勤于阅读,善于思考,相信你有一天也会成为名家。
二是在课堂上善于用文学的手段营造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语文课是一门由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集蕴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的课程。文学作品的真正意义在于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使人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感悟。文学的属性有三:精神性、虚构性、形象性。文学不是科学,不能以纯科学的手段来解读文学。它的特殊属性使得它必有相应的文学手段来解读。一般说来,文学手段有以下几种:
1、朗诵法。声情并茂的朗诵往往能有效营造一种特定氛围,把学生带入作品情境中去。这种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内容情感。在教学诗歌散文这类文学作品常会用到这种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朗读环节,或由教师示范朗读,也可由班上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读。有条件最好配上相关的音乐,效果会更好。记得有一次,我在班上读一篇散文《静待花开》,因为读得感情太投入,不知不觉流泪哽咽,无法读下去,好些女生也静静流下眼泪。后来,一个男生自告奋勇走上讲台接过我手中的书继续读下去,也读得很动情。师生很默契地静静聆听,沉浸在作品情境中。有这样的朗诵作铺垫,学生能较快把握文章内容情感,而不用死抠字眼,强行灌输了。这样的课教师上得很享受,学生也不觉得枯燥无味,不知不觉就被带入作品中了。文学的魅力自然就显现出来,并深深吸引一部分学生。除了在学习相关内容时运用朗读法,我们还可以拿出一两节课专门举行朗诵比赛。主题可先确定,作品由学生自选。教科书中的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很适宜用朗诵比赛的形式展现。如《献给母亲的歌》、《古诗苑漫步》、《青春随想》。朗诵法简便易行,时间成本金钱成本都较低,必备的条件是教师自己热爱朗读,并且水平要较好。(这应该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不成问题的。)平时在教学中如果能善于运用朗诵法,应该对教学很有裨益。
2、小说、戏剧类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采用情景剧演示法。学生根据作品内容真人演出作品情节内容。.编演课本剧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并且要表演,形式一翻新,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有了:改编剧本?怎样编?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要创作优秀的剧本,学生必须深入领悟课文内容。除了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有效引领,帮助学生在读中悟,还应要求学生读透内涵,熟知背景,明晓主题,既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要梳理清楚课文的故事情节。学生在读通、读熟、读懂文本的情况下,进行语言文字的分析与情感的体验。
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表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交流创新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质。
小演员们通过舞台表演,通过角色体验,增强了对文本的理解。虽然他们有些稚嫩,但无论是全心投入编、演的学生,还是沉醉于剧本赏、析的观众,他们都从情感上获得了满足,也在无意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愉悦情感的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知识接受和思想教育效果,比教师单纯的课堂教学优越甚多。
这个方法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多,可以偶尔为之,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多媒体演示法 借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大量的声情并茂的图片、声音、影视等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充实了语文课堂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人文性的熏陶,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营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
比如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几组春意盎然的画面,伴之以轻松悠美的轻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逐层展示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欣赏课文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等等。在充满诗情画意图文并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实感,对春天的感受更深刻,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必定会大大提高。
例如在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孟》这一内容时,就可以组织学生看《孔子》的电影。观影之前要明确任务要求:一、概括影片中的主要事件。二、记录孔子名言。三、概括孔子性格特点。四、写观影感受。明确了任务要求就避免了学生为观影而观影不去思考,不做笔记的现象发生。使之真正融入到学习中去,并得到鲜明具体的知识。。
三是利用有限资源建造无限阅读空间。1、利用学生手中书源建立班级图书馆。一般我会带头至少拿出20本以上的书提供给学生阅读。学生也会积极配合,把家中的好书带来与大家分享。2、经常向学生推介最新作家作品。我是久久读书人会员,每到一期新书目我就会挑一些精彩的图书向那几个喜欢看书的学生介绍。他们就会拿着书目回到教室里细细挑选。这样就在班级中营造一种爱书的氛围。那些书目就会在学生手中传阅。语文课代表会在一个星期内把大家想买的书汇总出来交给我,经我审阅后他们就到网上购买。因此,我带的班级经常有大件邮包送来,同学们看到新书到来都欢呼雀跃。这些可都是精神食粮啊。其实,如果有氛围,学生是很容易爱上看书的。3、看到好书师生互相推荐并交流看书心得。曾经一个学生推荐我看一本校园小说《踮脚张望的时光》。我用心阅读之后,深深被书中人物成长经历感动,还把很多经典的语段圈画起来,班会课上把它念出来,并当面感谢向我推荐这本书的学生。这样一来,那个学生很有成就感,其他学生也会效仿。这就是良性影响。今年快中考的时候,一个学生推荐我看《神的平衡器》,经常来办公室问我看到哪里了。还与我探讨书中人物的命运性格,故事情节的结构等。这样就能形成一种阅读氛围,师生互相促进。这几年,在学生的“监督”下,还真是用心看了不少书,真是教学相长啊。
以上是本人一些浅显的看法,但愿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我就不至于惴惴不安恐耽误了大家宝贵的时间了。
可能各位同仁心里会有质疑:这可能吗?这样好难做啊!是,这很难,在这个功利大于一切的社会里,在一个升学率大于一切的教育框架中,我们是如此艰难地前行。但只要我们坚定前行,总有一天,这会变成语文教学的一种常态,也就没有人会质疑他的有效性。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4 02:59 , Processed in 0.1819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