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教育在线 返回首页

湛密昌的个人空间 http://bbs.eduol.cn/?49429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教育,能否多给孩子一次机会?

热度 3已有 1241 次阅读2013-5-11 18:13 |个人分类:教育随笔

    朋友的孩子不到15岁就快高三毕业了,而且学习成绩很好,在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唯一的实验班排前五名,当然也是整个高三年级1000多人中的前五名。我们都十分羡慕这个朋友,羡慕他年纪轻轻儿子就快进大学了;也对他的儿子充满了期待,希望他能考上清华、北大。朋友也很引以为骄傲,也确实为儿子花了大量的心血。要是不错过机会,他儿子完全可以在高二时考上少年科大。但是最近我的朋友很是伤心,他向我倾诉说:他就像看见一辆车子向深渊中快速驶去,但他却没有半点办法。他说这辆车子就是他的儿子。

  朋友说他的儿子只要更加努力,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班上也是年级第一名,因为第一名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而他的儿子至今还没有聚精会神搞学习。如果说第一名的潜力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那么他儿子的潜力则还远没有开发。不过令人头痛的是,他现在越来越不学习了。朋友仅例举近五天的跟踪情况,就有偷偷上网、偷偷看《意林》和《篮球杂志》、数学题目不做、语文资料丢失、下课夸张地大喊大叫等记载。

     朋友说他对儿子并没有任何硬性要求,比如说一定要考清华、北大等等,但希望他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孩子现在还不太懂事,如果这样下去,高考不理想,将来他懂事了,肯定会后悔的。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长大后能够不后悔,至少也能尽可能的少后悔;因为这样的机会对他只有一次。作为他的朋友,作为他儿子口中的叔叔,作为一个曾经教过语文的老师,他希望我能去跟他的儿子谈谈,做一做思想工作。

  我在答应他的同时,就想起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并不是真的自己想读书,而是家长硬逼着他们来的。家长的心是好的,他们中好多是自己年轻时不懂事,有学习机会而没有学习动机,浪费了青春时光;有的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上高中的机会。所以不管他们中有成就的还是平平凡凡的,都不希望自己的悲剧再在孩子的身上重演。但他们的有些孩子在学校里却并没有领会父辈的心情,根本就不知道珍惜,迟到、早退、旷课、逃课、上课睡觉、不做作业、一言以蔽之,要多气人有多气人。

     我又想起我爱人在湖南师大成教学院修本科时,那里的学生为了学到真本领而如饥似渴,废寝忘食的情景。记得我爱人那时为了学好英语,一天到晚听广播、背单词,她硬是以初中的英语基础,四年时间里记下了万多单词,顺利通过了非英语专业四级和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我有一次去师大看她,问她们班的同学为什么如此发愤,她们回答说:参加工作后工作不如自己心意,根本原因是自己读的书太少了,技不如人,现在好不容易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来重新学习,机会难得,必须好好珍惜。

  现在的许多高中生只所以不爱好学习,不努力学习,我觉得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砺,即使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也是衣食无忧,四体不勤;有的更是要风有风,有雨有雨,生活优越,养尊处优,滋长了娇骄二气,养成了不良习惯。无雨不能见情之可爱,没有夜也不能见出昼之光明。这些人没有尝过生活的苦辣辛酸,自然不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幸福甜蜜;没有经历社会上的冷暖炎凉、摸爬滚打,自然不知道读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我们的教育如果能允许当下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动机,完全是被父母所逼的学生能走入社会,打一段时间的工,干一段时间的活,体会一段时间的生活,让他们对劳动的艰辛 铮钱的不易,人情的冷暖,社会的复杂 … …都有比较深切的体认;甚至于在社会中碰一点壁,受一点气,挨一点骂,然后还有机会进入学校继续学习,我想他们一定会倍加珍惜这样的机会,一定会用加倍的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绩。果真这样,社会上的教育资源会自然得到优化和最大限度的利用,目前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会更加和谐,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会显著提高,更可贵的是使一大批人得到有效培养。多一次机会,至少可以减少一大批成年后后悔莫及的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宋正梅 2013-5-11 20:09
说的很有道理,期待着这样的教育到来。
回复 寒梅香如故 2013-5-11 23:20
我感觉你朋友要求太高了,他认为第一名的潜力已经开放的差不多了,,而自己的儿子还有潜力。就这样还说对儿子没有硬性的要求。我感觉到的是,令人震惊的苛刻。到底是知识重要还是名次更重要。一个高三学生,偶尔上网、看书(而且是《意林》、《篮球杂志》之类),有那么严重吗?
回复 从一开始到现在 2013-5-13 12:01
‘偷偷上网、偷偷看《意林》和《篮球杂志》、数学题目不做、语文资料丢失、下课夸张地大喊大叫等“这些就让这个家长伤心、头痛了?这个家长也太脆弱了吧,想不想让孩子做孩子自己呢?只能说这位朋友想培养的是读书机器。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4 01:53 , Processed in 0.2111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