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夹信子二道学校 于 2016-5-31 10:42 编辑
从课例看课堂追问的技巧 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追问是一种激励思考的教学策略,追问是一种提问技巧,是对问题的延伸和拓展,能使学生正确解答、深入理解、拓展思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 最近听了几位老师的课,觉得他们很重视课堂教学艺术,特别讲究课堂提问的方法,我把其中的一种提问形式称之为课堂追问。 教学片断一: 张晓英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课《一夜的工作》,学生齐声通读课文后。 师:课文主要写了哪个人物? 生:周总理。 师:写了他什么? 生:一夜的工作。 师:从总理一夜的工作说明总理工作怎么样啊? 生:工作很辛苦。 师问: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到总理工作很辛苦啊? 生1:工作时间长。 生2:工作任务重。 师又问:工作时间长从书上哪 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答并读。 师:工作任务重又从书上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生答并读。 层层追问,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思考中就熟悉了课文内容,‘问’如流水潺潺,轻声细语,不紧不慢,给学生留足了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在书中找语言,在内心寻话说。 教学片断二: 王守国主任执教八年级数学《两数和乘以两数差》一课时,师先让学生计算了: 1、(3+a)(3-a)= 2、(x+y)(x-y)= 学生们得出答案后,师马上问:(a+b)(a-b)等于多少? 学生答:……. 师接着问:(50+2)(50-2)等于多少? 生答:…… 师紧接着问:102×98等于 ,生答: 不等学生说完,马上又问:(2x+y)(2x-y) 等于多少? 教学过程中,老师注意了循序渐进,分层推进,由小数字变大数字,从数再到简单的式,追问中如缓风骤雨,由慢到快,步步紧催,让学生先直观感受,得到结论,形成定势,然后再观察比较,总结规律。 教学片断三: 彭春林老师在讲授初中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中,其中一个知识点:物质是用肉眼看不到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书上要求用高锰酸钾颗粒做演示实验,而彭老师拿出一些白糖放在研钵内置于讲桌上。 师:白糖还可以细分吗?怎样分? 生:可以分,用研钵研碎。 (师用研钵在纸上将白糖研成粉末) 师:还可以再分吗? 生:(不答) (师将白糖粉末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问:大家能看见白糖吗? 生答:看不见。 (师找一学生上前尝尝烧杯中的水) 问:有味道吗? 生答: 有甜味。 问:水有甜味,说明水里有什么? 生答:说明白糖存在于水里,只不过肉眼看不见。 问:假设将烧杯中的水烧干如何? 答:略。 问:假设再向烧杯中加许多水,还会有甜味吗? 彭老师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层层设问,突破了“物质是可以分的,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微粒构成”这一教学难点。老师在设置的情境中,注重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在“追问”中注意了切入点,在学生的疑处设问,由问处探因。 从上面三位老师的课堂实录中可以看出,课堂追问要紧扣教学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置不同情境,做到不愤不启,于疑问处切入,控制追问的节奏,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保持追问的有效性。追问的五种智慧 一、重新聚焦 所处情境:学生没有理解题意,答非所问。 追问方法:重叙学生的答案,指出学生不合适的地方,然后现重新陈述原题。 二、给予解释 所处情境:学生用“是”、“明白”、“同意”等模糊词汇回答问题。 追问方法: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话语解释对某个事物的理解。 三、给予验证 所处情境:希望学生能把正在学的内容与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起来,经过思考,更好地领会问题。 追问方法:让学生用举例、叙述经历、引经据典,对他人的回答进行整合,进一步说明结论。 四、提供支持 所处情境:为悬而未决的判断找答案,直到学生考虑了所有观点为止。 追问技巧:要求学生提供能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让学生为自己的判断陈述理由。 五、创新拓展 所处情境:学生已经基本答对的基础上,激发新信息,引起进一步回答。 追问技巧:用以前的回答作阶梯,引发更复杂的回答,并将理解提高到更高的层面。 归纳一下: 1、重新聚焦(让我们再看看原题。) 2、给予解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3、给予验证(你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 4、提供支持(请说说你的理由?) 5、创新拓展(通过这个问题你还想到了什么?) 提问之后能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的方法都是有效的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