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教育在线 返回首页

湛密昌的个人空间 http://bbs.eduol.cn/?494290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语言的力量

热度 4已有 1433 次阅读2013-6-3 12:38 |个人分类:教育随笔

那是我刚到汨罗工作的时候,有一次,我从汨罗坐班车探去望在白塘教书的女友,车上坐着一个女孩,头发齐耳,脸庞细长,脑袋微低且右偏,披下来的刘海盖住了半幅脸面。偶尔抬头看一下窗外,甩动头发的瞬间,眼睛里满是忧郁。

我一眼就认出来,她是2000年从白塘中学毕业的学生,虽然我喊不出她的名字,但我知道她的班主任是我的同事余伟良老师。可能她是课代表或者班上的干部,常到老师的办公室来,所以我才认得她。在我的印象中,她是那种很活泼、很开朗、很乐天的女孩子。

我喊她的时候,她也认出了我,大约也不知道我姓什么,只以“老师”相称。交谈中得知,她考取了汨罗三中,虽然有书读,但是很失望,自己的理想是一中或者二中,现在进了这样的农村学校,将来会是什么结局还不得而知。想想同期毕业的那些进了一中或者二中的同学,自己的心里除了羡慕就是自悔,后悔当初为什么是再努点力;就是自叹,叹惜自己的命运为什么就差这么一点点;最后就只剩下自卑,三中的学生怎能与一中和二中的学生相提并论?连一所理想的高中都考不起,谈未来都嫌奢侈,哪还有力气谈美好?

我安慰她说,一中的学生不都是优秀的,一中也有很多考不起大学的学生;三中的学生也未必都是差的,三中每年也有不少学生考上了大学,甚至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进了一中不等于进了保险柜,进了三中不等于进了地狱门,天资聪颖的学生进了一中如果浑浑噩噩,到头来也只能年华虚度,名落孙山;成绩平平的学生进了三中如果奋发图强,三年后也可以出人头地,金榜题名。现在的人缺少不是聪明,而不勤奋。

我还告诉她,看问题的眼光要放长远些,再长远些。孔子们的眼光超过了千年,所以是圣人;黑格尔们的眼光超过了百年,所以是哲人;毛泽东们的眼光超过了五十年,所以是伟人。好多事情如果只看到现在,边人都会憋死;谁如果能前瞻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时光,谁即使成不圣人、哲人和伟人,至少也是个成功的人。历史和现实的许多例子表明,高中阶段成绩好上了好大学的学生,走上社会后不一定都混得好;高中阶段成绩不好没上好大学的学生,参加工作后混得好也大有人在。环境最好,也只是个人成功的一个因素,而且是外部因素。如果一个人缺失了勤奋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无论外部环境多么优越,都不会成功。

我还举了我自己和我的老师余三定先生的例子。我是当年从白塘中学择优录取到汨罗一中的学生,但连本科大学都没有考取,而同年考取到二中和三中的同学却有人考取了本科院校。高中的讲台上不乏名牌师范大学的本科生,而我只是一个从岳阳师专毕业的专科生,但我自信在教学上丝毫也不比别人逊色。我的大学时代的老师余三定先生,虽然也是一个毕业于岳阳师专的专科生,但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勤奋,从一个留校任教的普老师,一步一步成长为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副院长,成为在全国享有很高声望的文艺评论家和藏书家。试问有多少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能取得像他一样的成就呢?而那所谓的“名牌”和“非名牌”,跟自己强大的内心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几年之后,那个女孩竟然以汨罗三中文科第一名的成绩,以将近600分的高分被名牌大学录取,大学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带有戏剧性的是,她是我岳母娘邻居的外甥女,她的外婆、她的亲戚、她的家人多次在我岳母跟前提起我对她的帮助,一再感谢我。其实,我除了在车上说了一通安慰的话,又做了什么呢?要不岳母娘提起这件事,我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2004年我送第一届高中毕业班的时候,接手的是一个文科班。班上大多数学生在高一和高二时,我都没有教过。其中有一个男孩字写得特别好,又很喜欢写文章,我经常选一些他的文章放在校园文学刊物《沧浪》上发表。虽然我经常在班上表扬他,鼓励同学们课后看他的文章,甚至也印发他的文章让同学们各抒己见,但我自己从未在班上公开朗读和评论过他的文章。高三毕业时,虽然他因为数学极端跛脚而只上了三本,但语文却获得了125分的高分 ,作文更是以满分的成绩被作为优秀考场作文发表在《高中生》上。

毕业后,他经常给我来信来电,逢年过节总不忘发来祝福的短信,差不多每年回老家时,总要来汨罗请我吃顿饭,聊一聊过去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几乎每次见面都会说的,就是感谢我当年对他的鼓励和扶持。有一次,他告诉我,高一高二时教他的是另一个老师,那位老师大约不喜欢他的作文风格,不仅不表扬,还经常批评他,导致他连语文课都不喜欢上了,更不用说写作文。直到遇到我,才重新点燃了他对语文和写作的热爱。

其实,我也不喜欢他的文章。有的文章我还难以看懂。他的语言有些矫情,修辞有些堆砌,特别是喜欢搞点人为的跳跃给人装高深的不良感觉,但他的文字确实有表现力,尤其是那种成熟感和穿透力在学生中并不多见。我肯定他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不喜欢和看不懂不是否定一个人的充分条件。有一次我从学生的手里看到了一本网络小说,里面的语言完全是对传统的颠覆,但它居然可以被有名的出版社出版,而且发行量还相当大,我的学生看得如痴如醉,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震动。我不喜欢的说不定别人喜欢的,我看不懂的说不定别人看得懂。《百年孤独》好懂吗?如果否定了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也许就被扼杀了。《等待戈多》好懂吗?如果否定了塞缪尔·贝克特,荒诞派戏剧只怕也会云遮雾罩。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很多刚刚出现的新东西需要我们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

去年我送的最后一个毕业班,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班,虽然学校给定的升学目标并不高,但最终去交出了一份创造学校普通班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新纪录的答卷:24人上二本线,其中还有4个重本和2个民航飞行员。如果认真进行反思和总结,虽然我也对某些特别调皮的学生实行过曾国藩推崇的“乱世用重典”,但这个成绩的取得主要还是得益于我持之以恒地坚持正面激励。每次月考过后,我总会罗列出一大堆真实的和虚构的数据和事实,慷慨激昂地分析得孩子们既感觉到大有希望,也感觉到压力不小,接下来就是化压力为动力,朝着希望精神抖擞地迈向下一个征程。

被誉为“拥抱博士”的世界著名演说家、教育家、作家利奥·巴斯利亚说:“我们经常低估一次触摸、一个微笑、一句暖心话的力量,一双倾听的耳朵,一句诚实的赞扬,抑或一个微乎其微的关爱之举,这些善行都有可能改变一个生命。”

     一句话既有可能点燃一个人的希望之火,也有可能扑灭一个人的理想之灯,所以千万不要低估语言的力量,更不要低估任何一个人的力量。不要埋怨人心不古、世道太坏,如果

你真想改变世界,就请从对他人适时地说一句善意的话开始。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秋雨濛濛V 2013-6-3 20:15
很深刻,很多见解拓展了我的思维“视野”。
回复 韩建秋 2013-6-5 11:07
老师最大的欣慰就是学生有出息
回复 溜冰的海豚 2013-11-17 20:31
就从一句善意的话开始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2-28 12:19 , Processed in 0.1895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