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第56号教室的奇迹》,可以如下概括:雷夫老师在56号教室针对霍伯特小小莎士比亚们所进行的教学实验,其目标是在“工作,娱乐中进行教学,追求卓越”。
在别人都在遵循常规,按部就班地教学时,雷夫这个微胖的男人总是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着如何进行教学实验,如何培养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能力。在那个时代,其他老师都是按照既有的参考书进行教学,有的为了教学的方便,一些课程甚至不开,而雷夫老师,却总是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尽量运用在每一科,每一堂的教学中。他把培养学生的能力落到实处,用不同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的多样性,使得他们的56号教室充满魔力,成为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不单单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他们在学习如何使自己获得全面的发展。
在56号教室学生可以学习的学科和知识是非常全面的,有文科性质的如:阅读,写作的;也有数学的,物理化学的;更有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艺术类的如:摇滚音乐,戏剧的排练;甚至还有对学生能力培养及如何做人的一些活动的设计,每年一次的旅游,公益活动的参与等等。其实如果仅仅说,有了这些活动就可以算是成功的话,那可能有一些老师是不服气的,因为在自己的教学中举行这些活动的老师不在少数,有的老师设计的活动甚至比雷夫老师设计的更巧妙,更好,但雷夫老师能被大家公认为是成功的老师,肯定有其特有的因素,细细对比即可发现这其中的奥妙,举个例子来说:同样是去旅游,在旅游前,雷夫会提前让学生对即将要旅游地方的文化,历史等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通过这次旅游的实证,有个更深刻的了解;而且他们会在旅游前,把一些安排对学生讲解清楚,包括如何看旅馆的逃生路线,如何摆放物品,甚至学生的住宿安排时间等等,雷夫老师把每一个都考虑的清清楚楚。在旅游途中,如何与成年人交往,如何去适应突发的状况等等。哪怕是在旅游,学生依然会有很多的收获。而其他的老师则只是把旅游看成是游玩,是纯粹的娱乐,学生在整个的过程中除了可以收获一些向家人朋友谈论去过哪些地方的谈资之外,别无收获。雷夫却能把娱乐也做的很好。
在56号这个充满魔力的教室,大家时时刻刻都在学习,都有收获,而这种收获最主要的基础是由于雷夫老师成功的引导。从56 号教室走出去的孩子们,不单知识面广,更主要的是为人处事很低调,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谦卑与友好,乐于助人,而他们大都出自贫困的家庭,他们中也有不少曾经对学习是厌恶的。
读完这本书,我立刻想到了黑彻柳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学生爱巴豆园,学生也爱56号教室,爱这里的氛围,爱这里的温馨。我一直渴望自己能有机会走进这样的乐园,但那只是梦中才会有的吧!但我以后会尽量在自己的班级中创设一些这些活动,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为什么学生和老师会如此喜爱这样的乐园呢?我想最主要的是:在这里,大家能拥有活生生的体验,感觉所有的事情就像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样。真正的学习就应该是这样的,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自己才是学习者,老师只是辅助者。
在这间56号教室,老师全心全意的为学生付出,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学生来看待;学生爱戴信任自己的老师,把老师当成朋友,当成真正的老师来看待。这与我们的课堂是有区别的:在有的课堂中,老师并不是老师,他只是个知识的传播器,只是为学校干活的监督者,学生也不是学生,他们只是来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阅读技能,更多的只是来学校度日。
一个老师用心,带领着一群孩子,在56号教室进行教学的实验,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即便是在娱乐,师生一起不断地追求卓越。在56号教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比较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和《窗边的小豆豆》两本书后发现:这两本书之所以能够引起老师们的共鸣,获得很多人的认可,其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1)教师以身作则,用长远的眼光使学生获得一生受用的技能
无论是雷夫还是巴豆园的校长,他们都对教育有一种热爱,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更多的是以身作则,他们不是靠说教来进行教育,他们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林哈德与格笃德》中的好牧师,在对人们施布时也是非常注重实践的,他最愤恨的就是满口说教而不务实事的人。雷夫更是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影响着自己的学生,他要求学生要严格对待学习,那雷夫自己就会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他要求学生做到事,他自己必先做到,这比任何充满仁义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
雷夫自己曾说,他自己每年要比其他任课老师多花一千多个小时的时间。即便是对自己很擅长的科目,他每天所做的依然是不断地完善。他利用这一千多个小时,去为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努力,课堂上他教学生学习的能力,课下他依然用同样的热情,去教学生其他生存必备的技能。“不做则矣,要做就做最好”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有些技能是应该教给学生的,但是由于考试测验,及社会学校的压力,我们就屈服于当前的困难,按照学校的要求老老实实地授课,考试。对于培养学生应该具有的技能我们只能以没有时间和精力,学校不重视为借口来自我安慰。
其实,反思下会发现:那些只是外在的借口(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更主要的应该是我们自己都没有把握去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或者说,我们老师自己都没有学会并很好的应用这些方法,何来的去教给学生?既然学校不要求,那我干嘛费心去教呢?教的好,学校也不一定会知道,万一教的不好,学校肯定会说自己另类“不务正业”。与其吃力不讨好,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
而且这些方法一般都是比较难教的,就算自己有幸教会了学生方法,但由于这些方法具有很强的内隐性,且它的产出在短期内是不容易看到的,所以急功近利的老师们就会放弃教授学生方法和技能。但,其实,一个老师是否负责人,是否能被学生铭记在心,正是看这个老师是否教给了学生一些使其受益一生的技能与方法。
作为学生的我,如果让我罗列出我最感谢并且能记住的老师们,我想也许最难忘的应该是那些教给我技能和做人道理的老师们,对于知识,自己基本已全部忘记,而那些技能和做人的道理却伴我一生。
(2)亲爱的老师们请不要越俎代庖
“双主体”的教学模式早就提出来了,而且很多学者及一线教师也都做出了论证,这种模式确实是有效的,这让很多青年教师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希望:我们的教育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但是一到课堂,却总是变了味,教师们不自觉的去控制课堂,即使现在有了些许改观,但是替学生思考问题,不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这一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不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呢?有的老师虽然也把权利交给学生,但那也只是表面的工作,实际上老师在这个放权的问题上还是畏首畏尾的,亲爱的老师啊,既然把权利教给了学生,我们就应该要相信他们。学生之所以仍表现出不符合我们期望的行为,说明老师们还是没有找到针对学生个人的有效的方法,寻找方法的过程一定会是艰难的,能否坚持下去则是成就师生的关键。
写到学生的自学,我突然想起最近的“颠倒课堂”,为什么这个舶来品受到大家如此的钟爱,就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学生自学的空间,使学生的自学得以实现,而这种实现是以技术的手段来“强制性”地实现。其实,仔细思考下“颠倒课堂”会发现其本质,整个过程中主要是学生思维的展现,无论是在自学的过程中,还是在课堂展示的环节,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展开的。这就注定其效果肯定要比老师单纯的灌输要好的多。
近几年学生的自学是以“颠倒课堂”的形式展现,那再过几年几十年呢,也许又有新的方法以另一种形式来展示,但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只要我们把握其实质就不会迷航,就不会盲目的跟风,搞起所谓的新改革。纵观现在的改革,一套一套的,但其实质仍是没有太大的改观,又有几个人做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几个老师做到了以学生能力的发展而授课,在授课时又有几个老师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把这一系列的问题搞清楚了,比那些新的创新,新技术要有效的多。退而求其次,有人会把原因归咎于我国是大班授课,这种个性化发展是在当前是无法有效展开的,但是,亲爱的老师们,就算那是事实,我们做不到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啊,可是鲜有老师那样做,也许极有可能老师自己都不知道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又何谈教给学生呢。可见,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是多么不易。而许多准老师们已经知道作为老师不容易,但是仍以过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最终导致专业知识不扎实,理论修养不够,若要解决这种问题,唯有读书。在读书这一事情上,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现在的我越来越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
针对热爱教育的同仁们,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由朱永新老师发起,尽管这是一种“草根式”的民间教育实验,但它却一直在寻找教育的真理。
(3)如何更好的展现学生的思维
有关如何展现学生的思维,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未来对学生学习的研究,可能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心里学是这样,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好像也是在朝这个方向前进,从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信息加工的研究也渐趋成熟,看这个过程是从对外在的研究逐渐向对人的内在心里研究。那下一步,对学生思维的研究,对思考层面中思维技巧的总结,探索,根据不同学科学生思维的不同特点进行研究应该是一个重点。前段时间老师们一直推荐《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它很受大家的欢迎的原因,我认为除了参与者的队伍庞大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摆脱了以往的书籍的固定模式,这本书更多展现的是对思维层面研究的结果,但这只是一个整体的笼统的研究结果,是一般的普遍意义上的初步的研究结果,根据这种趋势可知,也许下一步则是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思维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可能就会用到生物学的脑科学的研究等,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也许才能更有助于找出更合适的方法。
下一步的学者们研究的主要方向会是什么?事实会告诉我们,但是把握住教育规律,书籍也一样会告诉我们答案。期待ing……
整理于2013年4月18日星期四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