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汇聚龙城 相遇美好
—— 参加新教育实验第十六届年会随感
(一)教育的朝圣
诸城,是恐龙之乡,所以有中国龙城之称;诸城,是舜帝故里,让每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华夏子孙顿生追思先祖之意;诸城,又是当年苏东坡把酒问青天之地,“明月几时有?”的绝世吟唱仿佛至今仍在回响着。 2016年,新教育实验第十六届研讨会选择在山东诸城举行,特殊的地点、特殊的组织者、特殊的主题,让这届年会更添了一份朝圣的量。很多参加新教育实验年会的人都说,每年的年会就是一次教育的朝圣。因为以前没有亲身经受过,便以为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夸张。当这一次见证了诸城年会后,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新教育所特有的那种信仰的力量,理解了为什么每年的宗教盛典——麦加朝圣信徒们会那样的痴和疯狂。本届年会参会代表达到了1800多人,这还是组委会对每个实验区参会人数有严格限制前提下的规模。据说接待与会代表的宾馆就达十三个之多,会议服务志愿者数百人。望着诸城街头奔跑着的每天专门为会议服务的几十辆大巴,真不敢想象新教育实验这个民间研究机构会有如此的召唤力。参会代表都是各地新教育的实践者、追随者,不少实验区的领队就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分管负责人,甚至有一个实验区的府分管领导也加盟,全国有数十家新闻媒体、文化出版企业也被新教育吸引过来了。在年会现场,手心网的董事长在表达与会感受时说:“从今天开始,我要跟着朱老师做新教育。”年会上,你不仅可以见到朱永新、许新海、李镇西、卢志文、陈东强等新教育实验的梦之队成员,还能见到严文蕃、黄全愈、孙云晓等大咖级学者。一些小老师因为见到了心中的偶像朱永新、李镇西,而激动得热泪盈眶。有的老师说,因为崇拜,所以年年都跟着年会到全国各地跑。黄全愈先生在谈到对年会的感受时说,看到新教育年会的场景,他想到了当年美国圈地的场景。他说新教育似乎是一场教育圈地,将一群有着教育理想的人召集到了新教育的麾下,正在改变着中国教育的生态 新教育的信仰力量已经超出了我们想象。
(二)龙城的魅力
领略过诸城新教育的风景后,我们才知道新教育将诸城作为十六届年会的举办地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诸城是2012年成为新教育实验区的。虽然加盟时间不长,但两三年之间,新教育实验的种子就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处处生根、发芽,拔节、开花,并生成了一片充满活力的新教育实验生态园。诸城新教育迸发的强大生命力表明,有着良好生命基因的新教育实验种子,一旦播种在风调雨顺的教育原野上,必然会恣意生长,美丽绽放。
观摩期间,我有幸走进了文化路小学。学校关于“想象.审美”的叙事展示环节,不仅构思精巧,而且内容精当,带给观摩者的是一道诗性文化的精神大餐。校长王洪珍是一位瘦弱的女子,在主题展示的舞台上,她就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围绕《一朵花里的世界和未来》这个主题,带领全场欣赏他们的课程叙事《小蜜蜂的百花园》、跨学科课程叙事《一朵美丽的小水花》、儿童诗性特色课程叙事《看一朵花,想一片云,裁一条裙》、儿童诗性管理叙事《想象创造未来》、儿童诗性课堂叙事《小水滴的旅行》和班级叙事《开一朵最美的花》。整个叙事环节,有主题阐述,有情景再现,有艺术化的表演,真的美不胜收,诗意流淌。据说,这位王校长因为推进诗性教育,被评为中国网2015年度中国好校长,也是本届年会十佳智慧校长。
在文化路小学现场舞台展示之后,诸城域内相邻实验学校的师生又在该校的大操场上,以“超市”方式给我们呈现了多姿多彩的艺术、体育等社团活动成果。种类之繁多,形式之新颖,成果之高端,令人震撼。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诸城实验区学校为学生多样化发展预留端口的良苦用心。
年会期间,诸城对外开放的新教育实验学校达到了10个,涵盖了各个学段。我们无法亲临每一个现场,但从观摩日程安排表上,可以判断校校精彩,各美其美。诸城新教育实验学校不仅是一枝独秀,而是春色满园。
2016年,山东高考文科状元花落诸城,但诸城人说这是新教育实验给予他们的额外奖赏。巧合的是,2016年江苏文科状元花落姜堰,这与实验区致力书香校园建设,让阅读成为师生生活新方式,应当不无关系。
(三)榜样的力量
每年,榜样教师表彰是新教育年会最隆重的盛典。荣膺2016年十佳智慧校长、十佳完美教室建设者、十佳榜样教师、十佳卓越课程领衔人,个个身上都有感人的故事,这是一群来自最底层最有梦想情怀的人。如果把新教育看作是一块理想的教育高地,那么这些站在高地上的榜样人物,就是新教育高地上的高峰。高峰的存在,也成就了新教育高地别样的风景。当然,没有新教育这片高地,高峰也就很难达成理想的高度。
据说新教育的榜样人物的评选要求较高,个个都要凭实力说话。最终胜出者,都是新教育管理团队在全国所有提交申报材料的人员中反复比较产生的。值得荣幸的是,这两年我们姜堰都有教师忝列榜样人物之列。今年的十佳榜样教师石建华、十佳卓越课程领衔人潘兆良,用他们多年对新教育的坚守为姜堰实验区争得了荣光。
在李镇西组织的教师职业幸福论坛上,几个普通老师分享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他们都是来自成都武侯学校里普普通通的老师,至今没有什么荣誉称号,甚至有两个老师已经奔五的年龄,职称仍然是中级。但这些老师说,做新教育让他们感到年龄,在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中享受到了超越功利的职业幸福,他们没有倦怠。
李镇西告诫大家,享受教育,研究教育,调整心态,才能让教师走向职业幸福,不改行就要改心态。他还向大家推荐了阿莫纳什维利的经典之言:“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李镇西说他从来就没有过职业倦怠,他所分享的与学生如父子、如兄弟的那些故事启示我们:做教师淡泊功利,才会有大视野,大境界,大格局。其实,李镇西是新教育天地里一个将理想化教育做到极至的榜样人物。
(四)专业的引领
在诸城年会期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追随者,十多年不离不弃,如同宗教崇拜一样痴迷于新教育?除了新教育的理想主义色彩的召唤力之外,还有什么魔力在吸引着大家?
本届年会新教育管理团队聚焦“核心素养.每月一事”主题所进行的现场观摩、经验分享、论坛研讨、专家报告等环节的整体设计表明,新教育实验对于教育引领的专业化水准已非众多鱼龙混杂的民间机构以及一般的研究机构所能企及。
在主题的选择上,新教育总能以敏锐的触角,捕捉教育改革最前沿、最关键的话题。比如,“核心素养”是无可争议的中国教育热词,新教育将之作为了年会主题。在主题的阐述方式上,新教育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并非人云亦云。当相当多的专家、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停留在概念的阐释、中外比较这个层次上的时候,新教育已经借助中外专家的国内外视野,基层一线的新教育人的尝试实践,让“核心素养”这个上位概念有了落地的通道——借助“每月一事,养成良好习惯”。专业的视野,系统化的操作路径,贴地式的实践样本,让国家的教育顶层设计妥妥地落地,也许这正是新教育的魅力所在。
我相信,只要研读过本届年会朱永新先生所作的《习惯养成第二天性》主报告,你就会被其专业的高度、理性的光芒所折服。每年的主报告主题,已经成为了当年中国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朱永新先生说,年会主报告是新教育实验同仁共同熬制的一锅石头汤。据说,为了形成这份主报告,从2006年起,在一批专业研究人员执笔完成初稿,然后由朱永新先生修订完善。朱老师对于为了完善主报告所付出的艰辛自不便说。一位参与初稿起草的核心成员说,围绕年会主题,他购置了131本相关专业的书籍,做了16万字的电子笔记,记录下了130多个与主题有关的疑问与思考。今年的主报告,参考文献著作类49种,期刊类51种,报纸论文类9种。由此可见,新教育核心团队对一个教育命题解析之用心。
从新教育实验年会主报告的研制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新教育专业化引领,真的值得追随。
2016,我们汇聚中国龙城·舜帝故里,共话“核心素养·每月一事”,相遇教育的美好!
小黑屋|手机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 苏ICP备15054508号 )
GMT+8, 2024-11-24 04:55 , Processed in 0.2224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